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的教学观念也应该发生变化。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创新 民主 动手 团结协作 挑战
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在观念更新方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研究: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保证创造成功的重要条件。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教师全盘讲,学生被动听,这种定位确立了老师的正确性与支配性,强化了学生的接受性与服从性,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创新意识被遏制。因此,要实施创新教育,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认真听取学生的意见,精心保护学生的奇思异想,这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萌发创新动机,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回答问题固然是一种能力,但是提出问题更是一种能力,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激励学生标新立异,打破沙锅问到底,突破传统思维定势,进行求异思维,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课堂上,教师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展,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质疑,以此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比如讲“三顾茅庐”这一历史事件时,启发学生从不同角度质疑发问,谈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同学都能从刘备求贤爱才的角度去认识思考,这属于一般的常规思维,但有的同学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诸葛亮是不是太清高了?”老师及时鼓励这种大胆独特的想法,并诱导说:“这种看法很有道理。假如没有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岂不要高卧隆中一辈子吗?同学们切莫一味效法古人,因为时代不同了,当今社会面临许多成才和发展机遇,理应抓住机遇,推销自己,毛遂自荐,施展才能,千万不能坐失良机。”这样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与创新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培养勤于动手的能力
动手能力是创新素质的重要内容,任何设计方案、发明构思都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变为现实,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思想、理论、方案的正确性,修正其错误。学生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一点就是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源动力,让新知识在学生的操作中产生,有意无意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例如在讲述三国的地理位置时,让学生动手制作三国地理位置图。有的同学用卡通人物表示,有的用自己喜欢的三支球队表示,有的用李村的三大超市表示,有的以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表示,真是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更为可贵的是学生还给他们赋予了一定的含义。比如蜀国出了一个诸葛亮,用数学表示;吴国靠海与外界交流方便,用英语表示;魏国位于北方,中国首都北京位于这一地区,所以用语文表示。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又照顾了学生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还掌握了知识,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共同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主动求和、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我们的教学活动应该努力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和发挥协作能力搭建舞台,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述秦始皇的功过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讨论、竞赛、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围绕问题交流各自的看法,相互启发,在讨论辩论过程中指定一位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记录讨论情况,并最后进行总结性的发言。学生讨论很激烈,各抒己见,相互点拨,在相互交流中借集体的智慧解决了问题。这样成功的喜悦促进了同学间的交往,形成了良好的人性关系。而在这合作过程中,不仅是方法的创新,更是集体智慧的创新。
五、培养学生敢于挑战的精神
我国传统教学强调教师教学要“以本为本”、“忠于教材”,学生要“亲其师,信其道”。久之,学生养成了一种唯书、唯师的心态,不敢怀疑传统,不敢质疑书本,不敢挑战权威,总是习惯于按照既定的思维去想问题、按照通常的方式去办事情。但是任何科学都是人类认识的结果,都要随着人类认识的深入而发展。科学史上的每一个伟大发现,都是向权威挑战的结果。日心说代替地心说,进化论代替物种不变论,都是如此。历史教学中,除了历史发生的具体时间是客观唯一的外,其余的分析与评价应该说是没有唯一答案的。教师要诱导学生敢于挑战教材,“尽信书等于无书”,敢于突发奇想,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能力去分析评判每一历史事件。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要给学生一个民主、和谐、平等的创造氛围,培养学生勇于思考、善于发现、敢于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活动,为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开垦出一片肥沃的土壤。
论文作者:朱林霞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5
标签:学生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自己的论文; 都是论文; 创造性思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7月第28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