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CD、BAEP随访观察对脑干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价值(论文文献综述)
翟晓霞[1](2020)在《脑功能监测联合炎性因子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价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脑功能监测方法中的神经电生理(体感诱发电位、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声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联合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量值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评价的意义,以期探究到可以相对准确、完善、客观地用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预测的方法,进而更好的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入住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eurology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重症脑血管病(severe cerebrovascular disease,SCVD))患者60例,在入院后24小时内对符合纳入条件的SCVD患者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hort-latency 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LS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监测,于入院后第1d,3d,7d,14d清晨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样交由我院检验科完成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检测,以发病后30天或30天内死亡为观察终点,在观察终点根据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lasgow Outcome Scale,GOS)分为预后良好组(IV级、V级)与预后不良组(I级、II级、III级)。最终分析神经电生理监测及血清炎性因子表达量值与SCVD预后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将六项指标联合的预测方法与各单项监测在预测特异度、敏感度、约登指数及准确度方面作比较,与传统的用于脑功能预后的评价方法(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通过ROC分析比较两者对SCVD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将年龄、性别、病种、EEG、BAEP、SLSEP、TCD、IL-6和hs-CRP作为自变量,将GOS作为应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EEG(P=0.007)、SLSEP(P=0.038)、BAEP(P=0.011)、经颅多普勒超声(P=0.045)、IL-6(P=0.007)、hs-CRP(P=0.033)监测结果均对SCVD患者的预后有显着影响,表明这六项指标均可以用于对SCVD患者的预后进行评价。(2)比较六项指标联合及各单项对SCVD预后预测的特异度、敏感度及准确度,χ2分析发现六项指标联合与各单项在预测敏感度(χ2=34.125,P<0.001)、准确度(χ2=26.1,P<0.001)方面的差异被视为显着,六项指标联合对预后预测的敏感度、准确度优于各单项,且约登指数最大。六项指标联合与各单项在预测特异度方面被视为无显着差异(χ2=9.632,P=0.21),六项指标联合未能提高预测的特异度。(3)六项监测指标联合与GCS评分通过ROC分析比较两者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六项指标联合(AUC为0.953,95%CI为0.892~1.000)对于预后的预测效能明显优于GCS评分(AUC为0.754,95%CI为0.596~0.912),两者AUC比较用Z检验(Z=2.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1)SCVD发生后,SLSEP、EEG、BAEP、TCD监测结果均可以用于预测患者脑功能的预后情况。(2)血清炎性因子(IL-6、hs-CRP)第3d表达量值的高低水平可以用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预后的预测。(3)利用EEG、BAEP、SLSEP、TCD联合血清炎性因子的监测方法(六项指标联合)可以更准确地对SCVD患者进行预后评价,六项指标联合与各项目单独用于预后的预测相比,明显提高了预测敏感度和准确度,与传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相比对于预后的预测价值更大。(4)六项指标联合对于SCVD患者的病状估计、预后评断和治疗具备重要价值,六项指标联合用于SCVD患者预后评估中,能相对准确地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具备极高的价值,值得临床应用及推行。
贾琳[2](2018)在《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脑卒中致死率目前在我国排名第一,而且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性、高复发性的特点,严重危害国民健康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有效的预防卒中的发生以及促进卒中患者预后良好转归,是目前卒中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其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卒中病因学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患者进行治疗的基础,影响预后,本研究以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作为关键研究方法,从头颈大动脉到脑穿支小动脉进行可视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研究,旨在识别与缺血性卒中病因学密切相关的影像学指标,为临床病因学诊断提供新方法。