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国:中东和平的保障_以色列总理论文

巴勒斯坦国:中东和平的保障_以色列总理论文

巴勒斯坦国:中东和平的保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巴勒斯坦论文,中东论文,和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纪之交,如何审视持续了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冲突并把握其未来?

新世纪的钟声能否奏响新中东的序曲?

9月5日,巴以签署了关于执行《怀伊协议》的《沙姆沙伊赫备忘录》,13日巴以又开始了关于最终地位的谈判,进入了巴以谈判最艰难、最关键的阶段。巴勒斯坦国是此次谈判中的重要议题之一,由此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将是一个现代民主的国家

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曾长期处于战争状态,其间爆发过5 次大规模战争。但是1982年非斯阿拉伯首脑会议提出的《非斯方案》则标志着阿拉伯对以战略开始转变。1988年在阿尔及尔召开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 次特别会议上也调整了对以战略, 巴解宣布接受安理会242 号和338号决议,承认以色列的存在,提出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主张。 巴勒斯坦提出的“建国换取和平”的主张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1988年宣布建国后已经得到100多个国家的承认。

在被占领土上建立的巴勒斯坦国将是一个现代民主国家,其主要原因是:首先,长期的政治斗争使巴勒斯坦社会形成了民主政治生活的气氛和条件,巴勒斯坦人具有较强的参与欲望和民主意识;其次,在争取民族解放的长期斗争中形成的众多党派组织曾为巴勒斯坦民族独立解放做出过重大贡献,因此不可能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再次,巴勒斯坦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这种社会培育民主、拒绝专制),且人民的受教育程度比较高;最后,外部制约力的影响。巴勒斯坦每年从发达国家得到约10亿美元的外援,这对于成长中的巴勒斯坦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它会促使巴勒斯坦社会的开放和多元化。

鉴于巴勒斯坦对以政策的战略转变、其国家性质将是一个现代民主和开放的国家,我们有理由认为,巴勒斯坦在被占领土建国将促进中东和平。

密切经济联系将推动政治关系的发展

从综合国力来看,巴勒斯坦远无法同以色列相比。以色列早已建成了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国民经济体系。在阿拉伯对以经济制裁的几十年中,以色列的主要经贸伙伴一直是欧美国家,其工业化标准和其他出口产品也是与欧美标准衔接的。而巴勒斯坦几乎是百废待兴,许多基础设施尚待兴建和完善,在经济发展方面对以色列还有很大的依赖性。当然巴勒斯坦的劳动力对以色列的经济建设也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目前加沙和西岸约有10万巴勒斯坦人在以色列境内工作,每当发生爆炸事件、以色列封锁边界后都会严重影响巴勒斯坦经济发展。据世界银行的统计,以色列封锁造成巴勒斯坦的经济损失平均每天达数百万美元。尽管巴以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巨大的差距,20~30年可能都难以消除这种差距,但巴以之间已经存在着非常密切的经济关系,而且具有很大的互补性。毫无疑问,在实现和平后的发展中,双方经济联系将进一步加强并推动政治关系的发展。

以色列将变得更安全

从安全角度来看,巴勒斯坦在本土建国后将有利于以色列的安全。不公正是产生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实现相对公正将使暴力行为相对减少。众所周知,英国委任统治时期一些犹太人也曾组织起来,以暴力反对统治当局。前总理沙米尔就曾是此类组织的领导人之一。所以,当满足了(至少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巴勒斯坦人民恢复民族权力的愿望后,会使更多的人放弃敌对态度,从而提高以色列的安全系数。

巴勒斯坦行使主权后,也可以进一步打击少数极端主义分子、恐怖分子。巴自治机构已经做出了努力并破获了一些暴力组织的危险企图。例如,去年10月签署《怀伊协议》后,巴勒斯坦自治机构加强了打击恐怖主义活动的力度及同以色列安全部门的合作。今年3 月巴勒斯坦安全机构获悉“哈马斯”计划在以色列中部城市策划一起恐怖活动的情报,便及时向以色列有关方面通报,使其挫败了这次恐怖活动。事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记者招待会上对此表示感谢。以色列总统魏茨曼在建国51周年的庆典上也公开向阿拉法特表示谢意,认为由于阿拉法特的努力“使针对以色列的恐怖活动明显减少”。

建立巴勒斯坦国是中东和平的必然结果

对于有着两千多年流散史、饱经屠杀与残害的犹太人来讲,最为关心的莫过于民族生存与国家安全问题。国家安全一般取决于两个主要因素:首先是自身是否强大,是否有能力保卫自己国家的安全;其次是周边国家环境,是否能够威胁其安全。那么以色列的具体情况又当如何呢?以色列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的励精图治,已经由西亚一隅的小国、弱国发展成中东地区的经济军事强国,不仅有一支强大、高效率的军队,甚至还拥有了核武器,是中东地区惟一的“核国家”。80年代阿拉伯国家对以立场和战略发生了“从要消灭以色列到与之和平共处”的根本性转变。所以,由于自身实力的增长、特别是由于对手敌对立场的转变,以色列早已解决了生存与国家安全问题,即早已不存在种族灭绝、国家覆灭的危险。人类文明发展的大环境也同样不会允许类似二战期间“犹太大屠杀”式的种族灭绝事件发生。目前以色列政府、媒体所说的安全问题实际是社会安全问题,其威胁主要来自国内的极端势力、暴力组织(包括犹太极端组织)等,其影响也是在社会稳定层面。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以色列人认识到,不论你愿意与否,或迟或早要接受巴勒斯坦国这一现实,而且早接受比晚接受要好。它有利于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早日实现中东和平。今年4 月以色列塔米和平研究中心公布的民意测验表明,69%的以色列人认为,中东和平进程最终将导致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家,而持否定态度的人只有25%。尽管民意测验有其抽样对象的局限性,但它毕竟反应了当前以色列社会倾向的一个侧面。它不仅表明以色列人心思和的一面,也反应出其对自身安全的信心。

“共存型”矛盾

实际上,巴以、阿以矛盾是一种“共存型”矛盾,它只是该地区社会历史发展长河中的一段插曲。中世纪欧洲各国发展中也曾剑拔弩张,德法曾互为宿敌、英法之间曾有过“百年战争”。但随着社会进步、历史发展,这些早已经成为翻过去的“老照片”。欧洲各国正在从“共同市场”走向“欧元”过程中建设新欧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阿犹矛盾绝非不可调和。在欧洲反犹排犹“最黑暗”的日子里,犹太人都能在巴勒斯坦地区和其他阿拉伯国家与当地阿拉伯人和平共处,只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把巴勒斯坦作为建国家园并向该地区大量移民后,阿犹矛盾才逐步激化。以色列建国使阿犹矛盾骤变为呈白热化的阿以矛盾,并进行了半个世纪的殊死相拼。然而,战争并没有解决阿以矛盾,只有和平共存才是惟一可行的。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国内的有识之士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阿以实现和平之后不仅使以色列的安全更有保障,以色列还将赢得一个巨大的中东市场,使以色列以高科技为基础的充满活力的经济赢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中东其他各国也能够从其先进科学技术中获益。到那时,“新中东”也将不再遥远了。

标签:;  ;  ;  

巴勒斯坦国:中东和平的保障_以色列总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