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丹道教的本体论范畴及其演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道教论文,本体论论文,范畴论文,内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范畴是人类认识网上的纽结,一定历史时期的哲学范畴,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内丹道教以道为其哲学的最核心范畴,吸取了先秦道学及两汉黄老之学,隋唐玄学,宋元理学及佛学、儒学的一些哲学范畴,有力地提高了其哲学的理论水平和它的宗教素质。
一、以道为本
内丹修炼又称“修道”,其追求的最高目标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以绝对崇仰服从“道”为特征。“道”的观念渊于道家,通教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道派及诸家,对“道”的诠释并不一致,但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又是其全部哲学体系的理论归宿。
内丹家首先沿袭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把“道”作为宇宙的本体。《灵宝毕法·论内观》引《金浩》云:“大道本无体,寓于气也,其大无外,无物可容,大道本无用,运于物也,其深莫测,其理可究,以体言道,道之始有内外之辨;以用而言,道之始有观见之基。”白玉蟾《紫清指玄集·玄关显秘论》说:“虚无生自然,自然生大道,大道生一气,一气分阴阳,阴阳为天地,天地生万物,则是造化之根也。……万象之先,太虚太无,太空太玄,杳杳冥冥,非尺寸之可量,浩浩荡荡,非涯岸之可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大包天地,小八毫艺,上交美色,下无复渊,一物圆成,千古显露,不可得而名者,圣人以心契之,不获已而名曰道。”这就是说,道是包括和充塞于整个宇宙,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能用人的语言和知觉来形容和观察的神秘实体,与《老子》诸章中关于道的特征的描述如出一辙,道既是宇宙之本体,便自然成了产生天地万物的总根源,是一切事物变化之本。内丹家用体用、本末、形上形下、阴阳等哲学范畴把道与万物,先天和后天统一起来,作为宇宙万物之本体,《还丹内象金钥匙》云:“道之一字,是阴阳二门,众妙之法强名也。玄玄善号也,故总之曰道。”张三丰《大道论》云:“道者,统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含阴阳动静之机,具造化玄微之理。”
内丹家还把宇宙之本的“道”外化为天地人物之“道”,治国之本,交朋结友与父子长幼之本,《钟吕传道集》中钟离权说:“大道无形,因彼之得而为形;大道无名,因彼之所有而为名,天地得之而曰乾道、坤道;日月得之而曰阴道、阳道;人若得之,朝廷则曰君臣之道;闺门得之则曰夫妇之道,乡党则曰长幼之道,庠序则曰朋友之道,室家则曰父子之道,是此见于外者,莫不有道也。”君臣之道治国,父子夫妇之道治家,长幼朋友之道处世,如此道有治国治家处世之能。
内丹家高唱三教合一,但以道为三教之本,道在汉晋已人格化为太上老君,王重阳《金关玉锁诀》云:“太上为祖,释迦为宗,夫子为科牌。”“三教者不离真道也。”《化佛同修说》称:“夫教者,吾道之三柱,分而为三,合而为一,道不能无变化,道不能合无统宗。”张三丰《大道论》云:“佛也者,悟道觉世者;儒也者,行道济世者;仙也者,藏道度人者也。”这就是说道是成仙成圣成佛之本,为三教共同之本源。说明了“道”是内丹哲学的核心。
二、本体论诸范畴及其逻辑关系
