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德与生”与“德与社会”回归生活世界_品德与社会论文

论“德与生”与“德与社会”回归生活世界_品德与社会论文

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品德论文,社会论文,世界论文,再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制定“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和编定教材时我们提出了回归生活世界是我们所遵循的课程理念。当时在阐发这一理念时较多强调的是:课程和教材的制定与编写要从生活世界出发,特别是不要脱离儿童的生活。这是从出发点的角度去思考课程教材跟生活世界的关系。当课程与教材进入实施后,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这一出发点仍是十分重要的,如我们的教学不要机械地去“服从”课标或教材,而是要坚持从本班儿童的实际出发;我们的备课首先要把功夫用在对于本班儿童生活情况的了解和研究上等等……课程研究还要在这方面继续作出努力,尽可能缩短教学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距离。

作为一门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世界还包括着另一方面的内涵,那就是我们的课程、教材、教学还要以生活世界为其归宿。也就是说,要使学生通过教材、教学所学得的一切能回到他自己的生活中去,用以解决他们生活中的问题,改变他的生活、生活方式,提升他们对生活的认识、态度、价值观等等。由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所指向的就是生活实践,为此,这方面的回归显得更为重要,它更具目的性和本质意义。相比之下,前一种回归还只是工具意义上的,比较多考虑的还是教材、教学如何贴近学生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而后一种回归才是本门课程意义所在,这是一种归宿性的回归。如果我们仅仅止于出发点上的回归,以儿童能接受、喜爱这门课为满足,而不去考虑它是否真正能回到学生的生活中来,是否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那么前一种回归也就失去意义,课程改革也就难说是成功的。为此,我们的课程研究要向纵深发展就必须思考后一方面的回归,这也是比前一种回归更见功夫的研究,需要付出更多的思考和努力,有更多的难题在等着我们。

通过上一阶段在课标、教材、教学等方面的努力,应该说,我们的课堂教学初步实现了它的生活化。课堂的生活化,意味着课堂具有与儿童其他方面生活的同质性,它取得了回归生活世界的资格。但是,仅仅是这种资格并不足以保证它在现实上的回归。生活世界是一个整体,它是由人的方方面面的生活所构成的,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生活世界,它是在各方面生活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是一种动态的有机构成,如果某一方面的“生活”一旦失去了与其他方面生活的联系和作用,它就会脱离生活世界,甚至会背离生活世界,成为生活中的异化物。课堂之所以可以作为生活,不是以一种静观的完成态存在的,而只能是一种不断与其他方面生活发生互动之动态的过程。假如学生在课堂上学的、说的是一套,却根本不准备在生活中去实行,这样的课堂也就脱离了生活。这种情况在以往的课程中存在,在新课程中同样也可能存在。这种课堂学习不仅不能对学生的生活产生正面的作用,相反还会养成学习与生活、言与行相背离的虚假品性。为此,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其生活化只能是它回归生活世界的一个前提条件,却不是其充分条件。当然,走出这一步生活化的路也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没有这一步,可以说回归的门也找不到。但是我们这门课的改革不能到此为止,作为一门生活实践的课程,从生活出发还必须让它再回到生活中去,使它在与生活的其他方面不断发生动态联系和作用中真正融入生活世界,成为其中的一个“活性因子”去改善人们的生活、生活方式,促使人们去学会过一种有道德的社会生活。这才是本质意义上的回归。

我们说课程要对生活产生影响,这绝不是要求课程的教学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无论是学生德性的提高,还是社会化的发展,都是一种日积月累的过程,决不可能一蹴而就,即学即用。对此我们要有正确的认识,期待我们的课程能够产生即时效果,急功近利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不科学的。正确的做法是:认真地科学地对正在进行的课程内容作出具体的分析,如哪些内容是从提高认识着手的,哪些是从动情为开端的,又有哪些是要通过行为养成而实现的……不同的内容对儿童生活产生影响的过程都是不同的,在人的生活中呈现方式也各不相同,不同的过程有不同的教学对待。我们决不要去搞那种简单对号式的联系生活。再说,课程对儿童的影响还要受其他许多复杂因素的制约,如社会的、文化的、家庭的等等。正确的做法是深入研究和分析课程进入儿童生活的具体过程,科学地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当然这里最根本的还是要坚定一种使课程教学能在儿童生活中扎下根来的基本立场。

此外,我们还应当看到,课程要回到儿童生活中去,必须通过儿童这一生活的主体,只有当课程的内容内化为儿童自身的心智结构时才有可能对于他们的生活发生作用。表现于生活的外在化过程必定通过主体的内在化过程来实现,这是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侧面。课程教学要在充分研究这一内化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才能收到相应的效果。在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不仅要考虑具体内容的内化,更应当重视的是一种正确学习和生活态度的养成,要逐渐形成学生践履躬行的人格特征,发扬我国“致知笃行”的优良传统,努力改变以往那种学习只是为了分数,为了武装嘴巴,并不准备去实行的不良学风和两面人格。只有持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的人才会自觉主动地将学习和生活的实践联系起来,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一门从生活出发的课程,当它具备了再回到生活世界的前提条件时,也可能自发地对学生的生活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我们并不排除这些影响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门课程所追寻的应该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影响和作用。为自觉实现其影响,我们就不能将课程的实施只限定在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而是要自觉地促使课程去追随学生的生活。我们并不否认课堂教学也是一种生活,但必须承认它只是学生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课堂生活并不是自足的、自成目的的,它要不断地从课堂以外的生活中吸取营养,也要不断地为学生其他方面生活提供营养,只有在我们的努力下建构起课堂生活和课外生活之间的良性生态关系时,这样的课堂才在严格意义上称得上是“生活”,否则它只能是生活之外的什么东西。为此,在我们的课程实施中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将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生活连成一体,把课程带出课堂,使课程延伸和扩展到课堂之外,让课堂教育的作用辐射到整个生活,而不是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效果。

在以往的中小学德育大纲等文件中都曾强调在整个学校德育工作中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但是,由于以往的德育课程在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等方面,就其出发点而言都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儿童的生活世界,这样的品德课程也难于在儿童的整个生活中发挥作用,主渠道不通,作用的落空是理所当然的。在这样的课程体制下,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大可能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形成一种在生活统一指向下的合力作用。在从儿童生活实际出发的新课程中,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改变,因为新课程开始具有了与儿童其他方面生活的“同质性”,取得了走向儿童方方面面生活的“通行证”,具有了发挥主渠道作用的可能。但是如果我们不能自觉沟通课程与其他方面生活相连接的渠道,在课程中所涌出的清泉还是难于到达生活之彼岸,课堂也不能时时得到生活活水的浇灌。为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实施必然地要求我们认真考虑和研究如何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如何将落实于学生身上的德育工作形成一个整体等问题。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思考也是在继续寻找回归生活之路。

总之,我们的课程和教材是由儿童生活世界转化而来,课程和教材又要再转化为儿童的生活世界(是已经改变和提升了的生活世界)。从生活中来,再回到生活中去。这是我们对于课程回归生活世界的比较全面的理解。新课程进行到今天,对于后一种转化和回归的研究与探索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否则课标中所要求的实效性也就难于实现。

标签:;  ;  ;  

论“德与生”与“德与社会”回归生活世界_品德与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