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个人对教育的投资〔1〕,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对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人们历来都把教育投资看成是政府行为,长期所实行的几乎是免费教育的政策。随着经济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政府决定,除九年制义务教育外,对其它阶段的教育将逐步实行收费制度。这样一来,出现了两种新情况:一种是许多人对此不理解,认为这样做不合理。其理由是: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教育水平,满足人民对文化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职能和任务之一。同时,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大批后备劳动力和专门人才,也是保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教育投资应由国家负担不应由个人承担。另一种是不少人不少单位对此借题发挥、巧设名目,乱收费或任意提高收费标准,加重居民负担,害得老百姓叫苦不迭,甚至造成许多家庭子女望而生畏,不得不缀学。为了提高全社会对收费教育的认识并切实做到适度收费,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文特就个人对教育投资的问题作些探讨和分析。
一、个人对教育投资的必要性
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或家庭究竟应不应该承担教育投资?这是解决教育收费制度该不该实行并能不能得以顺利推行问题的关键。笔者的回答是肯定的。
首先,从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看,个人及其家庭不仅是教育投资的直接受益者,而且还是最大的收益者,所以,应该承担教育投资。教育经济学家认为,教育过程是一种生产过程,有投入有产出,也有受益。对于个人来说,教育的受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健康(Healthy ),富裕(Wealthy),明智(Wise)——通过更好的教育训练, 使人们在未来的劳动力市场上有更高的生产能力,在政治市场上有对民主政治活动的更好参与力,在消费品市场上有更强的欣赏、使用消费品(对高技术产品的消费技术上的基本技能,对艺术品的消费需要有一定的艺术欣赏能力)及享受人生的能力(人生的享乐并不完全与所能消费到的物质产品量成正比,人生还有自我实现的需要)”〔1 〕从受益角度上说,当社会不能支付全部教育投入的条件下,要求受教育者先付出一定的教育投入是合理的。因为,在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足以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地接受教育时,一部分人受教育的机会是以另外一部分人失去受教育机会为代价的。
其次,从国民收入分配构成看,个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有一定的份额。个人应该承担一部分教育投资。教育经济学的原理告诉我们:在任何社会条件下,教育投资的最终来源于国民收入。一国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资料价值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社会总产值中扣除消费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所剩下的部分就是国民收入。教育虽然可以间接增加国民收入,但教育本身并不直接创造国民收入,教育投资只能来源于国民收入。既然,教育投资最终来自于国民收入,那么谁占有国民收入,谁就应当负担教育投资。从对我国居民收入的分析看(见表1 )居民收入一般占国民收入的60%以上,有时甚至超过80%,因此,个人应该承担教育投资。
表1 1979—1994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 (单位:亿元)
居民收入
年份 国民收入
绝对数
占国民收入百分点年度增长指数
1979
3350 1980.459.12 ——
1980
3688 2341.563.49 18.23
1981
3941 2597.265.90 10.92
1982
4258 2839.766.70 9.34
1983
4736 3174.167.02 11.18
1984
5652 3717.265.76 17.11
1985
7020 4647.966.21 25.04
1986
7859 5388.068.59 15.92
1987
9313 6337.768.05 17.63
1988 11738 7723.265.80 21.86
1989 13125 9075.469.15 17.51
1990 14384 9976.368.36 9.39
1991 16557 11320 68.37 13.47
1992 19845 13323 67.14 17.69
1993 24882 20597.682.78 54.60
1994 44918* 28772.09
64.05 39.69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5 )和《中国统计摘要》(1991)
*此数据指国民生产总值,略高于国民收入。
其三,从教育的私人成本——收益分析看,高学历高收入,要想获得高收入,就得付出高成本。教育与收益的关系可以用年龄——收入曲线表表示。如图:
