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式及监督重点研究论文_宗旭东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式及监督重点研究论文_宗旭东

浙江城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影响着建筑物的使用寿命、使用安全,同时还影响着施工企业、房地产开发单位的长远经济效益。因此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及房地产开发单位应重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完善监督管理的监督方式,优化监督管理的重点,总体上提高建筑工程监督管理的效率及作用,减少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及缺陷。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式;监督重点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监督管理重点

1.1对参建主体的行为进行监督

参建主体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勘察单位。对建设单位的监督主要是对这些单位申报的手续是否齐全、施工图图审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对施工单位的监督主要是对施工方案及设计书和各项工程质量保证资料是否齐全、有无出现主体工程分包及转包的历史、提供资料的真实性等;对监理单位的监督主要是对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资格进行审查、对现场监督工作的记录等进行检查;对勘察单位的监督主要是对勘察单位是否具备勘察或设计的能力、对项目负责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对设计人员的图章签字及设计和变更资料等手续是否齐全进行监督等。

1.2对建筑工程实体进行监督

对建筑工程的实体进行监督主要是通过抽查的方法对地基基础、主体结构、竣工资料及竣工验收资料进行审查监督。其中地基基础的检查包括分项工程、隐蔽工程的相关施工资料、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基础砌体及防水工程等施工质量的检查;主体结构的检查包括对主体结构的混凝土、钢筋、砌体及其他安装工程等施工质量的检查;竣工工程的检查包括对建筑工的主体结构、水暖电安装等工程的检查;竣工验收的检查包括对验收程序、形式和规范等进行检查。检查完毕后对存在质量隐患的部位及其他违规行为责令限期改正。

2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质量监督是十分必要的,涉及到如何监督、谁来监督、怎样保障监督结果等等。这些我国都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现实当中出现的问题不得不让人深思我国建筑质量监督是否到位。笔者就我国建筑质量监督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出以下几个问题。

2.1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法律依旧存在空白之处

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所依据的法律为我国目前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各地在遵循我国国家法律的原则的基础上按照地方性法律法规加以实施。纵观我国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规,不难发现缺乏统一的执行标准,惩罚措施不明确,没有对具体的违反规定、法律的行为制定出强有利的惩治措施。法律存在的诸多空白为某些不轨之人逃脱法律惩罚、钻法律空子提供便利。因此,我国应当不断的完善有关工程建筑质量安全管理的法律,不断细化法律,增加惩治力度,以儆效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缺乏一个健全的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管理体制

我国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监督管理体系的更新完全跟不上建筑行业的发展步伐,而且这个建筑的监督体系也不是十分健全,施工单位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的监督不是十分重视,也没有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督管理体系,实施具体的监督管理工作。在对监督人员的配备过程中也十分的不合理,由于本身缺乏一个完善的建筑监督体系,这样就使得相应的工作人员比较稀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实际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由于对建筑施工监督的任务十分繁重,任务量很大,这种身兼数职的现象就不能对建筑施工实现全面的检查和管理,从而在源头上对整个工程留下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2.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信息化水平较低

面对科技的快速发展,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但是,由于一些企业对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并不重视推进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从而导致质量监督管理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化设施较为落后。从而导致以下问题:①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工作时,并不能及时准确的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无法保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效率;②由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水平较低,使得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缺乏透明度,使得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缺乏社会监督力度,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

3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式

3.1切实推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

要想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监督管理体系的质量,使得我国建筑施工监督管理工作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就必须对目前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修缮,或者制定出符合本行业发展的新型法律法规,进而保证在建筑施工监督管理过程中能够实现有法可依,切实提高建筑施工行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使得在实际的监督管理过程中不仅有法律作为支撑,能够进行相应的规范操作,同时又能够保证实际的操作能力,使得建筑行业的整体监督管理工作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安全。

3.2完善质量监督制度

完善监督制度是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首要前提,是提高工作质量,加强监督管理的有效途径,可见,完善监督制度,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十分必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完善监督制度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完善监督执法审查制度,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存在较多问题,如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必须要完成监督执法检查力度,需要根据问题的严重性,制定一定的惩处措施,贯彻落实法律法规,将相关内容落实到实处。第二,完善质量监督报告制度,加大施工管理制度,根据监督报告,验收程序,进行合理的监督检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发挥重要的作用。第三,完善实体质量检测制度,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制度不断完善,实体检测是其中重要的环节,通过实体检测,要求质检人员进行监督,可以确保建筑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

3.3强化信息系统的应用

在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其快捷、高效的特性,为多项管理工作带来了便利。将质量监督工作与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确保可以使用信息化管理平台有效的通过管控机制实行科学监督,并给建筑工程的后续工作提供方便,同时要注意不断实现信息化监督管理系统的优化,为监督管理工作的升级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在信息监督系统发展中,要不断对建筑工程监督工作的运行方式进行适当合理的转变,使其不断适应现代化先进的监督管理模式。在转变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工程质量信息的完整性,确保信息收集、整理、传输等环节不失真,避免某一环节的有误数据对其他环节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建筑施工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信息网络技术体系和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策略,确保使用先进的信息监督管理系统,可以为工程项目质量监督工作的升级和改进管理提供方向。

4结束语

总而言之,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使其满足现代化社会人们对建筑不断提高的要求,就必须做好建筑工程中施工质量监督工作。在正式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时,要根据施工建筑的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深入研究监督管理方式以及监督重点,并根据社会发展要求,使用先进技术,优化质量管理工作,增加建筑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陈乃光.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06:286.

[2]鞠录平.试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体系构建[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6:129-130.

[3]陈磊.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西建材,2016,03:278.

论文作者:宗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方式及监督重点研究论文_宗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