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1年中国通信业重大新闻述评(论文文献综述)
王光艳[1](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郭雪吟[2](2015)在《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我国地市都市报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受众不断流失、报纸销量不断下降、利润越来越低,大部分都市报都面临着严峻的生存与发展困境,研究移动互联网发展对都市报的影响对于都市报调整转型、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以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从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影响地方都市报的环境因素分析入手,再分别从都市报产品形态的变化、生产方式的变化和发展模式的变化三个角度对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都市报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作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文章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该选题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通过梳理和归纳相关文献后发现,大部分文献都集中在网络媒体发展对报业的影响上,在移动互联网对都市报影响方面的研究很少,已有的研究也主要侧重于某一方面,尚没有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在第二部分中,本文分别从技术环境、政策环境、行业环境和受众环境四个方面对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影响地方都市报的环境因素作了详细分析,为之后分析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奠定了背景基础。第三部分主要研究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都市报新闻产品的变化,包括手机版网站的改版、手机报的发展、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上线、官方微博、微信订阅号的开通以及对二维码新闻和云报纸技术的应用。第四部分本文系统研究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都市报生产方式的变化,包括都市报新闻来源的变化、采编流程和模式的变化以及记者和编辑职能的变化。在第五章中,本文重点研究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都市报发展模式的变化,指出了大部分都市报目前采用的“信息服务加增值服务”发展模式存在的不足,提出都市报应该走“信息服务加增值服务交流平台”的新的发展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内容及优点进行了简要分析。在文章的最后,笔者归纳了全文,并阐述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郭川[3](2015)在《新掌门上任,诺基亚在中国又将如何“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最近几年,用“每年都有重大新闻”来描述“主动求变”的诺基亚再合适不过了,今年4月以来,诺基亚因为一系列“变化”,再次成为通信行业关注的焦点。4月15日,诺基亚和阿尔卡特朗讯宣布双方计划合并,诺基亚将以156亿欧元的“天价”收购阿尔卡特朗讯。收购完成后,一家新的“
刘畅[4](2014)在《中国大陆地铁报探析》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地铁交通建设的突飞猛进,目前在中国大陆22家地铁城市中有20家城市拥有地铁报,我国地铁城市“一城一报”的模式已基本形成。地铁报是一种新型报纸,它的出现不但填补了我国报业市场的空白,而且以报纸免费、资讯丰富、便于阅读、独家渠道发行等优点得到了所在城市的广大地铁乘客的喜爱和认可。随着中国大陆地铁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城市人口的逐年增加,具备资格创办地铁报的国内城市也会越来越多。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本文对中国大陆地铁报的产生与发展进行梳理,提出地铁报是一种有着特定渠道发行的新型报纸的概念,强调“移动阅读”,拥有新颖的办报理念、庞大的公众流通效应、丰富的“信息快餐”内容以及高效的市场传达率的特色。全文选取上海、北京两地办得较为成功的地铁报进行个案分析,阐述了中国大陆地铁报在办报实践中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和办报特色,解读了中国大陆地铁报的媒体地位和社会影响,提出了中国大陆地铁报的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了富有中国特色的地铁报理论,为我国大陆地铁报的发展导航。全文首先介绍大陆地铁报的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再对地铁报的性质与特点进行阐述,对境外地铁报的办报实践进行简单介绍,对中国大陆地铁报的现状进行梳理。通过深入探讨中国地铁报生存与发展的理论依据和业态环境,总结出中国大陆地铁报的办报特色和管理运行机制,发掘其媒体地位和社会影响,最后提出有助于中国大陆地铁报持续发展的若干策略。
余丽蓉[5](2014)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报纸开始将自己的内容搬上互联网、创办报纸电子版以来,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转型拉开大幕。这次转型,是中国报业面对数字技术所塑造的新媒体生态及由此带来的传媒大变局而作出的生死存亡选择。新媒体的崛起使传统媒体尤其是报纸媒体受到极大冲击,在此背景下“报业消亡论”在全球范围内尘嚣直上。近二十年间,中国报业和欧美报业一样,一直在努力“自救”,寻求转型。报业转型有很多方向和路径,但其中非常重要的“自救”方式就是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这种转型,不仅利用新媒体技术,而且采取与新媒体互动融合、甚至将自身媒介存在形态转变为新媒体的方式,重塑报纸媒介形态和业务形态,推动报纸出版方式和经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整个报业产业形态的升级。然而,中国报业的新媒体运作虽动作频频、勇于探索,但总体上来看并未获得成功,以致出现了所谓“报人办网,十年不成”的说法,转型至今仍停留于初级阶段。近几年来,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新媒体不断创新,其对传统媒体的替代步伐加快,使得中国报业再一次面临“历史性拐点”。本研究由此出发,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过去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一番相对全面的分析,尤其对新的媒介生态下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前景问题做出重点探讨,希望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具有一定创见性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认为,从媒介生态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比传统媒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在较大范围内和很大程度上,新媒体产业模式将替代传统媒体产业模式。传统报业向新媒体转型,绝不是进行简单的媒介形态更新和媒介渠道数字化延伸,也不是在改良式的报网互动和报网融合思维下即可实现。中国报业应在思想观念上具备互联网思维,在角色定位上成为新媒体阵营中的一员,在运营机制和经营策略上遵循新媒体运作规律,在体制上创新突破以实现与新媒体市场的对接,才有可能化解危机、重获新生。