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步伐不断加快。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城市环境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城市发展的关键组成,合理的城市规划不仅能为人们提供优质居住环境,还能将城市风貌充分展现出来,促进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城市规划设计时,不仅要将经济因素考虑在内,还要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实现城市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现阶段,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提升。本文分析目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完善措施,希望能为相关行业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问题;完善措施
1导言
随着目前我们国家社会的持续进步以及发展,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内部经济的进步速度,一定要进一步提升对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一个城市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城市的规划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展开城市的规划,可以全面的将城市自身所蕴含的特点充分展示出来,最大程度上加强市政工程的整体建设力度,为在城市内部居住的人民群众们提供更加优异的日常生活环境,而且进一步提升城市自身整体的形象优秀程度,加强城市进步过程中的健康性。
2规划生态城市的主要内涵
2.1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提出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的倡议,针对自然环境中人和生物的关系,考虑到人类的活动和城市的气候空间等因素,结合相关研究提倡使用生态学的内容来建设生态城市,使其在经济和环境等建设上符合要求,并且能够促进生态的健康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进步。
2.2生态城市的特点
生态城市具有减少消耗的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排放量,提高产量,进而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在城市的产业中,第三产业的效果最为显著,结合第三产业的发展趋势,发现生态环境的作用能够使资源得到更大的利用价值,减少浪费消耗,并且能够带动生产,这使自然环境的污染大大减小,还可以发挥高效的功能。生态城市的主要目标是使自然和人类社会相融合,和谐发展,创造健康的自然环境可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保障,还可以维持环境的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节省资源的使用,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为了达到三者的协调,需要对城市进行全面的完善,合理规划城市建设,使资源的使用更加科学,符合协调发展的要求。
2.3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
生态城市的建设要遵循生态要素的原则,在设计上考虑自然的发展规律,根据环境的情况进行规划,对能源要进行节约和再次开发,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要结合不同地区的实际状况规划设计,以促进物质的发展为主要核心,提高社会的发展水平,优化人们的生活环境,对自然的发展提高重视,创建满足社会发展要求的城市环境。
生态城市需要遵循复合生态环境的原则,将自然环境与城市发展相互协调,保证经济的发展不会影响自然的发展,作为难度比较大的原则,生态城市的规划要考虑多个方面,在设计工作开展时,要加强协调设计的内容,提高规划的质量。结合实际的原则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将生态城市的设计与实际的情况共同考虑,采用最佳效果的设计方案,提高规划设计的实用性,还要避免出现设计的模仿和照搬的情况,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分析设计,才能够得出最适合当地发展的设计方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3.1城市规划这一学科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
从当下的实际情况来看,生态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思想观念在我们国家应用的相对来说比较晚,正因如此在实际展开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会发现,所应用的方法和与其相关的理论还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水平。正因如此在实际进行城市的规划工作时,在对城市内部的整体空间以及土地资源进行的改造活动就是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干预,正因如此把生态设计的观念融入进去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是十分困难的。在实际进行生态城市的规划以及设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该城市内外所具有的生态环境进行全面的分析以及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优化与改善,而我们国家的特点就是幅员辽阔,各个城市都具有十分明显的特征,如果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以及设计工作的过程中使用同样的一种方案就很难达到十分理想的效果,城市规划设计师在实际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设计思想理念,对于生态方面的具体概念也不够清晰,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很难发展成为一个全面统一的模式。
3.2生态城市规划以及设计工作的科学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当下在实际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以及设计工作的过程中,所普遍应用的观念是重点保护城市内部的生态坏境,但是在实际开始进行的时候却缺少一个标准性的案例,正因如此规划以及设计的根本目的还是有很大程度上的宏观性,相对来说比较笼统。生态城市的规划以及设计是需要长时间的累积才能够顺利完成的,正因如此目前有很多正在进行规划以及设计的城市也正在处于持续探索和创新的阶段,但是在实际进行的过程中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技术以及经济等等方面的影响和阻碍,如果说应用的指导思想理论不够明确,那么生态城市的规划以及设计工作的科学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优化。
4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完善措施
4.1空间结构方面
划分生态功能区,在深入了解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以各个功能区为单位,分别对结构特点、环境承载力以及环境污染状况等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解决土地利用布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城市土地利用布局影响,不管是新城区建设还是旧城区改造,对土地利用布局规划设计都要因地制宜。在进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时,需要对城市用地情况、环境状况以及二者关系进行全面考虑,根据城市发展规模、产业结构以及城市规划相关要求进行用地结构调整,确保土地利用布局科学性与合理性。
4.2景观配置方面
城市景观配置是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工作重点。在进行景观配置时,设计人员需要全面考虑城市地形地势、气候特征以及河湖水流等,对绿地景观进行合理配置,将污染治理与环境美化有机结合起来,对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结构、布局等进行科学安排,还要对城市市区绿地覆盖率、人均绿地及公共绿地等参数进行调查研究,对植物群落结构、植物种类进行合理设计,估算绿化校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景观系统。
4.3水循环方面
现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增加,城市水资源呈现出紧张局面,因此,在生态城市规划设计中需要加强水循环,具体措施包括:对城市用水量、排水量以及排水水质进行控制,加强水资源循环利用;恢复地下水采补平衡;将城市景观绿地、水面纳入耗水管理范围内,发展节水园林;加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管网建设,优化管网布局,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水平,合理有效地利用中水。
5结束语
总之,在城市内部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发展的同时,也对城市内外的生态环境方面造成了较高的负面影响,所以说一定要抓紧时间对当下的实际情况作出优化。目前我们国家经济发展的最为根本的目的就是加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正因如此,在实际进行城市的规划以及设计工作时候一定要全面的将人们的实际体验全面的展现出来,不断的将生态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思想观念进行融入,帮助人们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处更加的和谐,为我国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素平.城市规划设计中生态城市规划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2):36-37.
[2]杨蕊.城市规划设计中的生态城市规划探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0):131-132.
论文作者:陈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城市论文; 生态论文; 城市规划论文; 工作论文; 城市规划设计论文; 正因论文; 绿地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