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人的问题研究的清理与总结,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的问题研究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其研究进程始终紧随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发展,并反作用于社会实践。因而,我们应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社会实践出发,来考察和反思我国人的问题研究得以泛起的历史背景及其演变的内在逻辑,从中进一步弄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人的发展内在联系,同时对我国人的问题研究加以清理和总结。
一、“伤痕文学”的崛起及哲学回应(1977 ̄1980)
哲学离现实最远,它通过诸多中间环节干预现实,而现实也通过诸多中间环节影响哲学。其中最主要的中间环节,是文学和人学。可用下图表示:
现实文学人学哲学
因为现实的东西首先是以形象(感性)思维的形态反映在文学作品里,人们也往往首先以文学形式对现实的东西进行描述和诉说,表达对人生体验的感悟,况且文学作品易被平民揭示人性;因此,文学所表现出的倾向必然影响作为抽象(理性)思维形态的哲学,引起哲学上的回应,而哲学既要以理性的形式分析综合文学所提供人生事实,又要提供一种人性理论(人性观念框架)来影响文学, 为文学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以此干预现实。国外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之所以能获奖,既在于他们能反映现实中活生生的人生,又能体现出一种哲学上的人性理论。西方一些哲学家之所以能写出具有历史影响的传世之作,既在于他们能提供一种影响文学进而影响现实的理论,又在于能对文学所提供的人生事实进行哲学的思考分析。在中国,现实、文学、人学、哲学也具有这种内在联系。不过有时是自觉的,有时是不自觉的。
“文革”以后,人们所思考的事实,首先是“文革”十年那非人性的现实。思考成果,是从1977至1980年发表一批被称之为“伤痕文学”的作品。其主要代表作有:刘心武的《班主任》,戴厚英的《人啊!人》,叶辛的《蹉跎岁月》,郑义的《枫》,陈建功的《萱草的眼泪》,蒋子龙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卢新华的《伤痕》等。这些作品反映出一种共同的倾向,就是通过描述和诉说“文革”对人性的践踏及对人的精神伤害,通过谴责“文革”那人性沉沦的现实,来重新恢复人性和人道主认,恢复和确立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地位。这种倾向显然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以人性沉沦为主题,来表现作家的人道主义价值观;文学作品的描述较多具有道义和情感评价色彩,缺乏哲学上的理性思考。
文学作品表现出的这种倾向,在意识形态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应,首先是哲学上的回应。“伤痕文学”涉及的主题,是人性和人道主义。它给哲学提出这样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什么是人性?有没有共同的人性?人性和阶级性是什么关系?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应该弘扬人道主义?人性、异化、人道主义三者是什么关系?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什么关系?等等。现实和文学提出问题,哲学必须作出答复和回应。这种回应具体表现在:开始注重“伤痕文学”所揭露的事实,集中讨论人性、异化、人道主义及人的自我价值问题;运用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思想工具反思“文革”现实,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开始反思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同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关系;力图为解决“伤痕文学”作前导,促发了1980年哲学界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关系;力图为解决“伤痕文学”所提出的问题提供理论基础。这样,“伤痕文学”崛起的哲学意义就在于:由1977至1980年的“伤痕文学”作前导,促发了1980年哲学界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全国大讨论,使哲学在对现实的反思中提出和重视人的问题(当然,这场讨论还有其它背景)。这场讨论持续到1984年(以胡乔木发表讲话式论文《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为标界)。
二、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1980—1984)
人1980年开始的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的全国大讨论,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重大问题展开的。
1.人性、阶级性和共同人性
哲学界重视人的问题,当时首先表现在集中注意人性问题,把人性论作为反思我国“文革”现实和历史经验教训的理论工具。有些学者的反思和总结,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的:人性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而具有的基本属性在“文革”时期,人性受到了践踏,由此阻碍了社会发展;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之所以出现一些曲折,甚至犯“文化大革命”这样大的错误,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指导我们思想和行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没有完全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忽略人的问题;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恢复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确立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人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核心和目的,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历史看作是人性异化和人性复归的历史,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关于人性形成、丧失和复归的规律和条件的科学;因此,任何轻视人、不尊重人和不关心人的做法都是必须克服的。