方法:本研究基于前期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前瞻性纳入了55例确诊为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对其进行了头颈部血管管壁成像,根据头颈血管节段管壁显示的清晰程度,进行了半定量的评价;同时由两名经验丰富的神经影像学专家共同对患者图像进行阅片,识别征象,对大动脉源性的缺血性卒中病因(大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夹层,血管炎及烟雾病)进行了诊断;对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识别了个体的斑块数量,头颈血管多发病变的占比,并根据强化特点进行易损性分层;本研究在对大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小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进行了研究;研究组在两个中心纳入了确诊为单侧基底节区豆纹动脉供血区梗死的患者35例,根据梗死大小特点,分为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两种类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三维全脑高分辨管壁成像采集,通过最小密度投影技术及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所有患者基底节区豆纹动脉进行了显示,对患者豆纹动脉的数量及到达深度进行了记录,以正常侧为对照,比较了纹状体内囊梗死和单穿支梗死患者中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同时,根据患者梗死模式的不同,判断了患者豆纹动脉内、外侧组受累情况,比较不同受累情况下豆纹动脉数量的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的变化。结果:项目组开发的三维头颈联合磁共振管壁成像技术在约8分钟的时间,能够实现覆盖头颅及颈部血管管壁的成像需求,空间分辨率为0.55mm3;在图像质量上,颅内、颅外,前循环、后循环各支血管均可以清晰成像,而且增强前与增强后图像清晰程度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在无对比剂的条件下,成像同样清晰;病因学诊断能力上,分别确诊了大动脉粥样硬化43人,动脉夹层3人,烟雾病2人,血管炎2人,余5人为其他原因。在43名大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中,共发现了150个斑块,其中36人(84%)存在多发斑块;122个(81%)斑块和28(19%)个斑块分别位于颅内动脉与颅外动脉,43名患者中均发现和识别了责任斑块,其中颅内动脉斑块63个和颈动脉斑块22个,在这63个颅内动脉斑块中,100%出现了强化,在这22个颈动脉斑块中,79%出现了强化。在对小动脉的研究中,发现纹状体内囊梗死与单穿支梗死(腔隙性梗死),豆纹动脉数量变化及到达深度均存在有显着统计学差异;在纹状体内囊梗死中,豆纹动脉不仅表现了减少、对称,还出现了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单穿支病变中,主要表现为豆纹动脉数量对称,未出现数量增多的现象;而在内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外侧组豆纹动脉受累及内、外侧组豆纹动脉同时受累的比较中,豆纹动脉数量变化以及到达深度,组间均无显着性统计学差异。结论:本研究在基于三维高分辨全脑管壁成像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深化了其临床应用,针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的难点,分别从大动脉到小动脉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和分析,其具有以下几个创新性:1)使用头颈联合三维高分辨管壁成像技术进行缺血性卒中患者头颈动脉病变一站式成像及一体化评估;2)本研究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梗死的病变中的豆纹动脉直接进行了可视化及对比研究;3)本研究针对纹状体内囊梗死及单穿支病变梗死两种主要的梗死类型,不仅关注了豆纹动脉的绝对数量,而且提出并发现了梗死后豆纹动脉的变化模式。
姚恒帽[3](2018)在《耳穴压豆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耳穴压豆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研究探讨,评价该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东阿县中医院内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诊断为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住院病人68例,按随机单盲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耳穴压豆治疗。有基础疾病的在不干扰本研究前提下可依先前医嘱用药,疗程2周。疗程结束后观察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眩晕症候积分量表评分、DARS量表评分、TCD检查BA及VA血流改变,临床疗效,住院天数,使用SPSS 19统计软件包录入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患者68例,其中研究组34例,对照组34例,无剔除病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史、基础疾病及眩晕症候等方面相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在临床疗效、眩晕症候积分量表评分、DARS量表评分、TCD检查BA及VA血流改变、住院天数方面比较,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有显着差异。结论: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耳穴压豆疗法,优于单一的西医治疗方法,在临床疗效、缩短住院天数方面优势明显,是合理、切实可行的。
周路[4](2017)在《壮医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壮医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 vertigo,PCIV)的临床疗效观察,并采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观察神经电生理指标的变化,探讨壮医针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壮医针刺治疗PCIV提供客观的临床依据。方法:将66例PCIV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和治疗组均予以常规基础治疗(高血压患者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使用甲磺酸倍他司汀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采用壮医发旋穴、龙脊穴和项棱穴进行壮医针刺治疗。在治疗前后,比较两组临床总体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BAEP中Ⅰ波、Ⅲ波和Ⅴ波的潜伏期(peak latency,PL)及Ⅰ-Ⅲ、Ⅲ-Ⅴ和Ⅰ-Ⅴ的峰间潜伏期(interpeak latency,IPL)的变化。结果:(1)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PCIV的临床症状,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评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PCIV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BAEP指标:治疗后治疗组Ⅰ波、Ⅴ波的PL及Ⅰ-Ⅲ、Ⅲ-Ⅴ的IP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针刺治疗PCIV疗效明确,简便舒适,未见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PCIV的有益补充。