按照本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内在逻辑,包括绪论在内,全文共分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一章,绪论。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多年而未获成功的现实是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在介绍该背景的基础上,阐述了本研究的选题意义,辨析了与本研究相关的几组重要概念,并对当前国内外与本研究选题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系统梳理和简要评述,同时勾勒出本研究的基本框架,提炼出几个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二章,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本章对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在新媒体冲击下面临的生存危机进行全面阐述,认为传统报业应积极寻求向新媒体转型,实现自我嬗变。数字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媒体,给中国传统报业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生存危机,报业必须顺应传媒环境新变化,走上新媒体转型之路,而且转型也在各方面具备现实条件。第三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本章对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基本历程进行了回顾和梳理,并对转型至今的发展现状及特点进行了描述。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主要分为发端、勃兴、提速和全面探索四大阶段,现状特点集中表现为两个:一是转型在局部范围获得一定成效,二是转型演进到关键时期,亟待升级再造。第四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秉承前一章的思路,本章对中国报纸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提炼和概括,并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在整体战略规划上、理念和方式上、商业模式上都存在一些重大问题,导致报业新媒体发展陷入困局,整体缺乏市场竞争力。其原因既来自于报业自身,也与外部体制环境不佳和产业环境变化有关。第五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针对前文提出的转型问题,本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指出如果要走出困境,转型必须进行战略升级。战略升级可以从观念转型、战略定位调整、转型路径选择和体制适度突破四个方面展开。第六章,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在上一章探讨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基础上,本章尝试提出一些具体转型策略。本章抓住转型中的几个核心点——内容生产、媒体运营方式、盈利模式,提出了内容产品创新、平台化运营和多元化盈利的立体化策略,包括影响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一个关键问题——版权问题。
陈俊杰[6](2013)在《基于竞争力理论的电信运营企业成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3G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电信运营企业传统业务的效益增长日趋缓慢,竞争格局的变化和技术的急速发展使电信运营企业成长的空间受到挤压。因此,如何在新的复杂多变的生态环境里,塑造和保持自身竞争力、扩大电信运营企业市场份额,实现良性成长是中国的电信运营企业需要研究的问题。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的角度构建电信产业的生命周期模型,从企业竞争力角度对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电信运营企业成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电信运营企业成长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和模型构建,提出电信运营企业的成长路径,旨在为运营企业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竞争策略与模式,对于运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企业产品价值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对电信运营企业在竞争中所存在的问题的深入剖析,为政府监管部门的管制政策制定、决策提供可参考的科学依据。本文以管理学、营销学、经济学为理论基础,运用企业竞争力与企业成长相关理论与方法对电信运营企业成长进行研究。论文着重研究了以下内容:(1)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电信产业的生命周期模型,并进行了产业效率评价。(2)基于企业竞争力理论和企业成长理论,构建了电信运营企业成长模型。(3)基于核心竞争力评价体系,构建了电信运营企业成长指标体系,并借助AHP方法对三家电信运营企业的成长能力进行了评测。(4)基于企业成长因素,结合近五年的统计和预测数据,对三家电信运营企业的企业成长能力进行实证分析。(5)通过构建并运用电信企业成长模型,找出影响电信运营企业成长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并得出不同内外部因素对运营企业成长起作用的不同程度,为电信运营企业的成长提供可行的建议。本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电信产业已经进入成熟期,规模效率性逐步下降。(2)影响电信企业成长的核心内生因素主要有企业的财务运作能力、营销能力、资源运用能力、学习成长能力及网络影响能力,外部影响因素则主要是国家产业政策和企业机会。(3)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企业营销能力、资源管理能力、建立和完善用人机制、拓展和挖掘合作关系等方面为电信运营企业提供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竞争策略;同时从完善电信管制法规体系、电信管制机构及管制模式等方面为政府完善电信市场监管提出可行的建议。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相结合,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创新:一是将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引入电信产业,构建了电信产业生命周期模型,并进行产业效率评价。二是企业竞争力理论引入企业成长理论中,构建了电信运营企业成长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对中国三大电信运营企业成长能力进行评测和实证分析,得出三大运营企业成长能力的综合评价结果,并提出其发展策略和管制建议。
