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管理策略调整_银行论文

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和管理策略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银行论文,流动性论文,体系论文,策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指标分析

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水平的指标主要有金融深化比率M2/GDP、M2/M1比率、超额储备比率和流动性价格。长期以来,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一直相对松弛,银行体系流动性的主要指标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M2/GDP的比率一直呈线性增长,在2004年达到最高点1.9后,2005年为1.64,略有下降(图1)。

相对而言,世界主要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M2/GDP的比率大约同期都在1.0以下(美国长期保持5~0.6之间)。中国的M2/GDP比率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最高的,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最高,或者是金融深化程度最高,却恰好反映了中国经济中流动性过度充裕,过于依赖央行的货币投放、居民储蓄和信贷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事实。另一个衡量货币结构和流动性的重要指标是M2、M1余额与增长幅度,近五年来中国M2与M1余额和增长速度差距在不断加大,M1在M2中的比重越来越小,从1990年近49.8%下降至2005年的35.8%,显示出中国货币结构中现实的购买力不断下降,潜在的购买力不断增大,由此也可以判断经济体中的流动性供给偏大(图2)。

比较微观和直接的流动性指标是银行体系超储比率,自2004年以来该参数一直处在比较高的4.0%~3.5%的水平,大大高于国际银行业超额储备比率水平(图3)。由于流动性的相对充裕,导致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银行间市场利率长期处在相对较低的水平,也为银行业快速扩张信贷创造了条件,造成经济在投资领域长期过热问题。

二、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宏观解释

1.双顺差冲销不完全的长期积累。1994年人民币汇率并轨、出口管理制度改革开始释放中国低成本商品的竞争潜力,2001年加入WTO后,这种潜力释放达到了极致,具体体现为中国长期、持续的贸易顺差,2003~2005年,中国外汇储备每年新增1168.4亿、2066.8亿及2089.4亿美元,2006年上半年又新增了1222.4亿美元,同期则分别新增了11623.6亿、17745.7亿、18618.5亿及11663.1亿元人民币的外汇占款,而同期央行票据对冲净回笼3500亿元、6400亿元、11000亿元,剩余部分资金成为基础货币的主要来源。贸易顺差、直接投资资本流入以及部分短期资本流入,强制性结汇制度导致了中国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汇率长达五年的近乎固定盯住美元,使中国国际收支失去了市场化的自动调节能力。尤其是近三年来,外汇储备流入和人民币升值预期,几乎形成了一种具有理论和现实基础的自我实现的正向激励和循环,形成了“国际收支双顺差—储备运用—本币升值预期与事实—外资持续流入—国内投资和出口增长—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正反馈循环。巨额外汇的持续流入,大大增加了央行的屏蔽冲销压力,近三年来大约有2.5万亿以上外汇占款未能实现冲销。

2.信贷规模控制、金融生态环境抑制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2000年来银行体系的存差逐年扩大,尽管并非所有的存差资金都是可用的资金,但也可以看出来银行体系闲置资金非常庞大,这也是所谓的“宽货币、紧信贷”政策取向的必然结果。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新增信贷规模受到了严格控制,另一方面,金融生态环境的缺陷导致的信贷资产质量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资金的运用。同时,民间借贷的兴盛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银行体系流动性的过剩。截止2006年6月末,全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33.13万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为22.79万亿元,存贷差达到了创纪录的10.34万亿元,而上年末的数据则为93370亿元,存差为存款余额的31.21%。2000~2005年末的存差分别为24433.28亿元、31302.47亿元、43586亿元、50592亿元、64622.49亿元、93370亿元。2001~2005年,金融机构存差增速分别为28.1%、39.24%、16.07%、27.7%和44.49%,存差占存款余额的比例分别为19.74%、21.80%、25.50%、24.32%、26.87%和32.51%。(表1)尽管并非所有存贷差都是可用的资金,考虑到中国目前的融资模式和银行经营模式,信贷仍然是主要资产业务,因而相当大部分存差资金是可以运用的。

3.长期持续的资本净流入。据商务部统计,1978~2005年以来中国接受的直接投资FDI达到6225亿美元,近3年每年流入的FDI更是达到了每年600亿美元左右。如计入外债部分,流入的资本则会更多,单是交行、建行和中行在境外上市募集资本金就高达235亿美元。

