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量关系如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脚手架”,它对促进学生的认知有着“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作用,同时也能架桥铺路,让学生迅速达到解决问题的彼岸。而低年级学生正处于数量关系的初步感悟阶段,以例说理,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数量关系,从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小学低段;数量关系建构;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12-177-01
1以例说理的价值意义
数量关系的教学难度会比较高,其是一项长期、逐步积累的教学过程。处于小学时期的学生,其自身的身心发展并不是十分的完善,且其对于外界事物的认知程度比较弱,自身的好奇心理会比较强,自身注意力无法长时间的集中在一起,具体形象的思维所占据的比例数值会比较高,其只能对一些较为直观化的事物或者形象进行概括。就小学低年级教材当中的解决问题的内容进行分析,其大部分都是选择使用学生们日常生活中所能接触或者较为熟悉化的素材进行教学,采取图文结合或者图画等的形式来呈现出数量关系的内容,并把数量关系放置到解决问题的时期,使用实际性的案例来调整数量关系,遵守以例说理的原则,让其可以更好的满足并符合学生们自身的认知特征,完善数量关系模型的建构内容,尽可能的提升学生们解题的正确率。
2以例说理的内涵特点
2.1在说例中感悟
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研读可以了解到,每个年级以及每个和解决问题相关联的内容中都会包含一定的数量关系。虽然数学教材中并不会对这些数量关系式阐明清晰,但是其并没有去淡化该模块的教学。小学低年级学生们一般都是通过实物来了解数量关系,应当使用更为直观化的图象或者一些具体性的实践操作形式,使得学生们可以初步的去感知数量关系。
2.2在说理中渗透
老师要帮助学生们找到相应的数学信息,当学生们完成列式解答任务之后,让学生们讲述其所了解到知识的意义,引导学生。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制作课件播放相应的影像资料,让具体化的操作可以和其数量关系相对应,让学生们可以大致的在其脑海中构建数量关系的模型,培养学生们的想象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以例说理的教学再构
低段解决问题教学中,要立足运算意义的理解,具象数量关系的呈现,强化数量关系的提炼,为学生建构良好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从而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1结合意义加深理解
平时的教学中,要结合加减乘除法意义的教学逐步渗透每一种基本的数量关系,在充分实践的基础上,抽象出四则运算的意义。在小学阶段,加减法的模型建立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理解。乘法模型的建立是小学阶段最根本的一个模型,它以乘法意义的理解为基础,并为后续建立“路程、速度和时间”“周长、面积和体积”“单价、总价和数量”重要关系提供模型。除法意义的理解是难点,特别是包含除。在二年级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这块知识进行教学时,我们可以用“盘子、棋子”表演平均分(包含和等分),棋子代表各种总量对象,盘子代表各种份数对象,玩过家家,多向反复交流。比如根据算式20÷4=5摆出意义,学生在动手摆一摆后,能正确用语言表述“分”的过程和结果,明确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虽然这种数量关系没有明确出示,但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和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就能够解决此类问题,这为后阶段的学习总数、份数、每份数;速度、时间、路程等关系奠定了基础。如果低年级包含除的操作经验缺乏,会导致高年级数量关系因没有表象支撑而一片模糊。
3.2循序渐进主动建构
张天孝老先生就说过,不同的年级要对数量关系教学有不一样的要求:在一步应用题中抓住基本的数量关系;在两步应用题中抓住数量关系的基本复合;在多步应用题中抓住复合关系的基本结构与基本变换;在整个分析数量关系的应用问题教学过程中应贯穿着基本数学思想的培养。据此,我们可以明确每个年段进行数量关系教学所要达到的度。在低年级教学解答一步计算的解决问题中,教师要从运算意义出发来思考怎样列式计算,加法和乘法都是“合”,加法是不同数的“合”,乘法是相同数的“合”。减法和除法都是“分”。减法是从总数中分出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分”。除法是把总数分成相同的数的“分”。
结语:数量关系的分析是传统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策略之一,教师要注意把握好一个“度”,让学生在多次体验的基础上,有感悟之后,才可提升出一定的数量关系,而且数量关系的构建要从题目本身的情境出发,就事论事,就题论题,不要高度的抽象概括,避免程式化,走回头路。我们要结合传统教育中的优点和经验,从说例到说理,给学生一根“拐杖”,真正做到摒弃、继承、创新。
参考文献:
[1]低年级数量关系教学策略[J].何嘉.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01)
[2]加强数量关系教学的三个策略[J].秦绪博.小学教学参考.2016(11)
[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策略[J].黄召国.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7(12)
[4]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杨芳.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03)
论文作者:莫延蓉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8
标签:关系论文; 数量论文; 学生们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意义论文; 除法论文; 都是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2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