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_图书馆论文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_图书馆论文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网络时代论文,图书馆论文,工作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网络时代赋予信息服务更加丰富的内涵,即根据用户的信息需求,主动搜集信息资源,对其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序、分析、综合、创新,以高信息密度的高品质的序列化的信息产品提供给用户的服务。近几年来,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在信息需求的牵动下,通过转变服务观念,改善服务手段,引导知识流向,扩充信息容量,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已有显著的改观,图书馆巳逐步成为广大用户获取信息最丰富最直接的信息源,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良好的社会氛围,清新的时代气息,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前景。比尔.盖茨说:“图书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源,它在信息时代发挥出前所未有的中心作用,因为有效的信息是竞争取胜的关键因素。”

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一批新兴的信息服务机构纷纷出现。它们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以及灵活多变的经营机制跻身于信息服务领域,成为图书馆强劲的竞争对手。用户在众多的信息服务机构中可以自由的选择,不必再拘泥于图书馆,不必再把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资源的唯一场所。因而,在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中,如何面对那些有竞争力的对手寻找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将是图书馆面临的一大挑战。此外,随着用户信息需求层次和信息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要,如何转变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服务层次是图书馆面临的另一挑战。

2 我国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现状分析

2.1 信息服务的方式和手段:由传统逐步走向现代化

20世纪70年代以来,图书馆开始购置计算机、扫描仪、光盘刻录机等现代化设备,并逐步将计算机技术、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图书馆工作的各个环节,使得传统的手工操作逐步被现代化技术取代,信息服务效率有了显著提高。近几年,许多图书馆建立了电子阅览室;开发了本馆的书目数据库;开通了图书馆内部自动化集成管理系统;连通了校园网,连接了因特网;基本上实现了自动化管理。至此,图书馆为信息服务准备了充足的硬件条件,服务方式和手段随之逐步走向现代化。

目前,我国有不少图书馆,尤其是重点高校图书馆、省级以上公共图书馆及中科院图书馆,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北大图书馆、上海图书馆、中山图书馆等,都申请了自己的网站,创建了自己的主页,为用户提供各种网上信息服务。

2.2 信息服务的对象:由本单位本地区逐步拓展到全社会

近年来,随着全球网络化的发展,图书馆打破了各自为政、只为我用的局面,纷纷走向社会。原本分离的图书馆正在走向全球一体化的新境地,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再局限于本单位、本校或本地区,而是扩大到全社会的范围内。很多图书馆不要求用户拥有借书证或其它相关证件,只要有需要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图书馆。尤其在网络环境下,服务对象更加没有限制,有些院校图书馆的主页上专门设置了为校外用户服务的栏目,既为用户带来了方便,吸引了用户,又使自己的馆藏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主页上有一栏“校外读者”,向用户介绍本馆的资源状况、服务项目、服务特色及一些注意事项,很受用户的欢迎。

2.3 信息服务的内容:由浅层次开发信息资源逐步向深层次发展

因特网上拥有大量的信息资源,将人类带入了更广阔的信息资源天地,然而如何取舍?用户正面临信息困境,急需图书馆信息工作者的帮助。因而,图书馆传统的浅层次的文献信息开发,如编制二次文献、简报服务等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目前,图书馆信息工作者正在努力尝试驾驭庞杂的网络信息资源,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能方便利用的虚拟馆藏;尝试更深层次加工处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使之成为高质量的信息产品;尝试开展数据库建设,丰富数字化网络化的现实馆藏;尝试充分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近年来,一些大型公共图书馆及重点院校图书馆能针对用户需要,积极开发建设数据库,提供灵活多样的较深层次的信息服务,服务水平在不断的提高。

2.4 信息服务人员:由单一型逐步向复合型人才发展

近几年来,图书馆,尤其是一些大中型图书馆意识到以图书馆学为主的知识结构单一的馆员巳不适应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需要,在引进人才及馆员再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我国图书馆馆员正在朝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发展。

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和其它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我国图书馆馆员整体素质还是偏低。据统计,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系统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馆员占40%;高校图书馆系统占53.6%;中科院系统占71.1%,而美国高校图书馆硕士以上学历的馆员高达89%。可见,我国图书馆现有的馆员学历层次偏低,与发达国家差距甚远。更值得指出的是,一些馆员的信息意识淡薄,缺乏创新精神;一些馆员不安心图书馆工作,认为图书馆工作谈不上具有创造性和挑战性,专业思想不牢。

