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采用自我储存的影响因素研究_技术接受模型论文

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影响因素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研人员论文,因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97(2014)02-0072-12 DOI:10.13366/j.dik.2014.02.072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科研人员对学术信息自由交流的呼声日益高涨,传统学术交流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科研发展的要求,学术期刊的“价格危机”和数字资源的“许可危机”迫使图书馆、科研人员开始思考新的学术交流途径[1],在此背景下,开放存取运动(Open Access Movement,OA运动)应运而生。自存储(Self-archiving)是实现OA的“绿色通道”,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自存储运动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与图书馆、出版界、学科库与机构库建设者的热情相比,自存储运动遭遇到了来自科研人员的“寒流”,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普遍遇到了科研人员难以认同、不情愿或不积极主动提供研究成果的境况,资源建设与利用成为了制约我国自存储运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科研人员是关系到自存储资源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要素,他们既是资源提供者,也是资源利用者,然而,作为资源提供者身份和资源利用者身份的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是有根本区别的,相比于后者,前者更为复杂且更具有现实研究意义[2]。有鉴于此,本研究从科研人员作为自存储资源提供者的身份入手,探讨其采纳自存储的影响因素。

1 文献回顾

自存储的相关研究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将从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认知度、态度、实际参与度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

现有研究表明,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认知度与参与度并不理想,英国信息行为与研究评价中心(Centre for Information Behavior and the Evaluation of Research,CIBER)的调查显示,科研人员对机构库的了解非常有限,只有不到10%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机构库“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38.1%的被调查者表示将来不会考虑在机构库中进行自存储[3];Davis与Connolly发现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的成员对该校机构库DSpace了解很少,使用意愿也很弱[4],Kennan的调查也得到了类似的结论[5]。王应宽等人于2006年进行的调查表明国内科研人员大多对OA库不够了解[6-7];李武等人分析了国内科研人员对OA库的认知和使用现状,发现OA概念在科研人员中已有所普及,但大部分(近80%)的科研人员从未利用OA库存储过学术论文,科研人员参与自存储还是一种尚未成熟的行为[8]。

影响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因素也受到了较多关注,不少学者就其促进或阻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如Pickton和Mcknight的研究发现,可以使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效传播、能收到同行对研究成果的反馈与评论是高校学生愿意自存储的主要原因,其次是支持OA理念的主观意愿。最大的阻碍因素是学生担心自存储后论文不能在期刊上发表,紧随其后的是对版权保护和遭遇剽窃的担忧[9];Abrizah对马来亚大学(University of Malaya)教职工的调查表明,对OA理念的支持以及期望研究成果免费开放的主观意愿是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存储至机构库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希望提升研究成果的显示度。不愿意存储资源的最大原因是版权政策的困扰,其他原因包括自存储氛围、期刊出版机构的政策、对资源利用人员的信任以及长期保存问题[10];RoMEO(Rights Metadata for Open-archiving Project)项目的调查则表明,传统出版机制对版权的规定给自存储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11];Kim分析了影响科研人员接受机构库的因素[12-13];Dulle与Majanja证明了信息技术接受理论应用于OA用户研究的可行性[14];李武则证实了职业发展期望和政策导向等因素对科研人员接受OA知识库的影响[15-16]。

总体而言,国内外已经针对自存储开展了一定量的受众分析,但现有研究大多为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认知和态度等方面的描述性研究,少有学者通过挖掘变量之间的关系开展解释性研究。同时,现有研究大多针对国外科研人员进行,相比于国外研究,国内研究差距较为明显,不仅文献数量较少,研究也不够深入。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科研人员的采纳行为开展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等更为深入的本土化研究工作。

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2.1 理论模型

针对用户态度、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学者展开了大量研究,并建立了若干基于“态度——意向——行为”的理论模型,其中尤以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最为经典。态度行为关系理论认为,态度是影响行为意向的重要因素,行为意向则是实际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

Davis在TRA的基础上,进一步厘清了用户对信息技术的态度——意向——行为关系,提出了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TAM)[17]。此后,大量研究者对TAM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衍生模型,如整合型技术接受与使用理论(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UTAUT)[18]、技术接受模型2(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2,TAM2)[19]等。TAM及其衍生模型描述了外部变量影响信息技术接受的途径以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结构,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解释用户信息技术采纳行为的方法[20]。