“道”是道教哲学的本体论范畴,也是其哲学思辨结构的最高范畴,道家与道教均认为“道”是至高无上,绝对无偶,永恒常存的,还推演出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一”,以说明它的至尊性、单一性、事物本原的唯一性。“一”也就具有了“道”的特征,这种思想在先秦就有了,《庄子·天地篇》云:“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即是说“一而未形”是万物的根源,它的“生生”作用便是“德”,又云:“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认为“一”的存在与变化产生了“物”,从“物”所生成的生理而有了“形”,以“一”为万物之源,是“形”之始,《列子·天瑞篇》云:“一者,形变之始。”道教继承了这一观念。葛洪《抱朴子内篇》云:“老君曰:“忽兮幌兮,其中有象,幌兮忽兮,其中有物。一之谓也。”白玉蟾《鹤村问道篇》说:“是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人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日月得一以明,万象得一以生,圣人得一而天下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者一之体,一者道之用。……夫道一而已矣。”这里的“一”完全具备了道的特征,又比“道”更趋向具体化。
道为万物之本,但因其神秘莫测,纯然绝对,且又“无为而为不为”,对于这个悬空无着落,不可捉摸的“道”,带给道徒的只能是苦恼,因为道徒研究的目的是修炼,纯然绝对而不可捉,那么又何从下手修炼,如何得道呢?于是当元气论诞生后,“气”被作为本体时,道徒又为其找了一个附着处,将“道”下降到“气”上,“道”借“气”而存在,依“气”而生化,或者说“气”就是“道”的另一种说法。自先秦以来,哲学家就不断将“道”释为“气”。《钟吕传道集》云:“大道本无体,寓于气也。”陆西星注《阴符经》说;“太始太素之前,混沌一炁而已,……圣人不得已而名之曰道。”《太上养生胎息气法》曰:“夫道为万气之主,道者,气也。”“道”在道教中被释成始原元气,祖炁、先天一炁或元气的本原,随之而来的是“一”也下降为“气”,《云笈七签》引《元气论》说:“一者,真正至元纯阳一气,与大道同心,与自然同性。”《太平经》云:“一者,其元气纯纯之时也。”俞琰注《参同契》说:“大道之祖、不出一气。”
儒家在论证宇宙生发过程时,以太极为本体,对宇宙生发过程及顺序的论证更具有逻辑思辨性,《周易·系辞上传》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又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汉儒释太极为元气或太一。《汉书律历志》云:“太极元气,函三为一”,《周易集解》引虞翻语曰:“太极、太一也,分为天地,故生两仪也。”所谓“太一”,《周易正义》释云:“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受儒家影响,道教又将道下降为“太极”,刘一明《修真辨难》所云:“太极未分之时,道包阴阳;太极既分之后,阴阳生道,道者阴阳之根本,阴阳者道之发挥。”张宇初《岘泉集》元太极乃“道之全体”。
宋元理学家有“无极而太极”之说,意谓无极在太极之先,亦为本体之义。本来《老子》、《庄子》中就有“无极”之语,《老子》云:“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常得不忒,复归于无极。”《庄子》云:“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列子·汤问》说:“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归于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老子》言物是:“有生于无”,“复归于无”,这样,道教又认为“道”即“无极”,《道德玄经原旨》云:“道者,无极也。”张三丰《大道论》说:“‘道’统无极,生太极”受理学家以“理”为最高范畴的影响,道徒又把“无极”释为“理”,《玄宗直指万法同归》说,“无极者,纯然理之谓也。盖有是理而后有是炁,理炁混沌,是名太极。”在理学界,还有无极即太极的说法,受其影响,内丹道徒中亦有太极即无极的说法,李道纯《全真集玄秘要》说太极即虚无自然,“无极而太极,是谓莫知其极而极,非私意揣度可知也,亦非谓太极之先又有无极也。太极本无极也。”《全真集》也说太极即无极。
