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中心医院南院急诊科 湖南永州 425000
【摘 要】目的:针对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并分析。方法:选取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未实施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期间进行治疗的60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展开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工作后收治的60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对比分析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科学的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工作以后,得到患儿家属的普遍满意率,同时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同实施前相比较具有显著提升,并且也降低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结论:儿科急诊分诊护理制度的实施,保障了患儿能够及时有效的得到救治,将分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应用分析
做好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工作,加强护理风险干预,实施科学合理的举措,对于提升急诊护理质量至关重要。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在儿科实施急诊分诊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结果较为理想,所作出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在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未实施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期间进行治疗的600例患者作为参照组,将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展开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工作后收治的600例患儿作为研究组。新生儿(出生0-28d)有160例,婴儿(出生29d-1岁)184例,幼儿(1岁-3岁)210例,学龄前(4岁-6岁)294例,儿童(7岁-14岁)352例;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的比较情况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参照组未实施急诊分诊护理管理举措,以常规形式进行管理。研究组采取急诊分诊护理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建立并实施分诊分级管理标准:将儿科急诊患儿病情分为四个级别,即I-Ⅳ级。I级为危重急症,所在区域为红区,标志为红色标志牌。患儿的情况为,病情随即可能危及生命,应立即实施有效举措进行干预或救治。例如具有气管插管、呼吸窘迫、心脏骤停、消化道大出血、哮喘持续状态、抽搐、面色发绀、急性开放性创伤等情况。应立即送入急诊抢救室进行救治;Ⅱ级为急症程度,所在区域为橙区,标志为橙色标志牌。患儿的情况为,可能在短时间范围内病情进展至一级或者引发致残者。例如呕吐伴有重度脱水、闭合性、开放性骨折、呼吸困难或心律失常、气道异物、体温等于或者超过40摄氏度等。应该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在30min内尽快安排,并提供监护设备实施监护;Ⅲ级为亚急症,所在区域为黄区,黄色的标志牌。患儿情况为,短时间内不具有危及生命或者引发严重致残征象。例如呕吐、腹泻伴中度脱水,提问在39-39.9摄氏度等。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在50min内安排,护理人员加强巡视观察病情;Ⅳ级为非急症,所在区域为绿区,绿色标志牌。患儿病情为,情况较稳定,不具有急性发病症状等,可以等候诊治。可以超过90min进行安排,并加强巡视观察病情。
建立预检系统:首先建立科学的危重、急症患儿抢救预案和分诊流程,制定分诊种类;其次,将就诊流程进行优化,在分诊台配置多功能检测仪,以及定期检查或者更换血压计、体温计、压舌板等,保障可正常应用;最后,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使其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能够准确迅速评估患儿,同时提升服务意识。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包括接待、服务态度、突发事件处理能力、分诊技术等项目,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则护理质量越高;比较护理满意率,分为非常满意(≥90分)、满意(70分-90分)、不满意(<70分)三项标准,总分值为100分;比较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医疗纠纷、医疗意外)。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实施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采用卡方进行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平均数(±s)进行表示,并且采用t检验。在P<0.05时,即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质量评分情况
参照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为(80.6±2.5)分,研究组为(97.8±1.3)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t=67.92,P<0.05)。
2.2风险事件发生率情况
参照组出现医疗纠纷1例(0.16%),医疗意外6例(1.00%);研究组出现医疗纠纷0例(0.00%),医疗意外1例(0.16%),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0.16%)明显低于参照组(1.16%)(X2=4.53,P<0.05)。
2.3护理满意率情况
两组患儿及家属的护理满意率比较情况如下表1所示,结果显示,研究组(96.67%)同参照组(74.17%)相比较具有显著优势(P<0.05)。
3讨论
在进行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期间,总结出以下管理举措:首先,明确岗位职责。作为评价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准,明确自身岗位职责可以维持正常有序的工作秩序,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事故,进而提升护理质量。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严格履行职责,做好应急准备工作,提升责任心,保障患儿可以得到及时诊治以及护理[1];其次,落实主动接诊以及分级管理。患儿在进入急诊室以后,分诊护理人员应以温和的态度主动迎接,并且动作迅速,得到患儿及家属的信赖。在最短时间内依据制定的“患儿病情分级管理标准”执行Ⅳ级分级管理,快速判断患儿的疾病严重程度以及病种,并安排至不同的就诊区域内。以“急症优先”作为原则,对危重急症或者急症患儿尽快引导进入抢救室,同时展开急救举措,例如人工呼吸、给氧、吸痰、心脏复苏等[2]。
针对风险管理总结出以下防控举措:第一,设立应急方案。分诊护理人员要注重对风险实施监控,时刻提升防范,并且每隔20min进行一次巡视,发现候诊患儿具有病情加重情况时即刻指导就诊。并且明确就诊标准,防止出现非急诊患儿在急诊区就诊[3];第二,对患儿家属以亲切和蔼的态度进行沟通及交流,避免引发纠纷事件,在产生拥挤或者争吵时,要进行正确的疏导解释;第三,做好详细的记录,包括患儿的姓名、年龄、性别,以及来诊时间及生命体征等内容。同时,需要佩戴口罩,做到自我防护;第四,护理人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增强自身护理质量,例如展开培训或者业务学习等方式将专业知识水平提升,可以做到随机应变,在实践工作中采用精湛的急救技术[4]。
结语:
综上所述,儿科急诊分诊护理管理工作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质量,得到广泛的满意率,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观察能力、应急能力、病情综合分析能力,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静.急诊分诊安全管理在急诊的应用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01):17-18.
[2]卢燕,周璟,赵平.儿科急诊分级分诊标准的建立和实践[J].重庆医学,2012,41(03):266-268.
[3]胡菲,张玉侠,张佳燕,王倩,施姝澎.儿科急诊5级预检分诊指标的建立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06):704-708.
[4]谢成,贺晓春,周凤琼,吴优,蒋迎佳.妇幼专科医院急诊儿科分诊护士培训模式及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4,36(18):2844-2847.
论文作者:孙秋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6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1
标签:急诊论文; 患儿论文; 儿科论文; 急症论文; 情况论文; 病情论文; 质量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6年3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