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波[1]2001年在《21世纪初我国充分就业及其实现途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充分就业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各国政府普遍把促进就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当今中国面临的“第二号任务”。全文以充分就业为主线,采用了辩证分析、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等方法,对充分就业及其影响因素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为理论回顾,对西方的就业理论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对新的进展进行概括,对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理论进行分析,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就业理论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为本文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手段的确定奠定理论基础。第叁章力图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阐明充分就业的供求机制以及影响因素,进而提出就业优先的战略,为后面的分析提供铺垫。第四章至第十一章,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分别对经济增长、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变迁、农业劳动力转移、科技进步、对外贸易、发展中小企业等因素与充分就业的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并结合实证研究,为充分就业的实现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第十二章,在前面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作一小结,初步归纳出一些基本结论,并相应地提出政策建议。
桂金标[2]2011年在《大都市郊区就业促进政策研究》文中认为就业是民生之本和安国之策,这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就业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事关社会、经济能否安全运行和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就业问题的社会意义日益凸显。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论文在对就业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采用实地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和手段来分析我国及上海金山区就业情况,从国家、地方、特殊制度叁个维度总结、提炼实现金山区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方法、途径、路线,为政府出台促进就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我国就业市场情况下,就业问题研究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通过对中西方就业研究及理论发展进行分类梳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就业市场存在的特殊问题进行概括,为本文的研究理论及框架奠定基础;同时就就业相关重要概念进行界定,以便于论文阐述。第二章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就业形势与应对策略对比分析,梳理和分析不同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充分就业所采取的系列政策措施,指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就业市场机制较为薄弱,以及城市化进程伴生的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严重。第叁章为上海市金山区就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解析,通过经济危机下我国就业市场现状、面临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并重点分析了失业率较高的上海市金山区就业现状及原因,指出需求总量矛盾、失地农民就业、结构性矛盾、外来劳动力涌入、劳动者技能薄弱及就业观念不正确是上海市金山区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第四章为就业治理组合政策,从国家宏观层面、地方具体举措和就业援助制度叁个维度切入,提出促进金山工业区就业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充分就业的建议和对策。本文最后一章针对大都市郊区失地农民的就业困难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申利侠[3]2010年在《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就业是每位劳动者生存的经济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其融入社会、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的重要条件。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1000多万,就业促进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将是一个艰巨性、复杂性和全局性的问题。面临“人多地少”、“人多资源少”的困境,如何在“个人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既有体系下,寻求更加有实践意义的就业促进机制?如何在市场、政府双重机制发挥作用但又均存在“缺陷”的情况下,寻找一种弥补性的力量?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单位制”社会不断转化和解体,社区作为居民生活共同体、资源聚集地和活动场所,被认为具有弥补政府缺陷的天然优势,在居民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那么,社区在就业促进上有何独特作用?这种作用是如何产生和实现的?本文以社会政策的分析视角,对市场、政府双重机制作用下的就业促进工作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考察,发现社区利用低成本、高效率、全民参与、资源充分利用等多种优势,能有效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对就业促进来说,在市场通过价格机制调节劳动力资源配置、政府通过强制性手段保护劳动者就业的同时,社区作为劳动者的聚集地,可以通过发挥社区特有的人文地理优势,优化和综合利用社区资源,将政府运作机制和市场运行机制有效集合起来,畅通落实就业促进政策的通道,通过社区伦理形成的压力机制、社区文化促成的教育机制、社区生活带来的服务机制等,促进劳动者实现就业;通过形成岗位信息推荐、技能培训、公益性岗位开发等综合性就业服务体系,以及劳动者之间的互助共济氛围等,实现对劳动者的帮助性就业。这样,市场、政府、社区叁位一体,相互作用、互相支持,推动劳动者根据不同能力和特点,通过市场的竞争性、政府的保护性、社区的帮助性实现不同层次的就业,从而进一步完善就业促进的运作机制。以论证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地位和作用为核心,全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导论。阐述了我国就业促进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内外对社区就业促进的研究综述、总结了现有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的地方、提出了论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界定了文中运用的主要概念,并对论文的研究内容、逻辑框架、研究方法做了概括性介绍。