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运河治理中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就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的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促进其快速发展。
关键词:水利技术标准;信息化系统;设想
引言
随着水利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化技术已经迅速渗透到水利行业的各个方面。如今,信息化系统在水利技术标准管理工作中起到的作用日益显著,但随着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日趋完善,标准的管理环节不断细化,管理程序不断改进,如何改进信息化系统,拓展其功能,增加其灵活性,使其尽最大可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管理需求,推动水利技术标准的系统化、专业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水利管理现状
建国以来,由社会经济发展及民生的需要,水利得到高度的重视,并形成了较为完善体系:农田水利能基本满足农业生产及其它行业用水的需求,防洪工程形成具有较高标准的工程设施,确保人民生活的安定和社会发展的稳定。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水利的高度重视,不断地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的投入,水利工程设施不断得到更新改造,水利对社会和经济的作用进一步显现。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问题,“重建轻管,管落后于建”的情况较为普遍,管理水平的粗放,管理技术的落后,使水利工程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减弱了水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益贡献。管理技术的落后表现在:自动化、信息化程度较低,管理手段落后,甚至仍停留在手动或半机械化的操作水平上;防汛决策仍停留在口口相传或书面联络低水平状态;基础数据的采集传输仍使用人工读取和计量、电话或手机等方式;办公自动化、无纸化没有得到真正实现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向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的技能和水平。
二、信息化系统的基本技术特征
(一)利用双向自动或手动拨号功能实现数据信息的传输与图文转换;
(二)实时自动采集水情等各项基础信息,同时实现对这些信息的分类、储存和传输等;
(三)通过调用、预报和自动装载等功能,能够有效的实现数据库信息的资源共享;
(四)人工置数输入编程设置、非自动测量参数;
(五)实时检测水情等各项基础信息,并以图形的形式进行动态的显示;
(六)实现越线故障报警功能,启动保护数据信息。
三、信息化系统管理中水利技术的主要内容体现
水利管理工作涉及到水利相关专业和部门,具有专业性强、门类广等特征,信息化技术在水利管理工作中的应用是一项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可采用PLC等技术平台支持,建立完善的水利信息化管理体系。根据水利行业的特点,可建设以下“六大”内容:
3.1 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
主要包括了数据采集系统,数据通信系统,数据控制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它可以把分散的数据信息采集后进行集中地分析和处理并进行统一的操作和控制。改变了原先的分布式的数据信息收集与处理。同时在现有的数据处理方面加入了更多的控制方式的新计算方法,从而可以对设备进行远程人工智能化操作。远程数据信息采集与控制系统是对以工情、水情等主要数据及其变化的基础数据的为主要依据的测设、采集,经单片机对其所采集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处理之后,再由标准的串行接口发送到上位机,接下来通过上位机进行整体分析处理,并同时向下位机发出控制信息,按照已制订的相应工程运行方案、预警方案等来控制工程的运行调度及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3.2 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系统
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网络安全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安全管理问题。我们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安全的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方案,并有效实施,才能为计算机网络提供强大的安全服务。这也就使得需要对网络安全做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网络安全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网络安全必然会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可以根据计算机网络的特性,通过相应的安全技术和防范措施,对计算机网络的硬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和数据信息等加以保护,防止遭到破坏或窃取,确保计算机网络信息保密、完整和可用。影响网络安全主要因素有:计算机病毒、黑客入侵、软件漏洞、管理隐患等。要有效地保护信息管理系统可运用和比较成熟的网络安全技术主要有:防火墙技术(FireWall等)、防御病毒技术、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防汛防旱会商中心及智能预警系统