杨娟[7](2011)在《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文中认为媒介融合是当前全球传媒界关注的焦点话题。在全球信息化大的产业背景下,中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和终端等环节加速融合。在内容生产领域,新旧媒体互为补充、相互借力,促使新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形式不断涌现,令人应接不暇。“全媒体”作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命题在生产领域萌发,并迅速扩散到传媒运营的各个环节。以全媒体生产为路径探索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其价值不仅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带来传播变革,更是为日显困顿的传统媒体带来了发展的契机,也为国家“三网融合”战略的实施注入新的活力。论文定位于实现一个问题式的理论架构,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探讨。文章以传播学、经济学、媒介经营管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视野,紧扣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脉搏,在诸多生产现场搜集大量一手资料,通过严谨的实证研究和典型案例分析,较为系统的论证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及发展路径等要点,提出建设性的生产思路,展开问题式的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依据问题。在我国三网融合新的产业政策和以数字技术为代表的新技术高速发展的强大驱动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的生产融合显得合理而必要。在媒介现实的生产中,传统媒体基于媒体之间传播特性的互补优势、受众和市场的现实需求、全媒体整合营销策略的优势、品牌延伸利益的最大化、价值链的优化等角度考量,日趋加速与新媒体在生产上融合渗透的步伐。本文的研究为媒介生产融合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在国内外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现状研究中,论文提出,鉴于各国传媒的发展背景不同,各个国家的媒介在生产领域的融合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中国现阶段媒介生产融合的主要特点为:空间区域上的多样性和差异化融合;时间上的渐进式动态发展、螺旋上升式融合;形态上的有限融合。在传统媒体实践的微观层面,我国的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生产融合先后经历了传统媒体网络版、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生产互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目前正处在两者之间生产深度融合的品牌建立阶段。本文的研究建立在广泛的定量调查基础上,了解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现状,掌握传媒集团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方面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在中国大框架下传统媒体的发展提供宏观视野和战略发展路径分析。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误区分析中,结合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的实践,通过大量的定量和定性调查研究,论文指出:由于中国传媒旧有体制的存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传统媒体固有成见及新媒体自身生产不成熟,带来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中的诸多问题和传媒从业人员在认识上的一些误区。论文指出,传统媒体转型要观念先行,转变生产思路与理念比转换生产方式更重要;体制机制改革是传媒转型的关键因素;新媒体生产能力的提高是决定融合力强弱的重要一环。在对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路径探析中,本文首先从宏观角度分析了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的生产格局及全方位、立体式的传播格局。接着,文章从微观角度对中国现阶段传统媒体全媒体实践的路径选择进行归类分析。从中央媒体到地方媒体,其影响力、资金、技术、资源储备因素不同,“全媒体生产”路径也不尽相同,但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决定了“全媒体”生产实践必定要在一个全国性的大框架下发展。论文进一步指出全媒体实践诸多环节的实现,在传媒内部是一个想象力、思考力、决策力、执行力、凝聚力五力合力变奏的过程,这种合力构成了媒介的融合力,是传媒生产力能否提高的关键。论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的方式,选取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为考察单位,进行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典型案例调查。深入剖析了三类主要发展路径:第一类在中央级别和极具品牌影响力的传媒中存在,以中央电视台为例: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品牌影响力,将品牌在新媒体业务中无限延伸和扩散;第二类在省级层面传媒中出现,以上海电视台为例:全媒体集群式的发展路径。第三类以地市级传媒集团为主,以烟台日报报业集团为例:新闻生产流程再造的发展路径。论文结合调查数据和调研情况,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对以上三大传媒生产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并对创建新闻中心之后的新闻生产进行深入思考。论文通过定量研究发现,开放有效的体制机制改革,人员技能、素质、观念的全面提高,是解决传媒生产现实问题的关键。而当前,在大部分传统媒体的改革以技术改进和平台建设为先导,“伤筋动骨”的体制改革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下,自中央级到地方级媒体的中央电视台、上海广播电视台、烟台日报传媒集团大刀阔斧、具有战略发展意义的传媒改革,无疑从各个层面树立了中国传统传媒发展的标杆。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1、第一次系统、全面地对我国媒介生产融合进行研究。将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置入产业融合大的系统框架内进行阐释和分析,从不同的层面分析了我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现状、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路径,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支持。2、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传媒从业人员、传媒生产现状和传媒市场进行动态跟踪调研,探索媒介生产融合的发展规律,提出了全媒体生产路径的阶段化生产模式和具体生产策略。3、针对新媒体环境下传播格局的变化,提出改变的是获取信息的方式和途径,人们对于内容需求的核心并没有改变,而生产融合旨在建立下一代内容的生产优势,下一代内容显示了与新技术具有超强黏性的基本特性。提出以受众为中心的生产成为今天传媒生产的核心概念。4、提出媒介融合力即生产力。强调传统媒体媒介生产融合的本质是:将生产要素置于更加广阔的坐标系中进行最优化选择,发展传媒生产力。5、首次对不同层级的传统媒体生产现状进行广泛调研,以新闻生产作为切入点,提出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特点及不同层面传媒的生产融合模式。
周雄[8](2008)在《1978-2008手机媒体经营管理演变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也在形式、内容、受众等各个层面遭受新兴媒体的挑战,而手机正是新兴媒体的典型代表。手机作为一种新兴媒体,从1987年首次在我国出现,到2008年已经成为了拥有5.65亿广阔受众的大众媒体,只用了短短2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从无到有、发展壮大,不再仅仅局限为通话工具,而是逐渐演变成为一个拥有完整传播链条的新的大众媒体的路程。在这个成长过程中,手机媒体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也在逐步成熟,并由于内容和传播链条的复杂性,拥有了比传统媒体更为丰富的经营、管理方式。本文第一部分对业界、学界已有的针对手机媒体的研究进行梳理,并根据手机媒体已经具备的三大要素确定了手机“第五媒体”的地位;本文第二部分全程记录了从1978年到2008年改革开放三十年时间,手机从通信工具向全新的大众传播媒体发展历程中的所有重大事件;本文第三部分有重点地回顾、总结了相关政府部门针对手机媒体这一新生事物的所制定的制度、政策、法规,并解读手机媒体在我国政策法规环境下的生存发展状况;第四部分是本文核心,阐述、分析了手机产业链上的不同利益主体,在经营手机短信、手机上网、手机报纸、手机电视、手机游戏等多种手机媒体形态,所采取的不同的经营管理思路、举措及效果;本文第五部分例举、剖析了手机媒体发展进程中的代表媒体、人物和事件。