以重新审视社区在就业促进方面的独特作用为切入点,提出了政府、市场、社区叁元并立共同促进就业的逻辑必然性。第二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理论探讨。从经典的就业理论出发,按照更强调市场调节,还是更注重政府干预两个角度,对传统就业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发现在西方经济发展及经济学理论演变的大背景下,就业理论始终建立在市场机制基础之上,就业促进的思路和策略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自由放任”和以政府调控为主的“政策干预”之间摇摆。随着经济发展多元化和社会需求多样化,它们在解决现代社会遇到的就业问题方面缺陷越来越明显,在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迭加处,需要新的理论、思路和策略支持就业促进更高效地开展,由此提出了一个新的就业促进理论框架,即研究社区对就业促进的作用和意义。第叁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实践基础探讨。系统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就业促进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政府完全干预的方式确保充分就业,严重妨碍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十分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引入市场就业机制,以供需平衡为调节手段,“双向选择”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出现了失业人数不断攀升、弱势群体不断累积等非常现实的就业问题。从历史的经验和现实发展环境看,在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市场就业机制发育不完善、政府体制尚处于转型过程中的国家,政府干预和市场干预的就业促进均有着天然的局限,不能彻底解决复杂、严俊的就业问题,要求我们寻找更加合乎现实的就业促进新举措。从而,社区帮助性就业促进机制应运而生。第四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确立的必要性。从分析社区的含义及社区作用出发,总结了我国社区发展的现状和特点,指出我国已经具备依靠社区力量干预就业的基础。然后,基于对托达罗二元经济模型的扩展,通过一个高度简化的叁部门模型,讨论了当中国面临工业化、城市化、农村发展、控制贫困等多个发展目标时,传统的基于政府和市场就业促进的干预机制,必须以某些发展维度的牺牲为代价,从而证明当缺乏社区干预时,就业促进目标之间的“非互容性”会导致社会一方面发展的同时,另一方面将受到负面影响,从而确立了促进就业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提出社区的政治功能、文化教育功能、服务功能、监督智力功能、归属和认同功能,在就业促进方面均起到积极的干预作用。第五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作用机理。分别用叁组模型论述了社区就业促进的叁种实现途径,即社区压力与工作伦理、人力资本的社区培育以及社区生活服务优化,从劳动力供给、需求以及供给和需求相匹配叁个环节,系统完整地分析了社区发展所包含的就业促进因素。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础单位,所形成的文化和环境氛围,通过影响在社区中生活的微观个人的学习态度、就业观念、就业条件等,对就业促进工作产生着巨大影响。社区干预机制与政府、市场不同的独特作用就在于它的作用机理,社区利益与居民利益是完全一致的,它没有政府那样的官僚体系、也不象市场那样功利,它以生活方式为主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劳动者就业,并通过对每个个体影响的集合产生群体放大效应,带来全社会就业促进效率的整体提高。第六章,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和行为选择。通过分析就业促进的社区干预内涵,将社区干预的目标定位在帮助性就业,提出社区在改善就业的环境氛围、提供高效便捷的就业服务、提供安置型就业岗位、影响政府就业决策和政策执行、培育和提升社区人力资本、培育和引导社会组织发挥作用、优化社区劳动者时间配置、促进劳动者创业等方面有积极作用,然后,提出了就业促进社区干预的主要策略,并指出社区干预实际上是多策略的综合运用,然后对社区干预的路径和行为选择进行了分析,根据社区干预的效果将其分为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第七章,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案例分析。由于我国社区发育尚不成熟,完全成功的社区干预案例还不存在。本章通过分析上海市一个典型社区就业促进的状况,对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失业的状况、社区就业促进的工作举措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结合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和内在机理,提出在完善社区就业促进机制,应当从社区干预和社区内干预两个层面同时考虑,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的同时,强化开展社区内以活动和项目为主体的就业促进工作。第八章,论文结论和研究展望。对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和成果进行了提炼,并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相关问题。
郑良友[4]2003年在《科技进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就业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最为重大的问题之一。解决的不好,它不但会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很有可能加大两极分化,造成不稳定因素,为社会安全带来巨大隐患。一般而言,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依靠农业本身就可以解决;但要实现农民的富足,就不能离开科技的进步,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各国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这就必然会有一些共同特点和一般规律,形成“共性”。同时,由于各国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不同,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也会有各自的特点,形成“个性”。在总结各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共性的基础上,分析各国的特点,勾画出各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轨迹,“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据此为我国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有益借鉴。 本研究主要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在参照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客观地分析了科学技术进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科技哲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经济学、数理统计、人口学等学科的知识,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在科技进步条件下,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可能性、可行性、基本路径等。据此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进行实证研究。