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构件;施工技术
引言
当前城市化建设中,人们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高层建筑的进一步普及,使用更为高效的施工技术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合理应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可以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避免了施工现场的材料加工,具备更高的耐久性和结构强度,施工过程简单,适合在当前建筑工程中进行使用。这一技术的应用也方便了建筑设计,设计人员可以更为灵活的对建筑外观进行美化,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满足多种建筑结构的施工需求,保证了建筑施工质量。
1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装配式构件是当前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构件,其不通过施工现场的浇筑来完成生产,而是预先结合建筑施工需求,在生产工厂中完成制作,其规格更为统一,质量更高,也降低了施工成本。装配式构建当前在高层建筑施工中被广泛使用,其中,混凝土结构件的使用范围最广,包括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构件以及装配式钢管混凝土构件等类型。
1.1 NPC施工技术
NPC施工技术即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是当前建筑施工中使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在施工中借助使用预先生产的混凝土构件完成建筑施工,现场装配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中使用的构件会将建筑结构中的墙梁以及墙板进行有效的连接,竖向构件以及水平构件之间还会借助钢筋进行连接加固,以便更为高效的完成后续的结构施工搭接操作。另外,在建筑施工中一般剪力墙构建需要进行预制安装,极大的降低了施工作业量和施工难度,提升了施工效率,避免了施工材料浪费问题的出现。最后,新型混凝土预制装配技术的使用避免了现场浇筑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不同构件结构成分一致,避免了结构裂缝的出现,提升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1.2 PC施工技术
PC技术是指预制装配式结构施工技术,是当前房屋建筑施工中使用的一种新型技术。这一技术中使用的预制构件包括填充墙、空调板以及楼梯等。在施工中,这一技术的使用可以实现对建筑内部结构以及材料的有效连接和加固,避免了连接缝隙的存在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保证了建筑的保温性能和使用寿命。这一技术在施工中使用的预制构件也是在工厂中进行预先的生产,施工效率很高,施工安全,对于环境的污染少,满足当前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要求。这一技术的优势是极大的减少了工程量,也避免了混凝土浇筑和养护过程对工期以及建筑质量的影响,极大的提升了施工效率。
1.3剪力墙施工技术
高层建筑的房屋阳台以及楼梯等结构都需要使用剪力墙施工技术,这一技术有效的提升了房屋建筑的环境友好性。剪力墙施工技术一般会使用叠合板来作为楼梯以及阳台等基本结构,用于方便后续的浇筑施工工作。但是,由于剪力墙施工中使用的预制构件的重量过大,结构形状较为单一,施工中需要大量的使用吊装机械来完成辅助施工,对工程的施工效率有着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施工难度。
2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特点
2.1有效的提升了质量控制效果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施工结构件一般不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生产。工程开始之前,施工人员会结合工程设计对构件的种类和参数进行确认,之后交由工厂对构件进行生产,有效的提升了构件的制备质量,强化了管理工作的进行效果。工厂中的构件制备环境更为合理,生产温度精确,材料的比例也得到了精准的控制,保证了构件生产质量满足建筑工程的需求。同时,在工程开始之前,施工管理人员还会对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可以及时剔除其中存在的一些质量较差的构件,保证了建筑施工质量。
2.2结构设计更为合理
装配构件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使得设计工作的进行更为灵活,施工人员会结合设计方案来对构件的参数进行设计,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在结构件的设计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对构件的力学性能、构建结构以及质量参数等进行优化设计,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遵循组合设计原则,尽量避免使用大体积的构件,使用小型构件的相互组合来完成工程的设计,提升设计质量,保证设计的多样性。
2.3施工过程便捷
在建筑工程中使用混凝土装配式结构可以避免传统施工中的混凝土浇筑以及养护步骤,极大的提升了工程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按照工程设计来对结构件进行吊装和组合,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一般来说,预先设计完成的建筑结构件在质量以及施工使用效率上都优于传统的施工技术,满足了现代工程在施工中对工程质量以及工程效率的要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吊装设备主要完成对混凝土结构件的运输和组装,施工人员会在构件上通过螺栓等结构件进行预先的串联,无需进行分部的吊装,极大的缩短了施工周期。在吊装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保证不同构件的连接效果,提升其力学稳定性,保证构件的安装质量。
2.4工程管控工作得到了优化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在工程中的使用方便了施工管理工作的进行,优化了施工材料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成本管理以及施工周期管理等工作。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使用的混凝土构件是在施工人员的图纸指导之下进行生产,因此,构件的尺寸以及配比的有所保证。在进入施工区域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工程中使用的构件尺寸等进行检查,保证构件的质量可以满足当前的施工需求,有效的提升了施工材料管理工作的进行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工厂化生产业避免了施工中出现材料浪费问题,实现了对工程成本的控制。装配式住宅施工和传统施工相比,其材料和结构具备可持续使用价值,其结构可以维持建筑的正常使用,出现故障时可以更为便利的进行修复或是更换,当建筑不在使用之后还能对材料进行回收,提升了建筑的环保特性。除此之外,由于建筑结构件的模块化,施工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施工过程中通过流水线进行结构件生产以及施工安装的效率高于传统建筑工程。建筑结构件经过了计算机的设计和生产管理,具备更为优秀的质量特性,有着优秀的防潮、防火以及抗震性能,提升了装配式住宅的结构稳定性,对推动建筑市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5施工质量高
