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实验报告_英语论文

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中英语论文,层次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实验的缘由和意义

普通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的一个学段,它担负着既为高等学校培养合格新生,又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劳动后备力量的双重任务。高中英语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有所获,使一部分学生具有升入高等学校的英语基础,使更多的学生具有就业所需要的英语基础。

目前,许多高中班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同一班级的学生差异悬殊,即学生的英语基础差别很大,接受能力差别很大,英语水平相差甚远。这样的学生在同一班内上课,好学生“吃不饱”,造成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以提高;基础较差的学生又跟不上,上课象听天书一样,感觉学习负担太重,因而产生强烈的畏惧心理和厌学情绪,有的甚至逃学。

面对这一状况,我们经过认真分析,认为在学生学习基础和能力差异较大的同一班级里,无论采取高难度、快节奏;小步子、低起点;还是抓中间、带两头的教学模式,都只能面向一部分学生,而使其他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发展,甚至严重阻碍一些学生潜能的发挥。因此,实行较大力度的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为我国历代教育家所继承并不断发展。在现代教育中,这一原则应用更加广泛。该原则经久不衰的原因就是它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经过认真分析论证,我们认为,实行“分层次教学”是实行“因材施教”原则,解决我校高中学生差异较大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分层次教学可使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更有效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分层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学,既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又有利于使各层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就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分层次教学可在不增加英语课时的前提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听、说、读、写训练,真正使各层次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实验的指导思想

1.因材施教,把握差异

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性差异,个性差异是指每个人在其生活实践中,经常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并带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差异,如能力、兴趣、气质和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才能发挥最佳教学效能。针对学生个性的不同特点,从实际出发,区别对待,实行不同目标,不同容量、难度,不同要求,才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2.面对实际,促进全体学生发展

分层次教学要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正确处理教材,把握难易程度,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适合其实际情况的最佳要求,使教学目标控制在学生可望又可及的尺度上,使每个学生,包括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潜能并能得到充分发展。

3.创设氛围,因势利导

分层后,各层学生基础相当,接受能力差异较小,这给教和学都带来了极大方便。对A层学生要给他们创设出“比”、“超”的良好竞争氛围,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基础优势和智力优势,“吃得饱”,“消化好”。对C层学生做到“低起点”、“慢节奏”,使他们得到更多的训练和关爱,创设出人人平等、“我不比别人差”的学习氛围,引导他们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这样创设氛围,因势利导,能实现学生发展自身个性的良好愿望,使他们各有所好,各展其长。

三、实验方法

1.实验对象

滕州一中老校高中二年级共有12个教学班。入校时按成绩和男女比例平均分班,任课教师均衡搭配。实验前历次考试各班成绩相当。决定把13至18班六个教学班作为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班,共有学生450人。把19至24班六个班作为对照班,共有学生446名。

2.分层方法

学生自愿报名。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现状选择适于自己层次的教学班,然后由学校总体平衡。分层结果见表1:

表1 学生分层情况表

3.教学内容

以现用高中课本为各层必用教材,另加听说、阅读、写作等专项练习材料。要求在不增加英语课时的前提下,提前结束大纲规定课程,A层提前八个月,B层提前四个月,C层提前两个月。节省出的时间学习自编的补充教材。注重对学生进行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不同层次的课堂教学应遵循两条原则:(1)前期三个层次的教学进度一致;(2)各层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教学进度一致,便于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流动。各层教学内容侧重点不同,能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最大限度的提高。

4.各层教学目标

A层:

(1)认真落实教科书和教学大纲的全部要求;(2)培养英语思维能力和英语阅读、表达能力;(3)培养参加英语竞赛的人才;(4)培养英语自学能力,为继续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5)培养学生独立进行口译和笔译的能力,使之成为较为理想的高素质英语人才。

B层:

(1)同A层1、2、4项目标;(2)经过训练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A层的水平;(3)不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努力提高听、说、读、写综合能力。

C层:

(1)夯实英语基础;(2)完成A层1、2项目标;(3)培养英语学习兴趣,增强学好英语的信心。

5.分层测试

每个学生都想把英语学好,都想取得好的考试成绩。但使用同一难度的试卷,总会有一部分学生考不好。这些学生总是遭受失败的痛苦,于是对英语学习常失去兴趣,失去信心,素质教育的目的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挖掘每个学生的最大潜能,使其在原基础上有所提高。为此,我们的测试就要以不同的标准客观评价每个学生。我们每次测试的试卷均分为A、B、C三类,使A层的学生有用武之地,一展身手,B、C层的学生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让他们有“跳一跳摘桃子”的体验。

6.及时反馈

对教学的及时反馈是了解教学效果,随时对教学进行调节所必需的。我们采用了多种反馈手段,除分层测试外,还采取了交谈、提问、课堂巡视、课后查访、作业批改、书面评议和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发现问题后,我们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以进行矫正和补救,使分层次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四、实验结果

经过一年的实验,实验班发生了很大变化,各层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都有很大提高,学习成绩与对照班相比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

1.课堂气氛比实验前明显活跃,各层学生英语学习的参与意识明显增强。由于同一层次学生的起点一致,基础相当,因而容易激发起学生较强的竞争意识。他们常常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由于发言的机会增多,学生们思维更加活跃,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