胡彩彩[5](2017)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干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早期的预警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脑干梗死早期有无异常变化,以及对脑干梗死发生进展有无早期预警价值。方法:对发病24h内入院经头颅MRI确诊为脑干梗死的患者,在入院时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BAEP),并在入院时及在病程的48h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根据两次NIHSS评分结果,且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分为脑干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组(SIP组)与脑干缺血性非进展性卒中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刚入院时的BAEP检查结果,以I、Ⅲ、V各波峰潜伏期(PL)和I~Ⅲ、Ⅲ~V、I~V各峰间潜伏期(IPL)为观察指标,并对两组患者BAEP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完成36例,SIP组18例,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49~82岁,平均年龄72.50±8.91岁;对照组18例,其中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47~85岁,平均年龄73.06±10.11岁。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等一般资料均具有可比性,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对照组BAEP总异常率为83.33%,单侧异常率22.22%,双侧异常率61.11%,主要异常表现是双侧Ⅲ、V波的PL及Ⅲ~V波的IPL延长,SIP组BAEP总异常率为88.89%,单侧异常率22.22%,双侧异常率66.67%,主要异常表现是双侧Ⅲ、V波的PL及Ⅲ~V波的IPL延长;两组BAEP比较发现,其总异常率、单侧异常率、双侧异常率及I、Ⅲ、V波的PL,I-Ⅲ、I-V的IPL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IP组Ⅲ-V波IPL的异常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以及Ⅲ-V的IPL值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BAEP可以作为脑干梗死早期诊断的辅助检查,且异常表现主要是双侧Ⅲ、V波的PL及Ⅲ~V波的IPL延长;2、本研究初步探讨了BAEP与脑干梗死发生进展的关系,发现脑干梗死早期BAEPⅢ~V波的IPL值延长显着者可能容易发生进展,即脑干梗死早期BAEPⅢ~V波的IPL值对脑干梗死发生进展可能有早期预警价值。但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不具备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的条件,即不能排除其他潜在的危险因素的影响,今后我们将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鹿桂凤[6](2016)在《椎动脉发育不良促发后循环梗死的可能机制及特点》文中研究说明背景椎动脉发育不良(VAH)指椎动脉先天性发育纤细,是一种常见的血管变异。但研究发现VAH可能促发后循环缺血,但其具体机制及相关后循环梗死(PCI)的特点还不明确。目的通过脑诱发电位、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和核磁共振等手段探讨VAH促发PCI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特点。方法1.连续收集从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住院的以眩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的300名眩晕患者,通过核磁共振平扫(T1、T2、Flair、DWI)和血管检查(MRA、CEMRA)结果,分为VAH组和非VAH组,再分为PCI组和非PCI组。2.通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和瞬目反射(BR)等电生理检查手段,比较VAH和非VAH两组间BAEP和BR各指标的变化及其在VAH患者中预测PCI的价值。3.采用TCD测定并计算后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并比较两组间椎基底动脉的收缩期峰速(Vs)、舒张期峰速(Vd)、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量和血流剪切力变化。4.最后探讨VAH是否是PCI的独立危险因素和VAH合并PCI的特点。结果1.VAH组BAEP异常率、BR异常率及PCI发生率明显高于非VA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H组BAEP的V波峰潜伏期、III-V及I-V波间潜伏期,以及BR的R1及R2、R2’潜伏期均较非VAH组明显延长,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右侧V波潜伏期、右侧III-V波间潜伏期、左右侧I-V波间潜伏期在预测VAH患者发生PCI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9、0.720、0.711和0.717(P<0.05)。右侧III-V波间潜伏期≥2.19ms预测VAH合并眩晕患者发生PC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和68.9%。右侧R1波潜伏期≥11.35ms预测VAH患者发生PC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6.3%和64.4%。2.与非VAH组相比,VAH组的右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Vs、Vd、Vm、血流量及血流剪切力明显降低,RI明显增高,基底动脉PI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侧椎动脉的Vs、Vd、Vm、血流量、血流剪切力、RI及PI在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3.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后循环血管狭窄、VAH和糖尿病是PCI独立危险因素。VAH合并PCI患者中,TOAST分型多为小动脉病变型(10/18);8例位于双椎动脉汇合以上如桥脑、丘脑和颞枕叶梗死,发生在VAH对侧(8/11),4例位于双椎动脉汇合以下如小脑和延髓梗死,发生在VAH同侧(4/6)。结论1.VAH患者存在亚临床缺血状态;BAEP右侧III-V波间潜伏期≥2.19ms和BR右侧R1波潜伏期≥11.35ms对VAH合并眩晕患者发生PCI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2.VAH患者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血流量及血流剪切力的较低,这可能参与了VAH促发后循环缺血的发生机制。3.VAH为后循环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VAH合并后循环梗死具有一定特点。