图中,横轴表示一个人的年龄,纵轴表示他的收入,通过上图可以看到:①受教育越多的人,年龄收入曲线越高,反之,则越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收入是最低的,大学毕业生的收入是最高的②每条年龄收入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到50岁左右,收入最大,这说明一个劳动者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收入水平;③文盲在年龄很小时就挣得收入,但起点收入很低,随着教育级别的提高,获得最初收入的年龄就不断变大,但起点收入也在增加。
一般来讲,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收入就越高,受益就越大,经济学家研究了美国本科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年收入差异,从1979年的价格计算,年龄30岁时,这个差异为$4.176,60岁时为$14.439。如果从一生来看,假定人们从18岁开始挣钱,64岁退休,不再有任何工资收入。在1979年,一个本科生一生的总收入比一个高中生一生的总收入,平均起来要高出$174.055。这说明,在教育方面仅多投资四年,就能带来一生中如此大的收入差别,当然是值得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投资越来越合算,因此,在非义务教育尤其是大学阶段,让个人承担一定的教育投资完全应该。
其四,从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来看,个人承担部分教育投资,有利于抑制个人对教育的无限扩大和减少“知识失业”。现代经济学家认为象其他产品和劳务一样,个人所受到的教育年限主要由供求决定。教育需求主要由收入和成本决定,教育供给在发展中国家往往由国家财政决定。这样一来,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和教育的预期收入将比他所支付的教育成本以更快比例增长,这就自发地引起了公众对教育要求的扩张和知识失业(educated unemployment)。
从上述教育的私人成本——收益分析中可知,公众对教育的需求决定于收入和成本。由于教育的受益是预期的,如果贴现收入大于可贴现成本,对教育的需求就增加。反之,当贴现收入小于贴现成本时,对教育的需求就减少。在发展中国家,许多因素导致私人收入大大地高于私人成本,从而刺激了公众对教育的无限需求,如图:当一个学生完成越来越多的教育年限时,他的预期收入将比他支付的教育成本以更快的比例增长。这是因为,一个人受的教育越多,他未来所得的报酬就越高(见年龄收入曲线),但另一个方面,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对大中教育尤其是大学教育实行免费或近似于免费就学。因此,个人的教育支出并不随教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多少。这样对一个家庭来说,让他的孩子尽可能多地受教育是最优决策,这就说明了在发展中国家,公众对教育的需求是无限的。
面临着教育的无限需求,发展中国家政府在财力许可的范围内不得不提供尽可能多的教育机会。结果,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异常迅速。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着二元经济结构,传统部门因收入太低无力吸纳知识劳动者,因此,这些人都愿意挤在现代部门寻找就业。但是,现代部门创造就业机会的能力是有限的。这样,随着教育的迅速发展,学校培养出来的知识劳动者人数越来越大于现代部门提供的新的就业机会的数目,结果一部分受过教育的劳动者必定找不到工作,出现了“知识失业”。知识失业的过程也是教育的深化过程,由于现代部门有限的就业机会,那些怀才不遇者只好屈身俯就,寻找低级的工作;另一方面,雇主倾向于雇用文化程度高的人从事原来由较低文化程度的人从事的工作,这样,就产生了“替代效应”,原文盲能胜任的工作由现在小学生代替了,原小学毕业生能胜任的工作由中学生代替了,而原中学毕业的人能胜任的工作现在被大学毕业生抢占了,这就意味着,相对于国民经济对人力的需要而言,出现了“教育过度”(over education)的情况。教育的“过度”导致了知识失业,反过来知识失业又助长教育的进一步扩张,为了防止失业并能够找到更好的工作,父母亲不得不想方设法尽一切可能地让自己的孩子上大学。这样,导致政府只得扩张大学教育,但与此同时,必须扩张中小学教育,由此,得出一个似乎难以置信的结论:发展中国家可能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某级教育作为一个终点变得越是无利可图,这级教育的需求扩张得就越迅速,对政府扩大该级教育的投资所施加的压力就越大。
其五,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看,人个承担一部分教育投资既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性,又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单一的公费教育制度,容易造成不公平的负担。这是因为,教育经费来自于税收,而迄今为止的税收状况大体上是效益好的国有企业负担重。另一方面,公费教育使多生子女的家庭和社会地位高的家庭能够更多地享用这种无偿的教育机会。有子女上大学的家庭比无子女上大学的家庭享受较多的教育经费。这种状况不符合“多贡献者多收入,多享受者多支出”的原则,不利于教育经费的合理使用,更为严重的是,它大大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反正读书是国家拿钱,毕业后国家分配,读不读,学不学无所谓,只要混个文凭,有个好爸爸妈妈,就足够了。