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面”与汉语语法教学的结合_汉语语法论文

“三平面”与汉语语法教学的结合_汉语语法论文

“三个平面”的结合与汉语语法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语法论文,平面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语法“三个平面”理论目前还是一种新的语法思想。如何付诸教学实践则还得再加研究。本文只根据个人的经验作一点探索,讲了三个问题:一是“三个平面”如何结合;二是为教学构建一个基本框架;三是提出一些教学方法。

关键词 句法 语义 语用 表层结构 深层结构 静态 动态

○ 引言

1981年胡裕树、张斌率先提出了“三个平面”的语法理论,(见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以后便读到他们一系列的文章,觉得这个理论很能解脱我目前的语法教学困境,便渐次将它引进我的语法教学之中,同时也采用了胡编的《现代汉语》为教材。在教学中,我觉得这套理论对汉语语法教学很有促进作用:一是匡正了过去的语法教学只搞结构分析,不重视语义的偏向,使各类句型的分析紧密地与句子所反映的内容考察结合起来。二是点活了通行已久的那套教学语法。三是引进了语用理论,加强与实际联系,结束了过去老喊“语法学了没用”的时代。四是拓宽语法研究的范围,使原已陷入困境的汉语语法研究又进入更加广阔的境界。

但是这套理论如何使它具体化并付诸教学实践呢?

1.0 首先,必须把三个平面有机地结合起来。

范晓、胡裕树说:“如何在语法分析中,特别是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全面地系统地把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既界限分明地区别开来,又互相兼顾地结合”(见《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是摆在我们语法研究教学者面前的新课题。但目前谈区别的多,研究结合的少。因此有必要强调结合。

1.1 “三个平面”结合是客观存在的。

这可以从下面几方面说明。

1.1.1 从研究对象来说,“三个平面”理论是以句法形式(结构体)为研究对象的。据论证说明,汉语中任何一种句法结构体(词、短语、句子)都是三位(句法的、语义的、语用的)一体的。如:

“书||他又不读了。”(双部句)

这里,“书”是“读”的涉及对象,提前作话题,为全句表达对象,指代“上学”这件事。“他又不读”是谓语,即述题,其中“他”是主语,施事者;“读”是述语,单向动词,字面义是表动作,深层义是批“上学”行为,“不”作状语,表否定;“又”,作状语,表重复。它会使人联想起“他”以前行为,属语用成分。“了”表已然语气,这是具体语境中要求的,也属语用成分。全句为主谓谓语句,正集中地体现了“三个平面”的结合存在。

1.1.2 从使用看,人们用词造句就不只是考虑句法一面,而首先还是考虑语义和语用,最后才落实到句法上。据研究,言语生成运用有四个阶段,从意念产生到内部语义的整理,再到外部句法的形成就都不开“三个平面”。

客观存在既然如此,我们构建具体语法,进行语法教学,就应从这存在的实际出发。一部语法最起码的要求是完整,即内部各构成要素要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和谐、统一、系统,这样才有科学性可言。教学上对“三个平面”要融汇贯通,要切实地找到它们的结合点,而不是仅从理论上说明。

1.2 怎样结合呢?

首先,应搞清楚三个平面间的关系,从中理出一条结合主线。

1.2.1 按多数人理解,“三个平面”中,句法与语义是表层与深层的关系,邢福义把它称为表里关系。那么,也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这种关系,在汉语中是靠逻辑事理和习惯变义来维系的。如“灭火”是逻辑关系,“救火”是习惯变义。然而,由于汉语的词缺乏形态标志,它们间也没有一定对应关系。如“三人吃一锅饭”与“一锅饭吃三个人”语义关系都一样,但句法不同,而都有效。

1.2.2 句法语义与语用关系有几种,即“信息与载体关系”“内层与外层关系”“客观与主观的关系”(见范晓、胡裕树的《有关语法研究三个平面的几个问题》),但不管那种关系,语用要素,语用成分都是利用句法成分或语义成分来表现的。如“老实说,我还看不起他哪!”这句话从语用分析看,独立成分“老实说”就表达一定主观感情;述题部分传达了新的信息“看不起他”。其中“看不起”是重点,述补短语;焦点是“不”,否定副词。

从这两种关系看,“三个平面”的结合紧密,主线分明。

2.0 构建一个基本的教学框架

要教学就必须有一个教学框架。构建这个框架,从上面分析看,就应以句法为基础,以语义为手段,以语用为目的。为此,教学时,首先应将“三个平面”语法的形成过程及其理论来源,理论内涵及其实用价值讲清楚,然后就以句法结构为纲,逐级讲清“三个平面”的有关内容。

