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难点分析_高考论文

高考语文复习难点分析_高考论文

高考语文复习中的难点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高考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难点指要

歧义的产生与消除

游巨龙

什么叫“歧义”?简而言之,一句话可以有两种以上不同的理解,就是歧义。

歧义一般是由下面几种情况引起和形成:

1.多义词引起

一个句子里有某个词是多义的,这个句子可能成为多义句。

如:①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可指颜色,也可指色情而言。)

②躺在床上没多久,他想起来了。(“想”可指“回忆”,也可指“打算、希望”。)

③这真是好球!(“好”的义项更广,可指“精彩的”,也可指“合规则的”、“质量优良的”,还可指“完好无损的”等。)

2.多音词引起。

句子中某个词是多音的,那么在书面表达时可能有歧义。(口头表达不一定出现歧义。)

如:①这个人好说话。(“好”可读“hào”,指爱好、喜欢;也可读“hǎo”,是“易于、便于”的意思,但书面反映不出来,故存在歧义。)

②这人头发长得怪。(“长”可读“cháng”,指长度大;也可读“zhǎng”,是“生长”之意,书面也有歧义。)

3、同音词引起。

汉语中有许多同音词,这种同音现象使一些句子在口头表达时可能产生歧义。(书面表达上没歧义。)

如:①这是致癌物质。

这是治癌物质。

“致,治”都读“zhì”,听起来有不同理解。口头表达有歧义。

②产品全部合格。

产品全不合格。

“部、不”都读“bù”,听起来意思正好相反。

③再看'9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20题:“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下面文字有四处非改动不可:本市各界对震灾地区人民……积极开展赈灾活动。……”

广播稿的对象是听者不是读者,题目虽然书面上没歧义,但“震灾”与“赈灾”同音,意思易被听者误解,影响口头表达清晰度,故非改动不可。

4.结构划分不同形成。

同一个短语或同一句话,在语法结构上划分不同就会产生歧义。

如:①'89年全国高考题“我要炒肉丝。”(“炒肉丝”,可理解为动宾结构“炒肉丝”,也可理解为是一菜名,是一个名词。)

②咬死了猎人的狗。(此短语可理解为动宾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也可理解为偏正结构“(咬死了猎人)的狗。)

③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S城是有根据的。

上面一句话结构划分不同,句义就有不同理解。如:

A、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S城是有根据的。

B、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S城是有根据的。

照A的划分,是记者对“外星人莅临S城是有根据的”这一消息的否定,照B的划分,是强调记者的观点是有根据的。

5.层次划分不同形成。

同样的一句话,层次划分不同,可能产生歧义,不过层次的划分与第4点语法上的划分有时不是那么容易区分得一清二楚。

如:①'89年全国高考题: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不赞成自己写。)

这份报告,我/写不好。(没把握)

②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两个人都得说)

你说不过他/也得说。(一个人说)

③某人接到一学术会议秘书组来函,信上说:只要你单位同意,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大会出席证的问题可由我们解决。……

此人读后不解其意,因为对此信可有多种理解。请就文意写出三种不同的解释。

这是'91年全国高考第24题。此题语句不清晰,有歧义,关键是“报销旅差费”、“安排住处”、“领取出席证”三项,单位同意几项,大会解决几项,在不同的地方切分就有不同的理解。解题的思路可从“同意”开始,自上而下逐项划分,就可得出三种不同的解释。

①某国谴责苏联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

这是某报曾刊登过的一则消息,这句话层次划分不同也有不同理解,读者可仿照例③的思路自行划分,写出三种不同的解释。

6.“和”字连接的前后部分界限不清引起。

如:①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此句有两种不同理解,用公式表达为:A.身长=头长+1/2尾长;B.身长=1/2(头长+尾长)。

②老师和学生中的一部分。

此短语可指全体老师和一部分学生,也可指一部分老师和一部分学生。

7.语义不明引起。

话语中某些词或短语语义不明确,也会引起歧义。

如:①北京图书馆收藏着著名学者章太炎的书。

加点短语可指章太炎所著的书,也可指章太炎所收藏的书。(许多爱国学者向国家捐献自己宝贵的藏书的现象并不鲜见。)