科研人员参与自存储运动,必须通过学术网站(如个人主页、学术论坛、学术博客)、机构库、学科库等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学术交流途径来实现,因此,考察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影响因素,借鉴现有的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和信息技术接受理论是可行的。

虽然TAM及其衍生模型都没有将行为态度作为模型中的变量,但TRA和TPB等理论都认为行为态度是一个重要的变量,同时考虑到对于不少科研人员而言,OA是一个不够熟悉的新概念和学术交流途径,行为态度将很有可能影响到其行为意向。因此本研究将行为态度作为行为意向的前因变量,遵循“认知信念——行为态度——行为意向——使用行为——使用绩效”的分析逻辑,构建了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影响因素模型(见图1)。需要指出的是,由于目前国内科研人员参与OA运动的程度不够理想,大多数科研人员都没有进行过自存储,“使用行为”和“使用绩效”的考察面临着现实阻碍,因此理论模型的重点集中在探讨“认知信念——行为态度——行为意向”的影响机制。

图1 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影响因素理论模型

2.2 变量定义与研究假设

采纳行为意向(Adoption Behavior Intention,ABI)是理论模型的因变量,指的是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进行自存储的主观意向的强烈程度。在TAM中,行为意向是行为的直接决定因素,个人的行为意向越强,将会越努力地实施相应行为。

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态度是用户对特定对象较稳定的、一贯的综合性心理反应。根据TRA理论,态度指的是“个人用户对其所从事的特定行为的正面或负面的感受与评价”。用户对自存储的采纳行为态度(Adoption Behavior Attitude,ABA)越是积极和正面,采纳行为意向便会越强烈。因此,本研究假设如下:

H1:采纳行为态度对采纳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即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采纳行为态度越积极,采纳行为意向越强烈。

科研信仰(Research Belief,REB)是指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时的一种内在信念。科研人员的内心有一种被称为“无私利性”的科研信仰,即科研人员从事科学活动,首先是追求科学真理,而非谋求物质利益。因此,科研人员的主观意愿是支持研究成果自由交流和免费开放的,内心支持OA的主观理念是其采纳自存储的重要原因[21]。同时,科研信仰的强弱也会影响到科研人员对自存储风险、有用性和成本的感知。因此,本研究假设如下:

H2:科研信仰对采纳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即科研信仰越坚定,采纳行为意向越强烈。

H3:科研信仰对采纳行为态度有正向影响,即科研信仰越坚定,采纳行为态度越积极。

H4:科研信仰对感知成本有负向影响,即科研信仰越坚定,科研人员认为自存储的成本越低。

H5:科研信仰对感知风险有负向影响,即科研信仰越坚定,科研人员认为自存储的风险越低。

H6:科研信仰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即科研信仰越坚定,科研人员感知自存储的有用性越高。

感知易用性是TAM模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变量,但由于影响科研人员决定是否采纳自存储的不仅有技术因素,还有社会因素。因此在本研究中,将感知易用性调整为感知成本(Perceived Cost of Self-archiving,PCS)。所谓感知成本,指的是科研人员对自存储所耗费成本的认知,一般包括时间成本和努力成本。Carr和Harnad的调查发现,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的科研人员自存储一篇文献的平均耗时为10分40秒,虽然时间不算太长,但不少科研人员认为,进行自存储并非其分内之事[22]。何燕的调查发现,40%的调查对象认为自存储会浪费时间,时间成本有可能对科研人员的自存储产生消极影响[23]。努力成本是另一个影响因素,科研人员需要花费一定的精力进行自存储,相关研究也表明,科研人员较为关注自存储是否需要其付出较大努力。当然,努力成本也与系统的难易程度,即“感知易用性”有关。因此,本研究假设如下:

H7:感知成本对采纳行为态度有负向影响,即感知成本越高,采纳行为态度越消极。

感知风险(Perceived Risk of Self-archiving,PRS)是指科研人员对自存储时所面临风险的认知。就后印本而言,潜在的版权纠纷是科研人员进行自存储时面临的首要风险,一般情况下,科研人员非常注重与出版商保持良好的关系,出版商的版权管理政策会对科研人员的自存储行为产生较为明显的影响,由于对研究成果版权归属的不确定,担心自存储可能会破坏作者和期刊社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最终会放弃自存储[24-25];对于预印本,科研人员则担心自存储可能不利于研究成果在期刊上发表,何燕的调查表明,“担心自存储后的论文不能正常发表”是科研人员不愿意自存储的主要原因[26]。此外,不论自存储的是预印本还是后印本,科研人员都面临着加剧研究成果被剽窃/抄袭的风险,在目前国内学术风气不够理想的大环境下,科研人员担心将研究成果进行自存储后会给剽窃/抄袭者带来便利,让其可以通过搜索引擎轻松地获取全文并完成剽窃/抄袭过程。因此,本研究假设如下:

H8:感知风险对采纳行为态度有负向影响,即感知风险越高,采纳行为态度越消极。

H9:感知风险对感知有用性有负向影响,即感知风险越高,科研人员感知自存储的有用性越低。

感知有用性是TAM模型中的核心变量,指的是用户认为使用某一项信息技术能够提升工作绩效的程度。对于科研人员而言,自存储的有用性首先表现在提升了研究成果的显示度,由于任何用户都可以通过网络免费获取自存储资源,研究成果可以得到更为广泛的传播并拥有更庞大的阅读群体,而阅读群体的增大可以提升研究成果的被引频次。Lawrence于2001年首次提出自存储论文比非自存储论文具有更高的被引率,他以119,924篇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会议文献为样本,发现自存储论文的篇均被引率为7.03,非自存储论文为2.74,自存储论文具有显著的引用优势[27];Antelma对数学、电子工程、政治和哲学等四个学科进行了分析,发现自存储论文比率分布在17%~69%之间,引用优势在145%~191%之间[28];其次,自存储的有用性表现在加快了研究成果的出版速度,出版速度过慢是传统学术期刊备受诟病的一个因素,从论文提交到最终刊出,一般需要一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导致研究成果在刊出时便可能成为了“明日黄花”,这种现象在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学科(如计算机科学、医学等)更为明显,而自存储可以加快出版速度。此外,通过自存储,还可以更好地得到同行的反馈与评价、提升科研人员的学术影响力以及促进研究成果的长期保存。因此,本研究假设如下:

H10:感知有用性对采纳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即科研人员感知自存储的有用性越高,采纳行为意向越强烈。

H11:感知有用性对采纳行为态度有正向影响,即科研人员感知有用性越高,采纳行为态度越积极。

社群影响(Social Influence of Self-archiving,SIS)来自于UTAUT,与TAM2模型中的主观规范类似,指的是“个人认为对其重要的人认为自己应该使用该新技术的程度”。科研人员的自存储采纳行为,不仅受人际关系影响,同时也受其所在单位和相关协会的影响。此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的亚文化群,科学共同体中的成员通过各种不同途径建立起了一种相互影响的社会关系,除了在现实世界中一起工作/相处的同事、朋友、领导以及学生之外,无形学院也在科研人员之间发挥着潜在影响作用[29]。因此,本研究假设如下:

H12:社群影响对采纳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即社群影响越明显,采纳行为意向越强烈。

促进条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s of Self-archivinig,FCS)是UTAUT中的一个重要变量,指的是个人用户认为现有技术和组织对其采纳行为所提供的支持程度,具体包括技术促进条件和管理促进条件。科研人员在进行自存储时,必须通过一定的网站平台方可完成,是否建有机构库、学科库等资源存储平台、平台是否提供在线帮助、是否有人协助进行自存储、是否有人对自存储操作进行培训等技术方面的促进条件,都有可能影响到科研人员的采纳行为。

与技术促进条件相比,更重要的是管理促进条件。学术机构是否采取自存储激励措施、是否提供配套服务以及传统期刊出版机构对论文版权的规定等将对科研人员的自存储采纳行为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假设如下:

H13:促进条件对采纳行为意向有正向影响,即促进条件越好,采纳行为意向越强烈。

3 研究方法

3.1 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以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为基础进行了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问卷引言,主要对自存储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第二部分是变量的测量(影响因素的测量),此部分是调查问卷的主要内容,旨在了解哪些因素影响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行为意向;第三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的测量,主要了解科研人员的基本人口统计学信息。对于问卷中变量测量部分,所有测度项均采用7等级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形式进行测量,其中:1=“非常不同意”;2=“不同意”;3=“基本不同意”;4=“不清楚”;5=“基本同意”;6=“同意”;7=“非常同意”。

3.2 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将调查对象确定为我国高等院校或研究机构中全部或部分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直接产出研究成果的人员,包括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但不包括在读硕士研究生。调查对象确定之后,样本数是调查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一般而言,样本大小主要取决于研究模型变量的多少,有研究人员指出,对于社会科学调查而言,要保证统计分析的有效性,最小样本数应当是自变量数量的15倍[30]。本研究所确定的自变量数量为6个,按此公式,确定最小样本数为90(15×6)。然而,由于本研究在进行分析时需采用AMOS软件进行模型的检验与修正,对于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SEM)而言,大于200以上的样本才可称得上是一个中型的样本,若要追求稳定的SEM分析结果,样本数量最好在200以上。据此,本研究将最小样本数定为200。

本研究在问卷星网站(http://www.sojump.com)发布调查问卷,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部分中文期刊(如《情报学报》、《心理发展与教育》等)、部分学术网站(如科学网、人大经济论坛等)以及部分高校网站(如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等途径获取科研人员的Email并发送名为“邀请您参加关于开放存取(Open Access)的问卷调查”的邀请邮件,调查共持续55天,回收问卷348份。由于通过网络填写问卷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本研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清理,剔除了部分重复提交、答案有悖逻辑以及明显没有认真填写(如绝大部分题项答案相同)的问卷,最终得到有效问卷311份。

4 实证研究结果

4.1 描述性分析

在样本的人口统计变量方面,就性别而言,男性210人,占67.5%,女性101人,占32.5%;在年龄方面,31~35岁是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其次是26~30岁和36~40岁,即26~40岁的中青年是本次调研的最主要人群;在职称方面,副高职称和中级职称的比例相对较高,如表1所示。

4.2 信度分析

信度(Reliability)主要衡量的是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一般通过内部一致性来描述测量量表的信度。本研究利用SPSS 20.0计算各测度项的Cronbach's α系数,以此反映问卷的信度。对于Cronbach's α系数,大多数学者认为0.70是一个合适的标准阈值,而对于尚未验证过的变量,达到0.60便可接受。各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如表2所示。

由上表可知,若删除测度项POS_3,“感知成本”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值可从0.873上升到0.971,因此在后续分析中将删除POS_3。其他各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全部大于0.80,且如果删除某个测度项,变量的Cronbach's α系数值均会降低。由此可见,样本数据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和稳定性,样本信度通过检验,可以进行下一步的统计分析。

4.3 效度分析

效度(Validity)包括内容效度和建构效度,主要用于反映测量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内容效度指的是测量工具的测度项是否符合测量目的与要求,即测量内容的适合性和相符性。本测量量表是以现有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和信息技术接受理论为基础,并结合文献调研形成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测量量表的内容效度。

建构效度是指测度项所测到的概念与理论意图的一致性程度,主要包括收敛效度和区分效度。收敛效度是指同一概念的不同问项之间的一致性程度,区分效度则是指测量不同概念的不同问项之间的差异程度[32]。本研究使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OFA)对样本的建构效度进行分析。

收敛效度检验的标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①各测度项标准化后的因子载荷(Factor Loading)大于0.5且达到显著水平(p<0.05);②组合信度(Composite Reliability,OR)大于0.6;③平均方差萃取量(Average Variance Extracted,AVE)大于0.5[33]。测量量表的收敛效度指标值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各测度项标准化后的因子载荷均大于0.6,且在p<0.01的水平下显著,所有潜在变量的CR值均大于0.8,AVE值均大于0.5,说明测量量表具有良好的收敛效度。

良好的区别效度要求各潜在变量的AVE值大于该变量和其他变量相关系数的平方值,从表4可以看出,测量量表的区别效度符合要求。

4.4 假设及模型检验

本研究利用AMOS 20.0对假设及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模型适配度较高且大多数假设得到了支持。

