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沈阳军区工程环境质量监督站
摘要: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发展很快,不仅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而且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新产业新动能、实现新型城镇化模式转变开辟了新途径,已成为我国绿色循环与低碳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根据装配式建筑国内发展的现状,先后阐述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特点、优势及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
一、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及特点
装配式建筑,是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组装起来,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主要分为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等形式,即采用系统化设计、模块化拆分、工厂化预制、装配式建造。与传统建筑施工工艺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部件生产工业化。装配式建筑大量的部品、部件按照设计方案到工厂预制,由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模式转变为工业化生产模式,现场施工装配化。改变了传统的现浇作业模式,工业上不存在传统建筑大规模的湿作业和各类专业工种。
施工装修一体化。装配式建筑、装修采用标准化、一体化设计,构配件可以实现工厂化的批量生产,建造过程采用机械化手段,装修可随施工主体同步进行。
建筑产品绿色化。装配式建筑外墙设计有保温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冬季采暖和夏季制冷消耗。工地上采用装配化施工作业,减少了现浇带来的环境污染,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
二、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体现先进环保意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行业中的快速发展能够促进建筑行业的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建材的广泛应用,保证了周边环境不受到污染。同时,拆除装配式建筑之后,建筑材料可以实现二次利用,根据不同的建筑主体进行适度的调整,最大程度提升有效利用率。
提升生产施工效率。将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湿法作业工作条件要求降低,使施工不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施工的便利性。另外,将施工现场的资源和工期进行优化配置,既降低了施工成本,缩短了施工时间,又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促进经济转型发展。装配式建筑应用新型技术手段,强化了城市化建设中农村农业的发展水平,推进了发展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发展,提高了人口结构的稳定性,为我国城市化建设提供了人才保障。
三、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发展。201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2016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这些政策从国家层面为装配式建筑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目前,装配式建筑在建筑过程中还存在规范标准不统一、管理制度不全面、关键技术不完善等问题。所以,为了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我认为还需做到: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标准体系。结合国家政策出台相关法规制度,大力培养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监理、管理人才,建立和完善装配式建筑建设管理、设计规程、构件预制、装配施工、质量验收等技术标准、造价指标和管理体系。
改革发包模式,提高综合效益。装配式建筑原则上应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实现工程设计、部品部件生产、施工及采购的统一管理和深度融合,按照技术复杂类工程项目进行招投标,工程总承包企业要对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安全进度、建设造价负总责。
建立评价体系,分步稳妥推进。适时建立工程建设装配式建筑的评价体系,及时评估装配式建筑应用现状,科学确定装配式建筑适用条件及范围,对具体建设项目要建前有评估、建后有评价,按照先试点再推广的办法稳妥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
结语
装配式建筑是低碳理念在社会发展中融合的重要体现,这种建筑思维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为城市化建设提供灵活的建设思想理念,即将城市化建设看做一个可以划分的整体,并将分成多部分进行建设,同步实施的灵活性建设方式,提高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速率。
参考文献
[1]戴超辰、徐霞、张莉、王森.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发展的SWOT分析[J].建筑经济,2015.
[2]齐宝库、张阳.装配式建筑发展瓶颈与对策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15.
[3]宋军.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认识与思考.2017.
论文作者:董昊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2
标签:建筑论文; 作业论文; 模式论文; 构件论文; 我国论文; 部件论文; 国务院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