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探讨论文_赵敏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探讨论文_赵敏

烟台欣和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山东烟台 264000

摘要:企业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工作,能够有效保证产品质量,更有利于提供给客户或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食品。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及其存在的问题,对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原则;问题;维修管理;策略

食品生产离不开机械设备,因此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对于稳定食品产品质量,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保障客户利益。

一、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分析

机械设备管理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第一,与生产能力相匹配的原则。主要是指在进行食品生产设备管理的时候,要确定生产加工环境条件,以及生产加工的数量、工期等,然后根据这些加工生产的条件因素,选择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食品机械设备。通过这样的方式还能确定选择设备的加工能力、加工规格等具体的参数,保证设备管理的科学化。第二,生产线上的加工设备相互配套的原则。单机生产作业在生产加工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机械设备管理的时候不仅要注重单机生产作业,还要注重整个加工生产线和各个加工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的配套关系,最大程度的保证机械设备之间的平衡性和稳定性。在市场中,质量决定了生产加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以设备的管理不但要保证企业经营的先进性和经济性,还要保证生产加工的质量;也就是机械设备的选择既要考虑设备的性价比和购进价格,也要研究设备的生产加工性能。目前的机械设备基本达到了精度和性能双高标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的性能也在不断更新,所以生产加工企业定期购进先进的机械设备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根本条件。

二、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新旧机械设备使用脱节问题。科技的快速发展,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很快。旧设备的使用会加大设备故障的几率,降低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影响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购置最新的生产设备,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同行业的竞争力,但是,仍然有很多企业不愿意去投资,不能够及时更新设备,无法采购符合生产要求的最新设备,从而导致企业落后于其他同类企业,严重的可能被客户淘汰。设备的稳定,和先进设备的使用,会大大降低人员操作影响质量的不确定因素,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保证质量安全。

2、机械设备保养问题。为了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需要对设备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设备管理较松懈,虽然制定了设备管理制度,规定了需要哪些人员对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巡检内容,哪些管理人员需要定期监督检查设备的维护保养状态等内容,可是,由于企业的管理较松散,对于设备维护保养制度的执行情况缺少考核,致使制度执行不严,不能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个人,有时,又为了增加企业效益,提高产品出率,设备往往超负荷运行,这样更加大了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如果不能够及时的维护,可能导致设备使用寿命降低,对于设备的使用状态会有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者,往往是设备的操作者,这些员工往往更注重生产过程的控制,对于设备的异常情况缺少认识,通常会认为,只要设备能转,不出故障,就是好设备,就没有问题,也不会影响生产。而对于一些专业的设备维修人员,如电工、钳工、仪表工等,在没有领导的监督下,往往也是得过且过,通常思想上会有“差不多行了”的状态,这也给机械设备的保养带来了不利影响。

3、设备清洁与维护问题。清洁对于机械设备管理非常重要,尤其与物料直接接触的接触面卫生,应该避免有积料,防止蝇虫滋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生产实际过程中,很多生产管理者都忽略了卫生的管理,尤其设备卫生的管理,对于设备的清洁方法与频次均没有规定,让工人随心所欲清洁,这样往往会延长清洁的时间间隔,很多操作人员都是等设备不能再用了,故障了再去清洁,因为没有固定频次,往往得过且过,能在自己上岗的时候不干活就不干活,生产负责人也不做严格要求,这样使得设备的清洁和维护都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给生产带来不利影响。设备维修人员,往往也不能养成良好习惯,在设备维修完成后,不能将所有的备件、配件,如螺丝螺母清洁干净,这样将加大生產系统中进入异物的风险。

三、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策略的分析

1、建立健全机械管理制度。为了加强机械管理,保障产品质量,企业应该根据公司发展需要,机械设备的应用情况,制定适宜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最好设立专业的部门和人员,定期对设备状态进行检查,确定设备缺陷,制定设备维修计划,并实行设备包机管理制度,将每台设备的维修管理落实到个人,对于设备的维护保养状态、设备运转状态,与员工的工资绩效奖金联系起来,这样有规定、有考核,就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同时,也要尽量不改变员工包机设备,因为工作久了,包机人对设备的运转状况都比较了解,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效率,也能最大限度的保障设备稳定运行,这样在定期设备维修检查时效率比较高,也可以更好的实现设备检修的目的。

2、将机械设备维护纳入考核奖惩制度。机械设备维护保养是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重要手段,为了保证设备维护保养的及时性与有效性,生产企业应建立设备维护与保养的奖惩机制,规定设备维修人员要按时、按需、按要求对设备进行维护、维修与保养,并将保养的情况纳入到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中,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可以更好的保证设备维护保养的效果。考核制度的建立与执行要注意公平、公正,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考核的作用,通过完善的制度,与适用的奖惩手段,可以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水平。

3、做好专业人才培养工作。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设备运转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企业的设备操作人员与维修人员都 要不断的学习设备维护保养知识,学习新设备与旧设备的异同点,关注新设备的使用情况等内容。首先,企业要做好内训,对设备维修人员不断的培训,并在内部不定期组织沟通交流,使设备维修人员不断的交换思想与维修方法,从而提高设备的整体维修管理水平。其次,企业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新鲜血液的注入,需要我们外招引入技术人才,使带来新的管理思路与维修方法,从而提高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4、做好设备维修后的清洁工作。生产部门需要建立设备清洁管理制度,需要对设备的清洁频次进行确定与验证,摸索出适宜的清洁方法,要求操作工人按清洁的方法与频次执行设备清洁操作,并定期监督检查清洁情况,同时对员工执行考核,这有利于生产的顺利进行和设备的稳定运行。设备的现场清洁管理,可以借助5S-TPM工具,做好设备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工作,重视设备的预防性维修,建立系统的预防性维修计划,全员参与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工作,保障设备清洁,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

结束语

科技的进步使得机械设备得到快速发展,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而机械设备的正常使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也会降低安全污染风险,但也要认识到设备维修管理存在不足。因此为了保障机械设备可靠运行,必须加强对机械设备维修管理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周新平.食品加工企业做好设备选型的探讨[J].四川食品与发酵,2015(02)

[2]贾时越.浅谈纺织机械设备维修管理[J].工程技术,2016(37)

[3]陈名德等.浅析化工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修[J].化工管理杂志,2015(06)

论文作者:赵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机械设备维修管理的探讨论文_赵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