运用人性论反思现实,总结经验教训,使一些同志把批评矛头直接对准将人性等于阶级性并过分强调人的阶级性的观点。有一种观点认为,在阶级社会,人性就是阶级性,没有共同人性可言。这种观点过于注重人和人之间的阶级关系,因而主张用阶级分析来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这一观点实质上成为“文革”时期把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基础。针对这种倾向,有些学者重新对人性加以理解,指出人性是人之所以共有的,既然如此,就没有阶级性可言;阶级性是阶级的属性,人性是人作为人的属性,人不同于阶级,人性不同于阶级性。
这种针锋相对的观点,引出了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人性、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关系,以及阶级性和共同人性的关系的颇多争论。在人性和阶级性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在于能否把人性等于阶级性,实质在于如何看待我国 现实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主要看作阶级关系,人是作为阶级成员参与一定阶级的,人和人之间没有共同人性可言,因而人的地位取决于该阶级的地位。认为人性不同于阶级性的同志,把现实社会中人和人的关系看作非阶级关系,人是作为人参与社会生活的,因而人在社会中应受到尊重,那种只强调阶级性而践踏人性的做法是非人道主义的。在人性、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的关系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人性的社会性。认为人性就是阶级性的同志强调,人性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而人的社会性只表现为阶级性。认为人性不同于阶级性的同志指出,人的社会性是人性之一,而不是人性的全部,人的社会性一定意义上表现为阶级性,但不完全等同于阶级性,因为人的社会性是多方面的。在阶级和共同人性的关系问题上,争论的焦点在于阶级社会中是否存在“共同人性”,争论的实质在于,在阶级社会,是否可以把人道主义作为一条基本原则确立下来。认为人性就是阶级性的同志根本否认有共同人性,因而否认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人之间存在什么人道主义,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能采取阶级分析。认为人性不同于阶级性的同志指出,不同阶级的人之间存在着共同人性,因而一定意义上可以用人道主义原则来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对人和人的关系采取阶级分析是片面的。
在争论中,尽管岐见颇多,但并未形成明确不同的思想倾向,还能达成这样一种共识:共同人性和人的阶级性是不能割裂的,阶级性中存在着共同人性,但不存在抽象的共同人性,丰阶级社会,共同人性存在于阶级性之中;因而,人道主义不是资产阶级专利,它可以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处理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原则,只对社会主义中人和人的关系进行阶级分析是不对的。
2.社会主义和异化
运用人性反思现实,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进一步提出异化问题。当时有些专家学者从人性出发衡量我国现实,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性存在着异化,而这种异化是社会主义社会一切弊端的集中表现,因而只有用异化才能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消极现象给予科学说明。这种倾实质上是运用“人性--人性异化--人性复归”这种人本主义的思维模式来说明分析和评判我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和历史。
能否用“异化”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的现实和历史?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研究,引出了对异化理论,尤其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思考。在异化理论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陈营。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异化的同志,一般提出两个根据:一是马克思在晚年成熟著作中仍保留异化概念,并用“异化”来表达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性现象,社会主义社会只要存在非人性现象,当然就可以用“异化”来说明;二是马克思虽没有直接讲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异化,但在成熟著作中还曾讲过社会分工是产生异化的根源,社会主义社会仍存在社会分工,因而异化及其根源也必然存在。反对用异化理论说明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消极现象的同志提出两个相反的理由:一是马克思晚年成熟著作抛弃了早期著作提出的不成熟的异化理论,用历史唯物主义取而代之,并用后者来说明社会历史,晚期著作虽有时使用异化概念,但只是偶然用它来批羊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劳动和资本的关系;二是在马克思那里,异化是同私有制联系一起的,并主要用来描述资本主义私有制社会存在的非人性现象。
表面看来,人们是异化问题上争论不休,就其深层实质看,争论的焦点在于:异化理论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理论(是价值观还是历史观);应运用什么理论(异化论或唯物史观)来说明社会现实和社会历史(在当时,有些人却是在没有首先弄清楚这两个问题的情况下展开争论的)。这里实际上涉及到如何看待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如何看待唯物史观这两个根本问题。所以,人性论、异化论和唯物史观之争,实质是主张把什么理论作为分析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实和历史的工具。异化问题的争论进一步引出了青年马克思和成年马克思的关系、异化和唯物史观的关系的争论。这两个问题的争论基本是交织一起的。在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中,人们取得了一定共识。