②开刀的是他父亲。

此例选'89年全国高考题,“开刀的”可指医生,也可指病人。

③他的笑话说不完。

加点短语可指“有关他的笑话”也可指“他讲的笑话”。

8.标点不当引起。

标点符号是无声的语言,标点运用不当,多用或少用,都可能引起歧义。

收购站营业员因认真执行规定,对收购进来的有病猪肉,未按该站主任的意图,加盖“合格肉”图章,以致遭到迫害。

上面是从某日报抄下来的一句话,要表达的本意是:营业员没有给有病猪肉加盖“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的意图,所以遭到迫害。但却在“意图”后面加了一个逗号(此处不应停顿),意思就变成了:营业员给有病猪肉加盖了“合格肉”图章,违背了主任意图,所以遭到迫害,意思刚好相反。

9.代词指代不明也会出现歧义。

如'92年“三南”高考试题第11题:下列句子表达明确而没有不同理解的一句是:

A.孩子们很喜欢离休干部李大伯,一来到这里就有说有笑,十分高兴。

B.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

C.李老师领着同学们把铁锨、锄头一放,顾不得休息就都上课去了。

D.他有一个女儿。在医院工作。

上题正确的答案是C。其余三句都是由于代词指代不明从而有不同的理解:A句“有说有笑,十分高兴”可指“孩子们”,也可指“李大伯”;B句“提着黑色提包”可指“张原”,也可指“老人”;D句“在医院工作”可指“他”,也可指“女儿”。

10.随便苟简引起。

在一句话中随随便便省略了某个字或词,叫苟简,苟简也会引起歧义。

如:①买车船、飞机、饭票在服务台。

②他到溪边洗头和换下来的衣服。

例①漏了两个“票”字,(应为“车船票、飞机票”),例②在“换下来的衣服”前面漏了一个“洗”字,因而引起了歧义。

上面所述十种类型,都会引起歧义,使人误解,那么,如何去消除歧义,使句子意思清晰,明确呢?下面介绍几种方法。

1.语音消除。

运用朗读时的重音或轻音消除。

如:①我想起来了。

上句“想”重读,表示回想起什么事;“起来”重读表示不打算再躺下去了。

②他又把物理复习了一遍。

上句“又”重读,表示“物理已不止复习一遍了”;“物理”重读,表示“刚才已复习了别的学科,现在转向复习物理了”。

2.利用停顿消除。

我看见/老陈很高兴。(高兴的是老陈)

我看见老陈/很高兴。(高兴的是我)

②咬死了/猎人的狗。(狗被咬死了)

咬死了猎人的/狗。(狗把猎人咬死了)

3.增添或改换个别词语去消除。

①我看见老陈(后)很高兴。(高兴的是我)

我看见老陈很高兴(的样子)。(高兴的是老陈)

②球在篮框上转了几下,差一点没进去。

A.(真可惜,)球在篮框上转了几下,差一点(就)进去了。(希望进去,但没有进)

B.(好险)球在篮框上转了几下,差一点没进去。(希望进去,结果也进去了)

C.(好险)球在篮框上转了几下,差一点(就)进去了。(不希望进去,结果也没进去)

4.创设前后语境

有许多语句孤立地看有歧义,但如把它们置于一定语境中,歧义就不存在了,高考试题多在这方面对考生进行考查。

A.承上文消除

如:他的笑语讲不完。

小李喜欢讲笑话,他的笑话讲不完。

小李刚来时常闹笑话,他的笑话讲不完。

B.蒙下文消除

如:开刀的是他父亲。

开刀的是他父亲,医术很高明。

开刀的是他父亲,他得去医院照料。

前面容易引起歧义的十种类型中所举各例,都可用以上方法加以消除,同学们不妨一试。近几年高考有关歧义句(病句)的判别和在具体语境中对歧义加以消除(修改)的试题比较热门,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句式的变换

王桂安

句式,通常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从修辞的角度说,表示大致相同的意思而在风格色彩、表达效果上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称做同义句式。所谓句式的选择,在较多情况下就是同义句式的选择。应该明确,句式本身并无优劣高下之分,只有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句式才有运用是否恰当、有力的问题。我们必须了解并掌握各种句式的结构特点和修辞功能,训练选择不同句式的能力,熟练地掌握句式的变换方法。

现代汉语的句式十分丰富。常见的句式有:

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陈述句和反问句、单句和复句、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顺装句和倒装句、整句和散句等等。

鉴于多年来高考对句式变换能力的考查多采用主观题(非选择题),因此,下列几点值得注意:

1.因为变换句式是在同义句式中间进行的,所以变换后的句子一定要保留原意,不管题目本身是否有明文要求。为此,同考点(句式的变换)无关的文字可原封不动。必要时个别文字可以变动(增、删、换、调),但变动不要太多。

