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预应力施工技术;房屋建筑质量控制;应用分析
引言
在房屋建筑具体施工的过程中,预应力施工技术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房屋建筑的综合性能。该技术的原理是以混凝土结构为基础,从而对预应力筋进行设计;通常来讲,混凝土外界负荷达到一定值时,则需要借助相关的张拉设备对混凝土当中的预应力实施张拉操作,目的是让混凝土从内部逐渐产生能够与外界压力相互对应的压应力以及拉应力,从而将外界负荷成功抵消,这样可以最大限度保障混凝土原有结构不会被破坏,提升房屋建筑的综合性能。
1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流程与要点
1.1布置预应力筋
在房屋建筑的预应力施工技术应用当中,预应力筋的布置一定要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方案施行,对施工现场进行预应力筋的布置位置规划。一般来讲,在房屋建筑的大梁中需要布置预应力筋,所以要从非预应力筋表面每隔1-1.5m设计单个控制点,布置预应力筋的曲线,并且对曲线峰值、谷值进行规范。待所以预应力筋位置布置且复核之后,才能进行具体的布置工作。
1.2焊接固定架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固定架主要起到对预应力筋的支撑作用。将预应力筋焊接在固定架上一定要保证焊接位置符合规范标准,通常来讲标高控制点都需要进行焊接处理,固定架至控制点的标高位间隔1米。在将预应力筋焊接在固定架的实施中,放线人员要对焊接操作进行全程监督,一旦出现位移或是错开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对焊接点进行修复。
1.3设置波纹管
在预应力施工技术的应用中,将预应力筋进行绑扎且焊接好之后,便需要进行波纹管安装工作。在安装波纹管的过程中,需要先将锚固段锚板进行安装,随后将波纹管套入其中,对端部进行密封处理,一般会选择胶带密封的方式,目的在于避免波纹管内部渗入污染物。在连接波纹管的过程中,应当选用更大一号的波纹管,长度以400mm最为适宜,连接旋入的长度在150mm左右才能保证波纹管的连接稳定。此外,尽可能选择平顺且平直的波纹管材料,避免连接安装时出现角度偏差。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由于预应力混凝土预先施加了一部分预应力,因此与普通钢筋混凝土相比,具有一些无可替代的优势。首先,结构中预先施加的应力抵消了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部分或全部的拉应力,有效推迟了裂缝出现的时间,而且可以起到减小裂缝宽度的效果,因此预应力改善了结构的使用性能,提高了对应构件的刚度,有效增加了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使得结构的耐久性得以改善。其次,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通过对混凝土预加应力,有效地利用了混凝土和钢材两种材料的强度,而且一般的预应力混凝土标号都比较高,可以合理地利用高强材料,因此,构件截面尺寸较普通的钢筋混凝土有所减小,从而实现减轻自重,节约材料的目的。再次,预应力混凝土梁中配置的曲线钢束,可以有效地减小梁中支座附近原本的竖向剪力,加之混凝土截面在施工完成之后就具有的预压应力,使得混凝土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主拉应力大幅减小。最后,预应力技术作为一种常见的技术手段,可以发展成为一种主要或者辅助的结构连接手段,从而使混凝土结构的连接、修补、加固等技术有了长足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1房屋建筑的受弯组织分析运用
房屋建筑工程力求高稳定性高安全性,如何完成这两个指标呢?那就是确保受弯结构组织足够完善。房屋建设工程包含很大一部分的受弯结构组织,它们是确保房屋高稳定性的关键。受弯结构若不够完善必然不能保证建筑的高承载力,从而威胁建筑的安全。上文提到,预应力技术具有高稳定高安全性的特点,要是在受弯结构中融入这一技术,必然能完善受弯结构,提高受弯结构的安全系数和承载力。目前,预应力技术在受弯结构中的运用主要是使用碳纤维材料来加强承受力。溯其根本,是因为碳纤维材料强度高、制作原材料易获得、施工程序简约等因素导致的。虽然这些有利因素推动了受弯结构组织的不断完善,但是只要不注重这些变量是否符合标准,导致承载力不足,必定会有构件损坏的不良结果。为此,在实际施工时,碳纤维材料的运用一定要严格把控应变量的大小,使其控制在标准区间内。另外碳纤维材料的配备还需有效的初始拉力,避免因构件损坏增大构件的受损度,确保足够应力水平进行有效施工。
