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王栋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王栋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000

摘要:针对隧道工程施工的特殊性,从隧道施工安全组织机构、施工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以便积累隧道施工企业管理经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工程施工安全。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迎来了高速铁路建设的高潮。隧道工程在整个工程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多,隧道工程施工与一般的民用建筑和路桥工程相比有其特殊性,隧道工程安全风险大,安全事故频繁发生,是目前铁路建设中的重点控制项目。依托宁杭客运专线长岭隧道的施工经验,就隧道的安全管理进行简要论述。

1 目前我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安全组织机构不完善,缺少有效监控

目前我国隧道施工的组织机构中对安全方面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通常把施工的进度、效益放在第一位。基层作业队均为兼职安全员,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欠缺,导致隐蔽工程无法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质量通病引发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征兆无法得到及时预警。

隧道施工劳务队多为资质不健全的队伍,施工中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组织机构或是组织机构不完善,缺乏对作业人员的安全监督检查,不能正确处理工程施工安全与进度效益的关系,使得施工安全没有保障。

1.2施工管理体系不健全,安全基础薄弱

目前我国施工企业隧道基层管理人员比较缺乏,人员整体素质较低,技术力量不足,管理人员组织能力弱,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低,一人多岗或缺岗现象严重,导致职责不明确,制度无法落实,施工人员有章不循、纪律松散,安全基础薄弱,无法开展有效的施工组织。

1.3现场施工质量不到位,引起安全事故

施工现场由于管理、人员等各方面原因,质量通病较多,如锚杆长度不足、钢架间距超标、钢架连接不可靠、喷射砼厚度不足、二衬钢架缺失、初支及二衬厚度不足及背后空洞、渗漏水等。质量的缺陷均会引起安全事故,如坍塌、涌水、物体打击等。因此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着隧道的安全。

1.4缺乏相应的应急预案与处置措施

发生隧道施工安全施工事故时,由于缺少相应的应急预案与措施,其处理方案往往根据经验来进行处理,由于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复杂,事故具有多样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在事故发生前如没有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则往往会陷入无章可循的地步,采取不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事故,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隧道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2.1完善基层安全组织机构

隧道施工的主要组织机构是有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基层单位等组成。因此也就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即应该有建设单位安全监督管理组织,监理单位安全监督组织,施工单位和基层单位安全监督组织。

基层单位负担着一线的施工任务,是安全责任的主体,为此应贯彻推行铁道部要求的架子队管理办法,采用“9521”模式,即:架子队配置九大员,制订五项管理制度、二项纪律,一张展开表。九大员指的是队长、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技术员、安全员、试验员、材料员、领工员和工班长,这些岗位根据施工要求可设多人,所有人员必须是施工单位的正式员工,以便进行管理。五项制度是指培训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岗位管理制度、分配考核制度。两项纪律是指正式职工跟班作业纪律、工资直接发放到劳务人员纪律。架子队的组建可以加强一线的施工管理,组建完善的安全组织机构,对安全生产提供有效的保障,杜绝出现不听指挥施工、不按要求施工、责任无法考核等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各安全管理组织中的人员要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要有安全管理经验,熟悉隧道施工相关的标准规范和操作流程,且要专职专岗。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电焊工、爆破工等特殊作业工种人员应持有相应的上岗证才能作业。

2.2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施工管理体系是做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关键,采用科学合理的制度方法,控制好隧道施工质量的同时,确保施工安全。

2.2.1开展施工工序质量确认制度,以工序质量确保工程质量。施工工序是构成工程实体的基本要素,必须严格控制每一工序的质量,才能确保工程实体质量达标。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联合进行研讨和制定《施工工序质量确认制度》,指定各关键工序各级管理人员签认交接,编制《施工工序质量确认表》,把各分项工程的每个工序进行详细分解,列出确认要点,并且明确提出要在现场对工序质量情况进行实名签认。

施工工序质量确认的实施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按规定进行现场工序质量检查,并在相关确认表格上签字,做到现场监控有记录,进一步强化了工序检验,促进现场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稳步提高。为保持《施工工序质量确认表》的有效性,该表可作为工程计价附件。

2.2.2制定完善的安全检查制度,建设单位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组织应定期对隧道的施工进行抽查,施工单位和基层安全质量管理组织应对隧道每道工序的施工进行安全质量监督。在施工过程中做好具有追溯性的施工记录,并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各管理组织应定时总结施工存在的问题,建立隐患问题库,动态更新整改和预防措施,不断完善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

2.3加强现场监控

2.3.1现场监控采用“四大员”跟班监控制度,即: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领工员在施工现场进行24小时全方位、全过程监控,防止“三违”施工,当出现紧急情况时,可在第一时间组织现场撤离或进行紧急抢修。施工前实行安全和职工岗前教育培训,做到教育培训全覆盖、全过程,并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2.3.2施工现场安装安全电子监控系统:该系统是集隧道施工人员考勤、安全预警、灾后急救、日常管理等功能于一体,使管理人员能够随时掌握施工现场人员、设备的分布状况和运动轨迹,便于进行更加合理的调度管理及安全监控管理。当事故发生时,救援人员可根据系统提供的数据,迅速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进出洞人员电子监控系统分值班室主控电脑、洞口显示屏、洞口监控摄像头、洞内感应天线、人员随身携带的电磁卡五部分。主控电脑是对整个系统进行控制并收集相关信息;显示屏是公布进洞人员的姓名、工种、进洞时间等信息;摄像头分为两个,一个监控洞口内、一个监控洞口外,可对人员进洞的情况进行查询;洞内感应天线和人员随身携带的电磁卡可向主控电脑提供人员和机械设备在洞内的分布状况和运动轨迹。

2.4落实隧道安全风险评估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包括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和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在设计阶段安全风险评估通过对勘测资料、地勘报告、设计图进行分析,对隧道进行风险识别,并根据风险因素采用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将风险降低至可接收或可忽略的范围,并提出施工时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施工措施,配备必要的报警、救援、逃生设施。施工阶段风险评估在设计阶段风险分析基础上,根据施工地质、资源配置及施工方案进行再评估,进行风险因素核对,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风险概率和损失,进而确定风险等级,明确残留风险,制定风险对策,提出相应的隧道施工安全措施,着重于施工管理、措施评价和落实。并在施工中根据变化的地质、施工条件,实施动态化的风险管理。通过风险评估与管理,建立完整的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切实有效地控制各类风险,将各种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的水平。

3结语

对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存在问题和隧道施工的特点,对隧道施工中安全组织机构和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施工过程中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以及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徐国元,邵恒新,王东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和综合权重的公路排水系统模糊综合评价[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6(8):30-36.

[2]叶咸,李亚军,李果,等.智能算法在高速公路路堑高边坡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7,(1):91-94.

[3]张志平.公路路基高边坡防护施工技术[J].交通世界(中旬刊),2016,(12):58-59.

论文作者:王栋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  ;  ;  ;  ;  ;  ;  ;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措施论文_王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