来关注就业、关注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找出合理转移及利用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大量研究显示,科技进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在总体上对就业却未形成不利影响。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到城市就业乃至落户,这一方面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化进程的产物,也是科技进步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是人们在比较预期收益和转移成本之后做出的理性选择,也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通过对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现状的分析,作者提出:顺利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当前我们工作的最紧迫任务,也是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提出的必然要求。实现成功转移的途径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大力促进城市化建设;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自由转让;大力发展第叁产业;建立统一开放的劳动力市场等。
欧阳东[5]2004年在《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途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千方百计扩大就业,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能否解决好就业问题,对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有着根本性的影响,充分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目标逐渐得到了应有的重视。 重庆是一个人口庞大的城市,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人口需要岗位安置;同时,重庆作为老工业基地,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企业改革继续深化以及工业化、城市化步伐持续加快,城市就业矛盾也日趋突出;另外,重庆有着广大的农村区域,如何开辟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途径,化解城乡就业矛盾,也成为近年来重庆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研究的热点问题。 本文以重庆当前如何促进充分就业为研究对象,探讨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基本途径,突破了原有研究就事论事提出对策的局限,注重从战略层面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目的是为重庆制定就业战略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本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交代文章的宏观背景,介绍相关的研究进展情况,阐述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阐述充分就业的基本含义以及追求充分就业的目的和意义,为文章的写作提供基本依据。 第叁部分:从总量上和结构上分析重庆的就业形势。在总量上,对新增劳动力的就业安置、下岗工人再就业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就业情况进行供需分析;在结构上,对当前的结构性失业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比较分析得出重庆就业问题的主要矛盾。 第四部分:分析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的关系,通过国内的理论对比以及借用多马的理论,提出必须依托经济的持续增长来创造新的、充足的就业岗位来解决就业的总量矛盾,另一方面要求经济增长的方式要有利于扩大就业的增长,这是本文探讨促进充分就业途径的基础。 第五部分: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基本途径。从经济增长、城镇化、劳动力转移、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建立、人力资本的提高等12个方面提出了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基本途径。 第六部分:重庆近期促进充分就业的主要行业分析。采用灰色模型,对2 003一2010年重庆的各个行业的就业前景进行预测和分析。提出未来7年重庆吸纳就业的主要行业,以此了解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行业指向。
沈熙[6]2011年在《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共就业服务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是政府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的重要手段。失业越来越成为全球性的共同难题,各国政府都投入大量财政资金积极促进就业。政府设立机构垄断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模式已不合时宜,政府提供、多元生产的合作型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模式成为发展趋势。上世纪70年代末开办的劳动服务公司是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雏形,目前已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国的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体系。巨大的劳动力供给压力、全面的经济结构体制转型、庞大的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大量新增劳动力进入市场,种种原因导致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呈现复杂状态,社会就业服务需求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所提高,政府垄断提供模式也面临严峻考验。目前学术界对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但总体而言还处于起步阶段,尚缺乏成熟的理论体系;制度设计方面的经验还欠丰富,有必要对地方城市的改革实践进行归纳和总结。基于以上背景,本文综合运用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准市场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结合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发展变迁和劳动力市场的新形势,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相关实践经验,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提供的现状和创新性做法展开研究。文章认为,我国应该在公共就业服务领域引入多元提供体制,充分发挥政府、市场、非营利叁种机制的优势,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整合社会各类就业服务资源,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提供效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制度安排进行改革和调整。文章首先对政府市场关系理论及叁种劳动就业观进行考察。劳动就业领域存在着市场和政府两种配置机制,但这两种机制都会失灵,同时在适当条件下,一方也会为另一方的运作提供某种改进,“不完善的可选事物间的选择”可能是对现代社会政府市场关系的很好概括。