4.金融改革和支付工具的创新扩大了银行流动性。2005~2006年交行、建行、中行先后完成财务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开上市,仅仅公开上市获得了大约1960亿元资本金,使得这三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达到11.52%、11.30%和13.5%。充足的资本金、新组成的董事会、管理层在经营业绩上的雄心壮志都推动流动性。而且,近年来的信用卡、借记卡、借记、贷记账户等电子支付和服务的创新,大大加快了货币流通速度,相当部分现金可以就此退出流通,但实际上现金投放并没有减少多少。这部分现金也对银行流动过剩产生了推动作用。

三、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主流模式和特征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国际经验

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有三个主要的作用。首先,通过中央银行的流动性供给和调整,确保金融体系中维持适度的货币供应量或维持适度的资金借贷基准利率。在主要的发达经济体中,通常是以货币供应量为名义上的中介目标,操作银行储备、基准利率来实现货币政策中稳定物价、控制通货膨胀的最终目标。欧洲央行(ECBS)采取了设定主再融资利率目标(MRO),以隔夜到两周的短期资金回购交易为主,辅以边际贷款、存款便利、结构性便利的交易,构建了短期利率走廊,形成适度的流动性供给和均衡利率的流动性管理模式。美联储(FED)采取了设定联邦基金利率目标(FFR),通过银行间隔夜拆借、回购交易形成短期利率水平,而用贴现窗口(一级信贷、二级信贷和季节性信贷)的贷款利率构成(一般高于联邦基金利率100~150个基点)短期利率上限,从而形成适度货币供应量和短期利率基准。新西兰储备银行通过设定官方现金利率(OCR)为基准,构建以OCR为中心,上下波动25个基点的短期利率走廊,参与交易清算账户系统(ESAS)的银行(注册银行)可以高于OCR25个基点的利率从储备银行获得贷款(隔夜),这些银行也可以低于OCR25个基点的利率在储备银行存款(隔夜),由此形成了流动性供给和短期利率控制的模式。其次,流动性管理为参与清算系统的银行提供必要的法定储备、超额储备和支付清算现金,以满足商业银行的储备、清算资金需求。第三,流动性管理为财政存款变化、政府债券交易引起的流动性变化提供流动性支持。财政存款和政府债券的交易常常引起系统流动性的变化,中央银行必须通过流动性注入或回收来弥补财政存款、政府债券交易引起的货币供给缺口,这些流动性注入、收缩通常是在公开市场完成。

(二)市场化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的主要特征

在主要发达市场体系中,货币政策传达基本上遵循了银行流动性控制、短期利率(储备的价格)、投资品和消费品价格到最终物价水平的传导路径,货币供应量基本上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中介目标,欧洲央行还有一个象征性的M3增长速度不超过4.5%的上限,其他主要经济体央行实际上更注重中的是储备水平和储备价格(基准利率)。这种实践事实上在二十年的货币政策领域取得了广泛的成功,近年来备受推崇的通货膨胀目标制(IT)就是这种策略的具体体现。其次,流动性管理以短期利率(储备交易价格)为目标,通过储备供求的控制实现这一目标,通常建立了严格的短期利率走廊和相应的储备补充、吸收机制,利率走廊宽度大约在50~200个基点之间,利率走廊通常维持了灵敏、可靠、有效的作用,基准利率在其中起到了稳定和基准的作用。第三,世界主要经济体央行的储备均衡通常维持微小的供给缺口,在每周一次、每日一次或每日数次相对稳定的交易频率下,央行能够有效地调节储备供给,以维持短期利率基准处于目标范围内。最后,储备需求的预测采取了试错方式,不求绝对的准确,在不断补充和完善过程中,实现流动性供求的平衡。

四、中国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政策的调整方向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策略调整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些特征,除了引人注目的经济总量和增长速度外,市场制度和规则框架的建立基本完成,经济运行管理进入了以间接管理、市场调控为主的时期,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持续性和均衡性成了首要问题,按照科学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战略性要求,为摒弃金融工具化和片面使用资本促进发展的旧观念,建立流动性供求平衡和短期价格基准,形成合理、均衡金融价格体系创造了条件。

