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森电梯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16
摘要:电梯是现代建筑主要运输工具,其数量也因城市化发展而不断递增。虽然电梯给人们现实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安全问题,本文则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望给予电梯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由于电梯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所以,电梯的管理也显得尤为重要。相关人员和单位一定要对电梯的日常管理、安全运行、 维修及保养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可能对电梯进行实时检测,这样才能 保证电梯安全运行,也才能够确保乘客的乘坐安全,发挥其给人们带 来的便捷性。
1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
1.1安全和责任意识淡薄
自从电梯投入到现实生活中,人们潜意识就认为电梯是高科技智能化产品,由于这种先入为主的意识,以致于人们只感受到电梯带来 的安全和舒适,缺乏安全意识。并不知电梯和其他数码产品一样,如 果在日常使用中不定期维护或爱护,长期以往就会形成安全隐患。部 分物业服务公司没有尽到监督电梯使用情况义务,相关使用规则明确指出,电梯维护人员应每 15d 就对电梯进行润滑、安全开关、机械部件检查等维保工作。电梯维保本身就具有技术性高、项目多及频次高 等特点,但大部分电梯公司人员经常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进行维保。
1.2电梯维修维护不到位
电梯维保市场近几年来受到了许多商家的青睐 , 他们挖掘了这个市场, 获得可观利润。为了防止更多的企业来分这一杯羹, 大企业往往采取降低维护费用的方式来垄断市场 , 导致许多中小企业无法存活。同时费用低则造成了维修不到位甚至维修人员只走过场的情况 , 起不到维护电梯安全的作用, 长此以往, 形成了电梯事故频发的惨况。
1.3产权和责任划分不清
相关规章制度明确指出,业主有义务对电梯产权负责,并奉行谁使用谁负责的规定。管理单位也要对其付出相应的责任。然而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直受产权问题困扰,不同房子存在不同问题,有的没有房产证,有的则处于在建状态,质监部门传达的通知也没有具体目标。近年来随着频频出现的土地遗留、房屋产权及无物业、无业主等安全隐患, 无形中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安全问题。消除上述隐患和解决问题就需要相关部门建立法律法规,除此之外部分土地和房产不能落实相关证件, 一旦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那么即使建立机制也于事无补,并不能全面根除安全隐患。再加上部分单位在特殊情况下难以落实责任主体, 经常出现部分电梯所有者将其出租或家庭和单位共用情况。
1.4电梯安装过程存在安全隐患
电梯日后能否正常安全运行,与电梯的安装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电梯安装质量确实很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电梯在实际安装过程中,安装单位即乙方单位不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 盲目接手一些项目工程,使得实际作业人员根本无法满足工程的具体要求。在这种紧急情况下,一些电梯安装单位就会将一些工程项目转包给一些电梯安装队,并收取一定数量的委托费用,而这些被委托单位由于不具有安装许可证,人员数量很少,一般使用挂靠的方式。另外, 这些安装队伍的技术力量一般不达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一样, 使用的安装设备和设施比较简陋,很难保证安装质量。
2解决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问题对策
2.1转变监管监督方式及时消除隐患
我国电梯监督管理的基本特征为监督检查和行政许可。其中监督检查主要负责对电梯安装维保单位、电梯制造单位、电梯使用单位等进行检查。行政许可则检查是否具备电梯使用登记许可、人员取证许可、 制造许可及维修许可等。这种监管方式计划经济体制有着紧密联系, 然而随着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电梯监督借鉴当代企业管理制度。即政府主导,行业监督,企业负责、质监监察及社会监督等多元化监督方式,进一步保证电梯安全使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运用市场机制将检查合格情况定期对外公布,让电梯使用单位和使用主体能及时了解电梯安全情况和保养质量。与此同时电梯维保单位应与物业部门、住房等部门相互合作监督电梯运行维护,加强规范电梯单位选择招标,
完善电梯维护资金制度和日常维修资金制度,科学合理规划费用比例, 进一步提高电梯使用安全性。
2.2采取电梯控制管理系统
该管理系统的核心则是电梯继电控制系统 , 即所有的信息处理、设备维护都完全的通过该控制系统操控并得出解决方案。使得系统对 于整个安装过程及电路走向的控制更易操作 , 可行性高 , 针对操作技术不熟练的人员能够给予帮助 , 并减少其出错率。使用该系统 , 可以实时监控电梯的情况 , 及时对电梯做设备检测、保养 , 不需要高薪聘请技术更高超的人才或是用高价购买电梯维护保养的设备 , 从而降低了电梯维修保养的费用 , 并且乘客乘坐电梯的安全系数也并没有降低反而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2.3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
第一,要清楚电梯安全管理部门以及使用单位的相应责任,各个 部门对实际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要进行协调和团结协作,将安全管理 的工作做好,保障电梯的正常运行。第二,要清楚安全管理主体的责 任,电梯产权人、电梯承租人等,一些物业服务企业以及电梯的实际 使用者都可以是电梯的使用单位,尤其是住宅小区的电梯,要清楚电 梯的管理主体,一般管理主体是物业,假如不能够落实电梯管理的主 体,那么就应该停止使用电梯。物业公司在设置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 的时候,要依照规定来,将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建立起来,督促维保 对电梯进行日常维护和管理,在排查和检查中做好记录。最后,要将 电梯安全风险信息通报制度建立起来。相关责任人应经常性地召开一 些安全检查的会议,争取在第一时间发现电梯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这样才能够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2.4提升工作人员技术要求
首先避免工作人员无证上岗, 在上岗前, 应对工作人员做岗前培训, 提升操作人员的技术能力 , 并对上岗人员做安全教育意识的培养 , 使上岗人员对于自己的工作更富有责任感 , 对于工作的态度更为积极主动 ; 接着工作人员应做定期的工作汇报 , 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集中探讨找出解决方法。增强专业技能 , 并主动进行自我反省 , 反省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加以改正 , 从而提升电梯工作者的整体素质 , 更好地为乘客服务。
2.5科普安全意识
在电梯设备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后 , 乘客的安全意识薄弱也是电梯事故发生的一项重要起因, 乘客需要清醒地意识到: 电梯是一项设备, 设备的使用是有一定的年限的 , 并且需要定期的维护 , 才能尽可能保障其安全性 , 但是风险是始终存在的 , 因此乘客对于电梯正确使用及危险防范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是不可或缺的 , 应通过发放安全手册、进行电梯安全教育的讲演等等各种途径使得乘客更清楚地了解电梯构造及危 险发生前的预兆 , 有效做好安全预防 , 即使无法避免 , 也能尽可能的降低伤害。像是大力扒开电梯门等等都不是正确使用电梯的方法 , 都会增加危险发生的可能性。
结语
总之,电梯是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工具,其安全是每一位使用 者都关心的事情。然而在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相应的问题,需 要电梯使用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解决方案,加强规章制度建立和增 强人员意识,提高电梯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谢聚文. 电梯安全管理与维修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中国科技纵横,2015(4):90.
[2]朱延巍 . 电梯安全管理短板问题分析及对策思考——以福州市为例[J]. 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7(3):57-60.
[3]张甜甜, 王河, 林林, 等. 医用电梯安全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 中国设备工程,2017(17):56-57.
论文作者:王成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设者》2019年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1
标签:电梯论文; 单位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人员论文; 乘客论文; 设备论文; 情况论文; 《建设者》2019年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