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生存的哲学思考_虚拟商品论文

虚拟生存的哲学思考_虚拟商品论文

虚拟生存的哲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虚拟及虚拟生存

虚拟从词源上来说就是指“具有可产生某种效果的内在力”,“实际上起作用”,“事实上存在”等。如今,虚拟就是指这种转移的数字化,即指把现实中的人、物、数、声、形、像等进行0与1的数字化。但仅有这一点是不够的,即虚拟不仅仅是对现实的复制和再现,更是对现实的超越。

通俗地说,虚拟生存就是指人们在计算机及其互联网上所从事的一切,既包括一切工具性的虚拟活动,又包括一切指向价值性、审美性的虚拟行为。这是人类本质力量及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张扬的结果,同时也是这种张扬本身。因此虚拟生存即是作为主体的人去除其物理实体后,拟象化(simulation)为数字化符号集合体粘贴在虚拟时空的社会性的文化意义上的生存。

二、虚拟生存的“星丛”隐喻

星丛是本雅明在《德国的悲剧起源》中借用的一个天文学术语,借用星丛的松散又联结的状态来说明概念与客体的一种非强制性辩证关系。虚拟生存恰是一个星丛,是一种非奴役的无中心、去中心、无等级、去等级的生存,是对传统现实生存的反叛与背离,为生存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和多解,是多点多面多中心的生存。

1.无中心、去等级的碎片性。无中心、去等级正是网络最初的设计理念,互联网就是由遍布在世界各地的无数个无中心、无等级的节点构成的技术集合体。TCP/IP协议等网络技术本身具有无中心、去等级的特点,这为无中心、去等级的碎片性提供了技术支持。从各个无中心、无等级的电脑登陆网络的主体通过把自己的身体虚拟化为任一ID号及任一串密码,复制一下萨特的话,就是每一个自我都被投入数字化的盐酸池中消解掉了,从而把自己真实的身份隐匿起来,这就解构了主体所具有的自律性和工具理性,使身份具有了流动性,身份不断地以电子书写的方式重新建构着,“去中心化的主体历史性兴起了”,“不稳定的、多重的和分散的主体”“构建了”,“多重的、分散的、极度碎片化的生存状态”形成了。在此生存状态下,主体祛除年龄、性别、社会地位等可视的物理特征,各主体之间平等地进行双向交往与互动。如果在交往与互动中,主体感到对方有霸权意识,完全随时都可以与之电子断交,离线或另寻他人。

从理论上说,网络不仅解构了作为主体的个人的特权,同样作为主体的国家也难逃此劫。因为“谁也无法限制比特的放送自由,就像古罗马人无法阻止基督教的传播一样”。它的网络式结构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与他想要的任何人联系,或获得他所想要的任何信息。“数据库将会提供‘所有时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信息’”。如果数据库资料足够多而且服务好,人们就争相访问提供该数据库资料的服务器,这就造成了该服务器好像是一个信息中心的假象。其实,在互联网上我们无法找到某个享有特权的能严格控制信息发布的中心,它逃离了传统意识形态的控制。

2.“第三个处所”的互动的和平伙伴性。网络出现后,人类在技术的征途上又发生了一次大跃迁。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标志与物化。这种物化了的技术物即各种各样的工具,一般认为是延伸了人的器官:一是延伸了人的四肢、五官等感知觉器官,从古代的石斧到现代的车船等等;二是延伸了人的大脑这一思维器官,即电脑。无论是延伸的人四肢五官,还是延伸人的大脑,前网络技术都没有逃脱掉僵死的工具性、实物性,从根本上讲,两者是同质的。但网络这一技术出现后,技术的本性发生了一次质变。技术不仅延伸了器官这一物的僵死性,更为重要的是它延伸了人的社会关系这一生命力性。把人的现实中的社会关系移植到一个全新的时空中,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虚拟的网络世界,人第一次栖息在自己通过全新的技术营造的新的虚拟的世界中,在其中既演绎着现实中的社会关系,又演绎着现实中不可能有的社会关系。

“通过‘超文本’(hypertext)和‘后设语言’(meta-language)的形构,历史上首度将人类沟通的书写、口语和视听模态整合到一个系统里。通过人脑两端,也就是机械与社会脉络之间的崭新互动,人类心灵的不同向度重新结合起来。”曼纽尔·卡斯特的这段话说明了正是由于网络具有了集书写、口语和视听于一体,人才能生存于自己的技术物中。同时,人时时都有文化意义上的生存即虚拟生存的需要,这样,技术与文化一拍即合,彼此互动,既推动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同时人又找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新的处所。

