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什为什么会赢及他将向哪走——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布什论文,美国总统论文,将向论文,会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尘埃已经落定。共和党候选人、现任总统乔治·沃克·布什和 民主党候选人、参议员约翰·克里刚刚进行了一场残酷的厮杀。现在是可以对这场选举 做一个初步分析的时候了。
本次美国大选不同以往的一些特点
1.从向共和党一边倒到势均力敌
简单回顾一下这三年多来的情况对了解这次选举是很有用的。“9·11”以前,布什总 统威信不高。“9·11”以后,布什以反恐总统自命,很快赢得了两党的一致支持。民 主党资深参议员拜登甚至说,我们现在没有民主党、共和党之分,我们都是美国人。依 着当时的架势,有的观察家甚至预测,民主党可能30年翻不过身来。2003年11月,笔者 去华盛顿参加学术会议,期间与许多美国学者谈到2004年的选举,美国学者(包括民主 党人),大家的一致意见是民主党胜选的可能性甚微。有的民主党人甚至直白地说,民 主党赢的可能性是零。及至今年3月,布什连任的估计仍然占据上风。今年4月以后,情 况发生变化。费卢杰发生毁尸事件;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参加到对美国占领的抵抗之 中(在此以前抵抗美军的主要是逊尼派),伊拉克安全形势急遽恶化,及至6月间阿布格 雷勃监狱的虐囚事件揭发出来,布什的支持率降到了最低点,一时间甚至低于克里。在 选举以前,各大媒体的民意调查两位候选人的支持率十分接近,难分伯仲。在大选中选 民投票的情况也是这样,布什得了51%的选票,克里得48%的选票,如果没有纳德,两者 的选票更为接近,因为投给纳德的1%多一点选票主要会给克里。像这样势均力敌的情况 在美国选举历史上是少见的。
2.这是一次两极化十分严重的选举
这里所说的两极化是指两位候选人的立场严重对立,分别支持两位候选人的选民的看 法严重分歧。在选举中两位候选人都要提出自己的纲领,阐述自己的政策主张。有时他 们的主张尖锐分歧,有时则不然。如1996年,共和党人提出了《美利坚契约》,克林顿 吸收了其中的若干内容,以至共和党人说,克林顿偷走了他们的主张。当时在学术界有 一种看法,认为美国共和、民主两党的温和派主张出现趋同的现象。但本次选举显然不 是这样。
在本届政府中,新老保守主义结合在一起,把单边主义发挥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退 出《京都议定书》,不支持《生物武器公约》和《化学武器公约》的议定书,退出《反 导条约》,搁置《核不扩散条约》的审议,尤其是不顾国际社会和安理会的反对,悍然 发动伊拉克战争,所有这些都使本届政府的外交政策带有十分鲜明的印记。新保守派有 两个显著的特征:第一,十分强调外交中的意识形态,有的学者把新保守派称作基督教 新教原教旨主义的合法继承者。他们从基督教保守派的立场出发,把复杂的国际关系简 单化为黑与白,善与恶。美国是善的代表,而恐怖主义、“流氓国家”、“失败国家” 则是恶的代表。“9·11”以后,布什一再说,你要么与我们在一起,要么与恐怖主义 在一起,非白即黑,没有中间地带。“邪恶轴心”说也由此而来。第二,对武力的依赖 、崇尚甚至迷恋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他们更钟爱的是打碎旧世界,重新按照自己的想 法建造一个新世界的梦想。而美国超强的军事实力就是他们手中最主要的武器。笔者的 一位朋友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的资深编辑,她深有感触地说:“本届政府是我一 生中经历的最危险的一届政府”。正是出于这种认识,一些美国人认为,克里也不是很 理想的人选,但他们是决不想让布什连任了,有的学者公开说,I am for ABB(Anybody but Bush,除了布什,谁都行)。我们也看到这样的消息,有的老人去世前留下的遗嘱 中要所有爱他的人都投克里的票,决不再让布什连任。有的人说,如果布什连选连任, 他就离开美国。这简直就是一种水火不相容的感情,而不是一般的赞成不赞成的问题了 。