2.A层学生能“吃得饱”。他们在学好课本的基础上,不断增大阅读量,有了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为考名牌院校积累了雄厚的实力,为将来成为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些A层学生说道:“分层次教学使我们增大了阅读量,提高了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同时,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学到了许多新鲜知识。”

3.B层学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针对他们的弱项,通过各种形式的专项训练,真正做到了查缺补漏,因而不断缩小了与A层学生的差距。他们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有8名学生跨入A层行列。

4.C层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习惯有了很大改善。由于C层上课起点低,难度减小,台阶加密,注重基础,并适时补讲他们所欠缺的知识,使他们上课听得懂,知识得以良好消化吸收。由于表述自己观点的机会和受到老师鼓励的机会增多了,他们大大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了自信心。一个C层的学生在座谈中说道,“我过去一直对英语有畏惧心理,一上英语课就害怕,听课像听天书,老师从不提问我,我自然失去了信心。自从分层次教学以来,课堂上学习的难度降低了,老师对我热情辅导,课堂上发言机会也增多了,这使我增强了学好英语的信心,每次考试都得到较高的分数,我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5.实行分层次教学后,实验班级的英语成绩明显提高。几次大型考试中,实验班级的高分段人数、优秀生人数、平均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班。优秀生人数,实验班超对照班29%,年级前十名的学生中,实验班占7名。两种班的详细对照数据请见表2、3、4。

表2 实验前的入校成绩对照表

项目实验班 对照班

总人数450 446

年级前10名的学生5

5

年级前50名的学生25 25

优秀生 163 162

表3 实验后的期中考试成绩对照表

(满分100分)

项目实验班 对照班

总人数450 446

年级前10名的学生64

年级前50名的学生 2822

优秀生181 144

平均分76.872.3

表4 实验后的期末考试成绩对照表

(满分120分)

项目实验班 对照班

总人数450 446

年级前10名的学生73

年级前50名的学生

29

21

优秀生183 142

平均分

92.587.02

五、体会

1.体现了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着眼于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基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在实行分层次教学的过程中,我们从学生的具体实际出发,制订出不同层次教学目标,使全体学生都能学好英语,使他们减少了畏惧心理,树立了自信心,让他们看到了自己的进步,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这些做法完全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2.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

分层次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因材施教”。而因材施教又集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实验过程中,教师的“教”完全建立在学生的“学”的基础上。我们所采取的每项措施,所依据的都是各层学生的实际,所针对的都是他们学习中的困难。任何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都不会取得成功。

3.有利于提高教师素质

分层次教学不但有利于对学生的培养,也有利于锻炼塑造高素质的英语教师。分层次教学给教师增加了工作强度和难度。教师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同一教学目的、同一重点、难点的教学模式,在因材施教上狠下功夫。教师从备课、上课到辅导、作业批改都要有针对性。分层次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便利的对教师评价、选择的条件。学生可以选层次上课,可以选老师听课,这无疑对老师的授课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使教师增加了危机感,因而更增强了责任心。实验班的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才能适应分层次教学的要求。通过一年的实验,参加分层实验的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因此,分层次教学是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的良好教学方法。

六、小结

我校分层次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以下几点:

1.领导的关怀和支持

该实验得到了枣庄、滕州两级市教研室的重视和我校领导的鼓励和指导。学校分管教学的侯同运副校长亲自参与这项工作。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在筹备该项目时,侯校长作了动员报告,并就教改的具体步骤,如学生的分层、教师的授课、教材的使用、材料的编写等都作了较具体的部署。在教改期间,崔继忠校长等主要领导定期听取教改情况汇报,并鼓励教改小组的老师们要勇于创新、坚持不懈、敢为人先、勇创佳绩。领导的关怀和支持给了我们教改小组无穷的力量。

2.实验教师的辛勤劳动

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提高实验效果,参加实验的全体教师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教改工作的成功是教师们心血和汗水的结晶。

分层次教学给教师们增加了工作强度和难度。每位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一切从头开始,重新摸索课堂教学模式,重新定位。教师们每天既要选材料,又要一起研究学情。面对这些,教改小组的老师们发扬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些老师常常是带病工作,刘刚老师曾两次昏倒在课堂上,被送到医院,挂完吊瓶后马上回校坚持工作。有了这种奉献精神、拼搏精神,教改才会上水平,工作才会出成绩,事业才会出成果。

3.学生的积极配合

领导的高度重视、教师们拼命的工作,深深感染着学生们,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很多对英语失去兴趣和信心的学生,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原来C层的学生俞伟,入校时英语基础较差,上课听不懂,课本学不会,因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了信心。正当她准备放弃英语学习时,实行了分层次教学。她被编到了C层,课堂上知识难度降了下来,老师说英语的速度慢了下来。在老师的热情辅导下,她找回了自信,学习热情很快高涨起来,两个学期后,她的英语成绩提高很快,连续两次考出好成绩,顺利进入B层班级学习。

实验结果证明,英语分层次教学是一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的实验在由枣庄市科委主持的“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实验与研究评审会”上获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我们相信,高中英语分层次教学一定会更加完善,并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法体系做出一定的贡献。

标签:;  ;  ;  ;  

高中英语分层教学实验报告_英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