白景涛[9](2006)在《中国沿海港口合理发展建设时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港口在建设、运营、管理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电油运出现全面紧张,沿海港口面临巨大的压力。本论文研究对分析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发展规律,深入研究分析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发展中的问题,深入研究国外港口建设发展规律,借鉴其经验和教训,探索经济发展与沿海港口建设的关系,促进沿海港口的发展,科学地指导我国沿海港口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论文共分8章。第1章为引言,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并综述了本论文研究领域国内外研究动态。第2章主要研究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现状与我国现行港口建设发展机制存在的弊端。重点研究了我国沿海三大港口群发展情况,证明现行港口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指出现在对港口建设的合理时机问题缺乏研究,从而进一步证明了本论文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第3章主要研究国外几个着名港口群的发展现状与经验和香港政府集装箱码头建设“触发点机制”。研究了世界主要港口组合模式及协调沟通机制、国外对港口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国外港口建设和港口管理政策、世界先进港口发展的主要经验、世界主要港口的建设发展机制和香港政府集装箱码头建设“触发点机制”等。第4章研究港口通过能力与港口吞吐量关系。证明了港口通过能力与港口吞吐量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证明了对于目前中国沿海港口的吞吐能力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当拥有更大的港口通过能力,就会相应地增加港口吞吐量的结论,并提出了港口能力适应度的概念。第5章研究我国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预测方法。分析比较几种预测法的结果后,认为对于货物吞吐量预测,把吞吐量分成外贸吞吐量和内贸吞吐量,用对外进出口额与外贸吞吐量回归,用GDP值与内贸吞吐量的方法更合理可信一些。对于集装箱吞吐量预测,用对外进出口额与集装箱吞吐量回归分析预测法方法更合理可信一些。第6章研究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时机模型。主要研究了港口通过能力的作用、修正港口通过能力的必要性和修正方法;研究了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发展通用模型、模型的计算机软件实现和计算机软件的实证研究等。本模型及其计算机软件,可以作为确定现有港口扩大生产规模和兴建新泊位的依据。第7章研究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对策。研究了影响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因素和解决我国沿海港口发展中问题的主要措施。探讨了调整港口结构、促进港口发展和提高港口竞争力的对策。第8章是总结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并展望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颜景[10](2005)在《二十一世纪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我国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战略进行分析和研究,包括在电信生产运作环节中的竞争战略问题。 首先分析各个电信运营商的概况、市场业务发展情况和竞争状况。对各个运营商进行CPM分析和SWOT分析,对各个电信运营企业内部的优势、劣势,外部的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事例进行详细的分析说明。使用竞争战略理论进行分析,结合目前的竞争状况运用迈克.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市场侵略论进行分析。 从竞争战略的角度,结合电信企业的七个实际运作环节:企业制度、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技术的采用、研究开发;业务开发、市场营销体系、维护支撑体系、生产流程;服务质量、产品质量;提升客户价值、树立品牌、扩大市场;财务资本运作等进行具体的分析,并从实际出发对每个环节进行竞争战略的评述和分析。 最后还对我国电信行业国际化竞争战略问题进行探讨。探讨中国电信运营商国际化的必然性和机会,以及应如何做好国际化准备的问题。 并在文章的最后对中国发展3G的问题作简单探讨。
二、2001年中国通信业重大新闻述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1年中国通信业重大新闻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1)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
本章小结 |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小投入,大视野 |
二、小题材,大文章 |
三、小细节,大格局 |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
一、保持平等视角 |
二、凸显人文关怀 |
三、贯穿理性思考 |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
一、镜子:反观自我 |
二、故事:人文关照 |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2)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有关地方都市报的研究 |
1.3.2 有关移动互联网和传统报纸的相关研究 |
1.3.3 有关移动互联网和地方都市报的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4.4 访谈法 |
1.5 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移动互联网语境下影响都市报的环境因素分析 |
2.1 技术环境: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 |
2.1.1 移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
2.1.2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 |
2.1.3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概述 |
2.1.4 移动带宽的增加 |
2.1.5 移动终端功能的强大和普及应用 |
2.1.6 移动SNS的兴起和蓬勃发展 |
2.2 政策环境:近年我国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政策 |
2.2.1 提高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水平和覆盖率 |
2.2.2 促进移动信息消费水平的提高 |
2.2.3 促进移动资费的下调 |
2.3 受众环境:都市报受众阅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变化 |
2.3.1 问卷调查情况 |
