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整体经济水平快速提高。纵横历史,古人为了食物发明了石器,为了出行造了轮船,为了照明发明了电灯,这些创新都在证明人类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在刷新我们的世界。新时期下,要发展我国实力和增强我国自主权,就应该让企业和大学合作创新,将人才和技术发挥到实处,实现我国自主研发的产品。
关键词: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解决对策
引言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改革的创新,使我国各行业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法律在知识产权保护内容上不断的加大力度,给现在人们利用法律保护自己专利合法权提供了一定的平台和基础。
1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解读
产学研协同创新是指在国家经济运行机制下,企业和高校属于合作方,政府是主权者。为配合国家政策,促进我国的新型事业,将权力交付给企业和大学,在他们之间达成一种平衡以及合作,从而加强他们之间的沟通,学校运用企业的资金和场地支持,企业运用学校的技术和人才支持知识,一起交流并创造出一种创新模式,在这种新模式下,创新产品和理念都会得到研发,这个过程是漫长而且未知的,结果也是未知的。知识产权是在这种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劳动成果,是对个人或者团体的一种尊重,代表这个产品或者研发理念是属于这个人或者团体的荣誉,并且具有支配权和解释权,其他人不得冒犯,否则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知识产权是在创新合作过程中的一颗“心脏”,如果独有身体,没有心脏来跳动,那么身体也会慢慢被“掏空”,最后器官衰竭。这种情况下采用有效保护措施,将会对那些想要偷取创新产品与理念存有不良心思的人予以法律制裁,同时也能更好地保障创新者得到自己应有的报酬,一定意义上也鼓励了创新者进行创新行为,使其具备更为强大的动力。
2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首先,只有对权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权利给予及时全面的保护,才能调动人们的创造主动性,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知识产权能给企业和个人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又能促进它们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创新,形成良性循环,提高中国经济整体的竞争力,并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国际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其次,我们处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只有全面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利于引进外商和外资投资的同时,激励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增强自身国际竞争力。如果我们不能有效实现知识产权保护,就会弱化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不利于我们的发展。为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不仅理顺了知识产权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法制体系,此次38个部委联合发布的“备忘录”,意味着对知识产权(专利)领域严重失信行为的主体展开全方位的“围剿”,既打击侵权行为,也制裁专利作假、挂靠等弄虚作假行为,提高中国创新质量。
3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的缺陷
(一)知识产权维权不够,法律意识薄弱,第一,企业对知识产权的内涵不够清晰的认识,而且企业一般是提供融资方面,知识产权是什么,对他们有什么用,他们一无所知;另外员工素养不够,公司也没有人对他们普及知识产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二,高校法律意识不够,虽然会进行知识产权教育,但是学生未必会进行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对他们来说就是枯燥无味的东西,更不愿意学习,当他们真正要申请这项权利的时候,又缺乏相关知识,导致失败。(二)融资存在短期中断的缺陷,在合作过程中,研发产品和理念需要投入人力,技术,资金,三者缺一不可。如果缺少资金的支持,则会导致资金链中断,接下来的实验无法进行下去。目前,有许多企业他们在融资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不和或者认为这项技术不利于企业发展不必要投资出这一笔资金,所以会中断融资。而且企业追求效益,一旦新型产品不能够开拓市场或者不能够按规定日期研发出来,他们就会撤出资金的支持。企业的融资不给力,无法创造出新产品,进一步阻碍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现阶段社会发展中,与高校进行合作的企业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虽然较为重视科技的创新发展,但是因为在资金上的不足将会导致与高校进行合作期间内经常会发生投资中断的情况,资金上的不足将会直接性影响到创新进度。而在社会发展中占据大规模资金的大型企业,则不愿意花费过长的时间去研究创新,开发新科技新理念,所采取较多的方式也是直接购买创新者的专利权,即使与高校有创新合作,愿意投资的资金也不多。(三)合作中无管理、无制度产学研协同创新缺乏政府的管理,一方面,虽然有政府的支持,但是不去管理,企业和高校之间遇到的一些纠纷就无法解决,那么他们的关系也会破裂;另一方面,没有配备相关部门去宣传和引导知识产权保护,缺乏人才和机制的配合,知识产权工作就无法进行。在合作双方对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均缺乏一定法律知识前提下,也就形成了对知识产权保护措施无人管理的现象,缺乏一定的保护管理制度。
4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知识产权保护的创新举措
4.1培养知识产权维权意识
企业中培养员工知识产权维权意识,可以通过一些法律活动在公司内进行知识产权的宣传教育,构思一系列的法律活动,加入维权表演的环节,使员工在愉悦的环境中逐渐产生维权意识。对企业来说,不仅仅要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教育理念进行宣传,而应该将这种知识产权维护方式对每个员工进行普及教育,在根本上加强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去除以前教育走形式的不良习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织企业员工对这类知识产权维护方面进行观影学习,并可将这些基础法律加入到选修课程中,让企业员工具有一定的专业法律知识。通过这些方法更好地进行知识产权维权意识的培养,在思想上改善企业员工对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观念。
4.2增强产学研创新的内在驱动力,发挥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益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内在驱动是企业产品技术研发的迫切需求和科研成果转化产生的经济效益。知识产权保护和转化是研究机构人才资源、科研成果和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纽带,可以帮助企业成为技术开发与创新的主体,推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企业研发部门应设置专门的科室与人员负责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沟通联系,将企业的迫切需求及时全面地提供给高校和研究机构,同时了解学术界最新理论动态和国外实践成功案例,及时更新企业的陈旧观念。
结语
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我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程度也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及时的解决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效果不当等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技与经济的共同进步。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旦轻视,创新合作的结果只会是“模仿”,而不会再是“创新”。对此,我们必须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制,让企业和高校迸发出更大的动力,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增强我国实力。
参考文献
[1]裘晖.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2):74-78.
[2]杨异,魏宁.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中知识产权保护对策研究[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7(06):168-172.
[3]杨异,李嘉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高校知识产权归属问题研究[J].高教学刊,2016(09):15-16+19.
论文作者:崔帅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9
标签:知识产权论文; 产学研论文; 知识产权保护论文; 企业论文; 高校论文; 资金论文; 员工论文; 《新材料.新装饰》2019年1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