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技术是应用YL-I型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颅内血肿、占位性病变等在不开颅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起到清除病灶的目的。
【关键词】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颅内血肿【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24-01
颅内血肿多为高血压脑出血,我院2007年3月引进微创颅内血肿粉碎穿刺术后,在CT颅外立体定位,经微创手术行血肿清除50例患者诊治情况和我们的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50例颅内血肿中男30例,女20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46岁。
既往明确有高血压病史者43例;无高血压病史者7例,经CT证实,基底节区出血46例,破入脑室者10例,脑室出血5例,脑叶出血者3例。
出血量均大于30ml,最大量110ml。
1.2 治疗方法颅内血肿经CT定位后,避开颅内血管,在头皮上选择合适的穿刺点,常规消毒局麻后,用电钻将特制的YL-I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直接穿入颅骨钻入血肿,在颅骨上自锁固定,拔出针芯,用注射器抽出少许血肿液,制造一空腔,然后经血肿粉碎针推入生理盐水,必要时加尿激酶反复将血肿粉碎液化经侧管引流排除颅外,以达到清除血肿粉碎的目地。待引流液清亮后拔除穿刺针,为防止脑脊液外漏,头皮缝合一针,一般3~5日伤口愈合。
1.3 结果50例颅内血肿患者有不同意识障碍者46例,三天内意识清醒者32例,一周内清醒者6例,两周内清醒者2例,其中10例在血肿大部分清除后死于肺炎、消化道出血、肾衰、心脏等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
2 小结利用YL-I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继徒手抽吸法、阿基米德螺旋吸引清除术、CUSA(超声外科吸引器)法,简易定向锥颅脑内血肿、血肿机械碎吸术及外科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一种较先进的清除血肿技术。
2.1 优点1.创伤小、安全,血肿清除理想,方法简便,可在床边进行;血肿粉碎针喷射液流粉碎血肿系全方位的,没有盲角和死角;穿刺针直达血肿腔,液流不会损伤正常脑组织;由于穿刺针时自行锁定在头皮和颅骨上,留置后不会移动,而不至于割伤脑组织;2.由于侧管和引流管相通,抽吸和冲洗时颅内压力变化不大;3.可根据血肿液化情况酌情改变冲洗液成分,用尿激酶冰盐水或肝素、凝血酶冰盐水溶液止血;4.所用计入器械均为一次性使用,可最大限度预防手术感染;5.设备及操作简单易行,易于掌握及推广;6.适应范围广,无绝对禁忌症。
据报道手术对象从新生儿到80多岁高龄患者均获成功。另外,除颅内血肿外,还可用于颅内囊性肿瘤(如颅咽管瘤等)、脑脓肿穿刺冲洗、脑囊虫症的囊液排出及囊内药物注射、脑肿瘤瘤体内装放疗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我们认为,本组50例中10例患者死亡,似乎比例较高,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患者选择不当,既往有重要脏器的严重损害;2.血肿清除时机不佳,高血压脑出血常在发病20分钟形成血肿的最大范围,6~7小时后开始出现周围脑组织水肿,24小时为脑水肿发展最快时期,脑疝常在此期发生。受传统观念及转用条件所限,就诊者入院时距发病多于24小时后,此时脑疝和血肿周围脑水肿带多已形成;3.出血部位及出血量的大小也影响其预后;4.并发症:急诊时即合并有并发症如:肺炎、心肾功能衰竭; 5. 血肿扩张:既往认为自发性脑出血是极短时间内的活动性出血,时程不超过1小时,血肿形成后出血即已停止,然而,随着脑影像学的广泛应用及临床研究的深入,近年来发现部分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内颅内血肿可进一步扩大,即血肿扩张。
许多研究表明血肿扩张与临床病情恶化及预后有明显关系,24小时(尤其6 小时内)症状进行性加重者常提示血肿扩张的存在。我们也发现所有脑实质内出血,术后血肿液化引流量均不同程度多于原CT扫描测量估计量。
2.2 体会1. 术前,首先应积极控制血压,可肌注利血平,必要时应用静脉降压药物缓慢静滴以控制血压,避免患者烦躁,肌注鲁米那等药物预防癫痫发作(50例中有两例在术后发生癫痫);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吸痰、必要时及时行气管切开,尤其在摆手术体位时,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引起窒息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3.尽早施行手术,在发病6小时后及早手术;对于近发病1~2小时,但病情严重者亦应及时实施微创碎吸术(如有血肿扩大征象时慎施手术),在病情严重的早期内如需行微创术,可在冲洗液中加去甲肾上腺素及冰生理盐水冲洗预防再出血和血肿扩大;4.在脑出血量较大或距发病时间较短时(6小时内)紧急钻孔抽吸血肿,首次抽吸的量不能太多(不超过血中估计量的50%)防治急性期再出血,应以侧管定时开放引流,待证实无活动性出血后,再利用生化酶技术反复冲洗,溶解血肿,达到清除血肿的目的;5.在头颅CT的引导下,确定血肿中心后,如有脑实质明显移位,选择穿刺针型号(针长和进针深度)应以血肿中心至颅板的距离减去移位数,即选择刚能刺入血肿腔内的穿刺针即可,以免血肿清除后脑组织回缩时脑组织损伤;6.给与心电监护,追踪观察肾功能预防心脏、肾脏功能衰竭;7.加强护理,定期翻身拍背预防肺部感染、褥疮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中枢性高热较多,在术后应常规给于冰帽及物理降温,使体温维持在正常水平,同时给于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应用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制酸药物并早日胃管鼻饲,防止应激性溃疡导致消化到出血,必要时经胃管注冰去甲肾上腺素盐水等予以止血。
参考文献[1] 黄克维,王鲁宁. 神经系统软化与出血. 见:黄克维,吴丽娟主编. 临床神经病理学.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0-39.[2] 夏一路,谢鹏,董为伟.原发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早期血肿扩大.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 3) :183-185.[3] 赵雅度. 高血压脑出血. 见:王忠诚主编. 脑血管病及外科治疗.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4:51-69.
论文作者:陈晓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6
标签:血肿论文; 颅内论文; 脑出血论文; 高血压论文; 术后论文; 微创论文; 患者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