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顾名思义是路的基础,基础是根本,它与路面共同承受行车荷载的作用。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是保证路面强度和稳定性的基础条件。其工程具有以下特点:工程量大、耗费劳力多、涉及面广、投资高等。路基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公路使用品质、旅客的舒适和正常的行车交通。对路基质量的影响因素很多,公路病害问题也经常发生,但其中绝大多数还是由路基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因此,路基工程的质量控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公路路基常见病害原因分析
1.路基沉陷。路基沉陷出现的原因主要有:填方路基由于压实不足而下沉;桥涵通道等构造物与路基衔接处由于所用填筑材料不当或碾压时比较困难而无法充分压实,造成路基逐步下沉;软土地基未加处置或方法不妥当造成路基沉降;路基施工时,土壤含水量过大,填土无法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从而给路基沉降留下隐患。
2.纵向裂缝。路基起始填筑宽度不够,填至一定高度时经检查才发现填土不够宽,或中线偏位,进行填补,在补边时,没有按规定挖台阶和由下而上的分层填筑碾压,造成工程竣工后镶边下沉,产生纵向裂缝;清淤不到位,在清除植被或软基清挖时,有1 ~ 2m宽未清到或堆放的淤泥尚未完全运到路外,就进行填土施工致使路基边缘下沉,产生纵向裂缝半填半挖路段的路基,在填挖交界处未按规定挖台阶进行分层填筑压实,也易产生纵向裂缝;路基边缘压实不到位,也易致使路基产生纵向裂缝,在路基施工中,应适当加宽填土,一般每边需加宽碾压50cm左右。
二、把握路基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由于路基要承受来自路面行车产生的荷载和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路基施工时各建设主体要不断提高路基质量控制意识,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施工,使路基达到应有的强度和稳定性,保证路基质量。
1.要做好施工准备阶段调查研究工作。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单位要对设计的文件有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了解,并且要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在考察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根据有关规定提出相应的方案。根据到现场核实的情况、工期的要求、施工的难易程度,对人员和设备进行合理的分配。制定出可行性施工方案,报现场监理工程师批准并及时提出开工报告。
2.严把路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关。施工阶段是工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是生产成品的一个阶段,项目管理及技术人员一定要按照原先已经制定好的施工方案进行具体的实施,在施工的过程中会遇到实际的问题,要根据实际的问题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确保全面施工时工程质量满足技术标准的要求。
3.高度重视试验检测在路基施工质量控制中的重要作用。试验检测是路基质量控制的重要技术手段,必须高度重视试验检测工作。路基工程主要试验为击实试验,由于取土区土质变化较大,取样时应多选几种土,多做击实试验,以方便施工,每一种土样,应做平行试验。每层土碾压完毕,承包人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验收。工地上检查压实度一般采用灌砂法、环刀法,取土样应按规定位置取。当工地实测压实度小于要求的压实度时,应检查含水量,含水量与最佳含水量相差±2%以内时。应增加碾压遍数。雨后填土应复检下层填土的压实度。路基施工到位实测项目有:压实度、弯沉、几何尺寸、平整度等。压实度是路基检测的重要指标。为确保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应采用随机取样方法抽检压实度。检测完毕后,按数理统计方法进行评定。压实度评定的含义是:控制平均压实度置信下限,以保证总体水平。同时确保单点极值不超过给定值,防止局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重点做好路基质量控制的几个技术要点
1.路基填料的控制基础一般是用自然土修筑的,在路基填筑之前应对自然土进行试验分析,确定其物理力学性质,测定其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以便指导路基施工及对路基填筑成品的检测。从有关试验结果分析:土质颗粒越细,其相应的回弹模量越低,要因地制宜选择级配良好的填筑材料。对于土质较差或含水量比较高的土质,在换土不经济、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宜采用石灰改良土质,达到填筑路基的要求;对高液限粘土或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可采用掺加砂砾,碎石、炉渣等粒料的办法。
2.施工环节及压实度控制
(1)清表压实。在路基施工范围内,对树根或有树根的表层土必须挖除;对含有地表水、淤泥等地基必须排除清理。选用好土回填,分层碾压;地下水高的地区,可采用掺灰、抛片石、铺砂砾等处理方法。对于软地基,则要进行特殊处理。
(2)路堤填筑时必须根据设计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和压实。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且不应超过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性质不同的填料应分段填筑,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应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应不小50cm。
(3)路堤填筑时,应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5时,应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并大于4%、宽度大于2m的台阶。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应按1:1坡度分层填筑,每层碾压至边缘,逐层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时,再把交界面逐层挖成不小于3m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如能交替填筑,则应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m。
(4)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运输车按要求卸料后,先用推土机粗平,应及时检测含水量,使填土在最佳含水量±2%范围时碾压含水量进行检查,不合格要洒水或翻拌晾晒,合格后用平地机精平;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先稳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遵循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的原则;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km / h,错轮宽度对振动压路机不得小于压实轮的1/3,对三轮压路机不得小于后轮的1/2。同时碾压遍数要达标准,确保压实度达到规范要求。
(5)路堤填土每侧应宽于填层设计宽度不小于30cm,超宽部分压实度必须满足填层压实度要求,不能满足时,在此基础上再适当增加填筑宽度,以保证超宽30cm范围内压实度合格,路基完成后削坡。每一个压实层在经过雨雪后,或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填筑上一层而致使本层超过10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层时应复压,并重新检测压实度。
3.强度控制路基工程,压实度反映路基每一层的密实状态,弯沉值反映路基上部的整体强度,当两者都达到合格要求时,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才能符合要求。弯沉检测反映路基整体强度,每段路基施工完成后要采用BZZ-100标准车分车道检测弯沉值。弯沉检测完毕后,按数理统计方法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差,计算时应将超过L±(2-3)S的弯沉特异值舍弃。对舍弃的弯沉值过大的点,应找出其周围界限,进行局部处理。当代表值小于设计值时,应返工处理。
四、结束语
公路的路基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影响较大,因此在进行路基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针对不同的路基项目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同时,根据施工中总结的经验,在施工过程中的各阶段、各环节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并通过推广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工程质量,从而确保路基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论文作者:李东宁,郭嘉琦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路基论文; 压实论文; 含水量论文; 土质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强度论文; 纵向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