这就是:异化理论就是其性质和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是人道主义的理论基础,其职能是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中的非人性现象作价值评判,而不能用来对社会历史和现实作科学说明;青年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性质和职能缺乏真正认识,因而将其职能错用,用它来分析说明社会历史和现实,结果在历史领域走向唯心主义;成年马克思认识到异化理论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不是历史观,因而要科学说明社会历史和现实,只能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在说明分析社会历史问题上,马克思用历史唯物主义取代异化理论;成年马克思并没有抛弃异化理论,而是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职复原位,把异化理论作为一种价值观保留下来,并将其职能严格规定为价值评判。这里,问题的关键,就是要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来重新认识异化理论和唯物史观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系
人性、阶级性和共同人性关系的讨论社会主义和异化关系问题的争论,人性论、异化论和唯物史观的关系的思考,上升到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逻辑上必然引出对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关系的讨论。因为如何看待人性和异化问题,从世界观和价值观高度,应当是如何看待人道主义问题。而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和唯物史观问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高度,就是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关系问题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看待人道主义。为此,许多专家学者首先研究了西方人道主义的历史、涵义、本质功能和性质等。基本上有三种代表性思想倾向:第一种倾向认为,人道主义的本质在于把人当人看,尊重人的地位和价值,关心人的命运,而马克思主义也关心人的存在、发展和自由,为人的解放和发展作论证,所以就其实质和核心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彻底的人道主义;第二种倾向认为,存在着广义的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关注的是人,马克思主义不仅关注作为特殊存在形态的人--无产阶级的解放,关心作为另一咱存在形态的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且还注重揭示和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因而科学的人道主义只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第三种倾向认为,人道主义在历史上属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历史观上从抽象人性和孤立个人出发,马克思主义属于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历史观上从生产方式和经济关系出发,因此,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二者水火不容。这三种思想倾向对以后人的问题研究具有深远的影响。
争论比较激烈。但在一些问题上也达成共识。部分专家认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作为历史观,是应着重加以批判的,而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伦理观,却有许多值得汲取的合理因素,通过改造、扬弃,可以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不能归结为 人道主义,但包含科学的人道主义;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伦理观,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更注重人道主义--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4.人性、异化、人道主义讨论的实质、特征及得失
1980-1984年全国掀起的关于“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大讨论,涉及面广,影响广泛深远,所以,对这场讨论予以简要的分析总结是必要的。
这场讨论的特征是明显的。其一,兴趣热情高。这场讨论参与人多,论文数量多,时间持续长,声势大,反映出人们对人的问题的极大兴趣和热情。其二,感情评判色彩浓。由于“文革”对人的情感和精神的伤害,由于许多人对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作感情色彩的理解,所以这场讨论主要从价值观、伦理学角度提出人的问题,多注重作为价值观、伦理学意义上的人,注重对社会现实和历史中的非人性现象作价值和道义的评判,而对我国历史和现实中人的状况缺乏一种较为客观、具体和深入的理性分析。其三,历史感强。这场讨论主要是对我国现实和历史中不尊重人和不关心人等贬低人的价值的现象的反思,这种反思虽离不开对人的问题作理论探讨,但更重要的是反思现实和历史,对人本身的基本理论问题没做更多、更深入系统的研究。其四,逐渐具有了政治色彩,同政治联系起来。其五,贬低中国传统文化、宣扬西方文化的倾向开始抬头。
这场讨论的实质意蕴,主要是从哲学人性论上反思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和历史,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以确定人在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这种反思在认识、实践和人学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在认识上,这场讨论的集中成果,积淀并凝结为三个命题:“把人当人看”;应注重从历史观和价值观关系上研究人;应现实地研究人。“把人当人看”,是说社会主义社会不应把人沦为动物,泯灭人性,不要轻视人、蔑视人,而应尊重人的价值。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文革”期间,之所以存在不把人当人看的现象,从理论认识上,是否认共同人性和人道主义结果,是轻视人、蔑视人以及忽视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结果。在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讨论中,人们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完全抽象否认共同人性和人道主义,相反,它积极吸取人道主义的合理成果;社会主义制度不否认人的价值,相反更尊重人和关心人,把人当人看。“应注重从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关系上研究人”,是说要正确区分和处理人的问题的历史观层面和价值观层面的关系,以通过对这一基本关系的解决来有效解决人的问题。