张利萍[7](2016)在《止晕颗粒对三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患者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经颅多普勒(TCD)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检查,分析止晕颗粒对三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治疗靶点及作用机制,为临床新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中,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72名PCI性眩晕患者,这些患者在规定时间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到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医院就诊住院,分别将此72例患者分为基础西药对照组及西药基础上加服止晕颗粒治疗组各36例,基础西药治疗组应用阿司匹林、长春西汀注射液等西医一般治疗,而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止晕颗粒5g/包冲服,3次/日,治疗2周,再随访观察2月。入院时及药物治疗后分别采用诱发电位仪及多普勒彩超仪检测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各波潜伏期(PL)及波间潜伏期值(IPL)、经颅多普勒血流速度(Vm)及搏动指数(PI)的改变,并运用SPSS19.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1.止晕颗粒对眩晕患者BAEP的影响:经药物干预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BAEPⅠ、Ⅲ、Ⅴ波峰潜伏期缩短,波形分化较前良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止晕颗粒治疗组比西药对照组Ⅲ、Ⅴ波峰潜伏期明显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Ⅴ波峰潜伏期仍有延长,但与正常值比较有所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药物干预自身前后比较BAEPⅠ-Ⅲ、Ⅲ-Ⅴ峰间潜伏期(IPL)均缩短(P<0.05),且止晕颗粒治疗组比基础西药Ⅲ-Ⅴ峰间潜伏期缩短更加明显,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但Ⅰ-Ⅲ波的IP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止晕颗粒可能通过改善PCI性眩晕患者脑干前庭系统的缺血状态起到抗眩晕的作用。2.止晕颗粒对经颅多普勒彩超(TCD)的影响:两组患者分别经药物干预治疗后自身进行比较,左右椎动脉(LVA、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均有显着改善(P<0.05);两组间治疗后进行比较,止晕颗粒治疗组的各项指标LVA、RVA血流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VA搏动指数(P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I-LVA、PI-BA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止晕颗粒可能通过改善PCI性眩晕患者血流动力学,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而起作用。【结论】1.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干听觉传导通路中不同部位与水平的电生理学,恢复缺血受损的脑干及前庭神经的功能,从而发挥对神经元及前庭神经核的保护作用而起效果。2.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的另一可能机制与调节脑血管舒缩功能,缓解血管痉挛,增加缺血部位的脑血流量,改善后循环的脑灌注及血流动力学而起作用。3.“三焦致眩”理论具有创新性,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创制的止晕颗粒可以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供血状况及症状,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及远期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及进一步研究应用。
张振芳,司秋霞,王雯,赵娜,黄静[8](2016)在《羟乙基淀粉200注射液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羟乙基淀粉200注射液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c Vertigo,PCIV)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脑病科住院的90例经头MRI、MRA、DWI确诊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羟乙基淀粉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2)d,眩晕评估评分量表(Dizziness Assessment Rating Scale,DARS)评分、眩晕障碍调查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的变化。结果:羟乙基淀粉扩容治疗组较对照组,能明显改善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两组患者DARS评分和DHI评分,两组均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明显(P<0.01);两组患者TCD的变化结果,治疗前扩容治疗组异常率为82.2%(37/45),对照组治疗前异常率为86.7%(39/45),治疗后扩容治疗组异常率为15.7%(7/45),对照组异常率为37.8%(17/45);两组均呈下降趋势,但扩容治疗组下降更明显,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AEP的变化,治疗前扩容治疗组异常率为77.78%(35/45),对照组治疗前异常率为71.1%(24/45),治疗后扩容治疗组异常率为17.8%(8/45),对照组异常率为42.2%(19/45);两组异常率均呈有所下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羟乙基淀粉200/0.5注射液能够快速、有效地改善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的症状。