防汛防旱会商系统就是将采集(收集)的各种水、雨、工、灾以扩各种社会经济动态数据,经加工处理后,提供决策者对防汛抗旱、抗洪救灾形势作出一系列的指挥决策。它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历史、实时、即时及现场视频、异地数据和音像交互的显示;指令下达和信息的反馈;各种图表和文字的制作;各种保障体系。智能预警系统是以计算公式或数模等,按照调度方案、预警等级方案,在对采集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后,为决策提供依据。防汛防旱会商系统由两大系统组成:一是硬件系统,它包括了会议音响、大屏幕显示、操作平台、视频会议、电话或VOIP、远程控制、抢修现场视频信号传输、会场监控、中控及其他服务系统;二是软件系统,它包括数据库、信息收集服务、与防汛会商有关的其他辅助服务等系统。
3.4 运行维护管理系统
运行维护管理系统不仅是水利设施维护,同时信息技术系统的维护。水利设施的维护通过对水库、堤防、河道、泵站等通过设置监测、监控设备或检(巡)查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故障,以利于采取相应的维修方案和措施,保障正常运行。
3.5 资源共享与地理信息服务平台
随着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信息服务进程的快速发展,对资源共享的需求日益强烈,它有利于节约社会资源,减少信息闭塞,提高办事和处理业务的效率。在水利管理信息化技术中,可利用局域网、互联网范围内的信息、数据互通。主要有水利工程基础数据和技术信息、工作进程等内部或相关部门(行业)信息的共享。基础数据:水、雨的实测、历史数据;工程技术信息:工程设计的技术参数、文件、概况、管理信息,工程建设的审批、投入、质量监督、进度、资金使用、验收及投入使用等;相关部门如气象的气象预报或实测数据;水文、海洋的海潮位预报或实测数据等。
3.6 综合业务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
综合业务与信息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平台,将日常行政办公管理、水政监测、行政审批等业务处理纳入整个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办公无纸化、规范化。根据相应业务管理权限和关系,经过数据加密技术、访问控制技术建立对应的传输和控制通道,及时有效地完成相关业务信息交互,也有助于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四、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的飞速发展和应用,目前的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基本上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但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在水利信息化体系中应保证对信息化总体管理系统、水利应用管理、应用支撑平台、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安全、高层管理等几个主要方面功能的实现。目前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信息化过程中的实际应用特点罗列如下:
(1)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成熟与普及,使得水利事业单位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和广域网,并与Internet相连,形成了完善的信息流转通路;
(2)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建立了许多以数据库为基础的应用,积累了大量宝贵的信息资源,锻炼和培养了一批信息技术开发应用人员,整个工作人员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和积极性都有了很大提高;
(3)以Microsoft Office、工程考核系统、邮件收发系统等为代表办公软件的完善,使水利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公文的流转得以顺利实现,同时多媒体、数字签名等技术的应用,又使电子公文能得到普遍认可;
(4)在水利信息化建设之际,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极大地调动了从业人员对水利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手段和更快捷平台。
结束语
信息化系统已经成为水利标准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工具。针对目前信息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对改进信息化系统提出了几点设想,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标准制修订进度的管理和监督,增加相关标准的协调性,减少甚至避免标准编制的交叉重复现象。随着标准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要求信息化系统不断适应新的管理要求,系统的灵活性和扩展性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如何实现把设想的内容与实际结合起来,并将新的功能需求与信息化系统无缝整合,是目前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聂贵,刘敏,宋卫坤.水利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及工作标准的界定原则研究[J].中国水利,2014.
[2] 郭萍,刘海瑞,李建国.水利工程建设类与非工程建设类标准界定原则探讨[A].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中国水利学会:,2010.
[3] 李金才.生态农业标准体系与典型模式技术标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4] 朱星明,耿庆斋.略论水利技术标准中信息共享类标准存在之问题[J].水利技术监督,2013.
[5] 齐莹.水利技术标准体系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13.
[6] 于爱华,李锦秀.水利技术标准国际化发展对策初探[J].水利技术监督,2010.
论文作者:袁树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水利论文; 数据论文; 系统论文; 信息论文; 技术论文; 技术标准论文; 标准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