公共就业服务的演进与政府市场关系变迁密切相关,我国与西方国家的背景和现实经济社会条件存在很大差异,但公共就业服务提供都在从政府垄断向非政府垄断、从一元提供逐步向多元合作提供过渡。然后,结合我国劳动力市场形势分析公共就业服务提供体制。我国劳动力市场的总体形势是总量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而结构性矛盾凸显以及自然失业率升高对公共就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共就业服务必须从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求职者就业能力、就业岗位开发等方面弥补劳动力市场失灵,必须从消极的失业补贴转向以提高求职者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积极性行动计划,由政府直接提供就业服务的模式显然不足,政府、市场、非营利等多元主体需要建立起和谐的合作关系。紧接着就转入对现有实践经验的研究。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可以发现,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在我国大致有四种实现类型:财政补贴型、政府购买型、发放票券型、社区就业服务型。财政补贴型是我国目前吸引非公共机构参与提供公共就业服务的初级形式,也是最普遍的形式,但并不是典型的多元合作体制。政府购买型是公共就业服务的契约化提供模式,但实际中运行并不充分,政府购买也带有明显的政府垄断模式的痕迹。发放培训券在很多地方都在实施,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发展前景还不甚明朗。社区就业服务在全国各地(如上海、成都、合肥、宁波等)都在进行探索,地方积累的经验为发展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但总体而言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在制度上还存在一些障碍,需要通过改革和调整继续完善。文章还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就业服务提供方面的经验,主要包括澳大利亚、荷兰、英国、德国等,从建立多元合作提供体制的前提条件和具体制度设计方面总结了几条有益的经验。最后,针对我国公共就业服务中存在的服务效率不高、财政投入不足、服务手段和管理理念滞后等问题,对完善我国公共就业服务的多元提供体制提出政策建议:(1)进一步明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能定位;(2)调整传统公共就业服务的财政补贴模式为“以事定支”的支出模式;(3)政府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就业服务机构营造发展空间;(4)进一步完善政府购买公共就业服务制度;(5)充分挖掘社区资源,继续创新社区就业服务;(6)适应劳动力市场新形势,服务灵活就业。
申鹏[7]2010年在《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美]托马斯·弗里德曼在其着作《The World Is Flat》中写道:“如果某个地方拥有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和最廉价的劳动力,全世界的企业和资本都会到这里来。”曾几何时,廉价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推动中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动力,也是外资投入中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然而,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导致了劳动力供求关系重大变化,进入了年轻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阶段,进而引起平均工资水平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这一新阶段不仅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形成一个新的收入分配模式,而且还要求创造一个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制度环境。而现实是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着一系列的制度障碍,使农村劳动力进城非农就业只是实现了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很少实现身份转变,进而产生了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过程。本文运用人口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方法,合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以中国人口转变导致的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及其相应的经济发展阶段作为研究背景,试图从制度创新视角系统地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本文共分八章,主要是运用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理论体系分析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及其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进而从广义人口转变的角度引出研究主题: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问题。随后,全文主要以回答以下问题为主要创新点:第一,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层次如何?本文通过从制度视角来回顾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历程,总结出“流动有余而转移不足”和“限制的多而鼓励的少”是其独有的两个差异,进而导致农村劳动力经历的是一个流动过程而不是一个转移过程,这一流动过程的存在是因为在“再外出→再回流”之间存在着制度障碍。文章突破了传统的“推-拉理论”,根据制度障碍的侧重点不同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障碍分为“农村转出”和“城市融入”两个层次,这两个层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互动关系。在“农村转出”层次中,农村土地是重点;而在“城市融入”层次中,户籍制度是本源。“农村转出”和“城市融入”两个层次共同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机统一的全过程。第二,如何理解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层次?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土地制度和金融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认为“农村转出”层次主要涉及农村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两个方面,而农地金融制度创新则有利于推动农村土地的确权流转制度创新,是农村劳动力获取有效金融资源的主要途径,可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付一定的转移成本。本文通过分析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系,认为“城市融入”层次主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身份转变及其定居城镇问题。其中,户籍制度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角色身份问题,劳动力市场制度解决的是经济收入问题,社会保障制度解决的是社会根基问题,而农村教育培训制度则是解决农民劳动力城市融入的可持续性问题。第叁,基于制度障碍层次如何构建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理论模型?本文提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两个前提(或必要条件):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认为这两个前提能够推动转移进程。