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要求:“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利于身心发展的经验。”“纲要”体现了班级环境创设对幼儿的教育的重要作用。其在幼儿发展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不仅影响幼儿发展的条件,更是因为环境创设的过程中,通过幼儿的积极参与而产生了互动效应。《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后,在其“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引领下,让我们站在幼儿发展与需求的角度重新审视幼儿园“生活”质量,促使我们对幼儿一日在园生活的“品质”有了全新的思考。为此,我区从幼儿生活环境的创设入手,从幼儿的“品质”生活出发,对区域幼儿园生活环境的创设进行了实践与研究。幼儿园的环境创设,已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课题,其创建活动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兴趣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在创建策略上主要采用了启发性策略、感染性策略、生活化策略和情感性策略。
关键词:班级环创;班级环创原则;班级环创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3-0016-01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智力、促进幼儿个性发展等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环境创设已渐渐成为幼儿园工作的热点。实践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环境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班级环境创设的具体要求也应有所不同,要尽量符合幼儿年龄特征和发展的需要。
1 班级环创原则
1.1 体性原则
在班级环境创设上,我们要突出幼儿的主体性,也就是从设计到布置再到评价整个过程均让幼儿积极参与;环境布置的内容要基于幼儿生活,充分考虑每个幼儿的发展需要;保证幼儿对环境的选择、支配自由。
以“幼儿是环境的创设者”观念为指导,创设环境集中体现幼儿的主体性。教师与幼儿一起商量室内外场地布局、区角设置、材料投放、墙饰布置等(如,应考虑幼儿对什么感兴趣?喜欢玩什么?等);创设的环境材料既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按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限定材料投放的量与度,又要考虑幼儿进一步向高层次的发展,还要考虑幼儿个体发展的不同方向、不同水平层次。这种“水平层次”的划分,是根据幼儿自主选择材料的难易程度而定;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区角,自主地与环境相互作用。
这种由幼儿创设的班级环境,在创设意图、喜好上充分体现了“幼儿化”;班级环境基于幼儿生活,幼儿意愿,幼儿需要,在环境创设中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让幼儿在参与创设环境中获得多方面发展的机会。多层次的环境材料既满足了幼儿个体兴趣、能力的需要,同时也适应了幼儿个体学习特点方式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优势区”的发展。
1.2 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个人力求认识,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以特定的事物,人或活动为对象,并常常伴随着积极的情绪。要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环境创设,与环境产生互动,必须激发并培养幼儿的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往班级环境创设一经教师“精心”设计布置后,相对“稳定”的时间较长,活动材料内容、功能、操作方法上较固定。在这种班级环境中,环境材料成了固定的刺激物。开始幼儿较新鲜、感兴趣,但随着时间推移,熟悉程度增加,环境与材料在幼儿眼中逐渐丧失了生命力,操作欲望降低,看似“琳琅满目”极其丰富的环境,实际成了意义不大,甚至阻碍干扰幼儿活动的空间障碍。而材料固定的功能与操作方法让幼儿一学便会,一做便成功,逐渐变得单调乏味,无人问津。在这种班级环境中,幼儿的兴趣逐渐减少,甚至产生厌烦心理。因此,在班级环境创设中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及时投放、更换环境材料,所投放环境材料也要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满足幼儿探索性学习的需要。
2 班级环创的策略
班级环境创设的指导思想是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促进幼儿主动发展,充分体现教育性、时代性、实用性、参与性与趣味性,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
2.1 启发性策略
环境创设应着眼于丰富幼儿的知识,增长能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如我园各班结合教育目标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于墙面的主题栏,内容丰富,有庆祝各种节日的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有反映四季特征的主题,也有孩子们所喜爱的绿色环保主题。丰富的主题内容深深吸引着幼儿,他们不但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而且通过他们的参与布置和看看讲讲,也很大程度地获得了认知上的发展和语言的能力、动手能力的提高。孩子们在环境和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学习、探究、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2.2 感染性策略
首先,环境的美化,可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我们力求从尊重幼儿的审美兴趣,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出发进行环境的创设。对于每一个教育主题的环境布置,我们除了用它丰富的主题内容来教育幼儿外,也努力营造出具有造型美,色彩美,艺术美和富有童趣的美的氛围来感染幼儿。
2.3 生活化策略
班级环境创设可以增强幼儿对环境的了解,培养幼儿的了解,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美化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如在我们班级的向阳处,开辟了自然角和动物角,放了许多适合室内生长的动物与植物,如萝卜、洋葱、大蒜、马铃薯、芋艿、小鱼、乌龟、龙虾等,并对一些养殖的瓶子进行了点点装饰,并且采用值日生制度,让幼儿轮流照顾、观察,孩子们因此掌握了许多植物的知识,大班的孩子对动植物的生长尤其感兴趣,他们会自己动手画观察日记,记录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他们还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播种,并参与浇水、除草、松土等劳动,在亲手种植的活动中,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种植和饲养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幼儿从小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我们的班级环境因此变得更有意义,从而培养了幼儿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情感。
总之,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班级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是幼儿每天所处、所接触的,幼儿的身心发展、社会化发展以及个性发展无一不受到它的影响。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不应只是强调“美化、绿化、净化”,而更应该是幼儿与环境互动的结晶。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应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应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幼儿与环境积极互动。因此科学地进行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在幼儿园的日常教育活动中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吴冬梅.幼儿园室内环境的教育价值及其创设[J].学前教育研究,2009(10).
[2]夏洁.与幼儿一起创设公共环境[J].幼儿教育,2009(07).
论文作者:党庆丽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9
标签:幼儿论文; 环境论文; 班级论文; 幼儿园论文; 材料论文; 策略论文; 兴趣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2月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