2.每一种句式都有相对应的同义句式,如长句和短句相对应,主动句和被动句相对应,等等。要按照相对应的关系去变换句式,避免张冠李戴。

3.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下讲求句式的选择是为了收到理想的语言表达效果,属修辞问题。一般说,修辞活动必须在合乎语法和逻辑的基础上进行。因此,在变换句式的同时,要注意通顺和合理,防止顾此失彼。

下面就几种常见句式的变换举例说明一下。

一、长句和短句的变换

句子的长短是相对而言的,并没有截然的界限。一般说,用词较多、结构较复杂的句子,就是长句;反之,就是短句。长句和短句既含复句,也含单句以及复句中的分句。

长句一般有三个特点:一是修饰语(定语、状语)用得多,二是并列成分用得多,三是某一成分结构比较复杂。

【例题1】下面句中有一个长定语。请换一种不用长定语又能保留原意的说法,并简要说明变换了以后的好处。

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为了救国救民,早年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随后积极参加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和反蒋抗日的斗争,曾两次坐牢、被抄家,三次在他任教的大学被解聘,历经波折,曾志弥坚的亲身经历。

这是一个复杂的单句。宾语有三个定语,分别回答“谁的”、“什么内容的”、“什么性质的”三个问题。其中表示“经历”的内容的那个定语是一个长定语,用复句形式来充当。可把这个长定语抽出来,放到句子后面去,使句子成为:许德珩同志对记者讲述了他的亲身经历:为了救国救民,……意志弥坚。”

至于“变换后的好处”是相对原句而言的。要注意两相比较,凡原句已有的好处(如“通顺、简洁”之类)不可再提。其好处可作如下表述:“明快,简捷(直截了当),活泼,有力,口语化,符合汉语习惯,容易读,容易理解。”

【例题2】用动词“证明”作谓语的中心语,改写下面一个句子,原意不能改变。

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

这是一个文言色彩较浓的书面语句,句子的主干是“事实为明证”。主语和宾语中都有由复句形式构成的复杂定语。可以改写成为:“至于……的事实,由更足以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而终于没有消亡。”

【例题3】把下面一句不好的译文改写成三个连贯的短句。要求:层次清楚,文意明白,内容不能删减,原意不能改动。

地方法院今天推翻了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的剧场的指示的禁令。(1991年全国高考试题)

本题可先利用词语的搭配关系(动宾关系、定语与中心语的关系:推翻禁令——那条严禁警方执行市长指示的禁令——市长关于……的指示)层层剖析,理清头绪,摘出句子的主干,从而掌握句子的中心思意:地方法院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剧场。全句可改写成:某市长发出了关于不允许在学校附近修建任何等级剧场的指示。但警方却接到了严禁执行市长这一指示的禁令。今天地方法院又推翻了这一禁令。

二、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变换

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施动者)的句子叫主动句,主语是动作的接受者(受动者)的句子叫被动句。

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用主动句还是用被动句往往要受语言环境的制约,也就是说,特定的上下文规定用主动句好还是用被动句好。这种制约,在复句里表现得比较明显。连贯接续叙述的复句,一般来说,只要有可能,各分句总要采取相同的叙述角度,使前后主语保持一致,使叙述的重点突出,语意连贯,语气顺畅。因此,主动句和被动句总是配合起来,交替使用。试比较下面两句:

(1)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二诸葛把她拦回去,二诸葛老婆还骂个不休。

(2)二诸葛老婆追出门来,被二诸葛拦回去,还骂个不休。(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例(1)三个分句有两个不同的主语,叙述角度变来变去,语气显得不顺畅。例(2)三个分句主语相同,后两个分句的主语又承前省略。这样,整个复句叙述角度统一,叙述重点(二诸葛老婆)突出,显得简洁、紧凑、通畅。

【例题4】改正下面句中在主动句和被动句选用上的毛病。

张老三是个老矿工,五十多年前资本家把他从山东骗到了辽源煤矿,后来他给日本帝国主义当苦力,累驼了背,砸伤了脚,日本鬼子差一点把他活活扔进“炼人炉”。

这是一个承接复句,由六个分句组成,叙述的重点是张老三一生的悲惨遭遇。但由于叙述角度不统一(第二分句是“资本家”,第六分句是“日本鬼子”,与其他分句不同),致使重点不突出,显得不连贯顺畅。可改成:“张老三是个老矿工,五十多年前被资本家从山东骗到辽源煤矿,后来给日本帝国主义当苦力,累驼了背,砸伤了脚,差一点被日本鬼子活活扔进‘炼人炉’。”

三、肯定句和否定句的变换

值得注意的是:由肯定句变成双重否定句或否定的反问句时,千万不要把意思说反了。须知:双重否定表示肯定,三重否定还是表示否定。下列三句是把意思说反了的例子。

(1)科学发展到了今天,谁也不会否认地球不是围绕太阳转这个简单的事实。

(2)老一辈革命家无时无刻都在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

(3)难道能否认《红楼梦》不是一部很好的古典小说吗?