基于制度创新视角,认为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主体包括宏观主体(中央政府)、中观主体(各级地方政府)和微观主体(农村劳动者、农户及农村集体组织);同时认为,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是在典型的二元结构下进行的,其制度创新过程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只能采取有重点分阶段、逐步过渡的方式推进。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必然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还需要研究转移制度安排的次序和协调问题,即过渡性的中间制度安排和各项制度安排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根据前述的制度创新理论,本文从制度供给的角度构建了基于制度障碍层次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型,以此为基础,选取各制度变量的指标体系构建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理论模型。该模型以制度创新主体(主要是中央政府)为主导,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为手段,以培育农村劳动力可持续性的就业能力为目的,加速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进而实现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的城乡关系打下良好的社会基础。同时,基于制度创新子系统之间的统筹协调问题构建了制度创新变量各指标体系的相互关系模型。通过这个关系模型,笔者认为,农村土地制度创新、金融制度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和劳动力市场制度创新构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过程,教育培训制度创新和户籍制度创新能够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第四,新阶段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路径何在?本文强化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政府责任和制度创新路径模式。笔者认为,强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政府责任是加快农村劳动力制度改革的法理基础,其目的在于维护制度公正。同时,本文分析了制度创新的路径依赖,认为必须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的阶段性和制度创新体系之间的协调性,突破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的传统路径依赖,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以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各阶段的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据此,本文提出以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以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为重点,以农村土地制度、农地金融制度、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制度与农民工培训制度为支撑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近期(2010-2015年)制度创新路径模式;以劳动力市场制度建设为重点,以教育培训制度为支撑,进一步完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金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的农村劳动力转移中期(2016-2020年)制度创新路径模式;以积极推进各项制度变量的深化与完善、彻底消除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长期(2021-2050年)制度创新路径模式。对于以上四个问题的回答,即构成了本文研究的逻辑思路、核心内容和主要创新。本文力图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理论及对策研究方面有所创新,进而推动后危机时代农民工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或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落户和城市融入问题。然而,由于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使论文在定量分析方面的力度不够,也未采用差异系数来对某个制度变量的城乡差异程度进行实证分析;而且,对于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肯定也有不尽人意之处,具体阐释也有未尽全面之处。弥补这些缺陷与不足将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李道勇[8]2013年在《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文中认为面对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及持续快速城镇化的冲击,我国大都市区正面临着进一步巨型化、高密度、连绵发展带来的发展压力,必须引导城市空间形态由高强度单中心向功能相互渗透的多中心空间结构转变,并通过建立高效便捷的联系通道以提高综合承载力,才能适应大都市区的发展需求。新城作为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体系和高密度城镇群体的有机组成单元,是承载大都市区城市功能的重要节点,也是推动大都市区整体功能与结构优化的关键地区,轨道交通则因其快捷、准时、安全、大容量的特点能有效提高新城与其他城市组团的交通可达性而成为区域空间联系的首选。实践证明,实现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是大都市区建构多中心空间体系的客观要求,也是城镇化发展到高级阶段大都市区高密度空间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全文始终贯穿着如何实现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为目标,在对世界各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理论、方法与实践进行剖析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都市区多中心空间发展的一般现象与普遍规律为导向,梳理了我国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发展的主导现象并对问题进行了归纳,结合国际实践活动的研究,总结了影响大都市区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主要集中在新城与轨道交通的建设动机、内在关系以及功能空间的组织和保障机制等方面。论文通过综合分析新城的建设条件、轨道交通的建设时机及其类型等,提出不同状态下轨道交通与新城在时序配合上的协调对策。开发前必须客观论证新城与轨道交通的建设可行性,合理选择轨道类型,加强二者之间的联合开发,科学确定以轨道交通为导向的新城土地开发时序。主城区内外轨道交通线路在功能定位、技术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不同。基于新城组团的优先发展,论文首先对外围轨道线路的速度目标值进行了探讨,对沿线站点类型、站点间距及其影响区范围进行了综合研究,然后从新城空间布局、土地使用类型、开发强度、土地利用价值等方面对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土地使用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建议。轨道交通导向的新城功能空间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如何通过产业空间建设促进主城区内部的功能梯度转移以及缺失功能的培育,应从大都市区整体产业结构的布局与整合的角度出发,主动承接主城区转移产业,并借助轨道交通积极培育新型产业空间,逐渐实现新城工业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升级与转换,进而实现主城功能内涵的提升与新城功能的外延扩张和成长。同时,新城中心区的有效供给是主城功能疏解的源动力,发挥轨道交通的通达优势,培育新的、强大的新城中心才能实现主城区功能空间重迭的有机疏解。论文通过明确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目标,从新城的产业、创新、生态、文化、健康五个角度出发,构建出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理论方法,对空间系统的协调发展状态和过程进行评价分析,进而为揭示矛盾成因和协调管理提供分析基础。最后,论文分别从区域与新城两个层面提出促进轨道交通与新城协调发展的整合策略与规划方法,并对相关的制度改革方向进行了探讨。