对异化、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之所以争论不休,关键在于没有正确认识和解决这一关系。在人学史上,主要是从历史观和价值观两个方面提出和研究人的问题的,关于异化和人道主义的讨论亦是如此。在讨论中,有些人多从历史观上看待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否定得多,有些人多从价值观上看待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肯定得多。在进一步讨论中人们逐渐认识到,正确认识和解决人的问题的历史观和价值观两个层面的辩证关系,是科学解决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的一个关键,因而,不能离开这一关系来研究人的问题。“现实地研究人”,是针对“抽象地研究人”而言的。以往,人们常把人的问题看作资产阶级的专利,认为研究人的问题,难以同资产阶级划清界限。通过讨论和研究,人们认识到,人的问题完全可以纳入马克思主义的视野加以研究,问题不在于是否应该研究人,而在于如何研究人,马克思主义反对离开具体条件抽象的研究人,主张把人放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加以具体研究。认识上的这三大成果,对以后人的问题研究有着重要影响。
在实践上,这场讨论的最大成果,一方面在于促使人们解放思想,敢于正视人的问题;另一方面告诫人们,社会主义建设应尊重人的价值,关心人的命运,把尊重人和关心人的原则贯彻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以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一个基本原则,并且应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中,确立人的地位。
在人学研究上,这场讨论的成果,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包含科学的人道主义,因而应对“人”这一曾被人们有所忽视的问题加强研究。由此,人们开始重视人的问题,为以后的人学研究埋下了伏笔。
这场讨论也显示诸多不足。其中,思想不够解放,许多来自“左”(看不到人应有的地位和意义)和“右”(过分抽象夸大人的作用和价值)的思想干扰和障碍并没有消除;许多人仍存有疑虑和模糊认识,怕研究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会偏离马克思主义方向,动摇社会主义制度,难以同资产阶级划清界限,怕影响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怕在心理上增强人们的抵触情绪和批判情绪,在思想观念上纵容个人利己主义,引起人们思想混乱和社会不稳定,所以,许多讨论意犹未尽;许多人带着情绪参与讨论,彼此间互相指责,如人的应当性、为我性和超越性等,对人的问题缺乏较充分的科学分析,离开经济基础,只在哲学领域研究上,明显受西方人本主义的影响。
三、文化变革与人的现代化(1985-1987)
“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讨论所取得的成果,蕴含着“把人当主体看”的思想。“把人当人看”,意味着要进一步揭示作为主体的人的价值,因为人作为人,本应被视为一切的主体,而且人要有价值,首先应成为主体,否则价值就难以真正实现,这就是说,只有把人当主体看,才有可能真正把人当人看;“社会主义建设应尊重人和关心人”,意味着应进一步尊重和关心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建设应正视人的问题”,“应现实地研究人”,意味着应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即人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使自身现代化的问题。把人当主体看比把人当人看,在认识上并不是简单重复,而是一种进步。把人当人看,着眼的是区别于动物的人性及人作为人的价值,而把人当主体看,着眼的是人区别于动物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以及人作为主体的价值。
把人当作活动的主体,实际上就是要把人放到社会历史和现实中来,因为活动总是历史的和现实的。人只有有效发挥其主体的积极作用,其主体地位才有可能确立。这从逻辑上又必然促使人们进一步思考“人作为活动主体如何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这一重要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问题突现出来,这一重要问题就被具体化“人作为现代化建设主体如何有效发挥其积极作用”以及人的现代化这一现实问题。
人的现代化,在当时首要就是人格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问题。如果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人的价值观念、道德品格、能力水平、精神面貌、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还停留在传统范围内,人格滑向现代转型,如果没有赋予社会主义现代化以人的基础和人格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难以顺利实现的。
人格主要是由文化塑造的,人的活动和社会活动深层基础是文化,所以,社会改革、人的现代化、人格转型都直接涉及到文化问题。或者说,文化问题从哲学上讲,实质是人格塑造问题。于是,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问题或文化变革与人格转型问题就必然突出出来,从而成为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问题讨论之后人们关注的一个主题。实际上,每当社会变革的转折关头,每当在社会变革全面展开时期,“文化与人”的问题总是必然地突出出来。
从1985年起,许多专家学者集中围绕人格转型问题,从作为主体的人及其人格的各个基本层面展开了讨论。归结起来,主要是从以下六个基本层面和重点展开的:一是人的价值观念。这就是关于“观念现代化”的热烈讨论。讨论的焦点在于:如何在文化变革中确定人的现代观念。二是人的道德品格。集中讨论了“商品经济与道德建设”、“道德主体”等问题。讨论的焦点在于现代人的道德观念是什么样的。三是人的能力水平。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与人的素质现代化的关系”,“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等。四是人的精神状态。讨论的中心问题是“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五是人的社会心理。“健康人格”问题被提出来讨论。六是人的思维方式。集中讨论了“人的思维方式变革”问题。
