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分析论文_张学斌

公路桥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分析论文_张学斌

吕梁市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033000

摘要:公路桥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较多,而地质雷达技术是常见的一种检测技术,基于此,结合实际,以地质雷达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技术在公路桥梁检测中的应用要点,实践可知,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后能够全年检测公路桥梁内结构存在的问题,可以给公路桥梁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公路桥梁;检测;无损检测;技术

0引言

随着我国当前地质雷达技术逐渐使用在桥梁病害探测领域中,技术成熟度也比较高,这是因为该技术检测精度比较高、效果比较高,可以准确的判定桥梁损伤的问题。但是在工程实践中,还存在很多现实的问题,比如读图难度较高、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为支持等。因此,本文从大量的实践经验研发的角度出发,深入的分析地质雷达探测技术,以促进该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1工作原理

地质雷达法主要是利用明确介质分布光谱(1MHz~1GHz)的电磁技术。地质雷达主要是使用一种天线发射高频宽带带电磁波,然后使用另外一个天线来接收到地下介质截面的反射波。电磁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中,路径、强度以及波形等方面存在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传播时间、幅度与波形等参数可以准确的判定地质结构形式。在检测的过程中,雷达发射与接收天线直接与混凝土结构的表层接触,雷达波利用天线直接传输到混凝土结构内,如果在传播中遇到钢筋、混凝土材质不同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反射不同的情况,天线所接收到的反射波就能够准确的确定其路径长度,以明确天线距离反射面之间的距离参数。

雷达天线能够实现沿着测线连续滑动的问题,每个测点的时间曲线会直接的组合成为剖面图像形式,数量比较多的测点结合成为时间剖面,在测点反射波可以形成图像形式,从而可以准确的获取不同的反射面。钢筋反射图像就能够逐渐的形成双曲线的形式,也能够呈现出一系列的圆点[1]。

2应用实例

根据实验要求,选择使用的是瑞典MALA公司生产的X3M型雷达,根据实验现场来确定使用800MHz天线来进行。

2.1工程概况

某大桥工程项目中的引桥为77.5+145+77.5m连续刚构和6×30m先简支后T梁结构形式。该工程总计可以分为左右两幅部分,单幅结构中使用的是单箱单室的箱梁形式。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可以确定,中、边跨1#~17#箱梁为悬浇段,其中1#~6#箱梁梁长3.5m,7#~17#箱梁梁长4.0m。

2.2检测目的

(1)检测钢筋数量:检查各个结构部分中所使用的钢筋数量是否与设计图纸符合;

(2)检测钢筋的连续性:是否存在钢筋位置连接断开的问题。

2.3检测内容及方法

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进行如下的检测:

(1)探地雷达扫描;

(2)开舱检查。

2.4探地雷达扫描已施工节段钢筋

采用地质探测雷达对施工位置上的节段腹板、底板9#钢筋、11a#钢筋实施扫描。

检测项目:

(1)确认钢筋使用是否与设计方案保持;

(2)确认钢筋是否存在任何的断裂等缺陷问题。

现检测情况如下:

(1)对腹板预应力11a#钢筋:对于已经完成的梁段部分来进行腹板内部结构的检测;

(2)对梁体内部下倒角位置上的9#钢筋:对已完成梁段交接位置相同部位实施扫描检测;

(3)对底板顶层齿板位置9#钢筋:对已完成部分梁段交接位置的相同部位实施钢筋扫描检测;

(4)对底板底层纵向9#钢筋:对已完成梁段部分交接位置的相同部位进行扫描检测;

(5)对腹板外层纵向11a#钢筋、9#钢筋:对已完成梁段部分交接位置的相同部位进行扫描检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检测依据

本次实验中按照如下的要求来进行数据检测确认:(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2)《公路物探规程》(JTG/TC22-2009)[2]。