通过对上面的分析,展开道教的逻辑结构则是:道(无极,祖炁,一)→太极(气)→阴阳(二)→万物→“道”,在这个逻辑结构中,道成了最高本体,借助于“气”这个中介而变为“万物”,当“气”派生万物时,“道”即随“气”而进入“物”,本体“道便印到了“万物”中,犹如天上的月亮印到了江河中而为江河中的千千万万个月亮,于是万物之中各有一“道”,人们对于本体“道”的认识就是通过对每一事,每一物中的“道”的体认,达到“道”自己跟自己的合而为一,即“与道合真”,这样“道”作为“无人身”的“道”便完成了自己跟自己的安置、对置、结合的过程,即从“道”出发,然后又回到“道”而终结。由于宇宙之“道”是共同而纯然绝对的,因此只要修自己之道便可合天地宇宙造化之道,即所谓“与道合真”。
此外,道教对于“道”的诠释,还从道的字义“道路”出发,引申出理、道、导三义,刘宋陆修静称道为“至理”,即最高的理则、理性,《道教义枢》释为理、道、导三义,理指虚无之理性,虚故“通生万法,变道无壅”,是一种指导人们弃除执着,掌握天机的理性。伍冲虚《天仙正理》云:“夫所谓道者,是人所以得生之理,而所以养生致死之由”,这种意义上的理,即如人们所说的客观规律。《老子》中关于“道”的含义也有“规律”之义。
三、“心”即“道”的逻辑结构
《老子》把“道”作为宇宙的本体时说:宇宙是由一种本体性物质发展而来的,对这种本体“物”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因此“道”是“圣人以心契之,不获已而名”者,内丹家在此基础上,受儒学、佛学、理学的影响,又建立了“心即道”的逻辑结构,《悟真篇》云:“心者道之体也,道者心之用也。”《金丹大成集》说:“道以心为用也,或者疑也,至人辨焉。夫通者心之体,心者道之用,道融于心,心会于道,道外无馀心,心外无馀道也。能知道用者,以道观心,心即道也,以心显道,道即心也。是心也,非人心之心,乃天心之心也,天心之居于北极,为造化之枢机者,此“心”也。在这里,无具体形相,无主观意志而又永恒常在,无为而又无不为的“道”就是本来之“心”(天心),“心”跟自己的对置,犹如镜中观花,“明镜”(吾心)变异为花,花依镜而显现,然后,“心”自身跟自己相结合、统一,即是“心”的异化物回归于“心”,这就是说,宇宙的一切物之所以可以辨知其存在是由于“吾心”的作用,即“我心”中本已有“物”,于是我们才知之其为物,那么“物”也就是由“吾心”产生,如此“我心”也就印映到“物”中,即物中有“我心”,换句话说即是:“无一物非我心,无一物是我”,“见物便见心,无物心不见,十万道塞中,真心无不遍。”或谓“宇宙内事,乃已(我)分内事,已分内事乃宇宙内事”,或“盖天地万物,与人原本一体。”便构成了“心”→“物”→“心”的逻辑结构,在这个逻辑结构中,“心”作为最高本体,也是其逻辑的出发点与终点,“心”自己规定自己,“我固有之”,因而心不是物质或自然界的产物,也不是“道”的产物,而是自己产生自己。它不依赖于物的存在。由于“心”的自我规定,便强调了“心”的能动作用,以“心”的能动作用来解决主体与客体,意识与物的关系。由此,“心”便确定自我的对立面——“物”。“物”便作为“心”的对待而出现,心之所为,犹之能生物,凡意之所发必有其事,意之所在谓之为物,这种主观唯心主义尽管主张心外无道,心外无物,但它并不否认“道”与“物”的存在,这看来似乎是矛盾的,但在这个逻辑结构中,不能不解决“心”怎样派生世界万物的问题,于是“心”便外化为“物(道)”,“物(道)”便是“心”所设置的对立面。因此,在这个结构中,不得不承认“物(道)”以说明“物(道)”与“心的对立”,“心外无物”,“心外无道”即是其逻辑结构中的“心”→“物(道)”阶段,但又否定“物(道)”,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道”,即消除“心”与“物(道)”的对立,为二,达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便是其逻辑结构中的“物(道)”→“心”的阶段。以说明“心”为其哲学的最高范畴,“心”与“物(道)”的统一即是“与道合真”。
随着“心”即“道”的逻辑结构的建立,“道→太极→阴阳→万物→“道”的逻辑结构也被融摄进来,有了“心为太极”的命题,建立起了“心”→太极→阴阳→万物→“心”的逻辑结构,道借气而存在生化,太极为元气,这样又建立起了“心→气→心”的逻辑结构,又因“一即道”,从而又有了“心→气→心”的逻辑结构。其运用于修炼学中即有了“修道”即“修心”。“守一则合道”,“守气”即修道的逻辑结构,“一”“气”“心”的范畴便成了由神秘宇宙本体“道”通向神仙修炼之道的中间环节。
道教在以上逻辑结构中还讨论了阴阳、五行、人、天等哲学范畴,展开了它的道德论、人性论、性命理论,知行观的论证,从而建立起宗教神学理论体系与炼养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