概括来说,“传统文化与人的现代化”、“文化变革与人格转型”的讨论,表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其一,一定的深刻性和广泛性。由于人的现代化、人格转型直接与文化变革有关,所以,这一时期的讨论主要是从文化角度提出问题,多注重文化对人格塑造的意义,注重由以前反思社会现象转向反思人的活动和社会活动的深层文化基础以及人格,因而这种研究具有一定深刻性,易把人的问题研究引向深入。不仅如此,当时也广泛掀起文化问题研究的热潮,人们大量翻译、介绍、发表和出版有关文化方面的论著。其二,具有战略意义。这一时期的讨论具有批判和建设双重性质:它一方面批判地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又力图关注文化建设和人格塑造,突出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因而这种讨论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其三,“西化”倾向进一步抬头。在“文化”讨论中,西方文化引起学界的极大兴趣和关注,其影响呈进一步上升趋势,对学术界冲击很大,而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一些人的批判。其四,较注重人的价值因素。虽然有些专家学者注意考虑人的科学因素(人的现实性、自在性、受客观条件制约性和适应性),但相当一部分学者更注重人的价值因素。比如,在对现实和超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对西方人本主义文化的宣扬、对人格的转型等问题的讨论中,注重人的价值因素的倾向是较为突出的。可以说,问题分歧的焦点就在这里。
这一时期讨论的实质底蕴,是从现代化高度反思文化和人格,从“文化与人”关系上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确立现代化建设、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新人塑造的目标,并确认新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地位。这种反思,在认识、实践和人学方面也取得一定成就。
在认识上的成果,可凝缩为两大命题:“把人当主体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人的现代化”。讨论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不仅是一切活动和一切关系的主体,而且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人的一切活动和一切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首要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
实践上取得的成果,既在于昭示人们,必须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效发挥主体的积极作用,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中,包含对人的素质、人格、人才和新人的设计,把人格塑造看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项重点、基础工程,又在于促使人们注重文化建设和价值体系建设,把文化价值观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人学研究方面取得的成果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把“人”相对独立出来加以专门深入研究,应对人本身进行深入的理论思考,从理论上说清人。这一成果是建立在如上“认识成果”基础上的。由此,在1987年前后出现了“人学丛书”热。
当然,这一时期的讨论也存在一定局限。主要有两点:一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都缺乏深入细致和辩证的分析,批判和宣扬的盲目性较大;二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人的设计缺乏理论基础--即缺乏对人的正确理解,所以这种设计不免过于就事论事,缺乏严密性和全面性。
四、人的主体性与哲学主体性原则(1988-1991)
要真正解决人的主体作用发挥及人格转型问题,就必须进一步从哲学高度从根本上说清人,从理论上说清人作为主体的本质属性,说清人的主体属性发挥的合理方式,这实质上就是要说清“人的主体性”问题。马克思指出,要了解狗的效用,就必须知道狗的本性,同理,要了解人作为主体的效用,就必须知道人作为主体的属性。因此,把人当主体看,就必须进一步解决人的主体性的正确发挥问题。这是一项比人的现代化更具基础和根本意义的工作。因为人的主体性是相对于人的受动性、消极性而言的,只有正确发挥人的主体性,人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顺利的实现,只有把人当作积极能动的主体,才有可能真正反人当作主体。随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所遇到的阻力会越来越大,其中最主要的,是一部分人不积极理解、支持和参与改革,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便把“人的主体性”问题提了出来。
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提出,实质上是解决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如何尊重和正确发挥人的主体性(或人的主体作用)问题。围绕这一问题,从1988年起,哲学界集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是从哲学上说清人的主体性。为此, 哲学界重点讨论了人的主体性的涵义和主体性原则等问题,由此进一步引出关于实践本体论、实践唯物主义的讨论,也出现了以实践唯物主义或主体性原则改造传统哲学体系、重建新的哲学体系的倾向,使“哲学体系改革”问题凸突出来。争论的焦点是如何正确理解主体性、主体性原则及对主本性的强调该不该有一个即度。二是必须使主体的实践活动既合对象规律性,又合主体的目的性。对此,哲学界集中讨论了“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问题。三是正确解决主体活动的选择和受制约性的关系。因此,哲学界主要讨论了“选择论与决定论的关系”问题。这里,人的主体性原则、实践唯物主义(哲学体系改革)、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个人及其个性,构成“人的主体性”问题讨论过程中的五大重点和难点问题。
