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人民医院 四川甘孜州 626100
摘要:目的:外科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对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接治的83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护理模式差异分成探究组(43例)和对比组(40例)。对比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探究组同时实施个性化护理,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探究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5.4%护理满意度为98.5%,分别高于对比组的87.5%、87.8%,均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急性腹痛患者在治疗中开展个性化护理,可有效提升临床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并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意义重大。
关键词:急性腹痛;临床观察;护理
急性腹痛是临床外科常见的一种病症,主要是机体受外部或内源性刺激后出现的不良性知觉体验。发病较急,病情重而多变[1],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则可能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为提高临床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做好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本文主要对我院收治83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治的83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发病后2h内送院诊治。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分别为43例和40例。对比组:男女患者比26:17;13~48岁,平均(24.1±3.6)岁;确诊病症:急性阑尾炎19例、急性肠炎15例、腹股沟嵌顿疝9例。探究组:男女患者比24:19;10~51岁,平均(25.3±3.2)岁;确诊病症:急性阑尾炎17例、急性肠炎13例、腹股沟嵌顿疝10例。在基本信息、病情、病程等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研究。
1.2方法
1.2.1临床观察
在患者入院后,先要向其详细询问病史,以便掌握发病前是否有先兆性症状。通常来说,对存在发热、恶心、呕吐后发生腹痛的,警惕为内科急腹症;如先出现腹痛,而后出现才发热、呕吐者,重点考虑是外科急腹症。在通常情况下,腹痛的起始及最明显部位就是病变位,且涉及范围越大则表明病情就越重。同时,还须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转移性痛、放射性痛。譬如:急性阑尾炎一般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急性肠炎则表现为中上腹或者脐周围疼痛;胆道病症会出现右肩背部放射痛等。此外,要详细询问患者的腹痛性质,属于持续性还是间歇性,是绞痛、钝痛还刀割疼痛。掌握腹痛性质有利于疾病准确诊断,通常腹膜炎表现为持续性锐痛;消化道溃疡性疼痛表现为刀割痛疼、烧灼感,持续性上腹痛;脏器扭转或破裂是剧烈性绞痛或持续性痛。
1.2.2临床护理
在确诊后均实施对症治疗,对比组实施常规专科护理,急性期须禁食,并做好病情监测、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健康宣教等护理,探究组同时开展个性化护理,具体包括:
(1)心理护理:在临床观察及治疗中,要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对存在焦虑、不安等患者,应主动和患者交流,语言温和、态度真诚,向患者详细说明急腹痛的发生原因及治疗方式,最大限度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对于恐惧、抑郁患者,应多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并及时告知患者治疗情况,以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应进行语言和肢体安抚,稳定患儿情绪,增强患儿的信任感,让其更好的反应疼痛感受。
(2)体位护理:当发生腹痛时,应先松开患者的衣服,让其平躺休息,以缓解腹痛,同时也可用手适当按压腹部来缓解腹痛,在治疗期间,尽量不搬动患者。对于休克者可行中凹卧位。
(3)疼痛护理:应通过多种方式来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可通过注意力转移法降低患者疼痛阀值,比如:播放患者喜欢的电视、音乐、聊天等,如疼痛严重难耐的须遵医嘱使用止痛药。
1.3效果评价
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护理效果评价,具体分为:(1)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全部消失,无腹痛发生;(2)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有轻微痛感;(3)有效,症状、体征有所缓解;(4)无效,症状、体征未得到显著改善,疼痛较严重。总有效为治愈、显效及有效之和。同时,通过问卷调查掌握患者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
1.4统计处理
本研究资料均通过SPSS18.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用例数(%)表示,应用x2检验,以P<0.05为存在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对比
探究组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为95.4%高于对比组的87.5%,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通过问卷调查,探究组满意42例(97.7%),一般1例(2.3%),不满意0例(0.0);对比组满意36例(90.0%),一般3例(7.5%),不满意1例(2.5%),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讨论
外科急性腹痛发病急,病情危重,须及时诊断及治疗。但通常临床医生很难在最短时间内作出准确诊断。对此,这就需要做好临床观察及护理工作,为后续治疗奠定基础[2]。在常规治疗时,应第一时间评估患者的痛疼状况,询问患者病史及疼痛感觉明确腹痛范围、性质,并根据患者心理情况进行针对性、个性化干预,加强体位护理,让患者感到舒适,并给予患者良好的疼痛护理。本研究中,探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临床总有效率达到95.4%,优于常规护理对比组的87.5%,且护理满意度高于对比组。可以看出,对外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全面观察和针对性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效果,提升护理质量,临床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何晓玲,方英.急性腹痛的观察要点及护理干预措施[J].中外医疗,2012,11:11-12.
[2]周玉洁.外科急性腹痛56例的观察和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14:65.
论文作者:罗德春,刘天菊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患者论文; 疼痛论文; 外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体征论文; 效果论文; 症状论文; 《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