2.3.2 问卷结果分析:都市报受众阅读行为的变化和原因 |
2.4 行业环境:传统报纸的衰落和都市报的困境 |
2.4.1 传统报纸的整体衰落 |
2.4.2 地方都市报的困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互联网影响下都市报产品形态的变化 |
3.1 手机版网站升级 |
3.2 手机报的发展 |
3.3 移动新闻客户端的上线 |
3.4 都市报官方微博的开通 |
3.5 都市报官方微信订阅号的推出 |
3.6 对二维码新闻的应用 |
3.7“云技术”与云报纸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互联网影响下都市报生产方式的变化 |
4.1 都市报新闻来源的变化 |
4.1.1 传统收集新闻素材的方式 |
4.1.2 移动互联网出现后新闻来源的变化 |
4.1.3 移动互联网对新闻来源的影响 |
4.2 都市报采编流程和采编模式的变化 |
4.2.1 传统的新闻采编流程 |
4.2.2 移动互联网对新闻采编流程的影响 |
4.2.3 各大都市报对传统采编模式的再造 |
4.3 都市报记者和编辑职能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移动互联网影响下都市报发展模式的变化 |
5.1 都市报传统发展模式的内容、特点及问题分析 |
5.1.1 都市报发展模式的概念与内容 |
5.1.2 都市报传统发展模式的内容与特征 |
5.1.3 都市报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
5.2 都市报发展模式调整转型的现状及主要模式分析 |
5.2.1 移动媒介冲击下都市报发展模式转型的现状 |
5.2.2“信息服务型”发展模式分析 |
5.2.3“信息服务加增值服务型”发展模式分析 |
5.3 都市报未来发展模式的思考、未来路径及趋向 |
5.3.1 都市报未来发展模式的考量因素 |
5.3.2 都市报未来发展模式的未来路径 |
5.3.3 都市报未来发展模式的趋向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
附录 1:问卷调查 |
附录 2:采访提纲 |
(4)中国大陆地铁报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索引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地铁报介绍 |
1.2.2 中国地铁报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地铁报与中国大陆地铁报 |
2.1 地铁报的性质与特点 |
2.1.1 地铁报的性质 |
2.1.2 地铁报的特点 |
2.2 境外地铁报的办报实践 |
2.2.1 欧美国家的地铁报 |
2.2.2 港台地区地铁报的日趋成熟 |
2.2.3 境外地铁报的基本模式和发展趋势 |
2.3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产生与增长 |
2.3.1 中国大陆第一张地铁报 |
2.3.2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规模化发展 第3章 方兴未艾的中国大陆地铁报业 |
3.1 中国大陆地铁报生存与发展的理论依据 |
3.1.1 地铁报的新闻学分析 |
3.1.2 地铁报的经济学分析 |
3.2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业态环境 |
3.2.1 中国大陆城市地铁建设的突飞猛进 |
3.2.2 现代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
3.2.3 目标受众逐渐成为社会主流群体 |
3.2.4 “一城一报”独享渠道优势 |
3.3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管理与运行机制 |
3.3.1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管理机制 |
3.3.2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运行机制 |
3.4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办报特色 |
3.4.1 独特的办报主体 |
3.4.2 “精英大众”的读者特色 |
3.4.3 鲜明的本土特色 |
3.5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媒体地位和社会影响 |
3.5.1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媒体地位 |
3.5.2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社会影响 第4章 《北京娱乐信报》和上海《Ⅰ时代报》 |
4.1 《北京娱乐信报》 |
4.1.1 《北京娱乐信报》简况 |
4.1.2 《北京娱乐信报》的特点与成就 |
4.2 上海《Ⅰ时代报》 |
4.2.1 上海《Ⅰ时代报》简况 |
4.2.2 上海《Ⅰ时代报》的特点与成就 第5章 中国大陆地铁报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
5.1 精准的分众传播策略 |
5.1.1 对于受众群体的精确细分 |
5.1.2 定位受众后的分众传播 |
5.2 信息与娱乐并重的内容策略 |
5.2.1 丰富的资讯 |
5.2.2 足量的娱乐 |
5.3 有效营销策略 |
5.3.1 广告多多益善 |
5.3.2 注重有效发行 |
5.4 媒体强强融合策略 |
5.4.1 城际间地铁报跨区合作 |
5.4.2 强化与传统报业的合作 |
5.4.3 联手互联网等新型媒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
(5)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有关研究的几组基本概念 |
1.2.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 |
1.2.2 媒介转型与报业转型 |
1.2.3 媒介融合、全媒体与大媒体 |
1.2.4 报业新媒体转型、全媒体转型、数字化转型与数字报业 |
1.3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2 新媒体的崛起与传统报业的嬗变 |
2.1 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和新媒体 |
2.1.1 人类传播活动史就是一部传播媒介进化史 |
2.1.2 人类传播进入新媒体时代 |
2.2 新媒体时代的报业生存危机 |
2.2.1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形式落后的危机 |
2.2.2 报业危机是报纸媒体传播力衰减的危机 |
2.2.3 报业危机是报业经济衰退的危机 |
2.3 危机之下传统报业走上嬗变之路——向新媒体转型 |
2.3.1 向新媒体转型是世界报业面临的共同使命 |
2.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实条件 |
3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历程与现状 |
3.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历程 |
3.1.1 转型发端:报纸首次“触网”,转型初现端倪 |
3.1.2 转型勃兴:投身互联网,开展“报网互动” |
3.1.3 转型提速:报网深入融合、初涉移动媒体 |
3.1.4 全面探索:“全媒体”重构报业,从业务转型到角色转型 |
3.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现状透析 |
3.2.1 转型已成报业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局部领域获得一定成效 |
3.2.2 转型演化进入“共存”期,新媒体转型亟待升级 |
4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存在的主要问题 |
4.1.1 缺乏战略规划,陷入散乱困局 |
4.1.2 理念方式落后,缺乏竞争能力 |
4.1.3 商业模式贫乏,大多未能实现盈利 |
4.2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问题凸显的内外部原因分析 |
4.2.1 观念和认识上存在误区 |
4.2.2 落后的传媒管理体制机制成为转型桎梏 |
4.2.3 传统产业的固有软肋使报业缺乏竞争力 |