例(1)出现三重否定。由于“否认”的宾语是一个复指短语,本例只能去掉第三重否定“不是”。例(2)“无时无刻”是把“无”字嵌进“时刻”一词,只能算一重否定,应把“都”改成“不”,才能构成双重否定。例(3)已有两重否定,再加上反问又等于一重否定,便构成了三重否定。可去掉“不”字。

四、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变换。

反问句比陈述句更肯定有力,往往既能强调,又能表达强烈的感情。

【例题5】把下面一个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

难道你就不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应改成:“你一定会想到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农民。”

【例题6】把下面一个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应改成:“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难道不是都(按:不能改成“难道都不”)应该像松树一样,……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吗?”

五、单句和复句的变换

【例题7】用下面四个单句组成一个复句,使各分句的主语一致,并省去不必要的主语,不要加关联词语。

张大爷一向生产积极。他对发展山区经济贡献很大。今年秋天村民把他选为劳动模范,他光荣地参加了县的劳模大会。

应改成:“张大爷一向生产积极。对发展山区经济贡献很大。今年秋天被村民选为劳动模范,光荣地参加了县的劳模大会。”

这样改能使结构紧凑,意思连贯,更好地显示出四件事之间的因果关系。若第二分句后面换用分号、则未能很好显示这种关系,故不宜用分号。

【例题8】把下面的几个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原句内容不能省略。

他用双手创造了奇迹!十二年时间,在这荒山野岭上造成大片森林。它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1988年全国高考试题)

这是一个句群,由两个单句和一个复句组成。要求改写成一个复杂的单句,可以以“他”为陈述的主体(主语),改写成:

①在原来的荒山野岭上,经过了十二年的时间,他用双手奇迹般地创造了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也可以以“森林”为陈述的主体(主语),改写成:

②这蒙着如丝细雨显得格外郁郁葱葱的大片森林,是他用了十二年时间,靠自己的双手,在荒山岭上奇迹般地创造出来的。

或:③如丝细雨中,这一大片他用了十二年在荒山野岭上奇迹般创造出来的森林,显得格外郁郁葱葱。

六、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的变换

相对来说,经常出现在口语中的句式,叫口语句式。它的特点是:比较短小,结构也简单,少用关联词语。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活泼、自然。经常出现在书面语里的句式,叫书面语句式。它的特点是:多用长句,结构较复杂,关联词语用得较多。它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

此外,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具有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例题9】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我省西部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本市各界对震灾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累计已逾100万元之巨。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已经捐赠衣服、物品折款)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到了灾区。

(1992年全国高考试题)

标准答案是:e、f、h、i(按:e和f是同音词,听起来容易混淆。h和i含有书面语词,未能口语化)。

此外,还有顺装句和倒装句的变换、整句和散句的变换。限于篇幅,不再赘述了。

语句的连贯和街接

黄晓江

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只有表达得清晰准确,连贯畅达,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交际作用。语言表达的连贯顺畅的能力,是每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所应具备的,也是每年高考重要的考查项目之一。综观近年高考语文试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街接能力的题目除了作文外,其他部分,如语言知识及运用、现代文阅读中也常有出现。这种题难度较大,得分率一般都比较低。例如1991年的第11题,考查一个叙述句群的末句的街接,得分率只有42%,1992年的第6题,考查叙述句中一个分句的街接,得分率为56%。语句街接题的题型多为选择题,也有主观题。回答主观题需要动笔,与选择题比较而言,难度更大一点。

语句连贯街接,指的是一个语段的各个句子之间,或是一个复句各个分句之间,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接得上,扣得紧,意思一贯而下,话题前后统一、合乎逻辑、事理,词句前后照应,配搭得当,脉络清楚,文气顺畅,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意思。下面就如何正确解答有关语句连贯、街接题,谈几点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话题统一

所谓话题统一,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围绕着一个中心,集中地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无关的话不拉杂在一起。

一段话中,如果随意变换陈述对象,会影响语句的畅通。例如:

①张玲每天放学后都到李兰家里,给在家养病的李兰补课。李兰先把自学碰到的疑点和难题告诉张玲,张玲再把当天所学的功课告诉李兰,给她解释疑难,辅导她做作业。李兰在张玲的帮助下,跟上了学习进度,期末考试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这个语段,一会儿以“张玲”为陈述对象,一会儿以“李兰”为陈述对象,三个句子主语不一致,语句不街接,影响意思表达的明确。从原意看,本段中心写的是张玲为李兰补课的事,应以张玲为统一的陈述对象。全段改为:“张玲每天放学后都到李兰家里,给养病的李兰补课”。她总是先把当天所学的功课告诉李兰,然后了解并分析李兰学习上的疑点和难点,辅导她做作业。使李兰跟上了学习进度,期末考试也取得了较好成绩。

1992年全国高考,也出了类似的题目:

②与上下文街接最好的一句是:

小明爬到床底下,偷偷躲了起来。____从床下拽了出来,送到幼儿园去了。

A 妈妈找了很久,最后才发现他

B 但后来还是给妈妈找到了

C 使妈妈找了好久,终于把他找到

D 但妈妈毕竟发现了他

这题正确答案是B项。因为只有B项的主语才是小明,与前后四个分句的主语一致,保持了语句的连贯。A项D项的主语是“妈妈”,C项第二分句的主语也是“妈妈”,都变换了陈述对象。陈述对象不一致,语句就不街接。

有的议论文语段开头提出问题或观点,接着举事例,摆材料,进行分析。这里的“观点”、“问题”也可以说是话题,话题必须统领后面的事例、材料;反过来说,事例、材料、语句表述要符合前面的话题,与其相一致。否则,跑了题,观点材料不一致,语句也就会不连贯,照应不上。例如:

③常言道:勤能补拙。居里夫人在法国读书时,每天早晨,总是第一个来到教室;每天晚上,几乎都在图书馆里度过。图书馆到十点就关门了,她便回到自己的小屋子里,在煤油灯下读书常常到后半夜两点钟。如果她不是惜时如金,能取得成功吗?

这段话开头提出的话题是“勤能补拙”,接着摆出的事例却只讲了“勤”,而没有讲“补拙”,论点与论据不一致。末尾“如果”那句话强调的是爱惜时间,跟前面的话题和其后的事例都不完全一致。倘若要讲“勤能补拙”的道理,就必须另找材料,重新组织词句。

二、表述合乎整理、语境

首先是意思表达要符合客观事理,否则,上下句在事理上就会出现“裂痕”,街接不上。例如:

④选出与上句街接恰当的一项:

她,已经年过五十,对于演员年龄是大了些,可是______。

A、只要听她唱,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B、只要听她唱,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C、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发现她还很年轻

D、只要看她的外貌,就会觉得她还很年轻

这里只有A项才恰当。一个女演员,年过五十,年龄大了,不再年轻,这是客观事实。唱起歌来,使人主观上觉得她年轻,情理上是讲得通的。B项说“发现”她年轻,就不符合情理了。因为被“发现”的年轻,变成了事实的年轻。C、D两项的问题在于“外貌”,虽然外貌与实际年龄会有些差距,但是,上文说的是“演员”,外貌超出了演员表演活动的范围(唱、跳、演戏等艺术活动),因而背离了这句话强调艺术生命还“年轻”,还能大放光彩的本意。

对于写景的复句或语段,要注意语境因素,要分析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的不同;色彩,有鲜明、暗淡的区别;气氛,有热烈、冷清之分;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如果不注意这些差别,就不容易辨别选项的正误,也不容易选出街接恰当的续句来。例如,1988年的全国高考题:

⑤为画线处选择恰当的句子,使上下文街接。

______崖壁下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 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 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萝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带崖壁十分瘦削。

C 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象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 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下游上来;山门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这个复句要表现的是秋冬寂静、冷落、荒凉的情景。A项描绘的是火热灿烂的景象,D项描绘的是清新、明朗的景色,都跟下句有矛盾。C项描绘的景色虽然跟下句一致,但角度不对,“矗立在江对岸”,表明是远望,那又怎能望到江对岸坟地石碑上的模糊字迹呢?显然是不合乎情理的。B项无论从描写的情景看,或者从描写的角度看,都与下句街接得紧。

从表述上看,语句的连贯街接还牵涉到句序安排问题。句序安排有一定的方法:或以人们的认识规律为序,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或以空间的变换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或以时间的先后为序;或以主次轻重为序。在解答选择题或做表述题时,都要注意这些方法,根据语段内部联系作出选择,根据题目所给的条件和要求,安排语句的先后。例如下面一段文字:

⑥一轮红日从东方的地平线上渐渐露出头来。红光赶走了星星,天空变成了鱼肚白。太阳照射出给予人们温暖和力量的光芒。

这段文字描写日出的景象。先写“红日”出来,“赶走了星星”,再写“天空变成了鱼肚白”,这样写,显然违反了事物发展的客观顺序。应改为:“天空变成了鱼肚白,一轮红日从东方地平线上渐渐地露出头来,赶走了星星,放射出给予人们温暖和力量的光芒。”

三、语句前后照应

语句要前后照应,包括答句与问句的照应,上下句词语的照应,前后句式的照应。

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了问题,后句便要作出正确的回答。有的问句一连提出两个问题,便要兼顾两个问句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例如:

⑦对爱好文科的学生,加强文科辅导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视理科的学习呢?还要不要他们学好数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呢?________。

A、从长远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很不恰当的

B、如果我们缺乏战略眼光,在实际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错误的回答。

C、为了使学生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D、只要认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就会说:不可以。

这一道题应选择B项。对题干提出的两个问题,一般的学生都能分别作出正确的回答:对前一个问题的回答是否定的,对后一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但未必能用一句话同时兼顾回答两个问题,做到无懈可击。A、C、D三项都只回答“是”或“否”,显然顾此失彼。B项却不是直接作肯定或否定的正面回答,而是用假设句从战略的高度,强调这个问题的意义,跟上句联系得上。

前后句词语不照应,也会造成语句的不连贯。例如:

⑧生产衬衫的关键工序是上领子和上袖子,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各有所长______。

A、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三厂上袖子的技术比二厂强

B、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没有二厂好,上袖子的技术却比二厂强

C、三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二厂强,二厂上袖子的技术没有三厂强

D 二厂上领子的技术比三厂强,上袖子的技术却没有三厂强

这道题乍一看,似乎哪个选项都能成立,但细致一分析,则只有A项能入选,因为题干要表述的是:二厂和三厂这两家衬衫厂怎样“各有所长”,下面的句子则应扣住“所长”这个词语,表述“二厂”怎样强,“三厂”怎样强,而BCD三项都不能扣住这词语照应上句。

⑨人才和奴才难以兼得,爱人才的得不到奴才______。

A、不爱人才的爱奴才

B、爱奴才的不要人才

C、爱奴才的得不到人才

D、不爱奴才的爱人才

这道题从内容上说,选哪一项作答案都没错,而C项能够扣住上句的“得”字,指出最终结果,并且从修辞的角度看,它与上句构成对偶,显得句式整齐匀称,连贯紧凑,因此是该题的最佳选项。

另外,造成语句不街接还有一个原因,是语句脱落,使上下文街接不上。例如:

⑩我迎着春风,路的两旁是一丛丛五颜六色的野花和一片绿油油的麦田。

很明显,上下句之间应加上“沿着小路走着”,句子才能街接起来。

总之,正确解答语句的连贯和街接题,首先要弄清楚语段说的是什么。叙事的,要搞清楚当事人和事情的来龙去脉;描写景物的,要抓住它的特点;论述一个观点的,要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还要分析材料与观点的关系。其次,要仔细分析表达形式和方法,弄清怎么说。要舍得费精神去揣摩、比较上下文各句间的关系和词语含义,特别是关键词语、句子所蕴含的信息,注意语境条件,根据说话的目的、对象、场合、范围、情景等因素去选择接句或造出续句。

文言文阅读中的难句翻译

文言句是文言词按照一定的文言句式组成的,文言难句翻译之“难”,主要在于对文言词义和句式的理解有困难。其中,文言词义的理解难度更大,因为有很多文言词义跟现代汉语词义不一样,考生不容易理解。词义不能理解,句意也就不能正确译出。因此,考生应努力掌握和准确理解文言词义,这是解决文言难句翻译这个问题的关键。

文言词义的理解要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一)注意词的古今意义

由于词义的发展变化,有的词古今意义有所不同,需要仔细辨别,准确理解。

例如,“去”现今的常用意义是“到…去”,古代的常用意义是“离开”,动作趋向古今恰恰相反。《荀子·致士》:“川渊枯则鱼龙去之。”此句应译为:河流深潭干枯了,那么鱼和蛟龙就离开这些地方。