裴林[9](2014)在《熄风化痰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上亢、痰湿中阻型)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文旨在观察熄风化痰方对于肝阳上亢、痰湿中阻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中医证候、TCD、BAEP、Hcy及远期预后的疗效,以为本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1月期间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由于有部分病例出现脱落,最终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治疗组:予熄风化痰方,一日一剂,早中晚三次分服;对照组:口服氟桂利嗪,10mg晚睡前。2周后观察中医证候积分、疗效,TCD,BAEP,Hcy等的变化,3个月后复查相关指标以观察远期疗效,期间不再服用相关治疗药物,并做常规安全性检查,判断其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2周后证候积分两组均明显下降;3月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前下降,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有所回升。2周后治疗组痊愈率75%、总有效率96.4%,对照组痊愈率55.5%、总有效率85.1%;3月后治疗组痊愈率67.8%、总有效率92.8%;对照组痊愈率44.4%、总有效率77.7%。2周后治疗组TCD各项指标均较前有所改善,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3月后TCD提示治疗组疗效进一步改善,对照组疗效较前降低。2周后,两组BAEP指标均较前缩短;3个月治疗组指标进一步缩短,对照组相关指标则延长。2周及3月后,治疗组Hcy明显下降,对照组Hcy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安全性检查无明显异常,治疗组1例轻度不良反应,对照组5例不良反应。结论:熄风化痰方在改善PCI眩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疗效方面,短期疗效与氟桂利嗪相近,远期疗效优于氟桂利嗪;对于TCD及Hcy水平的短期和远期改善方面均优于氟桂利嗪;对于BAEP的短期和远期改善方面与氟桂利嗪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氟桂利嗪。可见本方能显着改善PCI眩晕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疗效,TCD、BAEP的各项指标,以及降低血清Hcy水平,并能明显改善远期预后,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
张道培[10](2013)在《基底动脉弯曲与血管性眩晕或后循环梗死的关联研究》文中认为背景:随着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CT血管成像(CTA)作为脑血管检查方法的广泛应用,发现有许多基底动脉呈不同程度弯曲的患者或健康体检者。而临床和影像学医师大多只是关注有无血管狭窄和闭塞,忽视了血管弯曲的存在。基底动脉弯曲的原因尚不清楚,是否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是否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相关因素也存在着争议。大家较为关注的是基底动脉延长迂曲症研究,发现其与后循环脑血管病可能存在着关联,然而临床上有许多不能归属于基底动脉延长迂曲症的基底动脉弯曲,这种基底动脉弯曲与血管性眩晕或后循环脑梗死的关系尚不为关注。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弯曲与血管性眩晕或后循环梗死的关系;分析椎基底动脉迂曲或发育异常在不同年龄及不同部位后循环梗死患者中的分布差异;基于头颅MRA或CTA对颅内外血管评估结果,分析基底动脉弯曲及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危险因素;并探讨基底动脉弯曲长度和理论长度等的变化、血管危险因素暴露与桥脑梗死之间的关系。进而拓宽对脑血管病的血管病因认识。对象与方法:本研究自2009年4月至2012年12月连续收集入住我院神经内科的年龄≥18岁的眩晕或年龄≥40岁的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详细记录病史资料、相关量表及辅助检查资料,尤其关注后循环血管状态。数据处理分为5个部分。1.至2010年2月连续纳入81例住院眩晕患者,选取资料完整并符合入组标准的64例进行分析。头部MRA检查发现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作为研究组,以非椎动脉优势的眩晕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眩晕程度进行分级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查,分析两组患者基底动脉情况、BAEP的变化及其与椎动脉优势的关系。2.至2011年7月共有269例眩晕患者住院,选取资料完整并符合入组标准的237例进行分析。对连续入选的眩晕患者进行颅内外血管MRA或CTA检查及血管危险因素筛查。分为基底动脉弯曲和无弯曲的患者,把基底动脉弯曲进行分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基底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3.至2011年7月共有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117例,选取资料完整并符合入组标准的96例进行分析。入组患者均经头颅核磁共振(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确定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诊断。采用头颈部MRA或CTA评定基底动脉、椎动脉、大脑后动脉及颈内动脉病变、发育情况和迂曲等状态。根据梗死部位为脑干梗死,小脑梗死组,丘脑、颞叶内侧面及枕叶梗死组,后循环联合部位梗死组;根据年龄分为大于65岁组和小于65岁组;对血管评估结果进行年龄和不同部位的分层分析。4.至2011年12月共有急性后循环梗死患者129例,选取资料完整并符合入组标准的脑干梗死患者65例,结合同时期资料完整的急性大半脑梗死128例,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对连续入选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进行颅内外血管MRA或CTA检查及血管危险因素筛查。把基底动脉弯曲进行分级,结合急性大脑半球梗死患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脑干梗死危险因素。