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用电检查工作中窃电情况难以有效杜绝,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手段不断多元化,需要依据实际情况优化用电检查人员专业能力,配备足够的人员与先进设备,同时要加大窃电危害与惩处的宣传,提升人们对窃电行为的敬畏心理,从而达到反窃电的效果,让窃电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
关键词:供电企业;用电检查;窃电;反窃电措施
引言
电力企业为人们的生活、工作、生产提供了必要的能源保证,但是随着电能资源的成本不断提升,人们需求量也不断提高,电能资源显得更为珍贵。用电检查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电力供应的正常秩序,保证了电力企业的利益,同时为用户提供安全用电条件。其中窃电行为时有发生,同时技术手段不断高超化,导致供电秩序受到破坏。需要充分掌握窃电行为多种情况,提升反窃电应对措施能力,从而保证用电检查工作的专业性。
1概述
长期以来,窃电行为在我国一直都有所存在,不仅对电力企业本身造成了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由此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及间接性的经济损失甚至都难以计数,基于这一现状下对于用电检查人员来说,也就应当将用电检查中的反窃电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做好反窃电工作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开展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是打击不法分子,降低电力系统安全事故发生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有助于加强对正常用电秩序与安全的有效保障。而且还可实现对被窃取的电量费用进行追缴,将企业所面临着的经济损失能够将至最低,确保电力企业的合法利益受能够受到保护。(2)用电检查反窃电工作的开展也有助于促成对用电管理目的的实现,能够将供用电的作用价值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绝大部分的电力用户往往都对电力供应没有一个正确、合理的认识,并未能够从心底里真正意识到窃电行为本身的严重危害性,在实际用电的过程当中时常会因为一己私利而做出违规窃电行为,而通过在用电检查中开展反窃电工作,加强对用户正确用电的积极宣传与引导,来使其能够对建立起正确的用电观念,另外还可提供一些技术支持,确保电力线路系统的正常、稳定稳定。
2常见窃电方法
窃电手段主要依照一定操作原理开展,主要是针对电流、电压进行对应改变来导致电能表在电量计算上出现倒转、慢转或者停转等情况,从而就达到了窃电的效果。甚至部分情况下会对电能表整体结构做变化改装,例如添加电阻或者添加容性元件,或者内部运用分压电流处理,也可以将计数器做更换,这些方式都是实际中常见的操作手段。甚至有情况下直接不使用电能表做电量计算。而窃电的方法上也可以运用欠流法、欠压法、移相法、扩差法、无表法等多种方法。欠流法是改装计量电流回流装置,进行接线改变后来降低电流线圈所经过的电流量,由此达到电量计算变少的效果。而具体操作中可以分为短接电流回路、电路接法转变、切断电流回路、更改电流互感器匝数比。
2.1欠压法
欠压法主要是改装计量电压回流装置,转变接线处理来让计量所需的电压回流产生异常问题,进而导致电量计算缩减的效果。而该方法操作中也有三种常见的处理手段:电路接法转变、串入电阻减压、让电压回路处于开路状态。移相法主要是电能表接线做变化,也可以与某个专业感容元件连接来促使电表线圈流经的电流与电压有关的相位状况造成变化,进而导致电表电量计算方面产生倒转、慢转或者停转等问题。该方法中也有对应的4中操作手段:感容元件做相位变化,变压器、变流器来提升电表的电压与电流量,运用外部电源的辅助来让电表产生倒转状况,也可以将电流电压回流对应接法做变化。
2.2扩差法
扩差法方式则是将电表全部拆开后对组织结构做全部改动,例如可以通过人工暴力、磁场与电场等因素来对电表做损害,进而让电表计量产生较大的误差。该方式操作便捷,使用频率高,窃电效果显著,属于人们惯用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则是在电表后放置磁铁,通过磁场效应让计量产生误差。对于该问题在用电检查时可以发现电压、电流情况正常,但是如果做三相电流测试时则没有电流,同时脉冲指示灯没有在运转的状态。该方式中有三种常见方法:更改电能表安装的状况,运用机械暴力或者电流做电表损害,自行将电表拆开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表法的处理则是在窃电时不通过有关方面的准许,在供电线路上私搭电线或者越过电量计算装置接线用电,从而形成没有电量计算的结果。这种方式较为大胆,操作明显,情节相对恶劣,但是安全隐患也更大。
3反窃电管理常见问题
3.1窃电证据难以有效收集
电能资源属于一种相对无法有实体可观看的商品,同时也没有稳定的形态,由此导致窃电具有多样性与隐蔽性,没有足够有效的证据证明,甚至在窃电中没有足够的破绽可供收集检查。窃电行为在暗处,用电检查人员在明处。窃电人员可以依据用电检查的漏洞来做窃电处理,让用电检查工作人员较为被动。同时其窃电操作一般在用电检查人员下班休假时间段,因此无法有效的做到现场人赃并获,即便有窃电行为,也不能认定是用户所致,导致证据的收集异常困难。
3.2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持
用电检查工作量大,对工作人员专业素质要求高,但是在实际的用电检查安排中,缺乏足够的人力支持,因此无法有效全面的做好用电检查工作,反窃电落实工作也无法全面有效。随着用电量不断提升,电网覆盖范围不断扩展,相比之下用电检查人员则相对较少。同时在检查工作上智能化水平相对较弱,导致人工工作压力相对较大。检查设备本身也存在一定滞后性,无法满足实际工作所需。而大规模的更换设备,对于电力企业而言也是加大的消耗,为了节约成本,供电企业在人才资源配备与设备配备上都相对节约。
4关于反窃电的有效策略
4.1收集窃电的证据
对于存在窃电行为的用户,企业可通过对用户电表及其家中的电器进行详细检查,并作对比分析,从而判断出用户有无窃电行为;同时,还可以检查用户的相关线路有无改道或者拼接的痕迹,电表运行是否正常;这些方法均可收集窃电的证据,并能让用户正确认识到错误。
4.2加强员工的培训
供电企业应定期对员工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进行有效培训(主要对员工的应急能力、工作技术、检查技术、处事能力等进行培训),并对员工详细讲解相关法律法规,促使其真正了解、认识到自身的义务与权力。同时,还需对员工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并对其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从而促使其道德水平的提高,并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此外,通过让员工观看一系列不同的窃电案例来提高他们的反窃电能力与经验,从而促使他们能灵活处理检查工作中的突发事件。
4.3提升人员专业能力
在应对日渐严重的窃电行为时,供电企业还应进一步加强对用电检查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工作,以促使其能够更加充分的掌握窃电行为原理及相应的反窃电工作环节。开展相关的反窃电培训工作,促使其在反窃电方面的工作能力与专业素养能够得以全面提升;强化对检查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完善责任管理制度,使其能够在反窃电工作中能够保持高度的责任心与积极的工作态度,从主观层面上确保反窃电工作的高效化开展。
结语
用电检查中尤其注重窃电情况,但是具体窃电行为种类繁多,情况多样,并且不断地推陈出新,传统检查工作无法满足实际情况所需,需要不断的精进检查技术与手段,优化设备配备,加大相关宣传,提升人们对窃电行为的敬畏心理,为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做好周全的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晋,主编.防治窃电技术[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
[2]用电检查培训考核教材.防窃电措施[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
[3]穆习,编著.现场查处窃电实用技术[M].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4]张瑞.论用电监察管理[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0(08):174-175.韩淑芳:140402197103052100
论文作者:韩淑芳,郭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2
标签:窃电论文; 电表论文; 工作论文; 电流论文; 电量论文; 电压论文; 人员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