4.2.4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缺位加剧报业生存困境 |
5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发展方向:战略升级 |
5.1 观念转型是先导:用互联网思维统领报业转型 |
5.1.1 正视新媒体成为主流媒体 |
5.1.2 植入新媒体基因,树立“用户至上”思维 |
5.2 战略定位调整是方向:做信息运营商、跻身大媒体业 |
5.2.1 新媒体价值在于提供信息服务,新媒体业是大媒体业 |
5.2.2 报纸媒体转型为信息服务商,报业汇入大媒体业 |
5.3 转型路径选择是关键:细分市场、分化发展 |
5.3.1 新媒体走上分化发展之路 |
5.3.2 报业新媒体转型的几个可行路径 |
5.4 体制转型是支撑:成为独立市场运营主体 |
5.4.1 抓住国家新闻出版单位体制改革契机,进行适度体制突破 |
5.4.2 报业新媒体体制创新的两个突破点:资本和人才 |
6 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战略升级的立体化策略 |
6.1 内容产品创新策略 |
6.1.1 树立“大内容观”,进行内容产品结构再造 |
6.1.2 内容产品生成开放化,专业化制作与社会化生产结合 |
6.1.3 内容产品营销关注用户体验,开展个性化定制服务 |
6.2 平台化运营策略 |
6.2.1 平台化是新媒体发展的一大趋势 |
6.2.2 报业数字平台体系的搭建和运营机制 |
6.2.3 平台模式对于报业新媒体转型的作用和意义 |
6.3 多元化盈利策略 |
6.3.1 新媒体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 |
6.3.2 多种盈利模式的探索:从二次售卖到N次售卖 |
6.3.3 报业探索新媒体盈利模式的关键环节:版权问题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基于竞争力理论的电信运营企业成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本章摘要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本章摘要 |
2.1 生命周期理论 |
2.1.1 纵向研究 |
2.1.2 横向研究 |
2.2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1 企业竞争力理论 |
2.2.2 核心竞争力理论 |
2.2.3 企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2.3 企业成长理论 |
2.3.1 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3.2 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3.3 新制度经济学的企业成长理论 |
2.3.4 新凯恩斯主义的企业成长理论 |
2.3.5 现代企业成长理论 |
2.4 企业成长模型 |
2.4.1 整合驱动成长模型 |
2.4.2 波特的钻石模型 |
2.4.3 葛雷纳的企业成长模型 |
2.4.4 其他国外企业成长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信产业成长与效率评价 |
本章摘要 |
3.1 我国电信产业发展历程 |
3.1.1 固定电话时代 |
3.1.2 模拟移动通信时代 |
3.1.3 无线寻呼通信时代 |
3.1.4 小灵通时代 |
3.1.5 2G移动通信时代 |
3.1.6 有线宽带时代 |
3.1.7 3G移动通信时代 |
3.2 我国电信产业生命周期研究 |
3.2.1 电信产业生命周期模型 |
3.2.2 电信产业与GDP的关系 |
3.3 电信产业效率评价 |
3.3.1 数据包络分析效率评价方法 |
3.3.2 基于DEA方法的电信产业效率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因素分析 |
本章摘要 |
4.1 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1.1 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
4.1.2 电信运营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
4.2 企业成长因素分析 |
4.3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的核心内生因素 |
4.3.1 财务能力 |
4.3.2 营销能力 |
4.3.3 资源运用能力 |
4.3.4 人才物质资源 |
4.3.5 创新能力 |
4.4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的外部影响因素 |
4.4.1 国家产业政策 |
4.4.2 企业机会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模型的构建 |
本章摘要 |
5.1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模型构建 |
5.2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指标体系 |
5.2.1 建立电信运营企业成长指标体系 |
5.2.2 企业成长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
5.3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能力评价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能力实证分析 |
本章摘要 |
6.1 中国三大运营企业的成长能力对比 |
6.2 中国三大运营企业的成长指标对比分析 |
6.2.1 财务运作能力 |
6.2.2 营销能力 |
6.2.3 资源运用能力 |
6.2.4 学习成长能力 |
6.2.5 网络影响力 |
6.3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能力综合评价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机制研究 |
本章摘要 |
7.1 财务能力成长机制 |
7.2 营销能力成长机制 |
7.3 人才物质资源运作机制 |
7.4 合作创新机制 |
7.5 政府协同机制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和展望 |
8.1 主要成果和结论 |
8.2 本文的局限性与下一步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主要财务指标计算方法 |
附录2:中国三大运营企业2007-2011年的报表数据 |
附录2-1 中国移动2007-2011年资产负债表 |
附录2-2 中国移动2007-2011年现金流量表 |
附录2-3 中国移动2007-2011年综合损益表 |
附录2-4 中国联通2007-2011年资产负债表 |
附录2-5 中国联通2007-2011年现金流量表 |
附录2-6 中国联通2007-2011年综合损益表 |
附录2-7 中国电信2007-2011年资产负债表 |
附录2-8 中国电信2007-2011年现金流量表 |
附录2-9 中国电信2007-2011年综合损益表 |
附录3 影响企业成长因素指标权重打分表 |
附录4 层次分析法结果 |
附录5 电信运营企业成长问卷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7)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动机与背景 |
二、研究问题与目的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
第一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依据分析 |
第一节 "三网融合"背景下的产业驱动 |
一、寓言: 带刺的玫瑰——三网融合 |
二、三网融合初步指向——三屏合一 |
三、三网融合最终指向——下一代内容 |
第二节 数字化背景下的技术驱动 |
第三节 媒介生产的现实需求 |
一、媒介互补依据分析 |
二、媒介受众依据分析 |
三、媒介市场依据分析 |
四、媒介品牌依据分析 |
五、媒介价值链依据分析 |
第二章 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国外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
一、美国——市场主导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