网络之所以能作为人的“第三个处所”、人的新的栖息地,根本原因就在其互动性。马克·波斯特说:“通过电脑进行远距交流,收发数据编码的信息、进行交流互动,这种现象已成为最流行的利用因特网的方式。”莱因格尔德也说:“我可以证明,我和其他数千万网虫都知道我们所要寻找的东西并不仅仅是信息,而是立即就能进入另外一大批人正在形成的交往关系,这一发现让我们自己也感到吃惊。”然而在网络的初期,这种互动性表现不明显,主要是人与信息的互动,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机交流这种主客关系必然发展到人与人互动交流的主体与主体即多向度的主体间性的关系,从而形成虚拟社区,导致网络社会的崛起。在网络社会里,生存于其间的主体之间由于处于和平伙伴性地位,主体间既可进行着一对多的互动交流,更可进行多对多的互动交流。在多对多的交流中,既可进行延时性的,又可进行实时性。而且主体还通过不断变换自己的身份,不断地进行自我重塑和自我建构。在三维世界里,不仅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互动达到一个新阶段,而且人机互动经过了否定之否定阶段后,人真的与物进行了互动。物真的“活”起来了。确保人能与周围环境无障碍地互动是虚拟现实世界最本质的特征。

3.非奴役性、多种可能性和创造性。

在虚拟生存中,一切都数字化了,成为了可自由掌握控制的信息,而且人与人之间的社会权力、话语霸权被消解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终端,彼此之间是平等的,这样挣脱了物与人的奴役,进入了马克思所说的人的“自由个性”阶段,每个人都能自由地获取、发布信息,自由地与他人交流,一切按需分配,呈现出“自由王国”里的生存。

当然这种“自由王国”里的生存,最终是根源于现实生存,这是与马克思所说的未来“自由王国”的不同之处。但是它不仅仅是对现实生存复制,更是对现实生存的格式化,即对现实生存的否定与超越,而趋向于无限多样的可能性的生存。

虚拟生存的可能性又为虚拟生存的创造性提供了条件。因为没有可能性就无法谈得上创造性,可能性是创造性的前提。与此同时,创造性又张扬着可能性,两者是互动的。

三、辩证法的视窗

1.虚拟生存的文化霸权。文化霸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鼻祖安东尼奥·葛兰西提出的一种社会批判理论,意指在某个单一群体操纵下所形成的一种广为公众接受和“内在化”的主宰性世界观。虚拟生存的去中心、去等级虽然消除了显性的霸权,但并没有从根基上彻底清除一切霸权,它仍残留着隐性的文化霸权。这主要是因为虚拟的网络最终仍是一项技术,掌握这项技术的主体在向虚拟生存的主体提供新的生存空间的福祉的同时,必然要在其间兜售他们的语言、价值观、世界观等文化商品,毕竟技术与文化是不分家的。当前虚拟生存的文化霸权首先突出表现在对生存者的语言专制上,即世界上虽然只有10%左右的人以英语为母语,然而80%以上的网络语言表现为英语形式,英语成为了虚拟世界通行的占主导地位的唯一语言,与此同时,以英语为源的“语言殖民化”浪潮正在不断地蔓延。其次,电脑语言的数字化特点要求只有那些可以转化为数字化的成批量生产的知识,那些可操作和可传输的知识,才具有合法性,任何不能转化为数字化的知识将被淘汰,是非法的。再次,作为万维网的大本营的美国,在虚拟生存中也成了全球文化的大本营。“进入交互网络,从某种意义上,就是进入美国文化的万花筒”。

2.虚拟异化。这是指在虚拟世界中生存的人成了技术的奴隶,背叛了人之为人的本性,人丢失了自身,成为了“他者。”主要表现为对虚拟生存的沉溺。这些人只有在上了网后才能激起生活的激情,一旦离网,就无所适从,神魂颠倒,产生出“赛博失落”(cyber-deprivation),这些异化了生存主体,在生理上表现为心血管压力增加、视力下降、双手颤抖、食欲不振、全身疲乏无力等;在心理上表现为思维混乱、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包括与家人在内的人际关系冷漠,最终丧失了自主性,在虚拟生存中成了一个流离失所,既无力对自己负责又无力对他人负责的异化了的e代人。如不能尽早制止,将恶性循环,进一步加重虚拟生存的异化。

虚拟生存的确存在许多问题,这是由辩证法的逻辑决定的。无论如何,虚拟生存由于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生存意义,必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继现实生存出现后的最具有革命性的生存。也许今天虚拟生存的主体并不多,但随着历史前进的步伐,如比尔·盖茨所言,人们将逐渐接受虚拟生存方式,并最终会认为事情就应该是这样,一如今天他们对待他们现在所处的“电气”生存方式一样。

标签:;  ;  ;  

虚拟生存的哲学思考_虚拟商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