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各行各业的企业发展都越来越壮大,其中房屋建筑施工技术也取得了迅速的提高,而地基处理施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房屋整体的质量,因此相关部门要重视地基处理技术,基于此,本文浅析了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种类。
关键词:建筑施工;地基处理
地基是房屋建设的基础环节,也是房屋建设的灵魂所在,当房屋建设局部出现问题时相关技术人员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进行紧急修复,但如果房屋地基出现了问题将很难处理,地基属于地下工程,大量操作都在地下,处理起来非常复杂,因此建设单位在处理房屋地基时,一定要严格把关,保证地基的抗剪切能力和运动特性能够符合相关标准,从而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地基处理在房屋建设施工中的重要意义
1.1增加地基强度
地基强度是指地基抗施工剪切力的能力,其中不同的地基抗剪切力的能力是不同的,如果地基的抗剪切能力不足的话,将导致建筑物出现偏斜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建筑的稳定性,同时,地基的隆起将导致边坡失稳,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为了保证建筑的整体安全,地基的抗剪切力需要达到一定的标准,相关部门可以利用地基处理,提升地基的强度,确保其抗剪切力能够达到一定的标准,严格的把控地基建设的每个环节能够有效地提升地基质量,从而确保房屋建设整体质量。
1.2减缓地基压缩性
地基的压缩性和建筑物的沉降具有相同的本质,随着建筑物的长时问使用,地基会出现下降的情况,其中造成建筑物沉降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房屋本身的重量大于地基的荷载力,地基结构受到了影响导致建筑物沉降,因此在建筑施工时,要控制地基处理的质量,加大分析力度,保证地基荷载达到相关标准。
1.3提升地基的动力特性
地基的动力性是指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地基的松散程度,检测地基动力特性是地基处理的重要环节,如果地基动力特性不达标的话,在地震发生时,房屋容易坍塌造成人员伤亡,因此相关部门在处理地基时一定要有效的利用当前最先进的房屋地基建造技术,把地基打实,确保建筑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2地基处理的特点
2.1复杂性
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具有复杂性,首先因为我国国土面积较大,跨越了热带、寒带、温带,气候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在当地的土壤质量差别也很大,这使地基处理工作变得复杂,相关技术部门要根据不同的土质,制定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在完成方案设计后要充分的考虑其可行性。此外,我国地处多个大陆板块交界处,地震、泥石流、滑坡频发,这些因素都导致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变得非常复杂。
2.2多发性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技术逐渐得到了提升,但是在房屋建设地基处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大量的安全隐患,经常在发生自然灾害时发生坍塌,造成人员伤亡,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极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2.3潜在性
基处理问题具有潜在性,其问题不会在短时问内显现,地基质量问题会以安全隐患的形式一直存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房屋的地基处理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在处理的过程中分为很多工序和环节,而工序之问又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旦某个处理环节出现问题将给地基建设遗留很多安全隐患,这样整个工程就会成为豆腐渣工程,质量不达标
3.具体处理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房屋地基处理技术也有了较大的提升,建筑单位要将眼光放长远,要根据建筑的具体环境灵活选择地基处理技术,并充分的发挥其技术特点,从根本上提升地基的稳定性
3.1一般处理技术
在对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地基进行处理时,需要注意技术的选择,对于一般的处理技术,包含以下几类:
(1)碎石桩法结合强夯法
首先需要将地基填土层的碎石桩进行处理,完成地基土进行挤密以及排水固结工作,按照实际情况对强夯点进行合理地选择,然后在较强的机械冲击力下可以把碎石柱打散,同时按照碎石柱打入的实际粒径,将碎石放到附近的护土里边,这样一来地基的上部分就会形成比较密实的碎石,和土混合在一起的碎石桩和硬壳层在一起会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的稳定性以及强度。强夯的过程中需要比较低级的额定性质来对夯击的合理次数进行确定,比如先进行3次夯击,然后再使用低能量进行一次夯击,确保夯击的实际效果;土层的实际深度要与土层的实际厚度等级以及湿陷等级共同决定;在进行土夯量时,需要对地基的结构、荷载量、土壤性质以及设计量等因素进行综合的考量,这样才可以使最终的夯击效果更佳理想。
(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粉喷桩
对于这类的处理方式,需要对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粉喷桩自身的固结性能进行结合,同时再和天然的地基土一起构成复合地基。这种处理技术的主要优点就是可以使粉喷桩自身的侧限约束力得到强化,使水泥煤灰碎石桩的承载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地基的上半部分可以使用粉喷桩,使变形的性能得到提高,同时还可以使土体的抗剪强度得到提升,这样就可以避免水泥煤灰碎石桩对已经固结好的土体产生破坏。此外,将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碎石桩相互结合的方式,以及粉喷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柱相结合的方式对地基进行处理,都可以在进行桩身浇灌时避免混凝土的均匀性以及密实性不足问题的出现,从而确保强度符合要求。
(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和碎石桩
房屋建筑的地基沉降很多时候与工程桩体自身的承载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比如沉降速率、沉降幅度等,所以施工人员需要进行合理、科学地浇筑施工。处理的过程可以使用一些防水材料和水泵将水从内部抽出来,从而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此外,还需要将混凝土的密实度进一步提高,一般使用串流筒下料、分层振捣的方式进行下料,对建筑物的地基进行分层振捣、浇筑,这样可以使桩身的浇筑效率得到提升,确保混凝土的渗入情况以及施工质量。
3.2新型填土方式
(1)粉煤灰吹填法
随着建筑水平的发展,人们对于房屋建筑的质量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需要对新型的建筑技术进行研究,并将其逐渐的运用在建筑物的地基处理当中。粉煤灰的使用就是一个例子,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可以选择吹填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降低施工的成本,还可以缩短施工的时间。在对粉煤灰进行吹填时,可以先确定淤泥和粉煤灰的比例,这样才可以使最终的结果更加符合要求。
(2)灰土挤密法
对于软基或者湿陷性黄土地基,需要使用灰土挤密法来进行地基的处理。实际上需要先用孔内深层强夯法来进行地基的夯实,然后再将灰土以分层的方式注入到孔的内部。夯实地基时,需要进行多次的锤击,是桩径扩大,使这种类型的地基大孔结构发生改变,从而使地基土的湿陷性降低,地基承载能力提高,进而对地基的变形情况进行控制。
4.结语
在对房屋进行建筑施工时,会涉及很多的环节以及工艺技术。建筑地基的处理属于房屋建筑的基础内容之一,因此地基的处理工作对于整个建筑的施工以及后续的建筑质量而言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房屋建筑过程中常见的地基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对实际的施工情况以及勘测力度等进行资料详细地了解,然后合理进行地基施工技术的选择,这样才可以使建筑施工更加顺利,建筑质量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 向圣松.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巾的地基处理技术[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06):101-102
[2] 孙建民.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 科技资讯,2015,(36):90-92
[3] 王振国. 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2015,(35):71
论文作者:朱威平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30
标签:地基论文; 碎石论文; 房屋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粉煤灰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4期论文;