黄颂文[9]2005年在《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旨在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进行实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现状做出综合、系统的归纳,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贫困化特点、趋势和原因进行探讨,对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战略、内容和途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对策,为政府制定和实施更为科学的农村反贫困战略、决策提供咨询意见。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根据少数民族人口少、居住分散、地理条件较差、交通不便、经济欠发达等特点,实施特殊的民族政策,尤其是进行扶贫开发20多年来,西部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等种种原因,我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达程度仍远远滞后于其他地区,贫困状况依然严峻,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绝对贫困人口多、面广、程度深、返贫率高,由此构成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严峻挑战。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还面临许多新的困境。主要是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形势严峻,人口较少民族贫困问题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移民搬迁难度大,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等等。致贫的原因非常复杂,既有客观原因,也有历史原因。区域环境恶劣是造成西部民族地区贫困的客观条件,人口素质低是造成贫困的深层原因,扶贫政策的内在缺陷,贫困地区优惠政策被弱化等也严重地影响西部民族地区反贫困的步伐。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贫困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走势。西部民族地区出现扶贫开发速度趋缓,脱贫人口呈递减趋势,贫困人口分布越来越分散,贫困程度更加严重,农村低收入人口返贫率高,衡量贫困的水平指标将趋高位,历史致贫因素趋弱,致贫新因素却日益趋强,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程度已接近“合理”区间的上限,妇女、老人、儿童和残疾人将成为贫困人口中最受关注的群体等基本走势。 21世纪初,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反贫困战略应该由过去单纯关注贫困户的收入贫困,更多地转向关注知识贫困(获取、吸收、交流、创造知识的能力)、权力贫困(就业机会、收入机会)和人力贫困(识字水平、营养卫生健康),在贫困地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进一步认识到农村反贫困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及时调整反贫困战略的政策导向。采取特殊对策,解决少数民族剩余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逐步把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稳定巩固下来,为提高生活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21世纪初,我国政府需要制定一个综合性的反贫困的政策体系,要注意把经过实践检验的政策措施和成功经验适时地提升为法规,使我们的反贫困工作由过去主要靠政策逐步地转向依靠法律法规,确保反贫困具有政策的稳定性、持续性和法律的保障性,真正能够“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要加快反贫困立法。农村发展要有新思路,要统筹城乡发展,停止对“叁农”的剥夺,充分调动城乡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转变“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形成西部民族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局面。要完善和调整利于贫困人口减负的税费制度,进一步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尤其是移民新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解决好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结构等问题。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并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真正让贫困农民“生有所靠、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必须对民族地区财政扶贫政策进行调整改革,建立有利于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贷机制。要结合《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和完善有利于民族地区发展的各种政策,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21世纪初,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
龚爱国[10]2016年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年社会组织是一种极具代表性和研究价值的新型社会组织形式。”经历了“青年民间组织”、“草根社会组织”和“青年自组织”等几种发展形态的青年社会组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已由最初单一的社会参与功能向政治参与、经济参与、文化参与和国际参与等多方面功能转变。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是回应青年群体价值诉求和精神诉求的需要,是实现青年社会组织内生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从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来看,对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首先是青年社会组织视野狭窄问题。青年社会组织发端于社会参与领域,很多研究都没有离开社会领域的视角,忽略了青年社会组织作为组织形态所具有的组织功能;还有的学者认为,青年社会组织应该独立于共青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寻求组织发展路径,忽略了我国现有的共青团组织体制和社会组织发展状况;有的学者高度关注青年社会组织的制度体系和机制建设,忽略了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内生性发展的动力。