又如,“偷”今义常指“偷窃”,古义常解为“苟且”、“马虎”。《商君书·农战》:“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此处应译为:善于治理国家的人,粮仓即使充实,对农业也不马虎。

在最近几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也有需要认真辨识古今词义的例子,如:

1.“除佐著作郎”中的“除”的正确意思是:

A.降职;B.调职;C.升职;D.授职。(1992年全国题)

此题的正确选项是D。“除”在现代多解为“消除”、“除去”等义,在古代却可解为“授职”之意。晋代李密《陈情表》有“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之句,其中的“除”也是“授职”之义。此处应译为:不久蒙受国君的洪恩,授我“洗马”之职。

2.“子访得之”的“访”字的词义是

A.咨询;B.探望;C.寻求;D.访问。(1993年六省市题)

此题的正确选项是C。“访”的今义多解作“访问”,但古代可作“寻求”解。此句意思是:儿子寻求找到了它们(甘橘千树)。在唐代王勃《滕王阁序》“访风景于崇阿”一句中,“访”仍解为“寻求”,此句应译为:在高大的山岭上寻求风景。

3.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1991年“三南”题)

句中“稍削”之“稍”,应解为“逐渐”,而不同于今义的“稍微”。此文应译为:说起诸侯中有人地域连接几个郡,这不合古代的体制,可以逐渐削弱他们。在《史记·项羽本纪》“项王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句中,“稍”仍是“逐渐”之意,此处意思是:项王于是怀疑范增与汉王刘邦有私交,逐渐削除他的权力。

4.帝每面称之曰:此黠儿也,当有所成。(1991年全国题)

上句有几处词义古今有别:其一是“每”应解为“常常”,而不是现今的“每次”;其二是“黠”,应解为“聪明”,而不是现今的“狡猾”,全句应译为:皇上经常当面称赞他说:这是个聪明的孩子,将来必有成就。

混淆词的古今意义,常常导致误解句义。例如1989年广东题有翻译“用齐人反间”之句,其中的“用”应是介词“因为”之意,全句应译为:“因为齐国人采用反间计”。而有的考生却误解为动词“使用”,结果译文也误为“使用了齐国人的反间计”。其实,“用”解为“因为”在文言文中并不少见,例如《史记·李将军列传》:“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意思是:(李广)因为善于骑马射箭,斩杀敌首、俘虏敌人很多,担任了汉朝的中郎。

(二)注意一词多义

有的文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具有不同的意义,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如果理解有误,也容易导致文言难句翻译的失误。

例如,同是“兵”这个词,在汉代贾谊《过秦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句中,“兵”指的是“兵器”;在《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兵四十万”中,指的是“军队”。这就需要仔细辨识。

5.事固有违经而合道,反道而适权者。(1993年全国题)

此句中的“经”也是个多义词,此处应解为“经典”,而不是“经验”;句中的“权”也是一词多义,此处应取“权变”之义,并非“权势”。全句意思是:事情本来就有违背经典而合乎事理,违反事理而适应权变的情况。

6.既作无礼,而复逆自猜嫌。(1993年“六省市”题)

句中的“既”,可解为“既然”,也可解为“已经”,而依文意应取后者;“逆”也可解为“预先”或“叛逆”等,而依文意应取前者。此文意思是:已经作了无礼的事,而又预先自作猜疑。

7.州中差有微禄,当启相留。(1994年全国“3+2”题)

句中的“差”有“差缺”、“略微”、“任职”等义,依文意应取“任职”;“启”有“打开”、“禀告”等义,依文意应取“禀告”。此句意思是:在州中任职有少许俸禄,将禀告上司挽留你。

文言句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很普遍,往往在同一考题文段中出现,这就需要特别留意。例如1990年广东题的文言文翻译,文段中先后有“辄欲易置之”、“予颇易之”两句,其中的“易”词义各有不同,前者指“改变”,后者指“轻视”,两句应分别译为:“总想改变他的下法,把他的棋子放到别处”;“我很轻视他”。同一文段中又有“一客数败”、“甫下数子”、“竟局数之”三句,其中的“数”词义各异,三句应分别译为:“一位客人屡次输棋”、“刚下了几个棋子”、“下完全局数一数”。

文言翻译遇到难解的词句,还要注意弄清楚上下文相关文句的相互联系,弄清文段内容的前因后果以及人物、情节等关系,这就要求考生对文言选段作整体阅读,胸有全局,把握全文宗旨,这样难解词句也就不难准确译出。

(三)注意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有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意动、使动;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用作意动、使动;动词的使动用法等等。