二、英国——受众导向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
三、日本——国家战略下的媒介生产融合 |
第二节 国内媒介生产融合现状分析 |
一、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基本特点 |
二、我国媒介生产融合的现状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一节 媒介生产融合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传统媒体固有的媒体成见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
二、传统媒体条块分割的现状给媒介生产融合带来的障碍 |
三、跨地区——内容生产偏离本土化 |
四、跨行业——资本运营放大化 |
五、跨媒体——内部竞争的消弱 |
第二节 媒介生产融合认识上的误区分析 |
一、误区一: 新媒体不是媒体,新媒体生产只有资本运营 |
二、误区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是取代关系 |
三、误区三: 生产需要融合,经营可以不融合 |
四、误区四: 媒介生产"融合"与"专业化"是对立关系 |
第四章 全媒体愿景下的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发展路径分析 |
第一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媒介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
一、中国媒介生产的全媒体化运作 |
二、中国媒介的全景化生产格局分析 |
第二节 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统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
一、中国传统媒体全媒体生产的路径选择 |
二、全媒体构想下中国传媒业的合力变奏 |
第三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和专业化生产 |
一、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多样化生产 |
二、中国媒介生产融合导向下的专业化生产 |
第四节 中国媒介生产融合案例分析 |
一、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新闻生产流程再造模式分析 |
二、上海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集群式生产分析 |
三、中央电视台的传统媒体价值延伸生产模式分析 |
第五节 全媒体运作下新闻中心式的新闻生产分析 |
一、新闻产品同质化的可能性 |
二、新闻产品客观性的损耗 |
三、新闻产品关注度的两极化 |
四、新闻中心式新闻生产的普适性 |
五、新闻中心内部协调成本的增加 |
六、传媒内部竞争的消弱 |
七、全媒体运营能力的缺失 |
第五章 中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状况调查分析 |
一、调查说明 |
二、主要调研数据分析 |
三、本次调查的主要结论 |
第六章 本论文研究结论和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限制与未来研究方向建议 |
三、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二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生产融合情况访谈提纲 |
附录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1978-2008手机媒体经营管理演变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2 手机媒体概说 |
2.1 手机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
2.2 手机媒体的三大要素 |
3 1978——2008 手机媒体经营管理的制度、政策、法规演变 |
3.1 电信条例 |
3.2 手机牌照制度 |
3.3 手机实名制 |
3.4 《电信法》的展望 |
4 手机媒体的经营与管理 |
4.1 拇指经济 |
4.2 手机短信 |
4.3 手机彩铃 |
4.4 手机上网 |
4.5 手机报纸 |
4.6 手机电视 |
4.7 手机游戏 |
5 代表媒体与人物 |
5.1 代表媒体——3G 门户网 |
5.2 代表媒体——中国妇女报·彩信版 |
5.3 代表人物——王建宙 |
6 结语 |
附录 1978——2008 手机媒体经营管理演变大事年表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国沿海港口合理发展建设时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对象与目的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
1.4 本论文基本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建设现状分析 |
2.1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概况 |
2.1.1 我国港口建设发展的历史沿革 |
2.1.2 我国沿海港口的建设发展现状 |
2.1.3 我国三大港口群发展现状 |
2.2 我国沿海港口发展的特点分析 |
2.3 我国现行港口建设发展机制分析 |
2.3.1 新建港口的建设条件 |
2.3.2 政府投资的港口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程序 |
2.3.3 企业投资的港口基本建设项目建设程序 |
2.3.4 现行港口建设发展机制存在的问题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境外港口建设发展现状与经验分析 |
3.1 世界着名港口发展概况 |
3.1.1 美西港口群—洛杉矶港和长滩港 |
3.1.2 西欧港口群—鹿特丹港和安德卫普港 |
3.1.3 日本港口群—东京湾 |
3.2 国外对港口建设发展的认识 |
3.3 国外港口建设和港口管理政策 |
3.4 世界先进港口发展的主要经验 |
3.5 世界主要港口的建设发展机制 |
3.5.1 世界主要港口建设发展的决策依据 |
3.5.2 世界主要港口建设的资金筹集模式 |
3.6 香港政府集装箱码头建设“触发点机制” |
3.6.1 香港早期港口发展的模式 |
3.6.2 以“触发点机制”计算对新码头的需求 |
3.6.3 香港政府集装箱码头建设“触发点机制”的特点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港口通过能力与港口吞吐量关系研究 |
4.1 港口通过能力与港口吞吐量的定义 |
4.2 我国近年来港口通过能力与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
4.3 全国港口通过能力增量和货物吞吐量增量间关系检验 |
4.4 港口能力适应度概念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预测方法研究 |
5.1 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 |
5.1.1 回归分析预测法 |
5.1.2 时间序列预测法 |
5.1.3 初步预测结论 |
5.2 全国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5.2.1 时间序列预测法 |
5.2.2 回归分析预测法 |
5.2.3 生成系数法预测 |
5.2.4 初步预测结论 |
5.3 预测结果的修正 |
5.3.1 外商投资增长率的影响 |
5.3.2 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 |
5.3.3 国家货币投放政策的影响 |
5.3.4 修正的预测结果 |
5.4 我国三大经济区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预测 |
5.5 我国三大经济区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时机模型 |
6.1 港口泊位年通过能力的计算方法 |
6.1.1 普通件杂货码头 |
6.1.2 集装箱码头 |
6.1.3 港口吞吐量大于港口通过能力的现象 |
6.2 港口通过能力的修正 |
6.2.1 不同货种港口能力适应度 |