其次是对青年社会组织存在的价值认识不足。青年社会组织在我国发展较晚,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对于复杂的青年社会组织存在价值还没有认识到位,有关青年社会组织的相关理解非常模糊,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理解还存在偏差。第叁是共青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关系问题。共青团组织和青年社会组织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是领导被领导关系、是平等地位关系还是合作关系,到目前为止,这些问题还没有准确的阐述和解释。第四是组织功能与职能关系问题。不同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都有自己的职能,但不同类型的青年社会组织所发挥的功能有时候却很相似,发挥的能量也超出了职能的范围,大部分研究都限定在青年社会组织职能范围的研究,忽视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现实来看,无论政府、社会和青年社会组织本身还没有找到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内生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党和政府对解决目前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办法还略显不足;整个社会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一直保持原有的传统观念,对青年社会组织的作用产生了怀疑。就中国最大的青年组织来说,共青团组织的“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人们因此也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寄予厚望。现实情况也验证了这一点。“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共青团如果不积极应对、不改革创新,就不仅是跟不上、不适应的问题,而且可能失去组织存在的价值。”①青年社会组织发展较快且形式多样,各种各样的青年社会组织缺乏政府引领和社会的关注,组织自身缺乏长远发展规划,很多青年社会组织诞生也快,消亡也快。因此,深入研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过程,对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目前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理论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实践上的困惑,本研究拟从人们尚未重视的组织功能视角入手,探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对青年群体、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试图通过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规律的探究来解决目前政府、社会和青年群体对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困惑。正是缘于此,本研究从社会组织、组织功能、青年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基本理论入手,寻找到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撑;以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脉络、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为逻辑顺序,进一步揭示了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关联及与青年组织功能实现的关系,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存在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对策。总的来说,党和政府要做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坚强后盾,共青团组织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社会要充分发挥支持作用,青年社会组织本身要充分发挥自我革新作用,更要遵循组织功能的发展规律。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必将释放政府很多包袱,赢得社会和谐稳定,促进青年群体的健康成长。青年社会组织是青年的天然港湾。青年社会组织承载着党和政府联系青年、教育青年、引导青年的重要嘱托,承载着社会和青年群体的希望,也记录着每一位青年都抹不掉的青春记忆。在新的历史时期,青年社会组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探索自己内生性发展的动力,为实现中国梦凝聚青年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建设,要通过各种政策和制度安排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青年社会组织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参与主体。党中央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从指导思想和顶层设计上,对群团组织的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准确定位。各类青年社会组织迎来新的发展黄金期。因此,本研究以青年社会组织为研究对象,引入组织功能及实现的概念,对青年社会组织的相关组织进行了深度分析,并厘清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深刻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遇到的瓶颈和自身问题,深刻认识到青年社会组织对共青团组织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实现青年社会组织的功能是青年社会组织实现内生性发展的必由之路,也为共青团组织重生提供了契机。青年社会组织数量急剧增长的现实表明:很多青年群体乐于加入青年社会组织,青年社会组织已成为青年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场所。但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起步晚,没有相关法律制度作保障和支撑,发展处于一种无序状态,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清晰的发展路径做指导、良好的社会氛围作支撑、健全的制度安排做保障。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是青年社会组织得以持续成长的基本路径。本文由导论,七个章节和结语构成,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导论。本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研究的重难点和创新点及不足。第一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的组织关联及职能定位。青年社会组织不是单独存在的一种组织,与青年组织和社会组织有着紧密联系。本部分从组织的内涵、特征及类型等多种角度对叁个组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对比,厘清了叁者之间的关系,明确了青年社会组织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青年组织和社会组织职能定位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影响,界定了青年社会组织的职能。有了清晰的职能定位,这为研究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实现的一般理论。