3.2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板柱结构中的应用
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板柱结构中的应用,首先,基于相关要求与标准,将预应力筋插入助网纵横线之中,使其与板柱结合在一起。值得注意的是,倘若要促使结构构成主体,则还要施加一定的预应力。其次,具体施工中需要使用钢制锥形锚具与XM型锚具,如果涉及到高空张拉,可通过YC-18或者YC-20穿心式千斤顶进行。另外,在对预应力筋配置过程中,通常应用的是碳素钢丝束或者钢绞线束,有利于让结构更加稳固。最后,在张拉过程中要重视轴线长短的问题。倘若轴线过长,则可能在张拉作用下导致顶柱砂浆被挤压,从而出现位移的现象,对此需要采取对应的措施,从而将柱上弯矩减少或者是消除;倘若轴线过短,但是柱结构则比较长,为了能够防止顶柱出现位移,则要对柱底进行加固,之后才能够安装上层楼板,并在板柱浇筑完成之后再对下层预应力筋进行张拉。
3.3施工质量控制
对于预应力筋切割长度的确定,应严格按照设计规定进切割,在完成预应力筋的下料操作后,立即制作固定端锚具,制作完成后方可送到施工现场。其中,钢绞线的下料长度不应小于其在结构内的长度、张拉端预留长度、下料误差这三者之和。对成品钢绞线进行检查,确保无死弯及磨伤并按长度进行分类堆放,在对规格、数量按照设计规定进行确认检查。按设计要求确定预应力筋在梁中布置的曲线形状,预应力筋埋设的最高点、反弯点与和最低点等特征决定曲线的形状。一般来说,要在非预应力钢筋上,画出预应力筋的放线图,其中将通常将控制点间隔设置为1.0~1.5m,应配置专人进行放线工作和跟进复查。在各个控制点处将预应力筋绑扎成型后,以波纹管管底为标高,以按设计要求的预应力曲线为矢高,在控制点处标志箍筋划线,然后将支架焊接在梁的箍筋上,支架间的距离通常为1m左右。固定支架焊接好之后则进行辅管施工,先将安装固定端锚垫板,再逐步地从张拉端处套入波纹管,波纹管对接完成后还要用胶带密封。对于波纹管与固定端钢绞线的连接处要用棉丝进行封堵,然后用胶带进行密封。在此过程中,应确保波纹管整体没有明显弯折,水平方向上偏差控制在1cm以内。波纹管铺放完毕之后将预应力筋穿入管内,然后把波纹管绑扎在固定架上。在预应力筋穿束过程中,宜采用人工单根穿束,对于穿束端要软布包缠好避免波纹管出现破损,若是出现破损应立即进行防水处理。
结语
我国市场经济发展飞快,经济力量日渐雄厚促使高新技术不断发展,预应力施工技术也持续深入发展,满足了房屋建筑业的发展需求,使建筑行业更加繁荣,建筑质量得到更好的保证。我国人口持续增长,生活水平不断上升,人们对生活质量有更高的要求,人们对房屋建设质量好坏也有了更高的判断标准,要求房屋具备更高的安全度,满足好的框架结构。为了满足住户的入住要求,需要建筑技术向深度发展,不断提升预应力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带动建筑业飞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凯.房屋建筑施工中的预应力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32):186.
[2]胡传元.预应力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质量控制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8(25):66.
论文作者:王韶鹏,,,杨永奇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预应力论文; 结构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波纹管论文; 混凝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应力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