5.至2012年12月共有急性桥脑梗死患者97例住院,选择资料完整并符合入组标准的88例进行分析。对连续入选的患者均经MRI-DWI确定急性桥脑梗死的诊断,根据基底动脉情况分为基底动脉弯曲组和无弯曲组,设立基底动脉弯曲无脑梗死并拟诊为血管性眩晕患者为对照组。依MRA测量基底动脉弯曲患者的基底动脉理论长度(BAL)和基底动脉弯曲长度(BL)及基底动脉直径、双侧椎动脉直径,详细记录血管危险因素暴露情况,比较三组之间血管危险因素的差异。对桥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把BL进行分级,探讨其与桥脑梗死的关系,并把双侧椎动脉直径差异进行分级,进一步分析双侧椎动脉直径差异与BL和BAL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椎动脉优势患者眩晕严重级别与非椎动脉优势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动脉优势组基底动脉形状异常率与非椎动脉优势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优势组I、V波峰潜伏时(PL)、III-V峰间潜伏时(IPL)、Ⅰ-Ⅴ IPL及Ⅲ-Ⅴ/Ⅰ-Ⅲ匕值均较非椎动脉优势组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II波PL与非优势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IPL与非优势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优势与BAEP各主要异常指标之间有明显相关性,与Ⅲ-Ⅴ/Ⅰ-Ⅲ相关性最显着(r=0.617,P=0.01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基底动脉延长(OR值21.56,95%CI:6.74-18.24,P<0.001)和椎动脉优势(OR值36.34,95%CI:6.98-24.38,P<0.001)是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3.大于65岁组与小于65岁组比较,椎动脉优势、椎基底动脉发育或起源异常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椎基底动脉血管迂曲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干梗死组和小脑梗死组与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椎动脉优势、椎动脉迂曲及基底动脉弯曲均有关联,颞叶内侧面、枕叶及丘脑梗死组和后循环联合部位梗死组病例仅与椎动脉狭窄或闭塞、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有关联。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伴有糖尿病(OR=4.02,95%CI:1.80-9.01; P=0.001).基底动脉狭窄(OR=1.00,95%CI:1.02-1.05;P<0.001)和基底动脉弯曲≥2级(OR=1.38,95%CI:1.01-1.06;P=0.009)是脑干梗死的发生危险因素。5.基底动脉弯曲组桥脑梗死患者椎动脉优势占71.7%,基底动脉无弯曲桥脑梗死患者椎动脉优势占5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96,P=0.003)。与基底动脉无弯曲桥脑梗死患者血管危险因素比较,年龄≥65岁、高血压、吸烟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等病史在基底动脉弯曲桥脑梗死组的优势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底动脉弯曲桥脑梗死组和对照组比较,BAL和B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血管病危险因素比较,年龄≥65岁、高血压病、高胆固醇及2型糖尿病等病史在基底动脉弯曲并桥脑梗死组的优势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直径差异与BL呈正相关性(r=0.769,P<0.001)。对桥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校正其它相关因素后,进行多因素分析表明,BL3级(BL>3.77mm)是桥脑梗死的危险因素(OR=2.74,95%CI1.27-4.48).结论:1.椎动脉优势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弯曲发生率高、眩晕严重级别高、BAEP异常发生率较高。椎动脉优势与BAEP异常有相关性。2.基底动脉延长和椎动脉优势与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弯曲有关系,可能是基底动脉弯曲的危险因素。3.椎基底动脉迂曲和发育异常在后循环梗死患者较为常见;椎基底动脉迂曲多发生在老年患者中,而椎基底动脉发育异常在老年或非老年患者中均较常见。4.2型糖尿病、基底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弯曲≥2级可能是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5.双侧椎动脉直径差异与BL呈正相关性;基底动脉弯曲暴露在高龄、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及2型糖尿病等血管危险因素下,增加桥脑梗死发生的可能性。基底动脉弯曲患者,BL>3.77mm是桥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二、TCD、BAEP随访观察对脑干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价值(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TCD、BAEP随访观察对脑干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脑功能监测联合炎性因子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2.材料与方法 |
3.实验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生物标志物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1 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量表 |
附录2 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量表 |
缩略语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个人简历 |
致谢 |
(2)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 缺血性脑卒中流行病学现状 |
1.2 缺血性脑卒中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 |
1.3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研究 |
1.4 前、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学差异 |
