关键词:大数据时代;财务内控;对策
引言
当前的科学技术和经济正不断发展,我们开始关注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需要使用相关数据,提升相关人员的整体工作效率,确保企业的财务控制系统可以顺利运行。接下来,笔者将从大数据时代会对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造成哪些影响入手,对相关问题具体讨论。
1大数据时代会对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造成哪些影响
大数据、云计算的不断发展,引发了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变革。当前,企业借助大数据技术,提供给企业财务人员较多的相关数据,保证财务数据准确无误,进而使有关财务的工作可以有效开展。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我们与传统上的数据统计方式不同,因为财务内部控制要针对越来越多的对象,所以相关人员一定要使用大数据,唯有如此,才能够推动现代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保障相关工作能够有效提升其工作水平,从而让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能够更加合理,让其工作效率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2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现状
2.1未充分认识
企业财务的风险内部控制。整体说来,企业是社会活动的重点部分,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地位极其重要,不过大多企业未充分重视企业内部的财务风险控制。内部控制属于不能短期见收益的一项工作,在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今天,许多企业都将发展重心放在了业务层面上,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上却缺乏相应的人力、财力投入,这就对内部控制工作的展开造成了一定阻碍。
2.2缺少控制财务风险的机制
我们都知道,控制财务风险的机制健全与否非常重要,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管理企业内部,依照相关情况,预测并评估即将出现的风险情况,同时提出相应的应对方案,可谓保障企业减少财务风险的重点措施。从当前情况看,我国多数企业缺乏一定的控制机制。
2.3缺少控制财务风险的人员
笔者认为,控制风险人员应该具备相当的专业技术,并有一些专业具备丰富风险控制和财务管理经验的人员从旁配合。不过我国大多企业中的员工不能做到这一点,企业员工缺乏对企业发展的责任意识,很多均抱着“各人自扫门前雪”的想法,同样的,财务人员也没有足够的风险意识,不能准确明晰相应的财务风险会怎样影响企业,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缺少相应的风险意识。另外,许多工作人员的内部控制理念都比较传统,其工作方式缺少前瞻性,对企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缺乏透彻了解,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部控制实效性。
3优化企业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路径
3.1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意识
在大数据时代,各企业要想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全面的财务管理水平首先要拥有的是大数据意识、充分了解大数据的相关内容,将大数据这一项先进科学技术充分应用到企业日常财务管理中。思想认识上的转变,才能帮助企业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另外,作为企业的管理者还应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宣传大数据的重要性,让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认识到大数据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2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
要想在大数据时代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水平,要求企业必须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对企业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目前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根本无法满足在大数据时代对企业发展提出的要求,陈旧的财务管理模式和财务管理体系阻碍着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和行业特征建立全新的财务管理体系,并针对新的财务运行机制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来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行为,使企业的每项经济业务都能够在制度的约束下有效进行。
3.3加大对信息化普及和行业融合过程
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信息化的支持下企业实现了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这也是会计行业的一大变革。因此,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加大对信息化的普及力度,不仅要保证会计信息的安全性,还应该将财务职能与管理职能融合在一起,高度重视对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构建完善的财务共享服务体系。企业还应该加强与高效的合作,积极研究和探讨会计领域方面的学术问题。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对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提高硬件设备的性能,并以此为基础为企业发展构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系统,并根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和管理的需要,为企业开发一些有利于数据分析的财务软件,从而全面提高数据综合平台数据信息的搜索能力,实现平台系统财务信息管理的智能化发展。
3.4建设企业的数据中心,使数据资源可以共享
总的来说,ERP系统能够让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有效衔接。大数据技术可提供给财务内部控制更多的数据,并且能够挖掘数据间的内在联系。相较于传统的工作方式,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可利用大数据技术来有效整合企业内部财务数据,从而让财务相关工作的效率以及准确性得到提高,保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可循序展开,进而让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和大数据技术的相互整合,可充实企业内部财务数据内容。同时,企业财务工作人员通过上传这些数据内容,让数据资源可以实现共享。在传输、整合的过程中,财务工作人员也可了解到数据内容之间的异同,避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出现信息失真、信息不对称等等问题。
3.5进一步完善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机制
由于内部监督制度能够更好的管理员工工作行为,强化内部控制管理效果,制造企业需要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内部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一方面,增加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素养。员工的工作能力能够有效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实施。因此,企业需要选择高素质员工开展审计工作。同时企业需要加大培训力度,让审计员工了解审计监督方法,帮助他们提高监管财务信息与其他员工内控的能力。另一方面,强化信息监管工作。企业可以利用信息系统,随时随地监督经营生产活动信息,并及时发现管理风险,进而做出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资金损失。
3.6加快信息化管理进程,提高信息沟通效率
为了促进自身发展,制造企业有必要深入了解内部管理环境与外部经济发展环境。在现代社会下,信息技术为企业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内外信息沟通的平台。因此,企业有必要掌握信息技术,帮助员工收集到更多的信息,加强员工沟通交流,增强对财务风险的判断能力,逐渐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企业需要不断的优化信息管理系统,提高信息处理水平,确保员工工作的科学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制造企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改革成效。但是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比如,管理层缺乏认识全面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财务管理存在缺陷、信息化发展滞后等。因此,制造企业需要深入地分析当前内控控制管理问题,探索内控管理方法,进而完善内控管理体系,从而提高内控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毛松英.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分析[J].中国市场,2019(08):126-127.
[2]邵秀楠.浅析制造业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与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8(35):140-141.
[3]汪惠珠.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的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8(09):234-235.
论文作者:蒋燕飞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0
标签:内部控制论文; 财务论文; 企业论文; 数据论文; 工作论文; 风险论文; 企业财务论文; 《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