6.2.2 影响港口通过能力计算的因素分析 |
6.2.3 各种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分析 |
6.2.4 修正港口通过能力的建议 |
6.3 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时机的确定 |
6.3.1 建港时机的一般类型 |
6.3.2 建港时机的确定方法探讨 |
6.3.3 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时机模型 |
6.4 沿海港口建设时机实证分析-以环渤海经济区三大港口为例 |
6.4.1 环渤海经济区三大港口货物吞吐量预测 |
6.4.2 天津港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的多种方法预测与验证 |
6.4.3 环渤海三个主要港口建港时机实证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我国沿海港口建设对策研究 |
7.1 我国沿海港口建设的主要目标 |
7.2 影响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时机的主要因素 |
7.3 合理确定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时机的政策保障 |
7.4 合理确定我国沿海港口建设时机的措施与对策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图表索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的科研项目 |
附录B: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10)二十一世纪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中国电信行业发展以及竞争现状 |
第一节 中国电信行业的改革过程和结果 |
一、中国电信行业改革的历程 |
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概况 |
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概况 |
四、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的概况 |
五、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的概况 |
六、中国铁通集团公司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的概况 |
第二节 目前电信运营商的市场竞争地位及业务状况 |
一、我国电信行业市场概况 |
二、中国电信集团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及业务状况 |
三、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及业务状况 |
四、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及业务状况 |
五、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及业务状况 |
六、中国铁通集团公司和中国卫星通信集团的市场竞争地位及业务状 |
第二章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竞争战略分析 |
第一节 运用竞争势态矩阵CPM进行竞争势态分析 |
第二节 对中国各电信运营商进行SW0T分析 |
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SWOT分析 |
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SWOT分析 |
三、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SWOT分析 |
四、中国联合通信集团公司SWOT分析 |
第三章 运用波特理论和市场侵略论对我国电信运营商进行竞争战略分析 |
第一节 迈克.波特竞争战略理论简述 |
第二节 运用波特理论对我国电信运营商进行竞争战略分析 |
一、固话运营商竞争战略分析 |
二、移动运营商竞争战略分析 |
第三节 市场侵略论概述 |
一、市场的防御 |
二、市场的进攻 |
三、防御和进攻的结合 |
第四节 市场防御战略 |
一、谁是市场的防御者 |
二、如何采取防御战略 |
第五节 市场进攻战略 |
一、谁是市场的进攻者 |
二、如何采取进攻战略 |
第四章 电信企业主要运作环节的竞争战略分析 |
第一节 电信运营企业的运作环节概述 |
一、企业制度和管理环节 |
二、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人力资源的储备环节 |
三、新技术采用、研发能力环节 |
四、业务开发、市场营销体系、维护支撑体系、生产流程环节 |
五、服务质量、产品质量与提升客户价值、树立品牌、扩大市场环节 |
六、财务资本运作环节 |
第二节 企业各运作环节和企业经济效益、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 |
一、企业运作的各环节运作良好和企业效益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二、企业经济效益良好并不表示企业具备竞争优势 |
三、各个环节运行效率好和企业竞争优势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四、必须从经济效益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考虑企业运作环节 |
第五章 各运作环节中的竞争战略分析 |
第一节 企业制度、管理与竞争战略分析 |
一、企业制度和管理与竞争战略之间的关系 |
二、企业制度和管理不能一成不变 |
第二节 人力资源和竞争战略分析 |
一、知识型企业要求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才能提高竞争能力 |
二、通信企业的生产特点决定必须考虑人才的长期储备 |
第三节 新技术采用、研发能力和竞争战略分析 |
一、新技术的采用直接影响竞争力 |
二、提高研发能力是最廉价的竞争力 |
第四节 业务开发、市场营销体系、维护支撑体系、生产流程环节和竞争战略分析 |
一、通过业务开发提高竞争力 |
二、优化市场营销体系提高竞争力 |
三、维护支撑体系也应该在提高竞争优势的考虑中 |
四、生产流程环节也影响竞争优势 |
第五节 其他环节和竞争战略分析 |
一、服务质量、产品质量环节 |
二、提升客户价值、树立品牌、扩大市场环节和竞争战略分析 |
三、财务资本运作环节和竞争战略分析 |
第六章 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国际化道路 |
第一节 中国电信运营商走国际化道路的必然性和机会 |
一、本土竞争使国际化成为必然 |
二、从全球范围寻求新的市场增长区域比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更加容易 |
三、电信行业的国际化是中国国际化的一部分 |
第二节 中国电信运营商实施国际化竞争战略应该作的准备 |
一、电信企业国际化战略总体设想 |
二、人力资源的准备 |
三、资本运作能力的增强 |
四、学会协同作战 |
后记 3G和新电信战略布局变革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2001年中国通信业重大新闻述评(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2]移动互联网对地方都市报的影响研究[D]. 郭雪吟. 武汉理工大学, 2015(09)
- [3]新掌门上任,诺基亚在中国又将如何“变”[N]. 郭川. 人民邮电, 2015
- [4]中国大陆地铁报探析[D]. 刘畅. 湖南大学, 2014(12)
- [5]中国报业新媒体转型研究[D]. 余丽蓉. 武汉大学, 2014(01)
- [6]基于竞争力理论的电信运营企业成长研究[D]. 陈俊杰. 北京邮电大学, 2013(12)
- [7]中国媒介生产融合研究[D]. 杨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9)
- [8]1978-2008手机媒体经营管理演变史[D]. 周雄. 华中科技大学, 2008(06)
- [9]中国沿海港口合理发展建设时机研究[D]. 白景涛. 上海海事大学, 2006(07)
- [10]二十一世纪中国电信运营商竞争战略研究[D]. 颜景. 广西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