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耿欣欣

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耿欣欣

中建二局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西北分公司 陕西省西安市 710000

摘要:在当代,建筑物的设计和架构日新月异,在满足人们的行为所需的同时,也给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提供了依据。虽然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在人们强大的想象力下被建造了起来,但是每个建筑物都少不了—个重要的工程施工,那就是地基工程的施工,它是建造整个建筑工程的基础部份,它的施工好坏,也直接关系到整个工程的完缺。因此,本文对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建筑地基;施工技术

地基基础的质量对建筑物的质量以及安全起决定作用,稳固房屋建筑安全基础是地基与基础。所以,要选用适当的施工办法与技术措施,并严格依照施工验收标准与操作标准的需求,仔细实施施工,才可以保证房屋建筑项目的质量。

1 建筑地基内涵及分类

在建筑领域中,地基主要指建筑物之下用于支撑的基础土体及岩石,是一栋建筑物的坚实基础,直接关系到整体建筑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一旦施工不当,很容易造成工程事故且难以补救。因此,地基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从现场的施工角度来讲,我们可将地基分为天然与人工两种。从施工技术的角度来讲提升建筑物支撑地基承载能力及抗渗能力的工程措施可分为基础施工工程及岩土加固措施等。一些工程中只采取必要的基础工程措施夯实地基而不改变其工程的本质特性,而一些工程则还需进一步完善地基的土层及岩石层,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改善工程性质。前者只对基础形式进行选定而无需改变工程性质的地基可划分为天然地基范畴,反之,进行必要加固措施的地基则称为人工地基。

2 地基对建筑可能出现的问题

2.1 地基承载力设计不足

当地基允许承载力大于建筑物对地基的压应力时,地基工作是安全和正常的,在建筑物载荷的作用下是不会被破坏的。当建筑物产生的压应力大于地基允许承载力时,地基四周的地面就会出现隆起,地基甚至会沿滑动面开始滑移,地基产生整体剪切破坏,会造成建筑物倾斜或倒塌。因此,在建筑基础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地基承载力。

2.2 地基沉降

引起地基沉降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地基土的可压缩性。土体在外部压力作用下,土颗粒和水自身压缩量是微小的,地基土真正被压缩的原因是在外力作用下土体中的孔隙被压缩和空隙中的水被挤出。如果地基的沉降量不满足规范的要求,会造成建筑物整体下沉或倾斜甚至倒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土坡失稳

土坡失稳是指土坡在一定范围内整体地沿某一滑动面向下或向外移动而丧失其原有的稳定性,即改变了原来的平衡状态。影响土坡失稳的原因主要有:内部因素:土坡土质;土坡外形;土坡结构。外部因素:人的影响;振动的作用;降水或地下水的作用等。

3 基础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

3.1 基础轴线位移

基础的轴线位移多发生在建筑工程的内横墙,这将使上部墙体和基础产生偏心压,影响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

施工中,横端基础轴线,一般应在槽边打中心柱,部分施工员在实际放线时仅在山墙处有控制桩,横端轴线由山墙一端排尺控制。由于基础一般是先砌外纵墙和山墙部位,待砌横墙基础时,基础槽中线被封在纵墙基础外侧,无法吊线找中,轴线容易产生更大偏差,有的槽边控制桩保护不好,被人员或车辆碰撞发生移位,产生轴线位移。

3.2 基础标高偏差

当基础砌至室内地平(±0.00)处,常出现标高不在同一水平面。基础标高相差较大时,会影响上层墙体标高的控制。基础下部的基层(沙土、混凝土)标高相差较大,影响基础砌筑时对标高的控制。由于基础大放脚宽大,基础皮数杆不能贴近,难以观察所砌每一基础与皮数杆的标高差。砖基础大放脚填芯砖采用大面积铺灰的砌筑方法,由于铺灰厚度不均匀或铺灰面太长,砌筑速度跟不上,砂浆因歇停过久挤浆困难,灰缝不易压薄而出现冒高现象。