2.6仪器设备

根据实验要求,本次所选择使用的是X3M探地雷达是瑞典公司研发出来的,其由主机、收发器、电源、信号线、电源线、后处理软件等。

3实施方法

3.1测线布置

在检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桥梁工程的需要在桥梁横向断面的结构中实施全面的检测,以保证最终检测数据的准确性。

3.2雷达数据处理

雷达数据处理的主要目标就是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消除一些影响检测数据的干扰波,从而可以全面的提升对于桥梁剖面的信噪比,可以更好的获取检测中的电磁回波技术参数,以更好的确定不同介质中的物理特性,以满足最终检测的需要。比如,通过频率参数所存在的差异来应用到不同的褶积技术,可以实现多方位的控制和处理。此外,其还具有一个目的,就是通过使用数据元素的重置来补偿不同反射方向所存在的空间畸变问题,比如实施偏移处理等问题。

3.3检测结果

对于该大桥工程中的11#、12#墩箱梁底板、腹板结构中的某些纵向钢筋数量实施全面的检测,其中的11#左幅共计存在24个断面,而右幅则为28个断面;12#的左右幅分别为26、32个断面。在检测中,需要对所有的断面都要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所有结构部分的箱梁底板检测都在规定的范围内。经过检测之后可以确定,纵向钢筋的钢筋数量总计为9根,而腹板位置上所存在的纵向钢筋数量则为4根。

4质量保证措施

4.1工程质量承诺

所有的检测环节中都按照如下的要求来进行:

(1)廉洁: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恪守职业道德,不能出现徇私舞弊的问题;

(2)准确:保证所有的数据都能够达到准确性的要求,不能出现任何伪造数据的问题;工作人员需要对检测数据总体负责,同时还应该严格遵守管理规定和职业道德的约束;

(3)安全:采取更加有效的安全保护措施,从而防止在检测过程中出现任何的安全事故,保障人员与财产的安全;

(4)保密:将最终检测的所有数据都要严格的保管,做好保密管理工作,需要对整个工程的业主进行总体负责。如果在检测中发现存在有与设计严重不符合或者其他严重病害问题的时候,需要立即告知业主,并且采取必要的处理方案[3]。

4.2质量保证措施

(1)检测规范:检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保证各项工作都要符合招标方案的要求,同时也应该符合其他管理规范的要求,要保证检测结论是在合理的情况所得出的。

(2)制度保证:检测数据确定与检测报告编制的过程中,要按照三级审核制度来完成。

①试验检测工作人员在上岗之前应该进行必要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试验、检测的规范和方法,同时应该按照相应的规范来进行试验检测,并且将整个检测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以获取准确的检测数据;

②检测工作人员需要根据上述是数据来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可以编制出符合实际要求的报告,然后交给整体负责人进行审查确认;

③负责人审核确认之后应该上报本次试验的主要负责人再次进行审核;

④上述审核全部通过之后需要经过桥遂领域的专家复核确定数据符合要求。

5结论

经过本次对于该大桥工程项目试验检测之后,主要针对的是11#、12#墩箱梁底板、腹板结构中的纵向钢筋,检测结构中,委托方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检测方案和计划来进行。在检测中,对规定范围内的底板进行检测,确定纵向钢筋中设计数量为9根,检测数量为9根;腹板结构部分中的设计数量为4根,检测数量为4根。

对于一些特殊位置采取的是开舱检测的方法,检测之后确定,其与实际情况完全一致,所以本次所进行的检测是非常成功的。地质雷达检测方法效率比较高且成本非常低,数据精度可以满足使用的需要,所以在我国的公路桥梁检测领域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琴.无损检测技术在阿-喀高速公路桥梁检测中的应用[J].北方交通,2017(08):24-26.

[2]范多玲.公路桥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的运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7(11):48.

[3]李晓元,陈晨,王金川.浅谈桥梁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和发展[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0(10):1-2.

论文作者:张学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公路桥梁检测中无损检测技术分析论文_张学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