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英雄他从未赢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有一种论文,英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13年8月11日,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头号种子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对阵卫冕冠军林丹。林丹在先输一局的情况下完成逆转,“超级丹”也获得了自己的第五个世锦赛男单冠军。
林丹又赢了,不过在很多人心中,他却不是那场比赛的主人公。6次打进世锦赛决赛,5次夺冠,总共18个世界冠军,两枚奥运会金牌,这样的人又怎么不是比赛的主角呢?
因为有一个人,他在25岁的时候才“崭露头角”,26岁的时候首次打进世界大赛的决赛,两届奥运会、一届世锦赛、一届亚运会,他都输给了同样一个对手,但是他还是选择继续战斗下去,并在31岁的时候再次回到了世界大赛的赛场上。是的,他就是李宗伟。
很多年以前,在陶菲克如日中天,林丹和鲍春来已经声名鹊起的时候,人们心中的羽毛球男单顶尖高手里,并没有李宗伟的名字。直到2007年,通过一系列国际公开赛,人们才开始认真审视这个身材瘦削的小伙子。2008年奥运会,李宗伟打入了男单决赛,不过那一次人们更多的是在为得了怪病的陶菲克过早出局而遗憾。决赛比分“印证”了这一点,李宗伟两局加在一起只得到20分,恐怕不少人赛后想的是:看,他果然是侥幸拿的亚军。
之后四年,李宗伟多次出现在舞台中心,不过之后的事情大家都清楚,2010年亚运会、2011年世锦赛、2012年奥运会,连续三个决赛,连续三个亚军,林丹直接从李宗伟手上拿走了一个大满贯。“万年老二”、“既生瑜何生亮”,这样令人心酸的形容越来越多出现在李宗伟身上。
抱怨命运的不公就此消沉吗?心灰意冷就此退役吗?李宗伟选择了默默坚持。2013年4月份,他的儿子出世了,在那之后,李宗伟似乎重新找到了方向。他表示,现在更多的已经不是为了胜利与冠军比赛,家人和儿子是他内心最甜蜜的动力。这次世锦赛,在接受采访时李宗伟这样说:“我也想拿世界冠军,每次大赛前都会做最艰苦的努力来准备,但总是不能拿到,也是没办法吧。每次比赛我都感到有些孤独,队友失利之后就坐飞机回国了,最后都是剩下我一个人,感觉很孤独吧。”
孤独无法让他退缩,屡败他还是屡战。终于再一次,他来到了决赛的场地,面对那个再熟悉不过的对手——林丹。第一局他21︰16拿下,决胜局他10︰6领先。但是关键时刻先天条件的差距让他像以往一样无法一锤定音,无法一鼓作气确立胜势。也许是林丹的球质量太高让他消耗过大,也许是前一天激战的副作用开始显现,李宗伟的腿抽筋了。看着李宗伟那纤细的双腿,我们不得不感叹,他是从哪里来的这么大的能量啊?!
两次治疗,两次回到场上,他终于再也无法坚持,硬撑着僵硬的双腿走到网前,与林丹握手,转身……李宗伟再也无法站立,担架甚至已经被抬了进来。他最大的对手林丹,亲手把他扶上了担架,那一刻,李宗伟似乎闭上了眼睛。是的,他太累了,马来西亚这个以羽毛球为国球的国度,数十年来竟没有一个世锦赛冠军,所有的希望都被寄托在了李宗伟瘦削的身躯上。他默默承受,他全情投入,他兢兢业业对待每一次机会,最终,他还是没能扭转宿命的安排。只不过这一切在此刻已经不重要了,世间英雄众多,但李宗伟却只有一个。如果你最近5年来一直关注这个男人,你就会觉得他那晚给我们带来的震撼绝不亚于18个世界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