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的八股写作法是什么
2022-10-14阅读(366)
![学术论文的八股写作法是什么](https://www.lw33.cn/thumb/4075c5518ee4464db9eca4af.webp)
问:什么是八股文?八股文的格式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 答: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 答:八股文就是由8个部分组成的一种考试文体。通过四书五经里面的原文进行选择,然后最后4个部分进行文章议论,组成了两股对偶文字,这是八股文的组成。
- 答:八股文是在明清时期进行科学考试重要的一种形式,其中有八个明确的部分组成,其中的内容都是出自于四书五经。
问:什么是八股作文
- 答:八股文是明朝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专讲形式、没有内容,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明白了八股文,八股作文应该知道了吧! - 答:传统的,不打破常规的,按照规定的格式毫无创新地进行创作的。
举个例子,写议论文完全按照。
提出论点,
道理论证,
举例论证,
总结结论。
这个格式来的,规行矩步。
问:“八股文”是什么,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
- 答:八股文最早可溯源于唐朝的“帖括”,所谓“帖括”,就是默写某一种经书的注解。唐代虽以诗、赋取士,但并未完全废除读“经”。八股文在明清时期达到发展巅峰,明清中后期将“四书五经”的内容概括进八股取士中,内容需要使用古人语气,句子的长短、字体的繁简、声律都有严格的限制。八股文的发展意义在于其被作为历朝历代科举考试的借鉴。
它是一种以默写的形式而发展起来的文体。通过对四书五经中的主要论点来立题,以特定的文体去阐释文题,文章的具体包含承题、起讲、议论、入手四个方面。
所谓的八股指的就是从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部分,末尾处会有相对应的百十字的总结,在文章里每一组中需要出现排比样式的对偶性文字,共拼成八股。
到了后期明朝时,八股文的发展到达了一个顶峰。
其中经义开始转变为八股文,八股文的具体写作形式也发生了改变,按照应试者必需按照固定的体裁去写经注,不得自由发挥。到了清朝后,八股取士在形式上还是继承的以往,只是做出了一些小的调整。当然,在后期由于朝中大臣纷纷上书向皇帝表明此应试的形式简单且无实际用处,最终在1663年八股文被废除。
八股文发展的意义在于对古代的朝廷选拔人才有一定的限制作用,通过命题写作的形式让科举制的考生增加自己的知识水平,由于八股文中所考察的内容是四书五经中的内容,所以要求人才全方面发展。
同时,由于八股文的写作体裁的独特性,也是儒学在经学义理中的全方面的体现和对写作的规范进行了约束。当然,这样写出的八股文对于当时的社会实际意义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