3.外交政策是此次竞选中的主要争议点
布什和克里辩论的议题十分广泛,从反恐到伊拉克战争,从减税到医疗保险,从堕胎 到干细胞研究,但中心的议题是伊拉克战争。有一则民调显示,41%的人表示最关心伊 拉克和反恐战争,26%的人最关心经济问题。而在1992年,克林顿的竞选经理在竞选总 部挂了一块牌子,上写道:“就是经济,傻瓜!”老布什也是由于当时的经济状况不佳 而败北的。外交政策成为竞选中的主要议题这是从1968年以来(当时美国陷在越南战争 中)的第一次。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时,全世界都爆发了反战的示威游行,美国 也发生了数十万人的抗议,但当时,在美国国内仍有70%多的人支持这场战争,因此布 什政府可以不顾一切地发动战争。后来由于伊拉克安全状况恶化,“美军的伤亡人数9 月超过8月,8月超过7月,7月超过6月”(爱德华兹语),国内对伊拉克战争的支持率一 度降到了50%左右。
克里对伊拉克战争的批评集中在以下几点:第一,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理由不成立:原 先说,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结果没有;原先说萨达姆与“9·11”袭击、与基 地组织有关,结果没有;所以“布什用的是大规模欺骗性武器”(克里语,他把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中的destruction改成了deception,英文缩写都是WMD):第二, 布什政府在还有其它手段来对付萨达姆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战争,而没有再等几 个月让联合国的武器核查人员结束他们的工作;第三,布什政府没有制订战后赢得和平 的计划就莽莽撞撞地发动了战争,根本没有战后重建的计划;第四,没有一个广泛的国 际联合,反而损害了与欧洲盟国的关系,分裂了大西洋联盟。在布什所说的“自愿者联 盟”中,已经有8个国家离开了联军,有的国家还在考虑从伊拉克撤军;第五,因为伊 拉克战争而转移了对本·拉登的注意力,目前在阿富汗的美军只有在伊拉克的美军的1/ 10,难道萨达姆比本·拉登重要十倍吗(克里语)?“打伊拉克战争的人力物力若用来抓 拉登,拉登现在可能已经被关进监狱,或者早已命丧黄泉。”(克里语)
4.本次选举的投票率很高
美国大选的投票率一般都不高,甚至不到50%。1992、1996和2000年的投票人数分别1.044亿、0.96亿和1.05亿,分别占选民的55.2%、49%和51%。本次选举估计有1.17亿至1.21亿美国选民投票,占选民总数的58%到60%,能够与1960年肯尼迪击败尼克松那次选举 的投票率相比。之所以如此,有两个原因:其一,上次选举戈尔和布什在佛罗里达州的 普选人票仅差了537票,结果布什通吃了该州的27张选举人票,这使许多选民感到,自 己的一张选票是重要的,因此这次投票的积极性特别高。其二,这次选举的两极化。如 果两位选举人之间的政策主张没有多少分歧,如1996年那样,选民觉得选谁都没有多大 差别,投票率也就不会很高了。
布什为什么会赢?