3.3 基础防潮层失效

防潮层开裂或抹灰不密实,不能有效地阻止地下水分沿基础向上渗透,造成墙体潮湿。外墙受潮后,经盐碱和冻融作用,砖墙表面逐层酥松剥落,影响居住环境美观和结构强度。在防潮层施工前,基面上不作清理,不浇水或浇水不够,影响防潮层砂浆与基面的粘结,操作时表面抹灰不实,养护不好,使防潮层因早期脱水、强度和密实度达不到要求而出现裂缝。

4 建筑地基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4.1 要确保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合理准确性

首先,要重视工程勘查的准确性,要全面反映房屋建筑场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预防地基与基础的工程事故发生,并且要根据工程场地的特点和建筑物的状况合理确定工程勘察目的和任务,勘查工作是地基设计的重要前提,不能随便做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好。勘查时要重视钻孔深度的选择,钻孔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从而才能正确计算出地基的沉降和桩的正确承载力,避免出现由于勘查量不足、钻孔和探坑布点少、钻孔深度不够而导致的出土不均匀性和层理不一致性,进而引起建筑的翘曲和弯折出现裂缝现象。其次,要提高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应根据建筑物的使用要求、结构型式和工程土质条件设计地基基础,在适用与经济的前提下,保证建筑物的主要承重结构在正常使用过程中不发生裂缝或损坏。设计人员应严格计算基础的实际土压力,对于工程勘查报告提供的地基承载力建议值要慎重监测,对于勘测报告的建议值有异议时,要再做载荷试验验证,复核设计地基承载力的合理性。当地基产生较大的沉降或倾斜,要立即停工,会同勘查、设计和使用单位共同研究采取必要措施,以防地基和建筑物再次发生灾难性破坏。

4.2 地基基础的选型和施工技术措施

基础能够把建筑物和地基相连接,它可以把建筑物竖向体系传来的荷载再传给地基。地基基础的选型可以采用突出基础和筏形基础,对于具有足够的承受力的地基,其基本的散布形式和竖向构造的散布形式一样,可采取突出基础;对于较软,承载力不够的地基,而且建筑物又较高,则要采取筏形基础。在地基施工初期,要计算好房屋结构的大致荷载量和房屋荷载量平均散布于整个面积得到的平均的荷载位,与地基本身的承载力比较,如果地基本身的承载能力大于4倍的平均荷载位,出于经济方面原因是可以采用独立基础。如果地基本身容许承载能力小于2倍的平均荷载位,就应该采用筏形基础,若介于在两者间,则用桩基础或沉井基础。

对于上层土层较薄、基地土质为淤泥的情况,应该采用避免施工过程中对淤泥和淤泥土扰动的措施。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的冲填土、建筑物等垃圾废料,均可利用起来作为持力层,但是未经处理的有机质含量过多的生活垃圾和有腐蚀性的工业度料等杂填土,不能直接利用作持力层。地基基础施工时应结合施工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建筑结构类型和基础型式、建筑物对地基要求特点综合考虑,还应该考虑到周围环境、原材料供应、施工等各方面条件因素,对比分析经济技术指标从中选择最合适有效的地基处理措施,要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加强建筑物对地基不均匀变形的适应能力。同时,对于已经确定的地基处理方法,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处理地基之后,应根据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观测是否有沉降和建筑地基变形现象的发生,并且还采取适当的增强填土和施工工艺。

结束语:

总之,为了有效提升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地基这项基础隐蔽工程,科学应用施工技术,严格制定施工策略,抓住地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避免应付了事、不按规程操作,给整体工程埋下安全隐患,造成难以补救的工程建设事故,从而真正为百姓人民创建出人性化、高水平、稳定长效的高质量建筑。

参考文献:

[1]建筑地基基础质量控制措施与方法分析[J].王占锋.低碳世界.2016(01)

[2]探讨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J].陈凯.科技信息.2014(03)

[3]建筑地基基础的处理措施探析[J].陆国强.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

论文作者:耿欣欣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0

标签:;  ;  ;  ;  ;  ;  ;  ;  

建筑地基施工技术论文_耿欣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