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新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关系论文,矛盾论文,新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是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的本质问题和主要内容,是矛盾范畴的最基本的规定。对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问题,哲学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说法和理解,然而却都有一个基本的共同点,即都把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说成是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都把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有条件和无条件分割开来各归于同一性和斗争性的一方,都把同一性说成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而把斗争性说成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我认为这样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是值得讨论的。
当然,在关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问题的不同观点中,多是以经典作家的话为依据的,特别是以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中关于同一性和斗争性关系问题的话为依据的。列宁说:“对立面的统一(一致、同一、均势)是有条件的、暂时的、易逝的、相对的。相互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是绝对的一样。”不少教科书和有关资料都把重心放在对列宁这段话的分析和解释上,却忽视了列宁这段话后面的说明:“注意:顺便说一下,主观主义(怀疑论和诡辩等等)和辩证法的区别在于:在(客观的)辩证法中,相对和绝对的差别也是相对的。对于客观的辩证法说来,相对中有绝对。对于主观主义和诡辩说来,相对只是相对的,是排斥绝对的。”(《列宁选集》第2 卷第712页)这说明, 列宁并没有把同一性和斗争性简单地归结为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而是告诫我们要辩证地理解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与绝对的关系。可见,我们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应该从客观事物及其矛盾本身入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总的原则和方法的指导下,进行客观、现实、具体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和反映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客观关系,才能对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有条件和无条件等问题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回答。
要正确理解和回答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必须首先弄清矛盾自身的属性,必须首先明确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自身内部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任何矛盾,其内部都包含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要素、方面或内容;任何矛盾内部的各个要素、方面或内容之间,都有两种相反的关系:一方面,矛盾内部的各个要素、方面或内容之间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趋于转化的。反映矛盾内部各个要素、方面或内容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和相互趋于转化的关系的属性即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另一方面,矛盾内部的各要素、方面或内容之间又是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反映矛盾内部各要素、方面或内容之间的这种相互区别、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的关系的属性即矛盾诸方面的斗争性。唯物辩证法认为,同一性和斗争性是任何矛盾都同时具有的属性,它们互相包含、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离开同一性的矛盾和离开斗争性的矛盾都是不存在的。
一切矛盾的同一性都离不开斗争性,任何同一性都是包含着斗争性的同一性,都是差别中的同一。因为,任何矛盾内部各要素、方面或内容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趋于转化都是以它们的差别、排斥和对立为前提的。如果事物内部各要素、方面或内容之间没有任何差别和对立,没有斗争性,那它们就是绝对等同的一个东西。而绝对等同的东西是无所谓相互依存和相互趋于转化的,是无所谓同一性、无所谓矛盾的。比如,同化和异化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趋于转化就是以它们的相互区别和相互对立为前提的。同化是有机体把外界的物质转化成自身的物质并贮藏能量,异化则是有机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分解以释放能量或排出体外。它们一个建设,一个破坏。正因为同化和异化各自的作用不同,它们才共同依存于生物体中,共同成为生物体的基本矛盾。如果同化就是异化、异化就是同化,二者完全等同,毫无区别,那么它们也就谈不上相互依存和相互趋于转化。
正如同一性不能离开斗争性一样,斗争性也不能离开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也要以同一性为前提。因为,如果各个要素、方面或内容之间毫无联系,不相互依存于一个统一体中,那么它们之间也就无所谓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和相互否定,其“斗争”就没有场所,斗争性就无法存在;如果各个要素、方面或内容之间没有相互转化的趋势,那么它们之间的排斥、对立和否定也就毫无意义。比如,由于古代奴隶和现代资产阶级没有相互依存和相互趋于转化的关系,也就没有它们之间的相互对立和相互斗争。与之相反,正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互依存于资本主义社会中,才有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冲突和对立;正由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地位有相互趋于转化的可能和趋势,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才有其意义。所以,凡斗争都是联系中的斗争,凡对立都是同一中的对立。
总之,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存在于矛盾体之外的别的什么同一性和斗争性,不是相互分离、各不相干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而是共存于矛盾之中的两重不可分割的属性,它们不仅在空间上共存于一切矛盾之中,而且在时间上共同贯穿于每一矛盾发展的始终以及新旧矛盾交替的每一刹那。
如前所述,既然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自身内部客观具有的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那么,它们的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有条件和无条件等情形就会和矛盾本身的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有条件和无条件等情形一致。由于矛盾本身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既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又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因此,矛盾自身的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也必然既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又都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这种相对和绝对、暂时和永恒、有条件和无条件的关系可以从空间、时间的存在状况以及矛盾发生作用的条件性上得到证明。
