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与经济结合的趋势与特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科技论文,趋势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现代生产经营、市场流通、金融信息活动中,智能性要素特别是科学技术逐步上升为决定性因素,科学技术取代资本成为提高生产率的关键要素,企业间甚至国家间的竞争主要依靠科技创新取得优势,科技与经济结合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必然趋势。如何使两者有机地结合?我认为首先要注意它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已成为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
世界经济格局已发生了重大变化。自80年代末苏联东欧集团解体以来,以两大军事集团对峙为特征的冷战时代已经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近年来,世界经济除亚洲部分地区外,发展比较滞缓,特别是发达国家,长时期难以走出停滞和疲软状态。而科学技术则发展十分迅速,主要表现在:科技投入愈来愈大,从事R&D的社会劳动比例越来越高,科技进步速率愈来愈快,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周期越来越短,生产与销售对科技的需求越来越强烈,科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科技已从一般意义的为经济发展服务,进而成为带动经济起飞的翅膀。因此,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性竞争的关键性因素。例如高清晰度电视,日本企业界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由于没有把握科技发展的趋势,即信息技术的数字化方向,仍采用模拟技术方案,结果导致了战略性失败。而美国正是利用基础研究的优势正确地选择了数字技术路线,夺取了领先地位。并可能在家电产业向数字化转化过程中,使家用电器和计算机、通讯全面结合,重新取得战略优势地位。再如日本的汽车工业,靠低油耗车型、柔性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等先进技术,适应多样化市场的需求,超过了美国在本世纪初的大规模生产自动线技术,在国际汽车市场竞争中取得了明显的优势。还有其它一些例子,如光盘技术集激光、数字电子技术等为一体,开始替代磁记录技术,光纤通讯和数据压缩技术使通讯能力大幅度提高;依靠基因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可降解塑料农膜、低残毒农药等,将使种植业发生革命性变化等等。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发达国家利用其科技优势,特别是高技术的优势,同不发达国家进行不平等交换,已成为其保持经济领先地位的主要手段,而发展中国家则力图利用后发优势,力争在科学技术方面迎头赶上,从而实现经济腾飞和超越。
展望21世纪,这种竞争会愈演愈烈。世界经济的多元化格局正在形成。我国所在的亚洲地区,是当前经济增长势头强劲的唯一地区。亚洲的崛起,正带动着世界经济格局的调整,而中国是这个地区中科技力量最为雄厚的国家之一。建国45年来,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由于全国各界包括企业界的大力支持,中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巨大的成就。与其它亚洲国家相比,我们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具有较高水平的科技力量,这是我们在今后竞争中立足的根本优势。如何发挥好这个优势,是科技界和企业界的共同任务。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部门、条块分割等原因,科技界大量的潜能未能得到发挥。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既为企业发展,也为研究单位的发展,以及双方的结合创造了新的途径和动力。
第二,当代科研与产业之间,比较历史上具有更紧密的有机联系和形成了科技产业化的整体系统。
在人类历史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活动开始从生产活动中分离出来,作为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而存在。这种社会分工的结果,使科学技术同时获得了自身发展逻辑的推动和外部生产需求的驱动这两种动力,从而使科学技术获得了空前迅猛发展,同时也更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但同时,科学技术与产业之间,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联系愈加紧密。进入本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技进步,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生产力要素的流动性加强,尤其是科技要素,一项关键技术过去可以垄断市场许多年,而今已不可能。只有那些最快和最善于把新的科技成果应用于产业化的国家、地区或企业,才有可能保持优势。科技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当然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趋势并不意味着社会分工的消亡,那些综合性的、基础性的和前沿性的研究工作仍然要依靠专门科研机构或专职科研人员。像中国科学院这种由国家集中优势力量,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与发展历史形成的我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完全可以在科技界和企业界的结合方面有所作为。在这方面,我以为可以从三个层次上进行考虑,一是在国家宏观层次上,围绕国家重大科技、经济计划,重大基础建设工作,当前主要是“九五”及2010年发展计划,积极加强科学院与企业的结合,共同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共同解决一些重大、关键、共性的科学技术问题。二是中国科学院要成为企业的科学技术服务中心,特别是针对关系国家命脉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产业,要不断辐射最先进的科技成果。三是要大胆改革和探索,鼓励研究所与企业之间进行各种形式的合作与联合,包括在企业中创办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实验室,与企业合作在中科院所内创建联合实验室等。
第三,探索有效的结合途径,走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之路。
科技与经济结合,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各国都根据自身的情况,寻求各自最有效途径。例如美国70年代推出大学——工业合作计划,80年代组建工程研究中心,法国科学中心80年代与企业合办研究所,日本80年代初实施官产学联合研究开发计划等。在注意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认真研究并着眼于我国国情是至关重要的。其中有两点是必须考虑的。一是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在我国国民经济体系中,80%的企业属传统产业,这些企业中的相当部分,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比例。有效的、可行的途径是加快用高新技术实现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尽快争取接近和达到国际水准。二是我国的科技队伍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整体上已形成了一支有相当实力和高度敬业精神的科技队伍,在当前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如果我们政策和改革措施得当,有可能孕育产生出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以中国科学院为例,自实行“一院两种运行机制”以来,已陆续创办了近400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中一些已初具规模。但是,这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必须充分依靠社会的支持,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完全靠科研部门“造船出海”是有一定困难的。如中科院发展比较好的联想集团,就是以“联想”的技术和香港公司的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相结合,充分利用金融界的资金支持,抓住市场机遇,取得了快速的发展,1993年销售额已达40亿元,成为我国计算机行业中最重要的企业之一。再如中科院的尼塞拉公司,与日本合作,利用其掌握的市场和先进的生产管理,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993年利润总额达3300多万元,年人均利润达16.444万元。其它如科健公司、三环集团等,也都是通过和国内外企业合作而取得了更大的发展的。因此,当前要大力促进大院大所和国营大中型企业以及社会其它方面如金融界的联合,利用大院大所的技术、人才优势和企业的生产、经营优势及金融界的资金,共同促进和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