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月1~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遗尿患儿29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小儿遗尿患儿31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予口服中成药缩泉丸,观察组予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3%,对照组为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疗效确切。
【关键词】针刺;穴位贴敷;缩泉丸;小儿遗尿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1-0113-02
小儿遗尿俗称“尿床”,是儿科的常见疾病,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应积极治疗。西医治疗小儿遗尿总体疗效欠佳。祖国医学在小儿遗尿的治疗上具有自身的特色,中药内服、针灸、贴敷等疗法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旨在探讨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月1~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遗尿患儿29例为观察组,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5~12岁,平均7.5±2.7岁,病程6~18个月,平均14.2±8.1月;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小儿遗尿患儿31例为对照组,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5~12岁,平均8.1±3.1岁,病程5~17个月,平均12.6±7.5月。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1],排除泌尿系统器质性病变,泌尿道感染、尿道畸形等疾病所致的遗尿。
1.2 方法
对照组予口服中成药缩泉丸,根据年龄每次服用4~6g,每日3次,10天为1个疗程,连续用药2个疗程。观察组予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针刺疗法:取百会、关元、中极、肾俞、膀胱俞、遗尿点等穴。患儿排空膀胱,取侧卧位,常规消毒皮肤表面,取0.25mm×25mm无菌针灸针,平刺或直刺穴位0.5~0.8寸,行平补平泄手法,以患儿感到疼痛难忍或下肢部发热发胀为止,留针20~30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穴位贴敷:将桑螵蛸、五倍子等研成细末,每次取1g与醋调匀,外敷神阙穴,上置纱布,胶布固定。睡前敷药,第2日晨取下,10次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评价两组治疗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22.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90.3%,对照组为6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疗效比较
3.讨论
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的主要病机为膀胱失约,多由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于调养,机体功能失调。其病位主要在膀胱,但与五脏均密切相关。治疗上以温补肾气、固摄下元为主要方法。现代医学认为[3],小儿遗尿多为功能性,常由排尿中枢神经调节系统功能失调,睡眠觉醒功能发育迟缓或觉醒功能障碍,恐惧、悲伤、惊吓等精神、心理因素或行为异常等引起。
缩泉丸出自《妇人大全良方》,该药配方中包括益智仁、乌药及山药等成分。其中益智仁为君药,温阳补肾,暖脾摄津,固涩缩尿;乌药为臣药,温肾散寒,助膀胱气化,固涩小便;山药为佐使药,补脾胃益肺肾而涩精气。诸药合用,共奏除下元虚冷、复肾气而约束膀胱之效[4]。
百会穴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交会,具有益气升阳、固摄中气、醒脑开窍的作用。现代解剖学分析,百会穴可能位于大脑皮层旁中央小叶,针刺百会穴可兴奋排尿中枢,加强大脑排尿中枢调节和控制膀胱排尿过程。关元穴为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穴,针刺关元穴有培补元气、固肾止遗之效。中极为膀胱募穴,膀胱俞为俞穴,两穴合用,振奋膀胱的气化机能。肾俞具有补益肾气、固摄下元的作用。遗尿穴为经外奇穴,善治遗尿。诸穴合用,补益脾气肾气、固摄下元、化气行水、膀胱约束有权,则遗尿可止[5]。
穴位贴敷兼有刺激穴位和促进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过皮肤吸收的双重作用,是一种集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综合性治疗方法[6]。神阙位于脐中,属任脉之要穴,为十二经脉之总枢。具有调节阴阳气血平衡,补脾补肾助阳阳,培补元气的作用。贴敷药物桑螵蛸和五倍子可刺激神阙穴发挥作用,同时桑螵蛸具有补肾助阳、固涩小便的作用,五倍子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两者贴敷于神阙共同发挥益肾壮、固精缩尿的作用,使膀胱约束有权,则遗尿可止。
综上所述,针刺结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疗效确切,且操作简单易行,患儿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药出版社,2012:10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86-87.
[3]文建国,贾智明,吴军卫,等.儿童遗尿的评估和治疗进展[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15,20(1):4-9.
[4]邓义卫,韦国麟.缩泉丸治疗遗尿症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概况[J].黑龙江医药,2012,25(1):129-132.
[5]李天发.针刺加耳穴压豆治疗小儿遗尿72例[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23(1):41-42.
[6]王嘉毅.穴位贴敷治疗小儿遗尿症50例[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5):103,108.
论文作者:鲁彩霞,游梅花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2
标签:穴位论文; 小儿论文; 膀胱论文; 针刺论文; 疗效论文; 患儿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医生》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