AMOS提供的修正指数(Modification Indices,MI)为模型的修正提供了依据,本研究根据Ml指数对模型进行了修正和优化,以提高模型的精确性和拟合度。修正标准如下[34]:①若新增关系路径需要有理论基础或实际意义;②MI值比较大(MI>10)时考虑修正;③每次只增加或删除一条关系路径;④新增因果关系路径只能在相邻层次的变量之间进行;⑤新增相关关系路径只能在同一层次的变量之间进行。

据此规则,本研究对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影响因素模型进行了修正,增加了“感知风险→感知成本”的因果关系(MI=32.072),并增加了三组观察变量残差之间的相关关系,分别是PSU_1和PSU_2(MI=32.170)、PSU_5和PSU_6(MI=20.505)以及SIS_5和SIS_6(MI=11.542)。修正后的模型比最初的理论模型在拟合指标上有进一步的改善,且模型中各路径系数以及误差对应的MI指数都比较小,因此可以作为最后的模型。修正后模型的拟合指标值如表5所示。

模型中各潜在变量之间的路径系数及假设验证结果如表6所示。

一般而言,解释的变异量达到30%即可认为模型达到了较好的解释性[35],本研究中前因变量对科研人员的自存储采纳行为意向的解释量为77.4%,说明模型具有较高的解释力,具体情况如图2所示。

图2 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影响因素模型的结构方程分析结果

***:p<0.001;**:p<0.01;**:p<0.05

5 研究结论与发展策略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和信息技术接受理论为基础,构建了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影响因素模型,采用SEM等方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明确了各自变量对采纳行为意向的影响强度和路径。同时,本研究根据理论模型确定了测量量表,测量量表在通过检验和修正后具有了较高的信度和效度。由此可见,本研究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模型和合理的测量量表。

(1)本研究证实态度行为关系理论和信息技术接受理论对于解释科研人员的自存储采纳行为意向仍然有用,感知有用性、行为态度等依然是本研究模型中的重要变量。当然,由于影响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因素,既有系统因素,也有诸如机制、资源质量等非系统因素,因此不能完全直接利用现有的理论与模型,而需在此基础之上进行调整与修改。

(2)科研信仰是影响科研人员是否采纳自存储的重要因素,虽然科研信仰并不会直接对采纳行为意向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但对采纳行为态度、感知成本、感知风险和感知有用性有显著影响。这充分说明了科研人员对于科学研究本质的认识的重要性,也为制定我国自存储运动的发展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持。

(3)感知有用性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本研究证实,有效扩大研究成果的传播范围、提升论文的被引频次以及促进论文的长期保存等“有用性”可显著地推动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社群影响和促进条件对采纳行为意向也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也是UTAUT模型在OA领域有效应用的验证和拓展。

(4)感知风险会对采纳行为态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还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成本有着显著的直接影响。这表明科研人员对于自存储风险的担忧已经成为阻碍其采纳自存储的重要因素,若要真正推动国内自存储运动的发展,如何有效解决因自存储而导致的版权纠纷、剽窃/抄袭等问题应是关注的重点。本研究还证实,感知成本对采纳行为态度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为实践中机构库/学科库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5.2 发展策略

(1)广泛宣传与倡导OA理念。虽然自存储概念在科研人员当中已经有所普及,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的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缺乏了解或一知半解,消除科研人员对自存储认识不足的关键在于加强其理念宣传,提高社会认知度。本研究也发现,“科研信仰”和“社群影响”是科研人员采纳自存储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要推进我国自存储运动的发展,需要广泛宣传OA理念:①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宣传方法,所谓自上而下的宣传,主要指的是针对高层领导开展宣传,在自存储的发展中,领导决策层的作用非常重要,因此需要针对学术机构/管理部门的决策层开展宣传。自下而上的宣传,主要是针对广大科研人员,科研人员是推动自存储运动发展最为主要的生力军,应针对科研人员大力宣传OA运动的作用与意义,尤其是对提高论文被引频次、扩大科研人员影响力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吸引科研人员的参与;②丰富宣传与倡导手段,为改善宣传效果,可以采取在图书馆等部门设置宣传展台、在学术机构网站提供自存储资源链接以及积极争取自存储平台被OpenDOAR和ROAR等知名目录网站收录等措施。