这次布什胜选,说明美国人民首先关注的仍然是安全问题,是国土防卫,是反恐。从 “9·11”以来,布什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国土安全部,设立反恐中心,设 立国家情报总监的职位,等等,成功地防止了对美国的又一轮恐怖主义袭击。克里在竞 选中说,我可以做得更好,但他没有说怎么可以做得更好,因此他的承诺缺乏说服力。 而布什给人的印象是一位果断、坚强、敢作敢为的总统,在反恐中,美国人民需要这样 一位总统。大选前几天,拉登在隐匿很久以后重新露面。这可能产生两方面的效果:克 里可以指责布什反恐不力,但现在美国许多民众的心态是“凡是恐怖主义反对的就要拥 护”,因此这次露面实际上可能给克里帮了倒忙。
前面提到了伊拉克战争,既然发动战争的理由都不存在了,为什么还有一半左右的美 国人支持这场战争呢?主要有这样一些理由:第一,就像布什在竞选中所说的那样,虽 然萨达姆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但他有发展这种武器的意图和能力,布什还抓住美国 首席武器检察官迪里费里报告中所说的“意图”并加以强调,他声称,如果联合国取消 了对伊拉克的制裁,伊拉克可以大量出口石油,它就会有资源来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当今世界最危险的就是恐怖主义与技术的结合。因此伊拉克战争是消除了对美国“正 在聚集的威胁”(gathering threat),因此没有萨达姆的伊拉克对美国更安全,对世界 更安全。诚然,世界各国人民大多不认可这个说法,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也说,看一看现 在发生的事情,伊拉克没有使世界变得更安全。然而,相当多的美国人可以接受布什的 这种解释。第二,布什及其支持者认为,伊拉克和阿富汗正在向民主迈进,阿富汗成功 地举行了选举,这是史无前例的事,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这个国家正从一个由塔利班 统治的独裁国家变成一个民主国家。伊拉克也正在按照既定的政治进程进行。虽然安全 形势依然严峻,但6月底交权还是完成了。萨德尔的麦赫迪军也解散了,萨德尔已经同 意加入伊拉克的政治进程,大选也将在明年初进行。第三,反恐不仅是打击塔利班,不 仅是追剿本·拉登,反恐是一场全球的战争。布什政府认为,恐怖主义的根源是伊斯兰 原教旨主义,而一个不民主的中东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温床。在整个二十世纪,中东 这个地方都没有发生变化,政治制度、社会形态、意识形态都没有发生变化。美国“是 通过巴格达来走向中东的”。伊拉克战争前,2003年2月26日布什在美国企业研究所的 讲话通篇就是讲在中东推广民主的问题,美国是要通过伊拉克战争“让民主自由之风吹 遍整个中东”。一些美国人,包括基辛格就持这种观点。基于这些理由,布什坚持说, 发动伊拉克战争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克里在竞选中还攻击布什的经济政策,集中在:经济衰退、失业(他是从大衰退以来70 多年中第一位在任期间丢失这么多就业岗位的总统)、财政赤字(克林顿政府留下了近40 00亿美元的财政赢余,而2004财年的赤字是4150亿美元)、减税政策。布什的回应是: 第一,从克林顿政府的后期美国经济已经开始衰退,道·琼斯和纳斯达克指数已经下跌 ,而且实际上在他的任期内美国经济经历了一个最短的衰退期,现在经济已经在强劲增 长,今年美国全年的经济增长率可望达到4%。第二,过去13个月中,美国已经新增就业 岗位190万到200万个,失业率也保持在5.4%。第三,反恐需要花钱。第四,减税政策已 经收到成效,而且就是在竞选期间,布什又签署了几个减税法案,主要是为中低收入家 庭减税的。反过来,布什称,按照克里宣布的经济、教育和健康保障计划,需要2万亿 美元,如果他当选,势必实行增税,不然他就不能实行他的计划。美国选民担心增税, 而且对安全的关注占了上风,因此克里的经济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本次大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价值观的选择,在堕胎、枪支管理、同性恋、干细胞研 究等问题上的观点对立就是一个体现。共和党人一直成功地将自己定位为美国传统价值 观和家庭传统价值观的捍卫者,而将民主党人描绘为反对这些价值观的人。比如在堕胎 问题上,共和党保守派从上帝造人的观念出发,认为一旦受精卵形成,生命就存在了, 堕胎也是杀人。而自由派则认为,妇女应该有权为自己做出选择。在辩论中,克里的说 法是,应该让上帝、妇女和医生做出选择。这个问题在美国辩论几十年了,而且仍将继 续辩论下去。美国有线新闻网(CNN)11月3日公布的一项民调表明,22%的选民表示道德 问题是他们关注的首要问题,而这些选民中4/5的人投了布什的票。他们担心,任随民 主党的自由主义价值观发展下去,美国社会将离开盎格鲁—撒克逊白人基督教徒的传统 价值观念,亦即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念,那可是离经叛道的事。有的政治学家批评克里“ 太左倾”。有的选民说,克里是个天主教徒,却赞成堕胎,简直不可思议。