2.1 词

词是静态单位,又是动态单位。未被使用时它就是静态单位,具有多义性;被运用到一定语境中就是动态单位;只具单义。这种变化正是语用制约的结果。因此,作为语法的词主要是认识它的句法语义作用和被使用时受制约的规律。因此,这部分应讲词义(概念义、感情义、语境义、联想义和搭配义)、语义特征、语义指向、词义选择。如“挖”。概念义是“用力探掘或掏”,语义特征是“动词(及物)+方式(直接用手或工具)+对象(木头或泥土等)”。但它与“若”结合就产生变义:“用尖刻的话讥笑人”。而在“她狠狠地挖了他一眼”中又有了语境义:“盯”。“挖”是个接触义动词,能同时带宾语和数量补语。它直接指向宾话,而补语指向它。了解了词的这些内容,有助于理解其句法。如语义指向来说,不同类就有不同的指向,如“他们都来了”和“他们肯来了”。“都”是副词,双向动词,指向他们,表总括,也修饰“来”,表“来”的状况。“肯”是助动词,语义指向是全句。试看:“他们来了”是就客观情况说的;“他们肯来了”就带有主观意愿,因此“肯”成为句中焦点。

2.2 短语

词和词组合就成短语,产生了句法。句法表现和限制语义,但也受语义和语用制约。因此这部分应讲如下问题:

1)句法成分(主语、谓语、述语、宾语等)、语义成分(施事、受事、与事等)和语用成分(主题、述题)这三种成分互相制约、互相补充、互相印证,因此分析时要互相兼顾。如“屋里在开会”。如果“屋里”是主题,则它一定是主谓短语,否则就是省略句。“吃饭馆”即到饭馆去吃,所以“吃”与“饭馆”间关系是处所关系,但句法上仍是述宾结构。这类结构关系复杂但从这“三个平面”的结合来看都可作出推断,如“恢复疲劳”是表原因关系,“跑钢材”是目的关系等。

2)句法形式、语义形式和语用形式都是语序、虚词、语音节律等。如“十个人||坐一条船”“十个人”是主语、施事、也是主题;“坐一条船”是谓语,述题,“船”是受事。改为“一条船坐十个人”语义关系不变,而句法关系和语用关系则不同。这说明它的基本意义没改变,而表述对象不同而已。这正是语序调换造成的。虚词则各有其用,着重于表结构的如“的、地、得”等是句法形式,着重于表施受关系的,如“被、把、所”等是语义形式;“至于、关于、对”等多用表话题,则为语用形式。

3)句法关系(陈述与被陈述,支配与被支配、修饰与被修饰)、语义关系(施受、与事、工具、处所、时间、目的、原因、方式等)、语用关系(主题与述题、旧信息与新信息、重心与非重心等)。如问:“他去哪里了?”回答说:“他回家了”“回家”,述宾结构,为全句重心。“他走了吗?”,“他已经走了”“已经走”是状心短语,属修饰关系,是句子重心、新信息部分:“已经”是焦点。

2.3 句子

句子有抽象句和具体句两类。抽象句有句法意义没有内容,具体句有意义又有内容。抽象句,主要指句型句式,是从具体句中概括出来的;具体句是抽象句在一定语境中的运用。因此,这部分应讲两个问题:

1)抽象句与句型

句型是句法和语义综合体。汉语的句型既复杂又简单。从“三个平面”理论看,它的单句只有双部句和单部句二类,单部句实际是双部句在语用作用下的变式句。它的潜在的成分,人们是可以根据其语用条件悟出的,要不然它就会失去交际作用。如公园中写着:“要爱护花木”谁应爱护呢?因为一切进园的人都明白的,便不必写出。又如仓库墙上写着“火!”,一般人也知道是要他们注意用火、防止火灾。至于省略句更是如此,都是双部句的变体。它被省去的成分也可以从其上下文找到。这当然就是常识,不过,过去缺乏语用观念,对这一点强调不够。其实,省略句正是利用语境的解释作用,而使句子含蓄和经济的一种形式。

总之,汉语的整个句型系统都得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重新进行总结。这方面可参考王希杰的《论句型》一文。句型的把握和分析也应从“三个平面”进行。这也已有不少人写出了文章,不必多说。

2)具体句和语境

具体句是根据表达需要;选择一定句型,填进词语而形成的,因此从“三个平面”看,它就具有交际性,是个别的,具体的,有一定语境的,是立体的,可意会的。如“哙,亮起来了。”这一句,作为抽象句,最多只能从“亮”的概念义做出如“灯亮”、“天亮”、“心亮”等的估释,如果是从《阿Q正传》去解释,就不仅知道亮是指阿Q为什么忌讳如此之深;一切近于赖的音都讳,后来连“光”“亮”“灯”“烛”都讳,还可以认识他这种忌讳的社会原因。

具体句为什么有这样的特点呢?主要是有语境的烘托映衬,因此,这部分最主要是讲语境。

语境对句法有解释和限制作用,如大热天,屋里开会有人便说:“怎么这么热?”这句话含意是“为什么不开窗?”说话人不把原意说去就是利用语境这种作用的。人们说话都是这样:不同语境、不同对象说不同的话是体现语境对言语表达的限制。