人的主体性问题讨论的特征在于:第一,从历史观进而从本体论再从哲学体系的本质特征角度提出人及其主体性问题,人的问题引入了哲学本体论和哲学体系。人的自觉活动与社会历史规律、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选择论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主要是从历史观角度讨论个人及其实践主体性问题;人的主体性原则,实际上是从哲学本体论上提出的,因为人的主体原则提出者的意图之一,是把主体性作为人的根本存在方式,并进一步从主体的内在尺度出发,以主体的方式来对待和把握世界,使世界按照人的方式存在;实践唯物主义之争,实质上是从哲学体系的本质特征上讨论人及其主体性问题。第二,在研究方法上,虽然仍存有不同的思想倾向,但一部分学者已开始意识到并明确提出从人的价值观层面和科学观(历史观)层面的统一出发来研究人及其主体性问题。从价值观方面研究人,是说在人和外部世界的反映和改造关系中,集中注意作为主体的人及其价值因素(人的应当性、为我性、超越性和主体性),它从外部世界包孕的满足人们需要的意义上来评价一切。从科学观(历史观)方面研究人,是认为,人是受客观条件制约和决定的,人的现实状况是在客观现实世界中被说明的,人是现实世界和历史发展的结果和产物,人要按照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活动,由此,对人的研究,应力求在人和外部世界的关系中,集中指向外部客观世界及其对人的客观制约方面,应从外部世界对人的制约、决定方面研究人,其基础和着眼点是作为客观实在的人。这两方面本应该联系在一起。但在“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与“文化变革与人格转型”问题的探讨中,有些人着重从价值观方面研究人,忽视从科学观(历史观)方面研究人。在“人的主体性”问题讨论中,一部分学者注重人的主体性问题中的价值方面,把主体性原则视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原则。另一部分学者则注重人的主体性问题中的科学方面,把客观性原则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在我看来,割裂人的价值观方面和科学观(历史观)方面的关系,正是人的问题得不到正确解决的主要方法论根源。由此,有些学者逐步认识到从价值方面和科学(历史)方面的统一出发来研究人的意义,所以在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历史规律、历史选择论和历史决定论、人的主体性原则、实践唯物主义等问题的讨论中,力图把人的价值因素和人的科学因素统一起来,并贯彻这一方法论原则。第三,在文化倾向上,虽然西方文化、儒学和马克思主义都具一定的影响力,但在80年代末,儒学开始复兴,引起学界的关注,西方文化之影响力稍有削弱,马克思主义受到某些人的冷落,并且各种文化倾向的冲突明显存在。
人的主体性问题讨论的实质意蕴,是从哲学原则上反思作为主体的人之根本属性及其发挥状况,反思人的主体实践活动的原则和方式,并从人的主体性发挥状况方面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以启示人们尊重和正确发挥其主体性。这种反思取得一定的成果。
认识上的成果可用这样四个命题来表达:“把人当积极能动的实践主体看”;“人的实践主体性有其原则和限度”;“关键在于正确发挥个人主体性”;“人的主体性问题本质上是人的问题”。尽管许多专家学者在主体性问题上存有较大分歧,但也取得一定共识。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人只有成为积极能动的实践主体,他才有可能真正把人当人看。把人当积极能动的实践主体看,意味着要从实践角度理解物(人以主体方式理解和改造客观世界,使客观世界变成属人的世界),从人的角度理解实践(人的实践主体性既应符合和体现人性及人道主义原则,也有其适用的范围和限度,它适用于“世界的属人性”这一层面),从主体性角度理解人(人的根本属性之一是人的实践主体性,或实践主体性是最根本的人性,是人性在人的主体上的表现,因而人的实践主体性问题可看作人的一个根本问题),从个人的角度理解主体性(主体不仅是人类、群体,更主要是个人,人类主体性、群体主体性都是通过个人主体性表现、实现出来的,只有把主体性主要理解为个人主体性,人类主体性、群体主体性才能成为现实的具体的主体性,离开个人主体性,它们就会陷入抽象)。因此,要说清人的主体性,必须先说清人本身(人的本性、人的本质、人性)的问题;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就必须重视对个人主体性问题的研究。
实践上的成果在于启示人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通过充分正确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来实现,因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把充分正确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内容;现代化的建设主体即人,应采取合理的实践方式改造现实社会,以积极能动的主体心态参与对社会现实和经济体制的改造,既使自己的活动符合客观规律性,又合乎主体自身的目的性。
人学研究方面的成果,在于把人的主体性视作根本人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是人的问题之实质和核心,因而要研究人性和人的主体,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主体性,要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就不能不坚持主体性原则,要从理论上说清人,就不能不首先抓住人的问题的实质和核心。这里,人学研究已深入到人的问题的实质和核心层次。
问题也是存在的。有的学者对人及其主体性作抽象、逻辑研究,即概念、推理、演绎式研究,较少作现实性研究,较少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建设者的主体性问题。有的学者对人及其主体性作片面研究,要么片面夸大主体性原则的适用范围,把人作为哲学唯一的本体,要么过于注重客观性原则,漠视主体性原则的意义。在主体性问题讨论中,思想干扰依然存在,认识上的疑虑并没有真正消除(如怕研究人及其主体性问题误入歧途),专家学者和意识形态部门的领导干部对人及其主体性问题的理解有较大差异,难以达成共识。由此,一些专家学者开始淡化对人的问题研究,一些原计划出版的人学研究丛书被取消。
五、人的问题研究的两大基本走向(1991-1996)
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的得失昭示人们,一方面,要克服对人的问题研究抽象性、片面性之局限,真正全面准确理解人及其主体性问题,要全面系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的问题研究的得失,就必须从理论上全面系统研究人本身的基本问题。为此一些对人的问题感兴趣且有一定思考的专家学者感到有必要把“人”这一对象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阐明关于人的基本理论,并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人学。另一方面,人的问题研究应面向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把人的问题拉到现实中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提出的人的问题,为社会实践提供人的观念框架和基础。于是,从1991年开始,我国人的问题研究呈现出两大基本走向:有些专家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致力于人学基础理论研究,为建立马克思主义人学作准备,因而成立了人学研究中心和中国人学学会,发表学术研究成果,人学研究热潮蓬勃兴起;有些专家学者注重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现实经济领域角度,致力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的现实性专题研究,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人的问题现实地联系起来。