1.5 病因学研究的临床意义 |
1.6 缺血性卒中病因学诊断研究进展 |
1.7 三维磁共振管壁成像在斑块成像中的应用 |
2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 |
2.1 研究目标和内容 |
2.2 本研究学术特色及理论依据 |
2.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3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磁共振病因学识别技术 |
1 总论 |
2 颅脑血管成像技术 |
2.1 超声血管成像 |
2.2 磁共振、CT及 DSA血管成像 |
3 管壁成像技术 |
3.1 CT成像技术(可关注钙化) |
3.2 磁共振黑血管壁成像技术应用及进展 |
4 技术对比,总结 |
第三章 三维高分辨头颈联合管壁成像对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研究 |
1 背景 |
2 材料和方法 |
2.1 磁共振扫描 |
2.2 图像评估 |
2.3 图像后处理 |
2.4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四章 脑穿支动脉病变所致缺血性卒中的高分辨磁共振研究 |
1 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患者 |
2.2 MR扫描 |
2.3 图像后处理 |
2.4 图像质量判断 |
2.5 高分辨管壁成像图像评估 |
2.6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创新性 |
6 局限性 |
7 结论 |
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导师评阅表 |
(3)耳穴压豆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1.1 病历来源及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脱落标准 |
1.6 剔除标准 |
1.7 终止及退出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案 |
2.3 观察指标 |
2.4 疾病有效标准 |
2.5 数据处理及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基线比较 |
3.2 耳穴压豆治疗实施结果的评判标准 |
4 安全性观察 |
讨论 |
1 西医方面论述及用药分析 |
2 中医方面论述及经络分析 |
3 关于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 |
4 研究结果分析 |
4.1 基线的比较 |
4.2 耳穴压豆治疗的实施疗效评析 |
5. 不足之处 |
6.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壮医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资料和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2.1 西医诊断标准 |
1.2.2 中医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3.1 病例纳入标准 |
1.3.2 病例排除标准 |
1.3.3 病例剔除标准 |
1.3.4 病例脱落标准 |
1.3.5 脱落病例的处理 |
1.3.6 研究病例的终止 |
2 干预方案 |
2.1 样本随机化分配 |
2.2 对照研究 |
2.3 干预措施 |
3 观察内容、方法及标准 |
3.1 临床总体疗效判定及判定标准 |
3.2 中医证候评价及积分评估体系 |
3.3 观察BAEP的各项指标及正常值标准 |
3.4 安全性观察项目、方法及安全性评定标准 |
4 统计方法 |
第二部分 结果和分析 |
1 治疗前两组可比性分析 |
1.1 两组性别比较 |
1.2 两组年龄比较 |
1.3 两组基础疾病分布比较 |
1.4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1.5 两组治疗前BAEP各项指标比较 |
2 治疗后结果比较 |
2.1 治疗后两组总体疗效比较 |
2.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2.3 两组治疗后BAEP各项指标比较 |
2.4 两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比较 |
第三部分 讨论 |
1 西医对PCIV的认识 |
1.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1.2 西医对PCIV的治疗 |
2 中医对PCIV的认识 |
2.1 病因病机 |
2.2 临床研究 |
2.2.1 辨证论治 |
2.2.2 针灸治疗 |
2.2.3 其他方法 |
3 壮医学对PCIV的认识 |
4 中医药治疗PCIV的临床实验研究 |
4.1 血流动力学参数方面 |
4.2 血液评价指标方面 |
5 BAEP在PCIV的临床应用价值 |
6 对研究结果的讨论 |
7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壮医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 病例观察表 |
眩晕病中医证候积分表 |
知情同意书 |
英文缩略词表 |
综述1 |
参考文献 |
综述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干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早期的预警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一般资料 |
2. 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结果 |
讨论 |
1.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概述 |
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简单介绍 |
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干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早期预警价值 |
全文总结 |
1. 结论 |
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英中文术语和缩略语对照表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附录C. 综述 |
参考文献 |
(6)椎动脉发育不良促发后循环梗死的可能机制及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入组病人流程图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不足和展望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止晕颗粒对三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1 研究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病例剔除标准 |