这就是许多学校以往经常出现的学生学习性不高的重要“症结”之一,教育投资的部分由个人承担之后,国家和企业将用更多的钱提高职工工资,把“子女教育费”列为职工工资因素,而送子女进普通高中和大学的家庭,将承担更大的经济责任。这就必然促使有志送子女深造的家庭及早储蓄,为子女筹集学费。就是说,有些家庭要增加子女教育的支出,必须减少其它方面的消费,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总消费量增长有限的条件下使教育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增加,也只有这样,上高中大学的学生知道机会来之不易更加努力学习,而家长也会更加关心他的教育投资的效益。与此同时,它还可以弥补和缓和国家对教育投资不足的矛盾,使国家可以集中更多的教育资源去扩大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让教育事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二、个人对教育投资的可能性
前面我们对个人对教育投资的依据及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那么,个人对教育投资有没有可能呢?这也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我们主要从家庭的收入、消费、储蓄三个方面就个人对教育投资的经济承受能力进行考察。
(一)家庭收入分析。家庭收入是居民消费行为与居民储蓄的基础,收入的多少直接决定着消费和教育投资的支出量, 从表1 “1979 —1994年我国居民收入情况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居民经济收入的绝对量不仅逐渐增加,而且长幅还比较大。(见表2和表3)
表2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指数增长情况
人均生活费收入
年份 绝对数(单元:元) 指数(1978年为100)
1987316.0 100
1980439.4 127.0
1985685.3 161.6
1986827.9 182.5
1987916.0 185.6
1988
1119.4 187.9
1989
1260.7 181.7
1990
1387.3 197.8
1991
1544.3 209.5
1992
1826.1 228.3
1993
2337.0 251.6
1994
3179.0 273.7
表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及指数增长情况
人均生活费收入
年份 绝对数(单元:元) 指数(1978年为100)
1978133.6 100
1980191.3 138.1
1985397.6 261.2
1986423.8 267.9
1987462.6 27864
1988544.9 28966
1989601.5 285.8
1990686.3 300.7
1991708.6 317.8
1992784.0 328.1
1993921.6 338.6
1994
1221.0 355.5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3、1995)
*指数已扣除物价因素。
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到,1994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3179元,比1978年的316元增长了9.06倍,比1993年的2337.0元增长了36.03%,平均每年增长15.52%,消除物价因素年均增长8.2%。1994年的人均收入指数(已扣除物价变动因素)比1978年增长了173.7个百分点, 比1991年增长了64.2个百分点。通过表3,我们可以看到:1994年, 我国农村家庭人均纯收入达1221.0元。比1978年的133.6元增长了8.13倍,比1993年的921.6元增长了32.37%,平均每年增长14.83%, 消除价格因素影响年均增长6.48%。农村家庭的收入指数(已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增长幅度也相当大,1994年比1978年增长了255.5个百分点,比1993年增加了16.9个百分点,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因此,通过家庭收入考察,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无论是从城镇居民收入情况看,还是从农村家庭收入情况看,近几年来,他们的收入年年都在大幅度增长,让他们适当承担一部分教育投资不仅完全必要,而且完全可能。
(二)家庭消费行为分析。消费行为是经济行为的重要内容之一。个人或家庭取得收入之后首要经济行为就是消费倾向的选择。由于消费支出项目的纷繁复杂,所以,我们在考察家庭教育投资的经济能力(可能性)时,特别注意把食物的支出与生活费用支出的比例(即恩格尔系数)作为主要参照系数,同时注意收入与支出的差距,以及以往教育在消费支出中的比例等结合在一起来分析。
1、食物支出情况(见表4、5)
表4城镇居民家庭食物支出情况单位:元
项目 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生活费支出 673.20 798.96
884.40 1104.0 1211.0 1278.9
2.食品类支出 351.72 418.92
472.93 567.01 659.96 693.77
3.恩格尔系数
52.25 52.43553.47
51.35 54.4954.25
项目 19911992
1993 1994
1.生活费支出 1453.8 1671.7 2110.81 2185.34
2.食品类支出 782.50 684.82 1058.20 1422.49
3.恩格尔系数
53.82
52.92