1.人学基础理论与人学理论体系
“人学”一词来自西方,我国学术界首次引用了这一概念。在人学研究上,我国专家学者主要集中在三个问题上:一是人学研究对象。要建立人学,必须有其明确而独立的研究对象。在这一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有两种基本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人学研究对象是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另一种观点指出,人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的完整图景和本质。二是人学研究的角度。在这一问题上表现出几种不同的理论倾向:有的学者着重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研究完整的个人及其本质、存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有的学者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研究人,把个人及其个性归结到社会关系上加以分析思考;有的学者着重从人的存在状况角度研究人及人的世界,存在主义倾向较为明显;有的注重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本身发生关系的角度研究人的存在和发展规律,力图揭示出人的问题的经济根源(基础)。这里涉及到哲学与人学的关系。三是人学理论体系。对此问题,人们比较关注,但尚未形成明确一致的意见。在人学研究对象、人学研究角度和人学理论体系问题上,人们之间分歧的焦点主要在于对人作何种理解:一是人指什么。是指人类、群体,还是指个人?是着眼于人的价值因素,还是着眼于人的科学因素?对近年我国人学研究状况加以总结便会发现,对人如何理解,往往直接影响人们对人学的看法以及人的问题的解决方式。
近年我国人学研究的特征是较为明显的。首先是多从人学理论建设的角度提出人的问题,既注重从总体上总结以往人的问题研究的成果及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人学建设的基础性问题,又注重分析人学基本理论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其次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文化、国学、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人学建设都有影响,在人学研究中也各有市场。究竟哪一种文化形态成为人学研究的主导思想,在一些学者心目中不十分清楚。
人学研究的实质,在于从总体上反思人本身,形成完整系统的人学基础理论,克服以往人的问题研究的空白和局限,对人达到完整科学的认识,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学基础。这咱研究也初步取得一些认识成果。有命题来表达就是:“把人当完整的人看”;“人学可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科学”。许多专家学者认为,要正确理解主体性问题,要克服以往人的问题研究的局限,在本质上首先要正确完整的理解人,要全面研究人的问题;而要完整地理解人,就必须建立一门人学,以综合各学科关于人的各侧面的知识。并且,人学完全可以把这一“完整的人及其存在、本质和发展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这里,“完整的人”,是指人的各本质方面的统一体。即:他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具有自然性又具有社会性;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既是理性存在又是非理性存在;既是个体存在又是类存在;既是一种价值存在又是一种客观存在,等等。
由于人学研究刚刚起步,其局限在所难免。简要说就是:思想认识不统一,在人学许多总是问题、尤其是人学研究对象等根本问题上,尚未达成共识,甚至有些人对人学不理解,存有疑虑;主体素质不适应,研究人员对人的各方面知识缺乏真正了解,缺乏综合能力,所以,人学研究还处于从不同侧面研究人学基本理论阶段,完整的人学基本理论尚未形成;分析研究无力度,人学研究基本上还存在对象不明、方法单一、缺乏规划和投入的状况,没有形成强力的研究阵地以及人学流派;研究成果未系统总结吸收,在人道主义、人的能力、个人及个性等问题上所取得的成果,未引起人们高度普遍的重视,甚至有所忽视。
人学研究,是人道主义、人的现代化、人的主体性问题研究之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根据人的问题及人学研究的内在逻辑,人学研究将以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人学科学为基本趋向。为此,当务之急的任务,是明确弄清建立人学应思考的根本问题。这些根本问题以及我的基本观点是(这些观点需另文专作论证,这里只是陈述):(1)人学研究对象。人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必须有自己独立的研究对象。与研究人的问题的相近学科不同,人学可把“人以自己的存在实现其完整本质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人的完整本质、人的普遍存在和人的历史发展三者的关系是人学研究对象的核心内容。(2)人学的基本问题。作为人学研究对象核心内容的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价值关系和历史关系及其二者的关系,是人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一关系的不同回答,决定着人学的不同流派,决定着人们对“人”的其他问题的不同回答,而且这一问题贯穿于整个人学发展史,是任何研究人的问题的思想家都必须首先加以思考的中心问题,从而是他们认识和理解人的问题的出发点。(3)人学的性质。人的本质是人的哲学研究的对象,人的存在是关于人的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人学既不单纯研究人的本质,所以它不单纯是哲学,也不单纯研究人的存在,所以它也不单纯是具体科学,它研究的是人以自己的存在表现和实现人的本质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因而它既是一门综合科学,又具有哲学性质。(4)人学研究方法。人是一种完整的综合体,人学是对各门关于人的知识的科学综合的结果,所以,要建立一门相对独立的人学,就必须对人进行综合研究。(5)人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我们应在多种文化形态中确定一种主导形态,以作为人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同时兼收并蓄其他文化形态中的积极因素。但在哲学上,应从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角度研究人学,把关于人的价值观置于关于人的历史观中来思考。这方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6)人学研究的思路。以对人的现实问题研究带动和促进人的基础理论研究,是应倡导的一种思路。(7)人学理论体系框架。根据人学研究的对象、基本问题以及性质,人学理论体系的基本框架大致为:第一部分是人的本质论(从本体上研究人的完整本质);第二部分是人的存在论(综合各门具体科学关于人的知识,研究人在空间上的普遍存在);第三部分是人的发展论(研究人的本质在时间上的历史发展,揭示人的历史发展的根据、内容、方式、规律和目标,质言之,研究人的本质和人的存在的历史关系);第四部分是人的价值论(研究人的价值及相关问题)。以上这些根本问题,将会成为日后人学研究的重点和基本走向。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