从空间上看,由于矛盾本身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因此同一性和斗争性也既都是相对的又都是绝对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宇宙空间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是有限和无限的统一。因此,矛盾在空间上也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矛盾在空间上的有限性表现在,任何矛盾都是现实的具体的和特殊的矛盾,都是在一定的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超出某一空间范围,某一矛盾就不复存在。比如,同化和异化的矛盾只在生物界存在和发生作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只在社会领域存在和发生作用,等等。从这个角度上说,一切矛盾都具有相对性,即都是相对于一定的空间范围而言的。与矛盾的相对性相一致,矛盾的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当然也都是相对的,它们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受一定的空间限制的。超出了一定的空间范围,一定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也就随之消失,比如,在生物界之外绝无同化和异化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可言,在社会领域外绝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可言,等等。但是另一方面,矛盾在空间上的存在又是无限的,这种无限性表现在:矛盾无所不在,无处不有。这就是说,矛盾又是不受空间限制而客观、普遍地存在着的,向内找不到任何没有矛盾的空隙,向外找不到任何没有矛盾存在的边际。从这个意义上说,矛盾又具有绝对性。与矛盾的绝对性相一致,矛盾的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也都是不受空间限制而客观地、普遍地存在着的,也都具有绝对性。
由此可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并不是一个相对、一个绝对的关系,而是都有相对和绝对的关系。从矛盾的具体性、特殊性意义上说,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相对的;从矛盾的客观性、普遍性意义上说,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绝对的。当然,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并不是截然分开而是有机地统一在一起的:绝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存在于各种相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中,并通过相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表现出来;相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包含着绝对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这种相对和绝对的关系,正如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存在于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态之中并通过它们来表现,而千差万别的物质形态中包含着物质的客观实在性的关系一样。
从时间上看,由于矛盾本身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既是暂时的又是永恒的,所以同一性和斗争性也都既是暂时的也是永恒的。与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空间上存在和发生作用的两种情形一样,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在时间上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也有两种情形。一方面,凡矛盾都有一个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即都在一定的时间限度内存在和发生作用,超出了这一限制,这一具体矛盾也就不存在了。比如,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只是在奴隶制历史时间内才存在和发生作用,超出了这一历史时期,这两个阶级的矛盾也就不存在了。又比如,同化和异化的矛盾只存在于生物个体的生命过程中,生命一旦停止,同化和异化的矛盾也同时消失。一切具体和特殊的矛盾在时间上的存在和发生作用都是短暂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矛盾具有暂时性。既然如此,共存于每一矛盾中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也都具有暂时性。某一矛盾的产生意味着这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同时产生;某一矛盾的消失意味着这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同时消失。但是另一方面,就矛盾的总体来说,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在时间上又是没有限度的。这种时间上的无限性表现在矛盾既没有起点,又没有终点;旧的矛盾消失了,新的矛盾立即产生。与在空间上找不到任何无矛盾的空隙一样,在时间上也找不到任何无矛盾的间隙。从这个意义上说,矛盾又是永恒的。既然矛盾本身具有永恒性,那么,矛盾的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必然也都永恒存在,即都具有永恒性。
因此,我们在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暂时和永恒的关系时,要么从具体矛盾的角度说它们都是暂时的,要么从一般矛盾的角度说它们都是永恒的,而不能把暂时性只归于同一性,把永恒性只归于斗争性。当然,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这种暂时和永恒的关系也是统一在一起的:永恒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存在于无数暂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之中;无数暂时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包含和构成了永恒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正如永恒的运动存在于无数暂时的静止之中,而无数暂时的静止又包含和构成了永恒的运动一样。
从矛盾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性上看,由于矛盾本身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既是有条件的又是无条件的,所以同一性和斗争性也既都是有条件的又都是无条件的。如前所述,任何矛盾在时间上都有一个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消亡的过程,而矛盾从产生到发展再到消亡的时间限度是由这一矛盾赖以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所决定的。某一条件存在,某一具体矛盾就存在,某一条件消失,某一具体矛盾也就消失;凡是某种条件存在的地方,某种具体矛盾就存在和发生作用,凡是这一条件不存在的地方;这一具体矛盾也就不存在。所以,凡矛盾都是有条件的。而同一性和斗争性既然是矛盾自身不可分割的两重属性,因而矛盾产生、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也就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产生、存在和发生作用的共同条件,因而同一性和斗争性都是有条件的。比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个条件,既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条件,同时也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共同条件。但是,当我们从事物绝对运动、从新旧矛盾不断更替、从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等角度上进行分析时又会发现,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无条件的。这是因为,不管某一矛盾受什么条件限制,但这一矛盾迟早要消亡而让位于新的矛盾、新的条件,这一新条件下的新的矛盾迟早又会让位于更新的矛盾和更新的条件,如此推进,新旧矛盾的更替是无止境的、不受条件限制的。同样,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存在和发生作用,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却又都可以打破这一条件的限制,使矛盾统一体破裂而建立新条件下的新的矛盾统一体。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存在,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同一性和斗争性存在和发生作用的条件,离开这一条件,既无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相互依存,也不会有它们之间的相互排斥和相互斗争。但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相互依存、相互斗争的结果,却又会打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这个条件,建立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说,矛盾及其同一性和斗争性又都是无条件的。
总而言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内部不可分割的属性这一点,决定了它们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条件性上的共同性和一致性。所以我们不应该把相对性、暂时性和条件性只归于同一性,而把绝对性、永恒性和无条件性只归于斗争性,而应该明确认识同一性和斗争性既都是相对的、暂时的和有条件的,又都是绝对的、永恒的和无条件的。
标签:同一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