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技术在施工中的一大优势就是构件质量得到了保证,比起在施工现场进行浇筑,工厂中生产的混凝土结构件质量更高,参数和尺寸更为统一,出现误差的可能性更小。通过使用更为标准的结构件,建筑的结构稳定性和使用性能得到了提升,施工质量更有保证。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比于传统的施工手段有着较大的优势,但是,在实际施工中,一些问题的存在也会影响施工效果。一旦构件尺寸出现错误或是设计存在问题,则生产的构件就不能在施工中进行直接的使用,对于工程的工期以及建设质量等都有着严重的影响。因此,在施工之前,施工人员要保证设计工作的进行质量,保证构件的性能,避免出现设计变更问题影响工程施工。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应用要点
3.1工程的前期准备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施工区域的气候和环境进行勘测,优化施工方案的设计,保证装配式构件施工技术可以正常的进行使用。为了保证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应当做好勘测工作,保证设计工作可以在了解施工环境的前提之下进行优化,从而优化设计干干的质量,保证工程的正常进行。设计方案在正式上交之前应当进行充分的审核,以此来保证设计的完善性,确保构件尺寸的设计合理。完成设计之后,施工人员要对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构件结构进行确认,明确工程构件的尺寸以及配比,保证构件的参数满足工程需求。针对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施工人员应当在工程开始之前进行充分的研究,并设计相应的应对措施,避免影响工程的建设质量。为了加强管理,工程人员应当对材料和构建的存放位置进行优化设计,并保证机械设备的功能正常。在构件进入施工区域之前,管理人员要对构件的结构质量以及尺寸参数等进行检测,保证其性质满足工程需求。
3.2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在施工过程中,一些问题的存在会影响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工程中管理人员要针对一些问题加强管理。第一,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构件的吊装过程进行管理,根据构件的尺寸、力学结构性质以及安装需求等来对吊装以及加固方式进行合理的选择,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避免造成构件的损坏,保证工程的成本。第二,在构件的吊装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需要对吊装的角度等参数进行调整,为了保证构件的连接效果,施工人员应当在构件之间预留一段空隙,保证调整工作的顺利进行。第三,施工管理人员要做好现场的测量和放样工作,对施工误差数据进行管理,避免出现安装上的误差,保证构件的安装质量。
3.3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的施工安装要点
第一,模板的安装。模板安装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在混凝土的新旧接合面上进行凿毛处理,之后将斜模板放置在模板的顶端,保证其满足施工高度需求,浮浆会流动至模板的顶端,使得新混凝土的顶端可以与原有的结构实现连接。混凝土溢出则说明浇筑过程已经完成。浇筑过程中需要使用合理的机械设备以及浇筑方法,并根据工程需求对混凝土的种类和配比进行优化设计。浇筑工作的进行前期,施工人员需要对浇筑中的工具和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并在浇筑中将钢筋等放在模板之中,避免浇筑中出现气泡问题,保证浇筑效果。混凝土浇筑中,技术人员还需要进行振捣操作,常见的振捣方法是点振法,施工人员可以借助这一技术来去除混凝土结构中的气泡,提升浇筑效果。
第二,PC板的安装。在PC板的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首先要对支撑架进行固定,当PC板进入施工区域之后,施工人员可以先将其进行统一的安置,之后在吊装环节中对PC板进行吊运和安装。在安装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当避免PC板和预制板之间出现缝隙,保证拼装的整体性。拼装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要对安装效果进行校正,确保其性质满足工程需求之后才能进行浇筑工作。
第三,构件的装配。在构件的装配工作中,施工人员首先要进行的是构件的吊装定位。施工人员使用较多的吊装设备包括吊运钢梁、接驳器以及一些索具。一般施工中使用的吊运钢梁上存在较多类型的吊耳,不同尺寸的构件对应不同的起吊间距,施工人员可以根据起吊间距的不同来选择合适的吊耳,保证吊装过程的安全性。接驳器的主要作用是保证构件与索具的连接质量,保证吊装过程的安全进行。在吊装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对构件的质量参数进行检查,之后依照其上标注的编号来对施工顺序进行设计。需要吊装的构件要和接驳器进行连接,之后进行吊运。吊运中,施工人员要保证构件和建筑中钢筋的对位,确保安装的质量。在构件吊装工作完成之后,施工人员要在构件的底部安装限位装置以及斜撑等,确保构件的稳定性以及后续的调节性。在对建筑构件梁柱结构连接部分的设计处理中,为了保证结构稳定性,设计人员可以采取刚接点连接方式,并保证其满足施工强度和刚度的需求。在设计中,为了保证后续施工质量,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当在C30以上,确保建设质量。当前装配式结构件连接中一般使用竖向钢筋焊接进行连接,在设计中要结合施工环境和施工设计等来选择合适的焊接技术,保证结构承载力满足建筑需求。除了焊接之外,当前的一些工程中还使用了预应力压接方式来对构件进行固定,施工效率更高,适合在当前高层建筑施工中进行使用。
结语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不断提升。在当前的建筑施工中,为了提升施工效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实际的应用中,施工人员应当结合技术要点来完成施工,保证构件安装效果,控制施工误差,提升建筑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曾建新.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要点的分析与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9,4(15):22-23.
[2]陈烈锋.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9(23):21-22.
[3]陈志军,尹欢.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关键技术探析[J].居舍,2019(15):59.
[4]李杰.房屋建筑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经济效益和设计分析[J].居舍,2019(13):47.
论文作者:韦基祥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构件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