自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许多学者为使人的问题研究面向现实,具有时代色彩,便开始从市场经济角度提出和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 一新的课题。这种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发展的正负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塑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价值;经济体制转型与人格转型,等等。研究这些问题,焦点在于如何看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人本质,如何看待市场主体的发展及其塑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之问题的研究,在认识上的成果,是要“把市场人当经济人和道德人看”,要视“人的塑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一项基础工程”。许多学者认为,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主体,人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状况。因此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人的塑造的目标是多方面的,但基本上有两个:一是把市场主体塑造成经济主体(人),按照经济法则行事;二是把市场主体塑造成道德主体(人),按道德法则行事。只有把市场主体塑造成经济主体和道德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才能顺利进行。
这种研究在实践上的成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既要尊重人又要规范人,既要完整看待人又要全面塑造人,把尊重人、关心人和塑造人当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我们的领导干部要有自觉的指导意识,以克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扣只见纲领、方案、计划、措施不见人,以及只见物不见人的倾向,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人的塑造关系。
这种研究刚刚开始,许多应着重加以研究的问题还未加以充分讨论。如从历史观和价值观统一的角度研究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的人的问题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问题研究,一方面会吸收以往人的问题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会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必然要求向前发展。可以预料,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以下问题将会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一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而对我们来说还是空白或研究不够的问题加以研究,涉足新的问题领域。这些问题主要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主体性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人的基础、文化支持和评价尺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与人本身发展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道主义的关系;理性;独立个人的形成;自由和平等;人的个性;人的能力发展;科学技术发展、生产力发展和人本身发展关系。二是对西方人道(人本)主义思想家提出、马克思曾加以阐述、并且具有当代现实意义、但未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加以研究。西方人道(人本)主义提出的问题(如人的异化),大都反映着资本主义商品(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它的研究,对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借鉴意义。马克思菱中有丰富的人学思想,这些思想体现着对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社会的分析和批判,而且具有普遍意义。认真领会和理解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可以预料,深入系统挖掘和整理西方人道主义和马克思著述中的人学思想,并对此加以借鉴和说明发挥,将成为人的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三是经济体制转型与人格转型问题。每到社会主义历史转型期,人格转型问题总是必然地被提出来。四是经济人、文化人、价值人、道德人的塑造及其四者的关系,更会引起人们的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能否取得成功,关键取决于市场主体的塑造,取决于能否把市场主体即市场人塑造成经济人、文化人、价值人和道德人相统一的完整的人。只有把市场主体当作经济人、文化人、价值人和道德人相统一的完整人来理解,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才不致于误入歧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才能健康发展。因此,“人的塑造”将成为人的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
标签:人性论文; 主体性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人性本质论文; 文化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社会关系论文; 现代化理论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