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内科 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显效27例(67.5%),有效10例(25.0%),总有效率为92.5%,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5%有显著性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心衰;综合护理干预;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6-0298-01
慢性肺心病是临床常见病之一,指胸部胸廓慢性病变或肺动脉慢性病变导致肺部循环阻力明显升高,造成患者出现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的慢性缺氧缺血性疾病。慢性肺心病患者常常伴有心力衰竭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和预后[2]。本研究以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护理中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确诊。将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6例,年龄44~75岁,平均年龄57.4岁。心功能Ⅰ级6例,心功能Ⅱ级8例,心功能Ⅲ级16例,心功能Ⅳ级10例。实验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年龄45~76岁,平均年龄57.7岁。心功能Ⅰ级6例,心功能Ⅱ级9例,心功能Ⅲ级15例,心功能Ⅳ级1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
(1)基础护理:患者入院后,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整洁的病房环境,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指导患者日常饮食、用药,保证患者睡眠充足,饮食健康,协助治疗和护理。
(2)心理护理:患者住院后由于对疾病和治疗的担忧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临床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应当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态度诚恳、温和,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努力为患者提供帮助;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宣教,使其对疾病和治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树立疾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3)病情护理:密切监测患者呼吸、体温、心率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患者意识、瞳孔变化,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证患者呼吸畅通,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可给予吸氧护理,预防重要脏器发生缺氧性损伤;纠正患者水及电解质紊乱,注意记录患者每日出入量,并注意尿液色、量、状的变化;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控制滴速,并监测患者心率、血压、心律的变化[3]。
(4)并发症预防:保证患者被褥的清洁、干燥,并定时协助患者翻身,预防压疮、褥疮的发生;指导患者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卫生,预防口腔溃疡;协助患者进行咳痰,对于咳痰困难的患者可给予吸痰护理,预防肺部感染;每日按摩患者下肢并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4]。
1.3 临床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或体征消失,心电图正常,心功能改善2 级以上;有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或体征显著改善,心电图有所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心电图无变化,心功能无明显改善[5]。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100%。
1.4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6.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显效27例(67.5%),有效10例(25.0%),无效3例(7.5%),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50.0%),有效11例(27.5%),无效9例(22.5%),总有效率为77.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有显著性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表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讨论
本研究中,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总有效率为92.5%,较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7.5%有显著性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缓解和改善患者的病情,临床有效率高,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新.了米力农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的护理干预[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226-227.
[2] 廖洁梅,陈海容.急性期护理和康复护理指导对慢性肺心病的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2,2(3):159-160.
[3] 宁玉英.慢性肺心病伴心衰抢救及护理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3,17(9):42-43.
[4] 杨一曦.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2):381.
[5] 罗志方,江美兰.曲美他嗪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0):137-138.
论文作者:张碧英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6/29
标签:患者论文; 肺心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心衰论文; 功能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