语境的这种作用一般是通过隐性和显性来表现,隐性方面(社会因素如民族习惯、民族心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个人因素如年龄性别、社会经历、身分地位、文化素养、思想作风等)一是通过情节描写、年代揭示、人物对话等来表现,如《阿Q正传》,写宣统三年阿Q革命就指明了当时的社会背景;通过阿Q戏弄尼姑,反映当时一般下层人民对宗教态度;写阿Q与洋鬼子、赵太爷、王胡、吴妈交往表现当时社会人与人关系。

显性方面通过一些语用形式、语用成分、语用结构等直接对言语表达的限制或思想感情的抒发的加强。如“据说,八百年前这里还有犬象横行。”这就表明了这句话的来源,即不是自己考证的。又如“哎呀,你长这么高了!”这里加上叹词就表达了说话人惊喜心情。“据说”和“哎呀”都是语用成分。

2.4 句的生成和句法分析

“语言是交际工具”。交际有说和听两个过程,说话就是生成句子,听话就得进行句法分析。

2.4.1 句子的生成

句子的生成有两个过程:显性过程,即句子线性实现过程;隐性过程指句子未获得线性之前的全部过程。包括感知和内孕两个阶段。隐性过程生成内部言语,显性过程生成外部言语。因此,这部分主要是讲外部言语中句子的构成,构成的因素、构成的条件、构成的规律(句法语义组合规律、语用制约规律、语境限制解释规律、词语和句型选择规律)和句子的效用。(主要讲句子生成要求和病句修改)。

2.4.2 句法分析

由于汉语的特殊性,所谓句法分析是离不开语义分析和语用(包括语境)分析的。不过语义和语用分析归根到底都是为句法分析服务,所以这里只称句法分析。然而从“三个平面”结合的实质看,汉语的句法分析应刚柔结合,史有为在《多元、柔性、主体》一文中就指出:“我认为应该以柔性的观念去看待语言,尤其是汉语,并用柔性的方法去处理语言。所谓语言的柔性,实际上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语言系统是多面的,是开放的,是由系统性(有序)部分和非系统性(无序)部分构成的,而且它还是多侧面以及多层面互动,互作用的动态存在;一是语言中既存在离散的现象,又存在连续的现象,后者表现为模糊和混沌无序。柔性可以涵盖刚性。”所以,我们在运用“成分层次分析法,变换法、语义特征分析法时应考虑到语义、语用和语境因素。分析应先作动态分析,再作静态分析。

3.0 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三个平面”语法是一种新的教学体系。这种体系和过去传统语法或结构主义语法比较有一些新特点:(1)“三个平面”语法是一种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综合性语法。(2)这套语法的立足点是放在交际场合中展开,有深厚的现实基础。(3)这个体系博大粘深,弹性大,能容纳各种语法体系中于我有用的研究成果。根据这些特点,教学这套语法也应采用新的方法。例如:

3.1 综合法

一个句法结构要从多个方面去分析,特别是要与语境结合起来,就必须采用综合法,即把各方面都综合起来考察,全面地看问题。西方分析哲学创始人弗雷格就曾提出一个“语义整体论”。他认为“一个语词只有在语句的语境中才具有意义”(《算术基础》),而我们要认识这个词语的意义只有从整体上进行。我国的训诂向来就采用这种方法。黄侃说:“小学之训诂,贵圆;经学之训诂,贵专。(《文字声韵训诂》)圆就是圆通、全面;专就是专门、集中。我国的语文学分析词句也几乎用综合法。如辛果在研究了古汉语的意合法后指出:“人们在分析、理解汉语时赖以实现的手段也靠感应、体会,并借助语言环境来综合。”(《古汉“意会”概说》)。然而怎样把这种方法具体化呢?这还得再研究,目前,面对“三个平面”语法只能强调在确定任何一种句法结构时,应以句法为中心,同时考虑到语义、语用的制约。

3.2 比较法

“三个平面”的存在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因此分析时必须加以比较。吕叔湘先生在《通过对比研究语文》一文说得很清楚:“一种事物的特点,要跟别的事物比较才显出来”、“语言也是这样,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从这一点出发,可以说,要认识“三个平面”语法就要与别的语法体系相比较。这是外部比较。“三个平面”的内部需要比较的就更多,可以说,不能进行比较分析,就不能进行句法教学。

3.3 研究法

这本来不是一种教学方法,但根据实践经验,教学“三个平面”语法还是要学生自己去“研究”,因为任何人对自己母语都有一定感性认识,何况“三个平面”提出了语义和语用,对句法的理解就更有规律可循,只要引导得对路,让学生自己研究比教师“满堂灌”效果要好得多。

另外,“三个平面”语法的实践性很强,很多问题都要让学生自己去联系实际,自己去研究,当然,“研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尚有一些具体做法(略)。

收稿日期:1994-12-01

标签:;  ;  ;  ;  

“三平面”与汉语语法教学的结合_汉语语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