3 几点建议

3.1 更新信息服务理念,适应时代的发展

图书馆必须树立“以人为本,以信息为中心”的现代信息服务理念,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首先,图书馆应增强竞争意识,巩固其信息中心的地位。图书馆是公益性单位,由国家投资建设,因而没有生存危机感,缺乏竞争意识,缺乏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发展的内在动力。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在对手林立的网络时代,图书馆要认清形势,锐意进取,开拓求新,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到社会竞争中去,使自身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其次,图书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始终将用户放在第一位,将满足用户需要视为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核心。

3.2 利用网络环境,进一步改进服务方式和手段

目前,大多数图书馆都拥有自己的网站,提供馆藏书目数据库和部分全文信息,用户可以点击图书馆主页了解馆藏规模、特色及服务特长,有选择性的使用图书馆。除此以外,图书馆应在主页上设置一栏“用户信息服务台”,专门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收集服务课题。馆员将在最短时间内提供信息产品,反馈信息结果。做课题时,第一步应收集全相关信息。馆员可以先检索本馆的现实馆藏,找出相关的文献信息及数字信息,再借助Yahoo、Sina、Sohu等大型综合网站的搜索引擎,搜集相关的最新的信息资源,然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评价、筛选、分析、加工、处理,最后提炼成含金量高的信息产品,提供给用户。图书馆还可以开辟“在线专家问答”栏目及“学术论坛”栏目。“在线专家问答”栏目中,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学科领域,直接与专家对话,由专家帮助解答提出的咨询。“学术论坛”栏目将像网络聊天室或BBS一样,为用户提供自由论坛的场所,对于讨论的思想精华,图书馆可以收集、整理并保存下来。

3.3 扩充图书馆馆藏,深层次开发信息资源,提高服务水平

图书馆应大力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一方面可以充实馆藏,另一方面可为用户节省大量时间。因特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信息基础,但由于缺乏有效控制,网络信息良莠不齐,鱼目混珠,利用很不方便,作为信息中心的图书馆拥有一套加工处理信息的方法,能够组织、开发网络信息资源,使之有序化,所以它有责任也有能力承担起开发网络信息资源的责任。首先,图书馆要组织人员对网络信息的真伪虚实进行鉴别,去伪存真,然后可以下载下来按学科领域对其进行分类、标引,使其成为现实馆藏资源的一部分,实行统一管理。如果不进行下载,可在分析鉴别的基础上,按专题收集网址、网站,建成超连接网络信息指引库,使连接的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能够使用的虚拟馆藏。依照指引库的指引,用户可以方便快捷的连接到相关网站,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

另外,图书馆还应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层次开发,由组织文献向组织信息、知识转变,强化数据库建设。首先,应建立新型书目数据库。再次,建设特色数据库。创建特色数据库应确实以图书馆的馆藏特色为基础,这样才可以保证避免重复建设,减少资源浪费,切实提供特色化的信息服务。

3.4 图书馆员要打造现代服务理念,构筑知识技能平台,提高自身素质

首先,图书馆员应成为信息专家,具有深层次开发、加工信息的能力。国际图联执行委员P.J.舒茨先生谈到招聘图书馆员应注意的问题时说:“我们需要的是各种专业背景的信息专家。过去我们只强调图书馆专业文凭,实践证明是片面的。”网络时代,用户信息需求层次提高,对馆员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了。用户已不满足文献表层内容的提供,他们需要的是高信息含量的专深的信息产品。这就要求图书馆员不仅精通图书馆学,还应该具有其它专业知识。

其次,图书馆员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它是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发展的催化剂和重要工具。日前,我国图书馆已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管理,为信息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馆员需要继续加大学习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力度,将其灵活运用于信息服务工作中。

再次,图书馆员应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馆员是否具备信息意识直接关系到其信息行为和信息利用的效果。因此,馆员必须增强信息意识,培养自己对信息的敏感性,包括对文化信息、技术信息、商业信息等等的敏感性。馆员要能够及时意识并捕捉到与用户需求相关的信息,迅速找到信息源,甄别、筛选出有用的信息点。

最后,图书馆员应为用户提供微笑服务、主动服务。图书馆良好的环境不仅是指馆内良好的服务设备,舒适的阅览环境,更重要的是由馆员营造的良好的人文氛围。

标签:;  ;  

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