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积石山县吹麻滩初级中学 731799
为了迎合新课改创新要求,我校经过许多老教师长期授课经验总结和大量听课、评课教研,联系新教师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方式,结合学校实际研究出了吹麻滩初级中学“2-4-1”新课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根据自己近两年的实践应用,现将自己对“2-4-1”新课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教学的简单认识总结如下:
我校的“2-4-1”新课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内容包括:
一、“2”即:两次检测,复习预习检测和教学效果检测
复习预习检测能促使学生课前几分钟进教室,准备到位,复习、预习有布置,有检查,体现承上启下,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效果检测能有效地掌握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接受情况,便于了解学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
二、“4”即:导学新课要“四化”
1.“文本生活化”。现代课堂教学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自主探索的过程。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索学习并获得不同的发展,就必须合理创设一种自由的轻松的开放的探索情境,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利用讲述、演示、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历,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中创设与教材内容描述类似的活动和现象,试用学科术语描述这些活动和现象,加深印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促进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解读教材,在理念上:教师要把自己降到无知的学生的位置思考问题,不可把学生提到教师的位置思考问题。语文教学来源于生活,又用语文知识理论解释反映生活,教师更应该注重这一点。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一课之前我给同学们出示了身边的地理环境图片,体现我们家乡地处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交汇处,交通不便,学生见到家乡图片那一刻两眼放光,求知欲望猛增,不知不觉下课铃就响了,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渗透情感教育,注重课堂生成,体现生态课堂理念,从而很轻松地体会到愚公不愚的文章主旨。整个课堂轻松欢快,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效果令人回味。
2.“内容问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熟读教材、结合生活经历的基础上,设计本节课学习、探究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符合学生实情,要注意问题的递进和衔接,并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设计的问题要体现教什么、学什么。
3.“过程活动化”。沿着生活化和问题化的思路引导学生亲自经历知识生成的操作活动过程和完整的推理归纳的思维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中学习知识。教师经常对学生在学习上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是学习本身的需要,学习离不开良好个性品质的参与,要求学生付出艰辛的劳动,对解决问题有顽强的意志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之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使他们真正地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因此,课堂教学要活动化,教师要尽量做到多让学生去做,例如:新知识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让学生自学;难点和疑点让学生讨论;问题让学生思考;结论让学生概括;规律让学生发现;知识结构让学生构建。在引导学生探索时,教师要注意树立学生的信心,相信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知识;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质疑问难、发表不同的意见;让学生尝试操作,先做先为,自己决定探索方向;要诱导联想,捕捉灵感。在激励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始终以学生组织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提供自我探索、自我创造、自我表现和自我实现的空间,从而体现生态理念。使知识的生成、认知有个完整的从生活到知识、从知识到生活的链条,留下深刻的、终身难忘的记忆。且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率要高,探究合作的氛围要浓厚,从而完成过程与方法目标。
4.“知识系统化”。教师精讲提炼,把学生活动中出现的各种知识点以内在的联系为桥梁和纽带,以“知道——了解——理解——应用”为尺准,有机地、系统地归纳整理出知识的网络体系,进而能使学生形成一种发现问题、思考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知识能在板书中巧妙地展现出来,能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三、“1”即:“课堂小结(课后反思)”
围绕我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内容,对知识点叙述准确,思路敏捷,条理清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实际教学中,本人认为,也有很多的矛盾,例如,在过程活动化中学生所需的技能与实际掌握技能之间的矛盾、理论与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之间的矛盾、课堂时间与实际操作时间之间的矛盾。从设计方面:复习和预习检测和课堂小结预设时间过长,导学新课20分钟有点太短,学生基础较差,理解能力弱,根据自己授课实际和学校公开课活动体现,大部分老师都无法在20分钟内完成相关任务。预设时间应该为25分钟。为了迎合解决这一问题学校更改作息时间,课堂由40分钟调整为45分钟,以让老师与学生在启发和自觉的状态下教与学。这样可能会慢慢地克服这些困难,并有效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总体上,我校的“2-4-1”新课程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刚好顺应了新课改这一教育教学潮流,经过两年的实践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至于在去年七年级全县统考中平均分、及格率第一次超过一类学校名列全县第一,这与我校领导的“123456”教学思路和“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是分不开的,学校以最大程度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为此本人会趁着新课改和学校“2-4-1”模式推广的大好形势再接再厉,力争把教育工作做得更加出色。
论文作者:王建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论文; 知识论文; 教师论文; 生态论文; 过程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