50.1348.89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5)整理
表5农村居民家庭食物支出情况单位:元
项目 197819801985198619871988
1.生活费支出 116.06 162.21 317.42 356.95 398.24 476.66
2.食品类支出
78.59 100.19 183.33 201.17 219.62 254.57
3.恩格尔系数
67.71
61.77
57.76
56.36
55.15
53.40
项目 198919901991199219931994
1.生活费支出 535.37 538.05 619.79 659.01 769.65 1016.81
2.食品类支出 289.58 295.16 352.30 374.36 446.83 598.47
3.恩格尔系数
54.08
54.86
56.84
56.80
58.05
58.8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5)整理。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我国食品类支出的总量是绝对增长的,在城镇居民的食品类支出中,1994年比1985年增长了3.04倍。在农村居民的食物支出中,1994年比1985年增长了2.26倍。尽管个别年份的食品类支出占生活费支出比重出现了上升趋势,那是由消费品价格普遍上涨所致,但食品类支出占生活费总支出比重总的趋势是下降的。尤其在城镇,恩格尔系数逐年下降的趋势表现得更为明显。这表明我国的居民生活水平逐年有所提高。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个层次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要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随着较低层次需要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就会表现得更为强烈。对教育的需求是一种较高层次的需要。因而从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看,食品类支出下降,意味着我国居民消费倾向正在转移,由低层次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这就表明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中存在着投资教育的可能性。
2、居民收入、支出比较(见表6、7)
表6城镇居民收入、支出比较(单位:元)
项目 19851986198719881989
1.人均生活费收入 635.32 827.88 915.96 1119.4 1260.7
2.人均消费性支出 673.20 798.96
84.40 1103.9 1210.9
3.节余(1—2) 12.12
28.92
31.56
15.38
49.72
项目 19901991199219931994
1.人均生活费收入 1387.7 1544.3 1860.1 2336.54 3179.15
2.人均消费性支出 1278.9 1456.8 1671.7 2110.81 2851.34
3.节余(1—2)108.38
90.49 190.34
225.73 327.81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5)整理
表7农村居民收入、支出比较(单位:元)
项 目19851986198719881989
1.人均纯收入397.60 423.76 462.35 544.94 601.51
2.人均生活费支出 317.42 365.95 398.29 476.66 535.37
3.节余(1—2) 81.18
66.81
64.06
68.28
66.14
项 目19901991199219931994
1.人均纯收入686.31 708.55 783.99 921.61 1220.98
2.人均生活费支出 584.63 619.79 659.01 769.65 1016.81
3.节余(1—2)101.68
88.76 124.98 151.97
204.17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5)整理。
通过对同期收入与支出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居民收入大于支出,除个别年份外,每人年均节余呈上升趋势。收入、支出比较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居民有一定的闲散资金供居民自由支配,存在投资教育的可能性。
3、家庭教育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分析(见表8、9)
表8 城镇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
项 目 198519861987198819891990
1.人均消费性支出637.20 798.96 884.40 1104.0 1211.0 1278.9
2.家庭教育支出*
7.688.76
11.28
18.71
25.27 28.33
3.家教教育支出1.141.101.261.692.08
2.22
占总支出之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3)整理 * 家庭教育支出主要指学杂费
表9 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情况 (单位:元)
项目 19851986198719881989
1.人均消费性支出 317.42 356.95 398.29 476.66 535.37
2.家庭教育支出* 4.365.136.72
10.38
14.07
3.家庭教育支出 1.371.441.692.182.63
占总支出之比(%)