本部分从与青年社会组织最密切的青年组织功能的相关基本概念和理论为切入点,详细分析了青年组织功能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在此基础上,梳理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内涵、特征及类型,并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内涵和特征。从社会学的角度考察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一般性,从青年学的角度考察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特殊性。同时,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青年观、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组织观及西方相关理论中找到理论支撑;从适应经济社会外部环境和内部改革的需要、拓宽社会治理体系参与主体的需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满足青年群体的需要等五方面论证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的现实依据。本部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铺垫。第叁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青年社会组织的发展不可能脱离青年组织而独立存在。该部分主要考察了与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相关联的青年组织的历史发展情况,追溯了青年组织及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以青年组织在不同时期的政治参与功能、经济参与功能、文化参与功能、社会参与功能及国际参与功能的历史发展状况为重要参考,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脉络。从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历史视角来看,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类型更加清晰明了,也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参与的现状分析和趋势提供了历史依据。第四章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状况。本部分从青年社会组织的政治参与功能、经济参与功能、文化参与功能、社会参与功能和国际参与功能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成就;也从青年组织功能的发展困境给青年社会组织带来的深刻影响及青年社会组织制度安排的缺失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困境。第五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本部分在前几章研究的基础上,从外互联网和全球化的深度发展、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共青团组织的深刻变革及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所面临的机遇。从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外部环境、外部组织及自身发展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的所面临的挑战,这为下一步提出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和对策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第六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的国外镜鉴。国外青年社会组织发展历史悠久,特别是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青年社会组织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发展体系和运行模式。基于本文研究的基本视角,从国外青年社会组织的类型为切入点,对国外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现状做了基本分析和梳理。在此过程中,特别借鉴了“金砖国家”中俄罗斯和印度的案例以及美国等青年社会组织较发达国家的案例。这些案例,为本文的结论提供了很好的例证。鉴于以上基本观点,结合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实际,从国外青年组织的发展视角,提出了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发展的一些建议。第七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该部分在分析了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实现的必然性,整合部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可能性的基础上,分析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间接式”政治参与逐渐受到重视、“网络式”经济参与会更加凸显、“渗入式”文化参与不可忽视、“主体式”社会参与成为重要形式及“合作式”国际参与日益扩大的观点。近些年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青年社会组织将会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将会在社会治理参与主体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第八章是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对策。本部分根据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历史考察和发展现状,在分析青年社会组织功能的发展机遇和困境的基础上,结合国外青年组织发展的经典案例分析,本研究从党和政府管理的宏观层面、共青团组织的组织层面以及青年社会组织自身发展等方面阐述了青年社会组织功能进一步实现的建议和对策。结语部分是对本文研究的总结,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几个基本结论,并对未来的研究做出了陈述。
参考文献:
[1]. 21世纪初我国充分就业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 胡金波. 河海大学. 2001
[2]. 大都市郊区就业促进政策研究[D]. 桂金标. 华东理工大学. 2011
[3]. 就业促进社区干预机制的独特作用与内在机理研究[D]. 申利侠. 复旦大学. 2010
[4]. 科技进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研究[D]. 郑良友. 南京农业大学. 2003
[5]. 重庆促进充分就业的途径研究[D]. 欧阳东.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6]. 中国公共就业服务多元提供体制研究[D]. 沈熙. 南京大学. 2011
[7]. 基于中国人口转变视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制度创新研究[D]. 申鹏. 西南财经大学. 2010
[8]. 大都市区多中心视角下轨道交通与新城的协调发展[D]. 李道勇. 天津大学. 2013
[9]. 21世纪初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法制保障研究[D]. 黄颂文.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社会组织功能及其实现研究[D]. 龚爱国. 山东大学. 2016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社会组织论文; 制度创新论文; 充分就业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区功能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 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