(2)切实加强自存储资源的质量控制。学术资源质量是自存储的生命线,质量高低决定其发展前景,对于自存储资源质量和影响力的担忧,已经成为了阻碍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加强自存储资源的质量控制:①加强对提交资源的质量评审,在当前形势下,自存储尚难采用与传统期刊类似的同行评审制度,因此可以考虑将控制的对象由论文转移到论文提交者,采取与arXiv.org类似的作者认证制度,加强对论文的质量控制;②注重后印本的自存储,虽然预印本可以加快学术传播速度,但在目前的学术环境下,期望科研人员将预印本进行自存储的美好愿望并不实际。因此,现阶段可以采取“退而求其次”的策略,将后印本的自存储作为工作重点,首先保证资源的免费开放而不过分追求学术交流与传播的速度。由于后印本已经过同行评审且得到了期刊社的认可,其质量一般都较有保障,同时又可降低被剽窃/抄袭的风险,使得科研人员能够放心地存储和利用。

(3)妥善解决自存储发展中的版权问题。版权司题是困扰自存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也证实,“感知风险”对科研人员的采纳行为态度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因此,推动我国自存储运动的发展,需要妥善解决相关版权问题。具体而言,可以采取如下措施:①在满足期刊社合理要求的前提下争取让作者保留更多的权利,与期刊社开展合作,在满足作者合理要求的同时再探讨可行的版权解决方案;②开展版权政策导航网站建设,虽然不少期刊出版机构放宽了版权限制,但由于不同出版机构和期刊社都有各自不同的版权政策,科研人员对版权政策的了解大多模棱两可。因此有必要开展版权政策导航网站建设,把国内外主要期刊的版权政策进行分类汇总,让科研人员能够了解到这些期刊社的版权政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消科研人员选择自存储时的顾虑。

(4)稳步推进管理政策建设。管理政策是自存储运动顺利开展的有力保证,也是提升科研人员参与度的重要措施,本研究的实证结果表明,“促进条件”对科研人员的采纳行为意向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有必要稳步推进国内管理政策建设:①鼓励基金资助机构制定OA政策,目前国外不少研究基金资助机构都已经制定了各具特色的管理政策,国内的基金资助机构也应该着手制定OA政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大国家级基金更应起到“身先士卒”的示范作用,要求获得基金资助的科研人员将研究成果免费开放;②学术机构应制定强制存储政策,国外实践表明,制定强制存储政策对提升资源存储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推动我国自存储运动的发展,需要更多的学术机构制定强制存储政策,由学术机构统一强制收集机构成员的研究成果,并在作者许可的范围内使用。

6 研究展望

由于研究条件、研究者知识积累和时间等多方面的限制,本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模型中用行为意向代替实际行为作为因变量、没有考虑性别和学科等因素的调节作用。展望未来,本研究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后续工作:

(1)考察科研人员的实际采纳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待自存储运动在国内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内科研人员对其认知度和参与度进一步提升的时候,可考虑在本研究的基础之上,将实际采纳行为作为模型的因变量,并考虑性别、年龄、职称、地区、学科等变量的调节作用,对科研人员的采纳行为进行更为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研究。

(2)考察科研人员的持续参与行为,在自存储的发展进程中,科研人员的初始采纳行为是其迈向成功的重要步,而持续参与行为则是其最终成功的关键驱动力,只有科研人员的持续参与,自存储运动才可能得到长远发展,因此,待客观条件许可后,应该对科研人员的持续参与行为进行深入研究。在信息技术用户的持续参与研究方面,期望确认模型(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ECM)是最为经典的理论模型,该模型突破了TAM等模型的局限,真正关注用户在接受信息技术后的行为[37],近年来在用户持续参与研究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后在考察自存储运动中科研人员的持续参与行为时可考虑以EOM为基础,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3)以学科等为依据进行更加深入的细致研究,本研究在选取调查对象时并未对学科、地区进行限定。事实上,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人员对自存储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即使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年龄的科研人员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因此,今后可以选择某一个/某几个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细致研究。

(收稿日期:2013-10-30)

标签:;  ;  ;  

研究人员采用自我储存的影响因素研究_技术接受模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