项目 199019911992
1.人均消费性支出 584.37 619.79
695.01
2.家庭教育支出*
16.07
19.5925.33
3.家庭教育支出 2.753.16 3.84
占总支出之比(%)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3)整理 * 家庭教育支出主要指文化服务所花的费用
通过表8、9,可以看到,虽然家庭教育支出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但所占的比例仍然很小,且长幅不大。据有关资料分析:“1990年前当人均收入增加100元时,年人均教育支出增加不超过3.9元,1992年也不超过6.0元〔2〕。这就是说,在人均收入增加额中,人均教育支出所占份额比较小。即使农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例比城市大,但也没达到4%。正因如此,所以, 在城乡居民有节余的情况下适度增加教育支出是有潜力的,对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收取部分培养成本,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居民都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
(三)居民储蓄状况分析。居民储蓄是指居民收入减去居民消费之后的剩余,它包括存款、现金、证券等。但是,由于现金储蓄和证券储蓄没有完整的统计资料,在论述过程中还是以存款储蓄的统计数据为主要分析依据。
总的来看,自1978年以来,居民储蓄一直呈稳步增长的态势。(见表10)
表10城乡居民存款储蓄增长情况(单位:亿元)
项 目 年末金额
年净增额
年净增额的增长率
1978 210.6 29.0
——
1979 218.0 70.4 142.76
1980 399.5 118.5 68.32
1981 523.7 124.2
4.81
1982 675.7 151.7 22.11
1983 892.5 217.1 43.11
1984 1214.7 322.2 48.41
1985 1622.6 408.9 26.91
1986 2237.6 615.0 50.40
1987 3073.3 835.7 35.89
1988 3801.5 728.2 -12.86
1989 5146.91345.4 84.76
1990 7034.21887.3 40.28
1991 9110.32076.1 10.00
199211545.42435.1 17.29
199315203.53658.1 50.22
199421518.86315.3 72.63
项 目 年净增额占居民 年净增额占居民
收入的比率(%)
所得收入比率%
1978 0.96 1.63
1979 2.10 ——
1980 3.21 5.15
1981 3.15 ——
1982 3.56 5.29
1983 4.58 6.68
1984 5.70 8.80
1985 5.82 8.91
1986 7.83 10.25
1987 8.97 12.21
1988 6.20 8.99
1989 10.25 13.83
1990 13.12 18.54
1991 12.54 18.34
1992 12.27 18.28
1993 14.70 17.76
1994 14.05 21.95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1—1995)整理。
首先,从居民存款储蓄来看,即使在通货膨胀较高的1988年,也是增长的,比1987年净增长728.2亿元。 其次从居民储蓄净增额的增长率来考察,其增长趋势是稳定的,并表现出超常增长的势头。增幅一般在30%左右,最高达142.76%。
再次,从居民存款储蓄每年净增额占国民收入的比率来考察,也一直呈稳步上升的趋势,除个别年份外,基本上是后一年的比率高于前一年。最后,从居民的存款储蓄来看,居民存款储蓄占居民所得收入比率也逐年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较快,1978年只有1.63%,而到1994年已达到21.95%,比1978年高出20.32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居民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能力承担部分教育投资。
三、个人对教育投资的适度性
从居民的收入、消费、储蓄三个方面的情况分析看,在我国对九年义务教育以外的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实行收费制度,居民有一定的经济承受能力。这是因为,居民收入的逐年增长为家庭教育投资提供了可能性,家庭教育支出在居民消费中所占比例较小,存在着家庭教育投资扩大的可能;我国居民存款储蓄的增长能使家庭教育投资比例增大成为现实。然而,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存在着两面性,家庭教育投资也不例外。从客观现实来讲,在现代社会生活条件下随着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让家庭和个人承担一部分教育投资的确存在必要和可能的一面,但从另一个角度上讲,也得有“度”,如果不适度地乱收费,任意提高收费标准,超过个人教育投资的经济承受能力,加大个人负担,不但会引起老百姓的不满,还会造成大量的适龄青少年失学,对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利。
