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_小麦论文

小麦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_小麦论文

小麦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病虫害论文,小麦论文,化学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麦田病虫害较多,对麦类生产威胁较大,应根据病情、虫情和苗情,因地制宜,抓紧防治,才能确保小麦丰收。

病害防治

纹枯病 小麦分蘖末期,纹枯病纵向浸染,应在平均病株率达15%时开始防治。可选用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每亩30克或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每亩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间隔7天重喷一次,喷雾时要注意适当加大用水量,使小麦茎基部充分着药,以确保防治效果。

锈病 一般在大田内病叶率达1%时立即普治,条锈病和叶锈病以病叶率计算,秆锈病以抽穗后病秆率计算。可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每亩30~40克或20%粉锈宁乳油每亩50~60克兑水40公斤喷雾,并及时查漏补喷,重病田要进行二次喷药。

赤霉病 麦类抽穗扬花期如遇阴雨天,可能造成严重病害,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每亩80克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50~75克兑水50公斤喷雾,间隔3~5天重喷一次。

白粉病 一般在早春病株(叶)率3%~5%时开始防治。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每亩50~80克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每亩40~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

全蚀病 病区麦田应在返青期根区施药,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每亩2公斤或蚀敌100~150毫男兑水150公斤灌根。

虫害防治

地下害虫 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3种。当田间调查发现死苗率达到3%时,应立即施药防治。撒毒饵:用麦麸或饼粉5公斤,炒香后加入适量水和40%甲基异硫磷50克,拌匀后每亩用2~3公斤,于傍晚撒在田间。浇药水:选用40%甲基异硫磷乳油每亩500克或50%锌硫磷乳油500毫升,兑水750公斤,顺龚浇施,对地下害虫有特效。

黏虫 应及时查虫,做好测报工作。当麦田每平方米抽样调查10头时,需立即组织防治,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每亩15~25毫升或48%乐斯本乳油30~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蚜虫 平均有蚜株率15%~20%时防治。可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每亩10~15克或3%啶虫脒20毫升,兑水40公斤喷雾。

红蛛蛛 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每亩10~15毫升或20%三氯杀螨醇乳油5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

小麦吸浆虫 蛹期(小麦抽穗期)防治,可用40%甲基异硫磷乳油每亩200毫升或50%锌硫磷乳油200毫升拌细土20公斤,撒入麦田,随即浇水或抢在雨前施下。成虫期(小麦灌浆期)防治,可选用20%杀灭菊酯20~25毫升加80%敌敌畏乳油30毫升再加40%氧化乐果乳油100毫升兑水40公斤进行低量喷雾。于下午4时后或黎明前喷雾。严重地块每隔3~5天喷药1次,连喷2~3次即可。

联系电话:0371-69333565

标签:;  ;  ;  

小麦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技术_小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