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我国建筑房屋基本都是高层,一旦发生地震会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一定的损失,如何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减少由于地震带来的损失,这是建筑类专家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基于性能抗震设计能够有效防止地震房屋倒坍等现象引起的用户损失,能有效包含人们的生命与财产,现在基于性能抗震设计是未来房屋建筑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抗震性能;结构抗震
1 导言
由于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也使得各类建筑结构形式不断出现,例如:高层建筑不仅能够实现对土地资源的节约,同时也能够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由于高层建筑体积庞大、整体建筑较高、住户较多,这就是其各方面的质量更加的严格,例如:在抗震设计方面,高层建筑比普通建筑要求更加苛刻,而建筑结构的设计将会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效果与质量受到影响。近年来,我国地震发生的频率较高并且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其具有不可预测性与突发性,这就要求建筑物应当具备相应的抗震能力,若部分建筑物其抗震性能和抗震等级不达标,则极有可能引发建筑物出现坍塌的事故,从而使得住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所以,设计人员应当对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进行充分的考虑,从而确保用户拥有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2 建筑结构抗震性能的主要目标
地震主要是由于板块的剧烈活动,同时在该过程之中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引发地壳振动。由于地壳运动带来的地震,其具有破坏力强、不可控、突发性强的特点,所以,等级较高的地震,也将给该区域内的生产、生活带来毁灭性的影响。房屋是人们工作与生活之中的重要一部分,所以,建筑结构性能设计的目标也是为了提高抗震设计、建筑质量。目前,我国政府对于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极为重视,并出台了《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等规定,这就要求开发单位以及设计单位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既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功能性、经济性、美观性,同时还应当考虑其抗震性能等。
当然,我国对于建筑物的质量也极为关注,所以,设计人员还应当根据现场施工的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并从更加宏观的角度充分考虑到地震振动变化而带来的影响,并根据其具体的环境来考虑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以此来确保建筑物能够被安全的使用。
3 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问题
3.1 建筑体型设计问题
建筑体型设计问题是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首要问题,如果建筑体型设计缺乏合理性,必然会加剧地震对建筑物的损毁度。从地震波的规律以及地震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来分析,地震波先是上下晃动紧接着会左右摇动,如果建筑体型不规则,就会在地震波的作用下发生错位,甚至全面坍塌。相比之下,结构越复杂的建筑越容易在地震中产生错位,受到的破坏更加严重。此外,部分不对称的建筑也会在地震中因为受力不均匀而受到创伤,甚至倒塌。由此可见,确保建筑体型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颇为重要。
3.2 平面结构设计问题
建筑平面结构设计问题主要包括防震柱、屋梁、楼板设计、平面墙和楼层之间的布局以及高层建筑电梯结构设计。举例来说,若平面设计中存在墙体受力不均匀,结构布置不周到和刚度不足问题,一旦发生地震,这种建筑必然会受到严重破坏。
3.3 建筑点笔问题
建筑点笔问题主要涉及到了建筑屋顶和构配件质量管理,前者是指如果屋顶过重或者使用材料不达标,一旦发生地震,屋顶就会断裂和坍塌。后者主要是指楼板、剪力墙、楼梯、防震柱子等构配件质量不合格或者在施工期间未能做好保管工作,进而降低了构配件的抗震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建筑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的方法
4.1 关于建筑场地的选择
在建筑结构设计之中,其建筑场地会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同样的设计条件之中,若其场地环境存在着差异,那么建筑物的抗震效果也会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在发生地震灾害之时,其对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基于此,设计人员应当在进行建筑场地选择之时,需要充分考虑现场施工环境中的地质条件,同时结合已有资料并对现场进行勘探,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地震灾害所带来的影响,例如:存在湿陷性黄土或软土的建筑场地,则会对建筑安全造成较大的影响,而密实砂土层以及含水量较低的粘土,则能提供较为良好的建筑场地。所以,在建筑场地出现了地质不良之时,应当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同时还应当继续做好加固以及防御工作,从而让建筑地基的强度等级能够得到提高,以此来确保建筑结构符合安全质量要求。
4.2 关于地基部分的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之中,地基基础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基础稳定安全才能够使得抗震的性能得到保障,所以,设计人员应当重视地基基础对结构强度以及结构刚性所带来的重大影响,从而在设计的过程之中,充分重视地基基础并使得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进行项目设计之时,需要对地基的承载力等方面进行更加准确、细致的计算,如果部分建筑项目为高层建筑之时,还应当对填埋深度进行考虑,以此来让嵌固效果得到提高。对于高层建筑而言,若其地基基础深度处于较浅的状态,那么在发生地震灾害之时,则会因为其地区不稳定,从而让建筑物整体的振幅不断加大,从而导致坍塌事故发生几率增加。为了能够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则需要在设计之时,对结构自身防御功能进行强化,从而使其具备较强的稳定性以及刚度,例如:在进行建筑物浇筑的过程之中,可以利用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方式,从而使得建筑物具备较强的稳定性。除此之外,还可以在地区底部进行沥青层的填补,这样也能够减小地震波所带来的影响。
4.3 关于承载力的结构控制设计
在建筑结构设计之中,承载力是极为重要的一种性能,所以,设计人员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情况进行承载力的结构抗震设计,而其主要的内容如下:首先,若发生地震灾害之,需要让建筑物在极限的状态之下,仍能够提供正常的使用,而这就要求建筑物应当具备较高等级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灾害发生之时,可以保障用户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灾后大规模修复的情况;其次,建筑物处于极限状态之时,其必然会受到巨大的作用力影响,从而导致其发生一定的变化,若建筑物结构构件安装与设计合理,则能够通过其进行相应的修复,从而让建筑物能够被正常的使用;最后,若建筑物所在地区出现了较高等级的地震灾害之时,需要确保建筑物不会出现坍塌等事故,这就要求其竖向重力荷载以及侧向力均不能受到影响,从而防止建筑物出现坍塌的情况。
4.4 对建筑点笔设计做出改进
建筑屋顶设计,在这一过程中,设计方应避免屋顶过高或过重的问题出现,此类状况将直接对建筑整体的抗震性能产生影响;建筑构配件质量管理,应从采购环节进行管理,尽量选择资质齐全、生产质量有保障的厂家来进行采购,并根据不同构配件特点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避免运输过程中因为碰撞或颠簸导致构配件损坏,在建筑构配件进场之后,施工方应组织专人做好针对这些材料的保存和管理工作,避免因为保存环境不佳导致构配件因为潮湿、阴雨天气等产生质量上的问题。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之中,不仅需要其符合本地以及城市发展规划的标准,同时应当根据其建筑物的特点,提升其自身的抗震性安全性以及美观性等,从而为住户提供良好的使用体验感。当然,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较多,尤其是对建筑物抗震性能的考虑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在地震灾害发生之时,良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可以保证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所以,每一位设计人员均应当重视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以此来做到大震不倒、中震可修、小震不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敬东.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的不足及其对策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10).
[2]罗天娣.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J].中国标准化,2018(14).
[3]梅智凯.建筑结构基于性能抗震设计的几个问题[J].中国建材科技,2018(06).
论文作者:皮为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6
标签:建筑物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性能论文; 构配件论文; 之时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