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贵英
布拖县龙潭镇大田坝小学
摘要:新课改强调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在此背景下,班主任管理工作压力就相对提升,新时期主要要求班主任树立服务意识,注重由班主任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班主任工作应当形成科学化的工作体系,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效率,由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由于学生的天性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也存在这较多难点,如何突破管理难点,促进学生发展,已然成为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要点内容。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效率;改进策略
引言
班主任是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角色,提高班主任工作的水平,需要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树立班主任的服务意识,强调班主任为学生成长创造良好的氛围环境,在有效的资源配置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有效管理目标。
1. 班主任工作的问题
1.1 理念问题
有些班主任工作理念落后,班主任工作没能发挥出班主任对学生成长的促进作用,班主任的主要精力放约束班级纪律内容项目上,没能在具体细节上对学生进行指导。有的班主任还不具备丰富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没能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努力的提高班级的科研水平,班主任工作的综合素质不足,影响班主任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1.2 方法问题
还有的班主任不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缺乏完善的初中班主任工作方法体系,不能在有效分析学生的基础上,针对性的使用互动性、实践性、项目性的管理方法,不能在管理方法方面充分的尊重学生的兴趣情感需要,不能构建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因此影响班主任工作质量。
2 善于激发鼓励,营造和谐氛围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1.要发扬民主,团结和谐。管理好一个班级,不能采用高压政策,迫使学生接受,而是创造和谐、宽松的环境,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多管齐下,全面管理。要着手创立良好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像"水",学生像"鱼"。学生在民主、平等、健康的班级文化氛围中,会体现出一种愉悦的心情,积极进取的精神。要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的学风和生活秩序,仅靠班主任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学生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才能形成凝聚力。共同构筑学生自我管理机制。
2.要建章立制,有章可循。积极引导学生遵守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引导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礼仪常规》以及校规、班规,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文明礼貌,同时要加强安全教育,对于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必须时时教育,处处防范。对学生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如逃学、偷盗、打架、乱写乱画、粗言脏语等要及时纠正、正确引导,当然,要引导好学生,班主任必须要有耐心、信心和恒心。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对他们的闪光点要鼓励,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成才。对于班上出现的偶发事件,教师一定要弄清来龙去脉,孰是孰非,切不可妄下结论,处理问题要让学生心服口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班主任工作的策略
3.1 完善工作制度
首先,根据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围绕着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促进班主任改进工作方法,完善管理机制,强调班主任工作主要任务在于生的科学全面成长创立良好的班级环境,切实发挥教师对学生的协调作用,引导全体学生共同建立班级管理制度。其次,加强班主任工作的选聘工作,强调把优秀的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岗位上来,要求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审视考核班主任工作理念,形成科学化的选聘机制。第三,形成班主任工作的评价机制,创新性的班主任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形成科学的奖惩机制,切实按照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衡量班级管理工作的自主性、丰富性、创新性与效率性特征。
3.2 学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工作水平不仅体现在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责任心上,而且还体现在班主任调动学生开展自我管理活动的水平上。班主任教师只有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才能体现出管理的约束与激励价值。首先,班主任应当倡导建立完善的班干部体系,强调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积极性,组建一个强有力的班级干部队伍。其次,班主任应当充分的了解学生个体的思想情绪变化情况,强调班主任了解学生的具体根据,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与成长需要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工作,切实发挥班主任教师的心理辅导与沟通作用。能够根据学生的独特性进行有效教育影响,切实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要。第三,还要提高学生自主管理能动性,注重运用丰富的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全班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与建设活动当中来。
3.3 强化教师指导
学校应当加强对班主任的指导工作,促进班主任掌握新时期的班级管理工作方法,从而提高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有效性。首先,结合阶段性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不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动态水平,以及当前社会的热点现象,有针对性的对生进行全面的思想引导,促进班主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的掌握班级的基本情况与思想舆论动态。其次,应当经常性的组织开展班主任的业务培训工作,针对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的演说技能、个别谈话沟通技巧,以及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的需要,引导班主任不断学习丰富班级管理工作的理论知识。第三,还要在新形势下引导初中班主任掌握信息化的班级管理方法,促进班主任运用信息化的方式获得各种数据信息,这样才能提高班主任工作质量,解决班级管理实质问题。
4结论
提高班主任工作有效性,还要提高班主任对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加强对班主任工作资源的供给,在给予班主任充分的班级管理权的基础上,引导班主任更好的依靠学生开展有效的班级管理活动。
参考文献:
[1]冷莉萍.提高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质量的策略探讨[J].教育观察,2018,7(10):72-73.
[2]李游. 班主任班级管理反思与成就动机、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张含,孟伟伟.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30-31.
[4]隋春慧. 关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中若干问题的探讨[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论文作者:马贵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6
标签:班主任论文; 班主任工作论文; 学生论文; 班级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方法论文; 班级管理论文; 《中国教工》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