两位候选人的性格、形象以及他们夫人的形象也起了一定作用。布什不善言辞,甚至 常犯些语法错误,曾被一些媒体描述成“头脑简单”,但他给人的印象是直率、果断、 清彻明晰,他的“牛仔风格”让一些美国老百姓着迷,他挽起袖子在牧场开卡车的形象 深入人心,美国老百姓更喜欢他像个普通人的样子,认为“很可爱”。而克里长期在参 议院供职,他养成了在国会辩论的那种风格,善于言辞,讲话讲究逻辑,但普通老百姓 听他的话则有点困难,让人感到缺少亲合力和幽默感。而且由于他在伊拉克战争上的立 场,他给人一种优柔寡断、前后不一的印象。另外两位夫人的形象也起了一些作用。劳 拉不但形象好,楚楚动人,而且给人随和、可以亲近的感觉,她绝对为布什加了分。而 克里夫人出身名门,家财万贯,令人感到矜持有余,难以接近。她甚至出口伤人,训斥 记者。这可能给克里减了分。在对两位候选人的支持难解难分的时候,这种个人的因素 都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笔者以为布什当选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美国选民对国土安全的关注,他们认定布什更适 合于领导这场反恐战争,保卫美国的安全。
克里在竞选中犯的两个错误
第一个错误是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一年来布什和切尼一直都在批评克里在伊拉克问 题上立场动摇:2002年7月在参议院投票赞成打伊拉克,后来却反对给伊拉克和阿富汗 增拨870亿美元军费。问题还不在这里。问题主要在于,克里为了为自己在参议院投票 赞成打伊拉克战争进行辩护,致使他在竞选中关于伊战的说法前后不一:他一会儿说, 伊战是“在错误的时间发动的一场错误的战争”;一会儿又说,即使他现在知道伊拉克 那里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他仍然会支持在伊拉克政权更迭的目标。这就实在难以自 圆其说。后来卡特总统给他支招:干脆承认自己起先判断错误,同时指出,他的错误与 布什的错误根本不同,布什到现在还在欺骗选民。这是克里在9月30日和10月8日这两场 辩论中的策略。尽管如此,克里已经给人留下了犹豫动摇的印象。
第二个错误是,在7月底的民主党代表大会上过于强调了克里在越南的经历,希望传达 的信息是,克里是经过战火考验的爱国者,是果断坚强的战士,因此他是合格的国家统 帅。这样做当然是因为美国的当务之急是反恐,选民需要一个坚强的领导者。但在长达 四天的代表大会上,对他20年在参议院从政的经历却很少提及,似乎他在参议院只呆了 四个月,而在越南呆了20年。问题在于,越南战争是许多美国人心中永远的伤痛。美国 人从不认为他们有过失败的战争,而越南战争是一个例外。就像一个人只愿讲“过五关 、斩六将”而不想讲“走麦城”一样,许多美国人不愿再去触动那种伤痛,不想再提起 伤心的往事。因此即使在四天的民主党代表大会上极力加以鼓吹,但效果甚微。本来代 表大会主要就是为候选人造势的,但会后克里的支持率并没有得到提升。
大选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可能走向
布什得以连选连任,美国的外交政策可以预期将沿着现在的方向继续向前发展,但也 可能有局部的调整。这里有几个因素需要加以考虑。第一,恐怖主义对美国的威胁没有 改变,国土防卫仍然是下一任总统的首要任务。第二,本届政府是共和党的保守派政府 ,它不会从根本上离开保守派的基本立场。第三,本次选举是对布什第一任期的政策的 一次全民公决。从选举中可以看出,将近一半的选民对他的政策不认可,即使投了赞成 票的选民也不是完全认可他的政策。布什再当选后的几次讲话中已经提到,他要修复美 国社会的分裂,要与民主党团结起来工作:他也承认美国的一些盟国不喜欢他的政策, 他表示要与这些盟国一起来应付美国所面临的挑战,新保守派的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的 战略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第四,现在尚有14.2万美军驻在伊拉克,而美国陆 军总共不过50万人。稍早些时候拉姆斯费尔德访问伊拉克时还说,为了保证伊拉克明年 初的大选,可能还要向那里增兵,因此可以说,美军是陷在了伊拉克。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美国想对朝鲜、伊朗或叙利亚发起伊拉克式的先发制人的打击,实际上也是很难做 到的。