与成熟市场经济体中央银行通过控制流动性存量和价格,来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方式不同,中国实际上是把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当成了操作目标,而忽视了作为利率基准的流动性供给和流动性价格的控制,实际上控制流动性供给和价格,远比控制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有效,流动性存量与价格对最终目标的影响,也比目前的中介目标更直接和更有效。事实证明,把货币供应量、信贷规模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作为操作目标,使用的行政手段和影响,也比把流动性存量和价格作为操作目标,通过建立基准利率走廊使用的行政手段和影响要复杂得多,实施效果却更差。流动性和价格的干预频率更高(每日进行),操作更间接和平稳,影响更为直接和有效。更不会出现长期的流动性过剩和庞大操作成本问题。

长期以来的流动性过剩,严重影响了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效果,增加了调控成本。根据成熟市场经济的经验,通过流动性控制和调节来实现货币政策效果,长期维持银行体系适度的流动性缺口是中央银行最优的选择,通过每日的流动性供给操作,既容易控制、调节流动性总量,也容易实现基准利率(流动性价格)影响利率体系(资金价格)的操作目标,也容易通过货币供给来保持宏观经济的长期稳定和平稳,还有利于保持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密切合作和联系。

(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操作目标的调整

必须明确地认识到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管理是宏观经济稳定的基础,是货币政策措施有效性的前提,流动性供给不是功利性的发展和增长的工具。流动性供给必须以满足银行支付清算余额的需要为首要目标,同时兼顾物价稳定的长期、最终目标,以提供经济体适度的购买力余额与产出增长之间合理平衡,以确保一般价格水平的稳定。从中国的现实来说,应该放弃M1、M2、信贷规模的控制目标,这两个目标实际上对满足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意义不大,或者没有直接的联系和相关性。

(三)流动性管理政策设计

流动性价格体系包括一个基准利率目标,一个利率上限、一个利率下限,构成通常所见的利率走廊,如同欧洲中央银行和新西兰储备银行的利率走廊一样。其他各期限、各类别流动性工具的利率在这个走廊范围内微调,比较重要的流动性补充工具的价格可以在基准利率上加点形成,如同美联储的贴现窗口利率的加点一样,形成规范严格遵守。在长期实践中,逐步形成比较均衡的利率基准走廊,满足流动性供求均衡,其余的商业性存款、贷款均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加点形成,进而形成整体经济体的资金供求均衡条件下的存贷款利率体系。我们不能指望从理论上得出一个均衡的流动性价格、存贷款价格体系,只能在不断完善的实践中,用试错法找到一个均衡的流动性价格基准和相应的走廊空间,如果不进行这类的实践和试错,可能永远无法找到均衡的价格基准。

基准利率的选择可以采用占到流动性交易60%份额的交易价格,走廊的上下限区间,可以在建立利率走廊的初期选取较大值,欧洲央行的利率走廊区间宽度是200个基点,上下各100个基点;新西兰储备银行的区间宽度是100个基点,上下各50个基点;美联储联邦基金利率基准与主要贴现利率之间也是100个基点,与次要贴现利率为150个基点。我们可以选取相对宽松的区间宽度,如200个基点,运转成熟后下降到150或100个基点。流动性的基准利率走廊试行期间,应该多用行政手段施加影响,建立参与者之间的自我约束机制,以维持走廊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待运行稳定和成熟后,可以放宽行政方面的约束。

(四)流动性管理操作

流动性价格干预应该以维持流动性价格走廊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为操作目标,建立流动性预测、干预决策、干预渠道、效果评估模式和机制。在建立干预机制的初期阶段,利率走廊可以比较宽,这样控制和干预就比较容易,待运转成熟和经验积累后,可以把利率走廊宽度降低到100个基点左右的水平。干预决策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央行内部的货币政策执行委员会,在周期内审议流动性趋势和措施,该委员会可以听取分行在基准利率、贴现利率方面的意见。干预渠道主要依靠公开市场操作的调节市场非借入储备的波动,利用贴现贷款解决借入储备的不足。

流动性价格管制主要依靠市场化的设置和机制,不让流动性交易价格突破区间的限制,再利率走廊建立的初期,应该多用行政手段和影响,告诫市场参与者约束自己的行为,共同维护流动性管理机制,预计流动性走廊的行政手段应该比控制信贷规模的行政手段为少。

标签:;  ;  ;  ;  ;  ;  ;  ;  ;  ;  ;  ;  ;  ;  ;  ;  

我国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与管理策略调整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