名词的活用有时不易辨别,导致文句误译。例如1989年广东题的文言翻译,有“下七十余城,尽郡县之以属燕”之句,其中“郡县之”是名词用作使动,意为“使之成为郡县”,上文应译为:攻下七十多个城,使它们全部成为郡县归属燕国。而有些不明词类活用的考生则将它误译为“全部的郡县都归属燕国”、“使郡县全都归给燕国”等等。同一文段中另有“使骑劫代之将”之句,其中的“将”是名词用作动词,意为“带领军队”,全句应译为“派骑劫去代替他(乐毅)带领军队”,有的考生不明名词“将”的活用,将原句误译为“用骑劫取代他(乐毅)的将位”。

形容词活用为意动与使动有时也容易混淆,需要分辨清楚。形容词的意动是主观上的认可,有“认为(以为)宾语怎么样”之意,例如《促织》:“成以其小,劣之。”其中的“劣”就是形容词用作意动,“劣之”意为“认为它(蟋蟀)不好”,其实,成名所捕捉的这只蟋蟀,体形虽小,却能战胜多种体大的对手,应是“上品”,“劣之”只是成名的主观看法而已,实际上并非如此。而形容词的使动是客观上的事实,有“使宾语怎么样”之意,例如《触龙说赵太后》:“今媪尊长安君之位。其中的“尊”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尊长安君之位”应译为“使长安君的地位尊贵”,这是赵太后为宠爱幼子而实际上已经做到之事,与上例成名因为蟋蟀体形瘦小而“认为它不好”的“劣之”是有明显不同的,在翻译时应有所区别。

动词的活用多为使动用法。动词的使动在形式上与一般的动宾关系是相同的,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意才能断定。例如《左传·宣公二年》:“华元杀羊食士。”“杀羊”是一般的动宾关系;“食士”的“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意为“使士兵食”。全句应译为:华元杀了羊,使士兵食。又如《鸿门宴》:“项伯杀人,臣活之。”其中,“杀人”是一般的动宾关系,而“活之”的“活”是使动用法,是使“之”活下来。全句应译为:项伯杀了人(遭追杀),我使他活下来(即救活了他)。

下面是另外一些词类活用的例子:

8.下列各句加点的文言词中,与“春风又绿江南岸”用法相同的是

A.齐桓公得管仲,有霸诸侯之荣。

B.凡人莫不好言其所善。

C.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D.山光惊鸟性,潭影空人心。(1992年“三南题”)

题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是形容词用作使动,全句意为“春风又使江南两岸一片翠绿”,与此用法相同的是D项的“潭影空人心”,此处的“空”也是用作使动,全句意为“水潭的影子使人的心灵一片空”旷”。而A.B.C三项都不对,如C项的“小鲁”、“小天下”是形容词“小”用作意动,“小鲁”是“认为鲁国小”,“小天下”是“认为天下小”。

9.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马中锡《中山狼传》)

第二个“生”是动词的使动用法,“生死”意为“使死者复生”;“肉”是名词的使动用法,“肉骨”意为“使枯骨长肉”。全句应译为:先生的大恩,是使死者复生,使枯骨长肉。

10.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王安石《伤仲永》)

此处的“奇”是形容词用作意动,“奇之”意为“以之为奇”(认为他是奇特);“宾客”是名词用作意动,“宾客其父”意为“以其父为宾客”(把他父亲作为宾客)。此处应译为:同邑人认为他很奇特,逐渐把他父亲作为宾客。

(四)注意文化知识

有的文言文选段常常牵涉到古代礼俗、天文、地理、典章制度等文化知识,在文句翻译时也要留意,以免弄错。

例如“皇帝”之称,始于秦始皇赢政,在此之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国君或称“天子”,或称“王”,或称“公”等等。但在1989年广东题文言翻译中,有的考生将“惠王即位”译为“惠王做了皇帝”,这是错误的,燕惠王是战国时代燕国国君,当时并无“皇帝”之称,所以正确译文应是“燕惠王做了国王”。

再如,古代以右为尊,“右”可引申为“高出”、“超出”之意,1989年广东题“凡才望功业出己右”的译文有四个选项,只有C项“凡是才能声望功勋事业高于自己”才是正确答案,其它选项将“出己右”译为“低于自己”是错误的。

文言难句翻译除了要掌握文言词义的理解这个关键之外,还要注意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的差异,例如宾语前置等等,但文言句式比较容易掌握,限于篇幅,本文不作赘述。

标签:;  ;  ;  

高考语文复习难点分析_高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