我们中国学者和公众首先关注的当然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在本次大选中,对华政策没 有成为主要议题,克里只是顺便提到了中国,这表明经过冷战结束后十几年的对华政策 辩论,在美国民主、共和两党间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对中美关系的定位已经取得了一种 基本共识。因此可以说,中国学者对大选结果对中美关系的影响是普遍感到放心的。现 在布什得以连选连任,这使我们省去了与一位新总统可能需要的磨合期,这种磨合期有 时需要几个月,有时甚至两三年,如克林顿第一任期那样。现在我们可以预期,美国对 华政策将具有较大的延续性,中美关系将沿着建设性的合作关系的道路继续向前发展, 两国在全球和地区安全方面的合作,如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和朝核问题 ,在经贸方面的互利合作将继续得到加强。
中美关系方方面面,对中国来说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还是台湾问题,这是中国国家 利益的核心之所在。在这个问题上,可以预期,所谓“双重清晰”的政策(即台湾不独 立,大陆不动武)还会继续下去。
第一,“一个中国”的政策不会改变。这一两年来,我们看到美国国会和一些保守派 智库中有人在鼓噪,声称,当初是因为台湾海峡两岸的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所 以才有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的;现在海峡的对岸不认为只有一个中国了,美国要重新审 议一个中国的政策。但这只是一小撮人的论调。前不久,美国国务卿鲍威尔访问了中国 ,他在与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在接受媒体的采访中十分清楚地再次确认了一个中国的 政策,指出:“长期以来,我们的一个中国政策始终符合我们各方面的利益……这项政 策保持了该地区的稳定,因为谁都理解这项政策的含义。”他还特别说:“我们的政策 是明确的:只有一个中国,台湾不是独立的。它没有作为一个国家所拥有的主权,这继 续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坚决奉行的政策。”这样就把美国的一个中国政策说得更加明 确、更加清楚。
第二、维持台湾海峡地区稳定的政策不会变。去年12月9日,在温家宝总理访问美国期 间,布什在联合记者招待会上明确表示了反对台湾领导人(就差指名道姓地说陈水扁三 个字了)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言行,从那以来,美国的“双重清晰”的政策的重点是抑制 台湾方面搞台独的言行。今年4月切尼副总统、7月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和最近鲍威尔 的访问都表明了这一点。今年4月21日助理国务卿凯利在众议院作证时警告陈水扁,如 果把大陆不能容忍台独当作是虚声恫吓那是不负责任的。美国的高官先前从来没有作过 这样明确的表态。
第三、美国将继续执行《与台湾关系法》,加强与台湾的军事关系。共和党的竞选纲 领和鲍威尔最近的访问都说明了这一点。这里既有硬件,也有软件。前者是售台武器, 后者包括情报共享、在美国的军事院校里培训台湾军官、提高双方军事人员互访的层级 、加强协同作战的能力,等等。
第四、美国将继续帮助台湾拓展所谓“国际空间”。布什已经签署法案,要支持台湾 参加世界卫生组织,今年美国已经这样做了,只是没有成功。除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 还可能在其它方面采取行动。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政府和人民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在这一方面,我们 要做出最大的努力,有最大的耐心。眼前的任务是阻独。上面列出的美国政策的前两点 与中国的阻独目标有共同之处,这是两国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但后两方面显然是中国所 不能同意和接受的,因此两国又不可避免地要进行严肃的斗争。又合作又斗争,这大概 是在布什第二任期内中美关系必然要经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