2 治疗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药物的来源 |
2.3 合并用药及注意事项 |
3 研究方法 |
3.1 基线观察指标 |
3.2 疗效性指标 |
3.3 疗效评价标准 |
3.4 安全性指标检测 |
3.5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可比性分析 |
1.1 两组患者年龄构成比较 |
1.2 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较 |
1.3 两组患者病程比较 |
1.4 两组患者眩晕轻重分级构成比较 |
1.5 两组自发病到就诊时间构成比较 |
2 实验结果比较 |
2.1 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BAEP的影响 |
2.2 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影响 |
2.3 两组治疗前后综合疗效的比较 |
2.4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评分比较 |
2.5 不良反应 |
讨论 |
1 中医学对眩晕的认识 |
1.1 中医学对眩晕病因病机认识 |
1.2“三焦致眩”理论的提出 |
1.3 导师对于三焦致眩的研究 |
1.4 从现代药理学角度分析止晕颗粒对眩晕的影响 |
2 西医对PCI性眩晕的研究 |
2.1 PCI性眩晕的临床表现及血管走形特点 |
2.2 BAEP在PCI性眩晕中的应用价值 |
2.3 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患者BAEP的影响 |
2.4 TCD在后循环缺血中的应用价值 |
2.5 止晕颗粒对PCI性眩晕患者TCD的影响 |
2.6 止晕颗粒疗效分析 |
结论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患者知情同意书 |
附录2:课题病例观察表(一) |
附录3: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4:在校期间论文论着及科研情况发表文章 |
(8)羟乙基淀粉200注射液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入选标准 |
1.1.2 排除标准 |
1.1.3 分组方式 |
1.2 研究方法 |
1.2.2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
1.2.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3.2 两组患者TCD检查结果 |
3.3 两组患者BAEP检查结果 |
(9)熄风化痰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上亢、痰湿中阻型)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纳入及排除标准 |
3. 研究要求与方法 |
4. 观察指标 |
5. 病人依从性保证 |
6. 统计方法 |
7. 结果 |
8. 不良反应观察及脱落病例分析 |
讨论 |
1. 西医学对于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认识 |
2. 中医学对于眩晕病的认识 |
3. 熄风化痰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立法依据及现代药理学机制探讨 |
4. 观察指标的选择及疗效分析 |
5. 安全性分析 |
6. 结论 |
7. 本研究创新之处 |
8.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发表文章 |
致谢 |
(10)基底动脉弯曲与血管性眩晕或后循环梗死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椎动脉优势、基底动脉弯曲与血管性眩晕的关联研究 |
0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二部分 眩晕患者基底动脉弯曲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
0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椎基底动脉迂曲和发育异常在后循环不同部位、不同年龄梗死患者的差异 |
0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四部分 脑干梗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
0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五部分 基底动脉理论长度和弯曲长度对桥脑梗死的影响 |
0 引言 |
1 对象与方法 |
2 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TCD、BAEP随访观察对脑干缺血性血管病的临床价值(论文参考文献)
- [1]脑功能监测联合炎性因子对重症脑血管病预后评价研究[D]. 翟晓霞. 内蒙古医科大学, 2020(03)
- [2]缺血性卒中病因学的3D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的研究[D]. 贾琳.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7)
- [3]耳穴压豆治疗经典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瘀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研究[D]. 姚恒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8(01)
- [4]壮医针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研究[D]. 周路.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7(04)
- [5]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脑干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早期的预警价值研究[D]. 胡彩彩. 蚌埠医学院, 2017(03)
- [6]椎动脉发育不良促发后循环梗死的可能机制及特点[D]. 鹿桂凤. 新乡医学院, 2016(03)
- [7]止晕颗粒对三焦郁阻型后循环缺血(PCI)性眩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D]. 张利萍. 河南中医药大学, 2016(04)
- [8]羟乙基淀粉200注射液治疗小血管病变导致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 张振芳,司秋霞,王雯,赵娜,黄静. 中医临床研究, 2016(12)
- [9]熄风化痰方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肝阳上亢、痰湿中阻型)的临床研究[D]. 裴林.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4(12)
- [10]基底动脉弯曲与血管性眩晕或后循环梗死的关联研究[D]. 张道培. 郑州大学,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