那么,怎样才算适度呢?具体来说,其收费标准应如何划分?收费金额应是多少?家庭的承受能力究竟应该多大?由于各地的贫富差别不同、城乡差别不同、人均收入水平和起点不同,对于这个问题在这里的确很难作出统一的科学合理规定。只能根据各省各个地区和各个不同学科的不同情况,作出具体分析。但“适度”的基本原则是可以掌握的,这就是:需要与可能必须统一,不可偏颇。一般来讲,高等学校收取学杂费以学生生均经常费成本的20%为宜。〔3〕否则, 如果单方面强调需要,有可能采取乱收费,加大居民负担,而引起民心不稳,如果单方面强调有可能,那就又有可能导致重新回到全免费的老路上去。从现实生活来看,目前个人对教育投资的“超度”现象比较严重,带来的恶果也比较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个人对教育投资的“超度”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巧立名目乱收费。据有关资料介绍,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中小学,超出政策规定的范围,巧立名目乱收费。主要有(1 )向学生集资借款;(2)代收保险费,体卫或防疫费,电影文娱费、班费; (3)收取水电费、补课费、资料费、仪器费、绿化费、勤工俭学费、 民办教师工资等,并且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上述问题的程度不同。〔4〕
(二)转嫁摊派胡收费。学校本来是个“清水衙门”、“消费单位”,可是,有不少的单位和部门打着“服务”的牌子,利用手中的权力和经济手段,在中小学身上大做文章,不是向学生发放各种资料,如自测题、辅导材料等,就是编印各类报刊、资料读物强制向学校发行,甚至有的社会部门公开向学校摊派,如自来水集资、电话集资、有线电视集资、城管费、审计费、街道集资、路灯集资、资产登记费、堤防费、防空费、枪支弹药费、环卫费、城市配套费等。由于目前我国财政对教育投资还存在严重不足,学校办公、业务费本来就紧张,而上述这些向学校进行摊派的许多部门和单位,一般都掌握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命脉,学校大都得罪不起,没有办法,只好向学生家长“求援”,将这些费用转嫁给学生。
(三)变相摊派瞎收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部门和个人经济收入的差别逐渐拉开,由于教师的工资和待遇相对比较低,加上有时还“拖欠”,为了适应时代潮流的需要,学校和教师也要走向市场,于是,有的学校或教师就以兴办“校办企业”和“编印教材讲义”的名义向学生变相摊派,要么开办“豆奶厂、早餐店、食品部”强制学生按份额购买,要么额外发放“专用”教材讲义“只收纸张、印刷费”,占领学校市场,强行向学生收费。
(四)超过能力高收费。这里的能力反映的是家庭收入的经济承受力。据国家统计局(1995年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提供的资料:1995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是3983 元, 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是1578元,以三口之家为例, 一年的总收入城镇为1 —2 万元, 农村为5000元,若拿出10%作为教育投入,城镇为1200元,农村为500元, 而招生并轨后,每个大学生的学费平均要承担2000元左右,即使不算机会成本,若加上日常的生活费用,每年的教育投入至少也得3800元左右,如果说,城镇居民还可以勉强维持的话,那么家境贫寒的农村家庭则肯定不能承受,据统计,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特困生的比例已达8%, 约为20万人,还不包括那些家庭困难,根本就无法来报到的学生数字。更何况,中国78%的人口在农村,对如此高昂的教育投入,除了少数先富起来的农民外,大部分人怎么承担得起呢?即使在城镇人们对是否能够完全承担子女的教育费用也存在着疑虑,随着国有工业改革的加速,不可避免地会使一些企业趋于亏损、停产,甚至破产状态,这就必然会使为数不少的职工下岗待业,从而收入减少,加上近年来住房、公费医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步伐加快,在这种情况下, 再要贫困家庭拿出1/3的钱来作为教育费用,真可谓是“无可奈何”,不得不负债, 或不让孩子上学,如果家境贫寒的孩子不是因为知识能力而是因为经济能力交不起学费就此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这不仅有违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宗旨,而且也有悖于教育公平的内涵。
总之,教育收费的“适度”问题,不仅是一个收费标准和收费金额问题,而是一个非常复杂和重大的“教育经济学”的问题。一般来讲,在社会经济条件和个人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个人对教育的投资只能达到其愿意投资的水平上,最多达到其最大可能支出水平。如果把教育的收费标准提得过高,希望由此所决定的个人对教育的实际投资支出能够达到或超出个人对教育的愿意投资水平,甚至超出个人的最大可能投资水平,那么个人将会因为教育收费过高,投资收益率过低,而放弃对教育的投资,不再接受这种对他无利可图或其难以承受的教育。因此,教育对个人收费无论不收或是多收,都对发展教育事业不利。
收稿日期:1997—10—31
注释:
〔1〕易纲、许小平主编《台湾经验与大陆经济改革》, 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年版,第456页。
〔2〕〔3〕见《教育与经济》,1997年第2期,第38页,第53 —55页。
标签:国民收入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国民收入分配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家庭教育论文; 经济学论文; 投资论文; 经济论文; 居民收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