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和施工的要点分析论文_孙振宇,徐明日,徐冉冉

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和施工的要点分析论文_孙振宇,徐明日,徐冉冉

(沈阳昊诚电气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27)

摘要:现代化10kV配电自动化的基本性准则主要是配电准确性、配电稳定性以及配电快速性,因此,在现阶段我国配电网领域中较为关键性的任务就是有效的实现配电系统自动化,使得配电网能够高效的运行。国内外的许多国家已经开始立足于国情,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实现全面性的10kV网络自动化建设以及施工,使得供电质量以及可靠性能够得到有效提高。配电自动化实施以来,对于我国10kV配网的正常运行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在进一步发展,逐渐引进了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并逐渐的运用到配电网中,使得10kV配电网自动化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发展。

关键词: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施工要点

配网主要包括配电变电站、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以及继电保护等相关的设施,是保证发电和输电系统与用户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根据各电压的等级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高压配网、中压配网以及低压配网,而本文所选用的10kV属于中压配网,且中压配网根据地域的不同,配网的电压也是不同的。能够适用于10kV配网的系统主要有馈线、配网开闭所自动化、厢式变系统。10kV配网根据其系统,可以涉及多个方面,分别是远动、通讯、继电保护、负荷监控、远程抄表、调度自动化或是配电所等。

1、配电自动化的系统结构分层

配电自动化的内容是对区域所辖的全部柱上开关、开闭所、配电变压器进行监控和协调。既要实现FTU的三遥功能,又要有故障的识别和控制功能,从而配合配电自动化主站实现城区配网运行中的工况监测、网络重构、优化运行。作为系统自动化的一部分,它直接面向用户且信息量大,故要求它必须具备很先进的适应性和强大的多系统接口能力。与其他自动化系统比,它在使用上的特点是协调和集成,在充分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发挥集成后系统整体的性能,以支持和带动电力企业业务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2、10kV自动配网的应用分析

2.1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

在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系统中,数据的采集和监控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具体的工作内容是对电网运行中的各种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并做好整理和分析的工作。在配电网的运行过程中,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监管,对各种运行的数据进行及时的记录,从而为配电网今后的管理提供良好的参考。

2.2故障诊断与断电管理系统

故障诊断和断电管理系统是根据用户的通信状况以及用户的信息反馈,对配电网的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诊断,并对电容器的切投进行控制,确保系统中的故障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防止故障的进一步恶化,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失。此外,故障诊断和断电管理还能让检修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更多故障发展的状况,从而制定合理的应对措施,并将相关的数据进行记录,提高日后故障检修的效率。

2.3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也是配电网自动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地理信息系统中的信息主要是通过变电站、变压器、用户等将获取的地理信息传送到管理系统中,并通过配电系统中的设备管理机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整合与分析,从而为配电网的自动化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支持。有了地理信息作为支撑后,配电网自动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够完成常规的任务,还能实现对营业系统电费的管理、电气设备负载的管理,并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形成科学合理的供电方案,从整体上提高配电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3、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建设思路

(1)信息化。信息化是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基础,配网系统的离线数据和在线数据、电网的地理接线图、配网数据和用户数据都需要进行信息集成,以构成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实现对配网及其设备在正常投运和事故发生时的监视、保护、控制和配电、用电管理的自动化。

(2)配电GIS系统的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配电GIS系统是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基础数据平台,它统一录入和维护配网自动化系统上所有站外的馈线接线图、运行参数以及属性数据。通过自动调用相关属性数据,配电GIS系统可以生成总的接线图、单线图和环网图等,再将站外10kV馈线图导入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以保证模型的集中维护。而实测数据参数、网络协议和站内图形等均由调度自动化主站的图形数据库模块维护。

(3)配网的实时状态是由配网SCADA通过终端设备和通信系统传送到主站的,在主站对配网进行远方监控。根据一次网络的实际情况,对具备采集条件的10kV馈线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环网柜和开闭站,配网SCADA可以进行数据采集,采集量一般包括配电开关的状态、运行数据和保护动作信息等。

(4)为满足通信接口和数据的接入,配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支撑平台应具有清晰合理的平台模块、分层分布式结构和系统应用统一管理能力,可随时拓展接入新规约。为方便与其他系统数据共享和互联,商用数据库应具备开放的标准SQL语言访问接口。

(5)系统规模应有冗余。由于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要求满足5年内配网远景规划的实际需要,且10kV馈线的数量的增加不会使系统性能下降明显,因此系统的规模、处理速度、CPU负载能力和容量都要有充足的冗余。此外,10kV配网自动化系统还应能随着规模和功能的扩展进行无缝线性扩充。

4、建立10kV配电网络模式动态化解决制度

该制度能够有效的解决现实模型与未来式模型无法实现良好的转换以及调度等间接性的问题。这一制度的实施可以使应用型软件的高级型功能与配电网内部的所有设备进行有效结合。每一个高级型的应用板块的具体功能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实现,进行将配电网内的各个组件进行系统性的优化,确保探讨大规模支架法预应力连续现浇梁施工技术配电网的整体的高效运行以及科学实施。

10kV自动化配电网的主站操作能够有效的实现电力常规操作票的填写功能以及审核功能,在进行10kV配电网流程闭环管理指令的执行工作中,进一步添加了防误型功能。这一功能的添加能够自动化的生成较为科学化、精确性调度性操作指令,进而增强我国电力调度工作的整体效率,保障了电力工作人员的整体安全。

10kV配电网当中单元网络的施工。电缆单元网格模式是当前10kV配电网的主要建设形势,而这一模式在进行自动化改造施工当中不仅会在增加施工量,同时做建设的电缆化管理站所占面积也较大,影响线路的铺设。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选择单元网络的施工形式,其中包括了双环单元、单环单元、多环单元等。每一个单元在施工时均需要安装一个变压器、两个电缆线柜。

10kV配电网电杆的施工。电杆是配电网当中支撑线路的结构,其稳定性直接影响了整个线路的稳定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分为直线型、绷直型,主要与电杆本身的材料和施工密度有关。在近郊当中搭建电杆时要重点注意,在施工前要在施工地点周围建立保护性围栏,并与市政管理局取得联系,了解施工地点周围的地下管道线路,避免在挖掘过程中损坏管道。在运输电杆时需要利用小型吊装机械,在吊运过程中应避免对周围建筑的损伤,也许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

5、结论

10kV配电网的自动化改造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在其改造设计时应该从施工阶段、设备选择以及线路设计3个方面进行,同时还需要注意各类施工要点,保证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罗军.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和施工问题分析[J].通讯世界,2014(12):49-50.

[2]陈杰.基于供电可靠性的10kV自动化配网设计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4(23):157-158.

[3]伏磊.无功补偿在10kV配电网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分析[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3):11-12.

[4]刘永飞.10kV配电网无功优化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5):171-172.

论文作者:孙振宇,徐明日,徐冉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9

标签:;  ;  ;  ;  ;  ;  ;  ;  

10kV配网自动化设计和施工的要点分析论文_孙振宇,徐明日,徐冉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