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艳 余满荣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艳 余满荣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合肥 230601)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方法:从我院收治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选取138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69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措施,69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89%,同对照组患者的相比,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能很好的降低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率。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干预;常规护理措施;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

前言

在骨科手术中,无菌手术属于修复或重建手术,需植入内固定,术后切口感染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严重的会威胁患者生命[1]。针对该种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护理,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因此,护理措施较为重要[2]。本文着重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从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骨科无菌手术患者中选取138例进行统计学数据研究分析,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69例,男52例、女17例;年龄为21—70岁,平均年龄(45.6±3.7)岁;分析患者手术类型,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肢体骨折行内固定、其他手术分别为21例、10例、16例、22例;对照组69例,男56例、女13例;年龄为22—71岁,平均年龄(46.1±3.2)岁;分析患者手术类型,股骨头置换术、髋关节置换术、肢体骨折行内固定、其他手术分别为24例、15例、13例、17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统计学意义不明显,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添加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包括:(1)术前准备,患者最进行手术前,难免会存在一些负面心理,如紧张、害怕、焦虑等,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前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全面评估,针对患者的认知程度,进行相对应的心理疏导,提高患者手术信心。护理人员还需要在术前对患者切口皮肤进行良好的准备,检查手术区,并做好备皮准备,尽可能减少皮肤损伤,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对于、髋关节置换的患者,护理人员还需在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工作。且手术组人员进入手术室之前应修剪指甲,除去各类手部饰品,不可涂指甲油。更换鞋、衣、裤,正确戴口罩、帽子、洗手后戴无菌手套,穿手术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2)手术间准备,护理人员在接到手术通知后,应该在手术前一天,准备好各项手术物品,并对其进行消毒灭菌,为了预防手术切口感染,必须选择科学的消毒灭菌方法。对于耐湿、耐高温的手术器械,可以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其他物品可以采用甲醛、低温等离子灭菌。手术中保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环境表面清洁,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保证使用的手术器械、器具及物品等达到灭菌水平。手术器械的处理:使用后及时将血液等擦净,立即运送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灭菌。外来手术器械统一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打包或灭菌。(3)术中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以后,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的手术环境,保持灯光柔和,带给患者愉悦心情。手术中医务人员要严格遵循无菌技术原则和手卫生规范。如需预防用抗菌药物时,手术患者皮肤切开前30分钟给予合理种类和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若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者手术时间长于所用抗菌药物半衰期的,或者失血量大于1500毫升的,手术中应当对患者追加合理剂量的抗菌药物, 术中保持患者体温正常,防止低体温。需要局部降温的特殊手术执行具体专业要求。 冲洗手术部位时,应当使用温度为37℃的无菌生理盐水等液体。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在手术中还应该注意做好保温工作。事先建立并熟识外科医生的个人手术习惯,全面提高在术中的配合上,以熟练的操作及对特殊器械的熟识,良好地配合医生完成手术。避免出现手术台上的物品欠缺准备或术中配合不良导致延长手术时间。(4)术后护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将患者送回病房,密切关注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髋关节置换患者要求严格卧床休息,避免出现术后关节脱位的情况,进而降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护理人员每天都应该对患者切口进行观察、护理,查看是否有脂肪液化现象,患者切口愈合是否良好,如果出现感染现象,要及时进行处理。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需要引导患者保持枕平卧位,并将头偏向一侧,在患者肩下垫一个小枕,保持患者呼吸通畅,避免出现呕吐物误吸气管,从而引起窒息现象。护理人员还需要为患者保持良好病房环境,保持通风换气。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3]。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s),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1例出现切口感染现象,其发生率为2.89%(2/69);对照组患者中,8例出现切口感染现象,其发生率为11.59%(8/69)。对比两组患者切口感染发生率,统计学意义较为明显,P<0.05。

3.讨论

在骨科无菌手术中,患者很容易出现切口感染现象,进而引起各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同时还会加剧患者的生理、心理压力[4]。引起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的因素有很多,而良好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手术室的管理,在手术前,对手术器具、物品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确保整个手术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尽量减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由于手术时间过长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大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所以在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与主刀医生的配合,尽量缩短手术时间[5]。护理人员还应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服务态度,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为2.89%,对照组患者为11.59%,相比,P<0.05。综上所述,在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护理时手术室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实践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宁.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院内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3):590-592.

[2]解金凤.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骨科手术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分析[J].河北医学,2015,12(7):1215-1217.

[3]沈黎黎,袁惠.手术室护理干预在预防老年骨科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6,19(3):452-454.

[4]孟宪惠,左志刚,宋德刚,等.手术室导致骨科无菌切口手术感染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4):327-328.

[5]陈晓梅.手术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12,1(04):55-56.

论文作者:张艳 余满荣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0月下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8

标签:;  ;  ;  ;  ;  ;  ;  ;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骨科无菌手术患者切口感染的影响分析论文_张艳 余满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